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迪巴拉爵士

第1028章 脱胎换骨的水师,满地找牙的倭寇

倭寇的起源其实不复杂,倭国内乱,幕府将军执掌权柄,国中不断征战。所谓胜者为王败者寇,失败者只好离开倭国去讨生活。

那些失败者放眼四处,卧槽!好像没地儿给咱们安身立命啊!

这般下去迟早会活活饿死。

穷则思,思则变。

就在这些失败者绝望时……

有船!

商船!

抢特么的!

那些饥肠辘辘的失败者一哄而上。

这没本钱的买卖,收获颇丰啊!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于是,倭寇这个特有的名词就此诞生。

刚开始还是零敲碎打……前宋海贸昌盛,为此维系了一支颇为强大的水军,小股倭寇压根不敢触犯其虎威。

蒙元立国后,倭国内部混乱加剧,失败者越来越多。此刻蒙元水师早已糜烂,倭寇渐渐成了东南沿海一带的祸患。

大明立国,太祖高皇帝令大将汤和前往东南视察海防,汤和沿着海岸线设置了一些卫所,目的便是为了提防倭寇。

可见从明初开始,倭寇就是个大祸患。

彼时太祖高皇帝一直在盯着草原异族。

蒙元人虽然败退回了草原,可一直在积极恢复实力,这才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倭寇顺势膨胀,就在他们以为自己能纵横七海时……靖难之役开始了。

成祖皇帝登基,郑和带着这个星球最强大的舰队出海。

那支舰队在那个时代,堪称是无敌舰队,西方所有战船加起来都不及。

若是大明对外有野心,蒋庆之曾说:只需知晓航线,大明就能把西方诸国的国门给封锁了,什么狗屁舰队,尽数灭了。

那支舰队之强大,令倭寇瑟瑟发抖。

谁特么还敢去劫掠大明?

倭寇们横行中原沿海多年,第一次被压制住了。

但好景不长,成祖驾崩,仁宣二帝之后,英宗被臣子们忽悠瘸了……兴许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把船队出海贸易宣威的事儿停了。

原因是东南有个衙役谋反……可笑不?

真实原因是地方官员和豪强联手走私海外,获利颇丰。一旦朝中船队出海,哪还有他们的事儿。

所以,上下联手,就把大明那支强大的舰队给废了。

倭寇们一看不对啊!

大明不是重建了他们的无敌舰队吗?

船呢?

船!

没了!

为了彻底断掉帝王对外的进取心,那些人甚至烧毁了造船资料和航海图。

没有造船资料,没有航海图,有本事你出个海给咱们看看!

大明自废武功的消息传到倭寇那里,,那群土鳖狂喜。

出击!

出击!

倭寇就像是憋了多年的男人,发现一个往日对自己不假颜色的女子,突然抛了个媚眼过来。

还等什么?

上啊!

于是,大明东南重新沦为倭寇的自留地,予取予求。

京卫看门狗都不如,九边官兵被蒋庆之称之为看门狗,但好歹还能看个门。

东南一带的明军多年未曾征战,平日里操练松懈,军无斗志,将无战心,被倭寇打的满地找牙。

到了倭寇最猖獗的时期,小股倭寇就能横行东南,令城中的大明官兵瑟瑟发抖,压根不敢出战。

看到这里时,蒋庆之就想到了后来的倭寇,一小队倭寇也能令那些官兵躲在城头后瑟瑟发抖。

这便是国势啊!

可不抵抗得有个借口吧?

官兵和地方官的借口是:倭寇强横。

这话大概有些后来蛮清为了威慑大明官兵说的话:蛮清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可尼玛……蛮清都得说满万啊!

那些倭寇登岸不过是数百上千人,最多数千人。

倭寇们光着屁股,可不是蛮清铁骑。

你们特么的竟然都不敌?

由此,整个浙江文武官员提及倭寇就是一脸惧色。

此次出海,林夕和周望觉得是一次冒险。

以他们往日的经验来看,一旦遭遇了倭寇,最好的办法便是逃。

可若是逃不掉呢?

林夕和周望这对死敌第一次有了共识:到了关键时刻,哪怕是抗令,也得强行令船队回航。

浙江两位文官大佬被俘,大明名帅,新政执掌者蒋庆之被俘……

只是想想这个后果,林夕和周望就不寒而栗。

第一次遭遇倭寇和叛军,二人差点就忍不住想抗令,可蒋庆之目光扫过来,他们所有的念头都消散了。

抗令?

郑源明晃晃的站在了蒋庆之这边,两个文官失去了水师的支持,只好带着一肚子担惊受怕观战。

第一战,在林夕和周望眼中强横无比的倭寇,被几轮火器攻击打的满地找牙。

该反击了吧!

二人觉得倭寇会发动反击。

可小村竟然跑路了!

