大乾第一纨绔榆木格达
第764章 皇家书院
小
大
帝京西郊,西山脚下,皇家书院。¨c*h*a`n/g~k`a¨n`s~h-u·.?c¨o,m,
晨光熹微,薄雾如纱,笼罩着这片依山而建、气象庄严的学府。青砖黛瓦,飞檐斗拱,庭院深深,古木参天。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气息和淡淡的墨香,隔绝了尘世的喧嚣。这里,是帝国未来栋梁的摇篮,也是新政“格物兴国”理念落地生根的重要土壤。书院正殿“明德堂”东侧,一间宽敞明亮的学堂内,窗明几净。阳光透过宽大的琉璃窗格,洒在崭新的紫檀木书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二十余张书案整齐排列,每张案前,端坐着一名身着统一靛蓝儒衫的学童,年龄约在八至十二岁之间。他们皆是京中三品以上官员子弟,此刻,虽竭力保持端正姿态,但眼中闪烁的好奇与期待,却难以掩饰。学堂前方,讲台之上。林臻一身玄色暗云纹常服,外罩同色薄氅,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如松。他深邃的目光扫过台下稚嫩的面孔,沉静的脸上无波无澜,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度。楚惜灵一身月白素锦长裙,外罩靛蓝薄纱褙子,乌发松松绾起,仅簪一支白玉莲簪,清冷如月,静立在他身侧半步之后。她手中捧着一个蒙着素布的托盘,目光沉静如水。“参见殿下。”学童们齐声行礼,声音清脆,带着一丝拘谨。“免礼。”林臻声音低沉平稳,“今日起,本王授尔等算学与格物启蒙。”学童们眼中瞬间亮起兴奋的光芒。镇北王亲自授课,这是何等殊荣。更让他们好奇的是,那传说中的“格物之学”,究竟是何等神奇。林臻走到讲台中央,拿起一支炭笔,在身后巨大的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算学。“算学乃格物之基治国之要。”他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学童耳中,“今日先习数位与进位。”他转身,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巨大的算盘框架,标注上“个、十、百、千、万”的位名。“数有大小。位有高低。”林臻指尖点着算盘,“个位满十进一为十位。′d′e/n*g¨y′a!n-k,a,n\.*c-o+m·十位满十进一为百位。以此类推无穷无尽。”他随即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数字:三、十三、一百零三、一千零三。“谁来读出这些数。”林臻目光扫过台下。“我,我!”一个虎头虎脑、名叫李虎的学童迫不及待地举手,声音洪亮,“三,十三,一百零三,一千零三。”“好。”林臻颔首,“李虎再算三加十三。”“三加十三十六。”李虎掰着手指,很快答道。“十三加一百零三。”林臻问。“十三加一百零三”李虎挠头,有些犹豫。“个位三加三六。十位一加零一。百位零加一一。合一百一十六。”一个声音清朗的学童接口道。他名叫王睿,眉目清秀,眼神聪慧。“善。”林臻赞许,“王睿再算一千零三减一百零三。”“个位三减三零。十位零减零零。百位零减一不够减向千位借一千位一减一零百位十减一九。合九百。”王睿思路清晰,语速飞快。“很好。”林臻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算盘辅助更直观。”楚惜灵适时上前,将托盘放在讲台上,揭开素布。里面是一排小巧精致的紫檀木算盘,每架算盘旁还配有一叠写着数字的竹签。“每人领一架。”林臻道。学童们兴奋地上前领取算盘和竹签,回到座位,好奇地拨弄着算珠。“现在按竹签数字拨珠计算。”林臻道。学堂内响起噼里啪啦的算珠碰撞声。李虎动作粗犷,算珠拨得震天响;王睿动作灵巧,指尖翻飞;一个名叫赵婉儿的秀气女孩,动作轻柔,一丝不苟;一个名叫周平的微胖男孩,则显得有些笨拙,算珠时常卡住。楚惜灵在学童间缓步巡视,清冷的眼眸扫过他们的动作。她在周平桌前停下,俯身,指尖轻轻按住他拨错的算珠:“此处十位借位后应退一还九。”周平脸一红,连忙改正。“赵婉儿拨珠精准。”楚惜灵清冷的声音响起。赵婉儿抬起头,小脸微红,眼中闪过一丝欣喜。+w^o\s*y!w..′c-o¢m+“李虎力道过猛易损算珠。”楚惜灵道。李虎吐了吐舌头,放轻了动作。简单的数位与加减运算,在算盘的辅助下,变得直观而有趣。学童们很快掌握了要领,学堂内洋溢着轻松而专注的气氛。算学课毕,林臻擦去黑板上的数字,写下两个新的大字:格物。“格物格万物之理。”林臻声音沉稳,“今日观水车之力。”楚惜灵再次上前,揭开另一个托盘的素布。里面是一个精巧的木质水车模型,带有水槽、叶轮、传动轴和一个小巧的磨盘。“此乃水车模型。”林臻将模型置于讲台中央,“演示水如何驱动磨盘。”他示意楚惜灵操作。楚惜灵拿起水壶,将清水缓缓倒入水槽。水流冲击叶轮,叶轮转动,带动传动轴,传动轴又带动磨盘缓缓旋转。“哇!”学童们发出压抑的惊呼,眼睛瞪得溜圆。“水流动冲击叶轮转动带动轴轴带动磨盘。”林臻指尖随着水流方向移动,讲解着力的传递过程,“此乃水力转化为机械力。”
