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 张宾和曹彰
“周瑜此人虽然是我楚国的心腹大患,但现在我等还不能将吴国当作对手,现在最要紧的便是拿下南陈这一半疆土。
随后吞并成汉,还有南平道附近四个小国,只要完成这些目标,那我楚国在土地上便是一流国家,甚至还是一流国家里名列前茅的存在,现在只需多派密探监视即可,毕竟现在吴国可连南陈都拿不下。”
项开淡淡的的话语让潘崇彻不住的点头道是。
事实也确实如此,如今楚国的目标不在吴国身上,贸然和一个一流国家开战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就算项开自视甚高,麾下将士各个激情高昂,想要立下战功,但起码现在这个时候,项开也不会抽出一丁点兵力去和吴国对峙,哪怕是矛盾都尽量不去激化。
所以这封战况项开看看过也就算了,凭心而论,项开还巴不得他们可以打得久一点,南陈给吴国的损失也大一点。
无独有偶,同样是一流国家的魏国也得到了这个消息,曹操也跟项开一样有些不可思议,对于周瑜,身为枭雄的曹操同样对其很是推崇。
而且因为吴国和魏国之间摩擦不断,身为吴国大都督的周瑜也领兵和魏国打过不止一次仗。
那个时候周瑜所面对的也都是魏国的名将,比如夏侯渊、徐晃、于禁、文聘,可以说周瑜和他们打了个遍。
而以周瑜的能力,虽然也说不上将这帮人痛打一顿,但终归也让魏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所以对于周瑜,求贤若渴的曹操自然也很希望能够将他收入麾下,只不过和项开一样也只能求而不得。
所以对于曹操来说,看到周瑜居然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陈蒨给偷袭成功,这确实让曹操同样惊讶。
甚至曹操还在心中揣测,认为周瑜此举被偷袭是不是还另有深意,有没有可能是在诱敌深入,毕竟这种事情周瑜也干了不是一次两次了。
“张宾先生,你觉得呢?”曹操看向坐在他下首的一人道。
坐在曹操之下的张宾自然不是魏国人。
张宾,字孟孙,历史上乃是赵郡中丘县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元勋、政治家,与王猛可以说是相提并论。
而至于张宾什么时候投靠到魏国的,那还要一直追溯到曹彰那里。
张宾在九州世界里的身世比较凄惨,乃是流民出身,甚至被异族掳走,险些为奴为仆,甚至有身死的可能。
只不过后来曹彰率军赶到,剿灭了这帮异族,将张宾救了下来。
而张宾逃的一命后,感念曹彰的救命之恩,这位鼎鼎大名的人杰便跟着曹彰回到了魏国。
有意思的是,虽然曹彰武艺高强,熟读兵法,时常率兵冲锋于外,而张宾有经天纬地之才,但两人却没什么默契。
张宾所提出的一些意见,曹彰时常不听,而后来曹彰索性领兵于外,甚至也没带着张宾在身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有什么仇怨。
只不过在曹彰临走之前,他还是将张宾举荐给了曹操,言说此人乃是一位大才。
而一向求贤若渴的曹操听说这件事情后,他自然是大喜过望,虽然曹彰这个儿子看起来有些鲁莽,但他更像是大智若愚,而且一向眼高于顶,无论文臣还是武将。
张宾以流民出身被曹彰引为上宾,虽然不知道此人底细,但能够被曹彰青睐有加,甚至还举荐给自己,那毫无疑问此人肯定是一代人杰。
而随着曹彰的领兵外出,张宾也只好接受自己换了一个主公的现实,虽然这个主公乃是大魏皇帝。
不过曹操跟张宾密谈一阵后,他也是被张宾的经天纬地的才能给深深折服了。
甚至曹操将张宾的每句话都记录了下来,抄录给郭嘉、荀彧、荀攸、贾诩这些他麾下最顶尖的谋臣看。
而这四人看完后也是十分感慨,这位张宾名不见经传,可却有这等见识,将目前魏国的处境分析的井井有条,而且还提出了目前魏国最大的危急不在身为九大强国的晋国,也不在距离较近,同样是一流国家的吴国。而是不远处正在冉冉升起的楚国。
这一点看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实则深受郭嘉这些谋臣的赞同。
别看现如今楚国只是个二流国家,但是楚国皇帝项开从微末当中起家,仅仅用几年的功夫便灭掉了建立三代的南朝宋国,要知道项开当上皇帝的时候才几岁?不过二十罢了。
如此年富力强的开国皇帝,换作哪个对手都会感到十分头疼。
而且楚国麾下那是真真正正的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当年魏国又不是没有和楚国起过摩擦。
田再彪、白文豹哪个不是力敌万人的猛将,身为魏国第一猛将的吕布对上他们二人也很难速胜。
而那身为领军大帅的檀道济也是带兵有方,将同样是魏国名将的曹仁死死缠住,让曹仁难以前进分毫。
所以有时候曹操也真的很羡慕,他不知道项开到底是凭什么本事能够吸引这么多英才汇聚在一起。
论身份,一开始的项开不过是个山贼土匪,若非南朝宋国积重难返,项开也没这么好的机会推翻南朝宋国。
而他曹操一直都是一位枭雄,当初带着些许将领和兵马便拼下一个一流国家,求贤若渴的名声也一直在外。
只不过这些贤臣却纷纷往楚国而去,而且有时候听闻楚国项开颁布的举措后,曹操也不由得觉得项开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极其有用,这也让曹操开始对项开有所忌惮。
直到今天,通过张宾的分析后,曹操也从一开始的忌惮到现在真真正正把楚国当作一个对手。
同时这也让曹操聊以安慰,这张宾不但是一位大才,还为他指出了如今楚国的想法。
张宾在此前的谈论中一针见血的指出目前楚国的打算,不过就是想先拿下南陈,后收拢成汉,再灭那四小国,以此成为一流国家,至于之后楚国就会进入一段很长时间的休养生息,随后便磨刀霍霍向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