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乱臣贼子堕落的狼崽

第568章 低调的司马懿

阎行重重地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羞愧,苦涩的说道:“仲达料敌机先,是我鲁莽了。“

“将军勇猛过人,只是羌人狡诈。依我之见,不如暂缓进攻,先探明敌情。“

司马懿轻轻摇头,并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阎行沉思片刻,终于点头说道:“就依仲达之策。“

当夜,唐军大营戒备森严。中军帐内,阎行与司马懿对坐而谈。

“仲达,白日之事“阎行欲言又止。

司马懿为阎行斟了一杯酒,宽慰道:“将军不必挂怀。胜败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接下来如何应对。“

阎行一饮而尽,沉声道:“羌人设下埋伏,显然早有准备。我军新败,士气受挫,参谋可有妙计?“

司马懿目光深邃道:“羌人虽众,却各怀异心。据我所知,迷当虽自称'西羌王',但先零羌首领柯吾并不服他。若能离间二人.“

尽管秦寿认为,大唐国力强大,直接横推过去,就能解决一切敌人。但阎行并不是唐皇,他没有对方强大的武力。

司马懿决定还是按照自己的计策来施行,希望能早日解决西北问题。

阎行眼前一亮:“妙计!只是如何实施?“

司马懿微微一笑:“我已派细作潜入羌营。不日便会有消息传来。“

三日后,一名羌人装束的探子秘密返回唐营,向司马懿禀报道:“大人,柯吾果然对迷当不满。迷当将缴获的大部分战利品据为己有,柯吾极为愤怒。“

司马懿点点头,取出一封早已准备好的信:“将此信秘密交给柯吾的亲信,切记不可让迷当的人发现。“

与此同时,司马懿建议阎行派小股部队不断骚扰羌人营地,制造紧张气氛。羌人连日戒备,疲惫不堪。

又过了五日,羌人营中突然爆发内乱。先零羌与烧当羌大打出手,死伤惨重。探子飞马来报:“迷当杀了柯吾的侄子,两族已势同水火!“

阎行拍案大喜:“天助我也!全军准备,趁乱出击!“

司马懿却按住阎行的手:“将军且慢。此时出击,羌人必会暂时联合对抗我军。不如再等一等.“

当夜,羌人营中火光冲天,喊杀声不绝于耳。黎明时分,探子来报:“先零羌已连夜撤走,烧当羌也损兵折将!“

司马懿这才点头:“时机已到。“

阎行亲率大军渡河,直扑羌人主营。羌人因内讧元气大伤,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迷当见大势已去,仓皇西逃。

唐军大获全胜,收复失地。捷报传回长安,满朝欢腾。

大明宫内,秦寿看完捷报,意味深长地对身旁的贾诩说:“司马懿不仅谋略过人,更难得的是懂得收敛锋芒,不居功自傲。“

贾诩微微颔首:“此子深谙进退之道,确实不凡。“

西北平定后,阎行对司马懿心服口服。班师回朝途中,他诚恳地说:“此次多亏仲达运筹帷幄,否则我险些酿成大祸。“

司马懿谦逊地回道:“将军言重了。若非将军勇武,震慑羌人,再好的计谋也难以实施。“

回到长安,秦寿大加封赏。阎行晋升为卫将军,司马懿则被任命为嘉德殿大学士,取代顾雍,参与朝政。

庆功宴上,司马懿却显得心事重重。长子司马师低声问道:“父亲,如今立下大功,为何反而忧心忡忡?“

司马懿望着殿中觥筹交错的群臣,轻声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今日之荣宠,或许就是明日之祸端。“

果然,没过多久,朝中便开始流传司马懿“功高震主“的流言。更有御史弹劾他在西北“专权擅政“。

秦寿将这些奏折留中不发,却在一次朝会后单独留下司马懿。

“仲达,近来朝中风波,你可有所耳闻?“秦寿语气平淡,却暗藏锋芒。

司马懿立即跪伏于地,手道:“臣一心为国,绝无二心。若有不当之处,请陛下明示。“

秦寿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笑道:“爱卿多虑了。朕自然信你。只是.“他话锋一转,“爱卿才智过人,朕有意让你担任太子太傅,教导太子治国之道,你以为如何?“

司马懿心中一震,表面却恭敬答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离开皇宫后,司马懿的衣衫已被冷汗浸透。他明白,这是秦寿对他的一次试探。

回到府中,他立即召集两个儿子密谈。

“陛下已对我起疑。“司马懿沉声道,“从今往后,我们更要谨言慎行。“

司马师不甘地问:“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

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不。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得住气。记住,真正的猎人,往往以猎物的姿态出现。“

他深深的吸了口气,因为他明白,有秦寿在,一切谋划都是假的,这位看上去是莽夫的天子,实际上却是一个阴险狡诈之徒。稍不留意,就有灭族之祸。

与此同时,秦寿也在御书房中沉思。贾诩轻声问:“陛下,司马懿此人.“

秦寿打断他:“此人心机深沉,不可不防。不过,有朕在,自然安然无恙,他比朕年长,终朕一生,他都无法逃脱朕的掌控,不必放在心上。“

司马懿是很厉害,硬生生的熬死了曹魏三代人,但他不是曹操,不是曹丕或者曹睿,司马懿只可能死在自己的前面。

就算不死,最后时候,也会让他去死。

在曹魏,司马懿为何不死,除掉他的才能之外,主要还是因为曹魏需要对方,尤其是在曹睿时期,曹氏宗族大将损失殆尽,唯有司马懿才能抗衡诸葛亮,这才允许对方活着。

但现在不一样,大唐已经完成了对中原的统一,司马懿的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死了也就死了。

秦寿也相信,司马懿是一个聪明人。

果然,自担任太子太傅以来,他每日寅时起身,卯时入东宫授课,言行举止皆如尺量,不敢有半分逾矩。

“太傅,《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可父皇常说,大唐铁骑横扫六合,何须诡计?“一日授课后,太子秦承乾忽然发问。

司马懿搁下书本,袖中手指微微收紧。他抬眼时却含笑道:“殿下,陛下神武天成,自可一力降十会。然治国如驭舟,刚柔并济方能行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