“殿下,为何水冲轮子就转。”李虎忍不住问。“问得好。”林臻颔首,“水有冲力。叶轮受冲力转动。轴连叶轮故同转。磨盘连轴故亦转。此乃力之传递。”“那水流快磨盘转得快吗。”王睿敏锐地问。“可试。”林臻示意。楚惜灵加大水流。水车叶轮转速加快,磨盘也随之转得更快。“水流慢呢。”赵婉儿细声问。楚惜灵减小水流。叶轮转速变慢,磨盘转动也变缓。“水流快冲力大叶轮转得快磨盘转得快。”王睿总结道。 “善。”林臻赞许,“此乃力之大小影响运动快慢。”“殿下,水车只能磨面吗。”周平好奇地问。“非也。”林臻道,“水力可提水灌溉可驱动纺车可鼓风冶铁用途甚广。”“那没有水怎么办。”李虎问。“可用风力畜力乃至蒸汽之力。”林臻道,“蒸汽之力更巨。日后再讲。”学童们眼中充满了向往。这小小的水车模型,仿佛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门。午后,学堂移至书院后院的“格物工坊”。工坊宽敞明亮,工具齐全。中央的长桌上,摆放着数十套未组装的水车模型零件。“现在分组组装水车模型。”林臻道,“四人一组。协作完成。”学童们兴奋地分组。李虎、王睿、赵婉儿、周平自然分到了一组。“我来装叶轮。”李虎撸起袖子,拿起叶轮就往轴上套。“等等。”王睿拦住他,“轴先固定底座。叶轮要对准卡槽。”“底座我来。”赵婉儿拿起底座和支架,仔细比对图纸。“我找螺丝。”周平在零件堆里翻找。楚惜灵在各组间巡视指导。她在李虎组停下,看着他们手忙脚乱。“底座需水平。”楚惜灵清冷的声音提醒,“支架垂直插入底座孔。轴穿过支架轴承再装叶轮。”王睿立刻领悟,指挥李虎扶稳底座,赵婉儿固定支架,自己小心地将轴穿入轴承,再装上叶轮。周平递上螺丝,王睿用特制的小扳手拧紧。“水槽斜置对准叶轮。”楚惜灵指点。赵婉儿小心地调整水槽角度。“试试。”李虎迫不及待地拿起水壶倒水。水流冲击叶轮,叶轮缓缓转动,带动磨盘旋转起来。“成了!”四人欢呼。其他组也陆续完成。工坊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水流声和欢笑声。学童们看着自己亲手组装的水车转动,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满足。“组装非易事。”林臻声音响起,“需观察思考协作。此乃格物实践之要。”学童们纷纷点头,深有体会。夕阳西斜,学童们回到学堂。每人面前铺开一张素白的宣纸。“今日所学记入格物日记。”林臻道,“画水车图。写其理。思其用。”学童们立刻埋头书写绘画。李虎画得粗犷,水车像个大风车,旁边歪歪扭扭写着“水冲轮子转,轮子带磨转”。王睿画得精细,标注了水流方向、力传递路径,还写下了“水力可驱动机械,用途广泛”的思考。赵婉儿画得秀气,水车旁添了几株花草,写着“水流快慢影响转速,力有大小”。周平画得有些凌乱,但努力写着“和伙伴一起装水车很开心,知道了要合作”。楚惜灵在学童间缓步查看,时而俯身指点一二。她在王睿桌前停下,清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微光:“图示精准。思考深入。”王睿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李虎图示可再细致。”楚惜灵道。李虎挠挠头,嘿嘿一笑。“赵婉儿图文并茂。”楚惜灵道。赵婉儿小脸微红。“周平合作心得甚好。”楚惜灵道。周平腼腆地笑了。暮色四合,学童们在仆从的陪同下,陆续离开书院。学堂内,只余林臻与楚惜灵。“灵儿今日辛苦。”林臻道。“分内之事。”楚惜灵垂眸,整理着讲台上的模型和教具。“这些孩子如何。”林臻问。“李虎勇莽然直率有冲劲。”楚惜灵声音清冷,“王睿聪慧敏锐善思。赵婉儿细致沉静有条理。周平稍钝然踏实肯协作。”“皆可造之材。”林臻颔首,“格物之道需勇者探路。智者析理。细者求精。协作者聚力。”“是。”楚惜灵应道。两人并肩走出学堂。夕阳的余晖洒在书院古朴的回廊上,拉长了他们的身影。庭院中,古木苍翠,鸟鸣啁啾。“灵儿可曾想过自己授课。”林臻忽然问。楚惜灵脚步微顿,清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恢复平静:“妾身不善言辞。”“非也。”林臻道,“灵儿讲解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今日辅助甚佳。”楚惜灵沉默片刻,低声道:“夫君授课威严睿智。妾身辅助即可。”林臻不再多言。他深知她性情清冷,不喜人前多言。然今日她在学童间耐心指点、精准评价的模样,已在他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明日讲杠杆原理。”林臻道,“灵儿备何教具。”“已备天平撬棍滑轮组模型。”楚惜灵道。
“善。”林臻颔首。两人缓步前行,身影在夕阳下渐行渐远。书院内,暮钟悠扬,余音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