特喵的!

在林夕和周望不敢置信的目光中,倭寇跑了。

这是传闻中强横的不像话的倭寇?

随后的清洗更是顺利的不像话。

火枪兵列阵上前,用排枪把负隅顽抗的倭寇一排排扫倒。

过程轻松的就像是去郊游。

这!

林夕和周望是真的被镇住了。

当眼下第二次遭遇‘倭寇’时,二人下意识的劝阻。

第一,对方船队看着不小。

其次对方自称是倭国水师。

但蒋庆之压根没当回事。

打!

林夕和周望看着水师一波火器攻击,把对方的战船点成了火炬。战船上的倭人或是惨叫着被点燃,或是跳水求生。

倭寇不敌也就罢了。

“这倭国水师竟然也不敌?”周望眨巴着眼睛,“倭寇不敌倭国水师吧?”

“自然,否则那些倭寇岂会放过劫掠倭国的机会?”林夕点头。

“倭寇水师也不敌大明水师,可往日水师为何一战即溃?”周望看着那些水师将士,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压根就看不懂武人。

“本官也很是纳闷。”林夕看着那个显得有些单薄的背影,“兴许,一切谜题就在他的身上。”

两个死对头难得一起郁闷,船队几波攻击后,对方将领在烟火中尖叫,“我等是官兵,是官兵啊!”

“许多倭寇便是由倭寇水师官兵装扮的。”郑源领悟了蒋老板的意图,一脸愤怒,“今日他们便是想突袭我浙江沿海,幸而被我水师拦截……”

郑源偷瞥了蒋庆之一眼,见新老板叼着药烟,一脸惬意,不禁暗喜,再接再厉说道:“长威伯指挥若定,率我水师战船击溃敌军……”

蒋庆之微微颔首。

他需要造势,让大明上下知晓,倭寇不可怕,可怕的是军无战心,将无斗志。

郑源请示,“伯爷,是否招降?”

蒋庆之淡淡的道:“宜将剩勇追穷寇!”

郑源懵逼,无助看向徐渭。

没文化真可怕……徐渭说:“倭寇负隅顽抗,既然如此,送他们一程吧!”

“俘获将领即可。”蒋庆之交代了一句,回身道:“本伯去打个盹,没大事儿别打扰。”

郑源拔刀喊道:“招降……将领。其他人等,尽数诛灭。”

林夕过来,此刻他算是半个自己人,便问徐渭,“徐先生,浙江水师往日糜烂不堪,不敢出战。可这两战却令本官刮目相看,这是为何?”

林夕这话问的令郑源浑身一颤。

——卧槽尼玛郑源,以往水师但凡能有这等战力,本官何须惧怕倭寇!?

徐渭微笑道:“伯爷有句话,叫做,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你品!

你仔细品!

林夕一怔。

“将熊熊一窝?”

周望凑过来,“毛顺昌无能!吴金无能。”

林夕刚想点头,突然冷笑,“水师不是周藩台管着吗?”

那个将不就是你周望吗?

周望恼火,“巡抚总掌浙江军政。”

军民不都是你林夕的管辖范围吗?

想把黑锅甩给老夫?

呵呵!

你林夕也逃不脱罪责!

这便是领导责任。

二人在暗战,这场海战也接近了尾声,明军放下小船,火枪兵们登船,那些跳海逃生的倭军官兵或是呼救,或是凶狠的嘶吼。

“救命!”

“准备……”

“齐射!”

砰砰砰砰砰砰!

蒋庆之在座舱里给道爷写信。

——东南文武萎靡不振,水师上下贪腐成风。

蒋庆之抬头,想了想。

最终还是没修改。

——臣以为,水师当重建。

有人说回头是岸,有人说人孰无过。

可在蒋庆之看来,武人就是武人,当一个武人习惯了蝇营狗苟,习惯了畏敌如虎,习惯了贪腐和不作为,哪怕他幡然醒悟,也不可用。

软弱和贪婪早已根植于他们的骨髓中,一旦时机恰当,便会发作起来。

后世有句话,叫做百年海军。

大明水师要想重拾当年的雄风,唯有打破既有格局,重头再来。

——臣率水军战船出航,几度遭遇倭寇,轻松获胜。

重建水师需要时间,特别是有经验的船工可不好找。

大明禁海多年,想从民间招募船工加入水师这条路行不通。

——当下唯一的法子是……

“抓到敌将了。”

这是外面一阵欢呼。

蒋庆之抬头,莞尔。

他拿起搁在笔架上的药烟吸了一口。

随后拿起毛笔。

——臣随后便会招募一批人,水师重建的人手,无忧也!

至于是什么人,蒋庆之选择了隐瞒。

“表叔。”景王自从上船后就彻底歇菜了,吐个不停。

他站在舱门外,面色惨白,“我好像……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