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皂角妙用

小三子从马车上跳下来,跟他们打了声招呼,马文光见周应淮走过去,自己也赶紧起身跟上。

过去才知道车里尽是皂角,满满当当的装了整整一马车。

马文光看傻了眼,“哪儿来的这么多皂角?都是做香皂肥皂的?”

小三子一边卸货,一边告诉他,“马大哥你是不知道,香皂肥皂在绥阳不知道卖的有多好。徐掌柜和温正前几天带着货去了江陵城,现在估计早就卖空了。听说江陵城有很多皂角,他们这次除了卖货以外还要收购皂角,以后留香阁的生意,大着呢。”

村里一来马车,大家就知道是周家有了生意,都纷纷赶过来凑热闹,也顺便帮忙,但都好奇疑惑周家买这么多皂角干什么。

小三子还得赶回铺子里,可周家门口的人越来越多,马车根本过不去。马文光把人都轰散了,小三子才刚走,大家又都挤进了周家。

周应淮不喜欢这么多人来家里,只是冷了个脸,皱了个眉,大家又自觉的退了出去。

“应淮兄弟,你家买这么多的皂角要干什么啊?”

“洗衣服。”

周应淮只回答了这三个字,怼的人家说不出话来。

但周应淮也没说错,皂角这东西除了洗头洗衣服之外好像也不能做什么了。

“周大哥,能不能分我一些皂角,我可以出钱买。”

马文光才说完,立马就有人笑话起来。

“周家人多,买这么多皂角用得过来,你家才有三口人,孩子才一岁,就算是天天洗衣服也用不了多少吧?”

“就是啊,马文光,你跟着凑什么热闹。”

马文光解释道:“我媳妇儿说了,皂角除了洗东西其实也是一味药材。皂角边上的茎丝扯下来晒干,点燃后灭掉,用余温可以治疗疱疹,连药都不用吃了。”

“皂角加盐撵成粉末可以治疗牙痛,若是加红枣还能清痰。”

除此之外,皂角还有很多用处,都是乡亲们听都没听过的用法。

什么腰脚风痛不能履地,什么下痢不止,什么肠风下血,甚至连女子难产都有效果。

马文光说的有条有理,在场的乡亲们像是学堂里的那些学生,听得很是认真。

站在最后头的吴芝仪满是自豪,自己也没特地教过马文光,甚至这些也都是随口讲的,没想到他竟然都能记下来。

皂角用处这样大,价钱也不贵,眼前还有现成的,大家也都抢着买。

吴芝仪挤到前头来,适时开口:“皂角有毒,不可乱用。如果只是回去洗衣倒是没什么,但要做药,还得知道用量才行,自己可不能瞎折腾。”

听说有毒,大家又都不买了。

趁着人多,傅卿干脆把事情说了。

“最近留香阁卖的香皂肥皂,不知道大家用过没有。”

何大娘今天也过来凑热闹了,在所有人都没出声之前,她自己把手举得高高的。

“我用了,我用了!我是村里第一个用上香皂的,那玩意儿香的咧。”

傅卿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那块香皂还是她给的呢。

何大娘骄傲的不得了。

而经她一提醒,大家也都想起来了。

那一阵子何大娘见人就抬起手来,总炫耀手上的香味儿。

当时何大娘跟周家的关系还没闹僵,在村里的人缘还不错,大家也乐得哄她两句好听的话。

可现在关系有些僵了,又见傅卿压根没理她,自然也就没人接她的话。

何大娘自然也是想起这茬了,悻悻的把手放下,也不抢着出风头了。

“我学了做香皂肥皂的方法,准备带着人一起做,工钱还是跟之前一样,拿出去卖了以后我们再来结工钱。”

话音才落,所有人都犹豫起来。

狗蛋娘站出来。“傅妹子,过一阵子就要秋收了,这是庄稼地里最忙,也是最累的时候,大家哪有空忙这个?”

傅卿点头,“这次我只打算带着几个人做,以后大家想学着做的,家里不忙的,可以来我这里报名。而这次除了皂角,背衫和毛笔墨砚的生意都准备做。”

“去年又是干旱又是瘟疫,大家日子过得艰难,可今年日子好起来,天下太平,大家都想给家里添丁,背衫肯定是卖得出去的。而且现在徐掌柜又找了其他的路子,上回之阳跟少禹也去其他地方卖了货,不愁没有销路。”

“如今朝廷开恩科,广纳人才,天下间的学子都想考取功名,外头的笔墨纸砚卖得这样贵,而现在除了墨以外,其他的我们都能做,所以我打算也把这个活儿拾起来。如果能做到好品质,那就能卖个好价钱,但如果是次等的,那我们就卖便宜一些,也能赚到钱。”

“不过刚才狗蛋娘说的也不错,马上就要秋收,秋收要大忙,大家肯定没时间,所以我想大家伙儿还是分开做这些,能少浪费些时间,又能赚到钱,还能把事情做好。”

她一口气说完这些,这才看向一直站在家门口,看着自己的乡亲们。

“不知道乡亲们有没有其他想法?”

“没有!”

“我们听你的!”

傅卿才刚说完,立马就有人应和。

她笑了笑,“行,那一会儿我安排一下,回头我尽快把事情定下来。”

狗蛋娘问:“那这皂角的生意你有人选了?”

傅卿早就想好了。

“针线活和毛笔纸砚都有人做了,唯独鹅绒还没到时间做买卖,所以我准备先带着她们几个一起做,等秋收之后再重新商量。”

狗蛋娘点头,“我没意见。”

“我有意见!”

才有人出声,周应淮的目光立马就投了过去。

那人缩了缩脖子,但还是鼓足勇气开了口。

“听说留香阁卖的香皂肥皂都不便宜,这这么赚钱的生意只被他们几个家赚了,我不服气。”

傅卿摇头,“我记得你家是做纸的。你既然打听过香皂肥皂的价格,那你知道现在外头的纸张卖到多少钱了吗?你一张纸的价钱就能抵过人家两块肥皂,到底是谁赚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