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家的卖鱼夫郎稼禾
第 42 章
小
大
若真有金矿出来,只要有一点可能性,放在离朝也很快会被官府接管。这种百姓竞相淘金,耽搁正常农事,扰乱民生的做法官府该早早反应。
就算鸣水县不为百姓考虑,为那白捞油水的差事也不可能不管……
这其中必然有猫腻。
陶青鱼将阿修的话记载心上,回家之后便告知了家里人。
陶有粮道:“我在鸣水县这么多年,传有金矿的事不是没有。可早些年山都搜秃了也不见得有。”
杨鹊眼睛刚一亮起又暗了下来。
陶兴旺拍拍他的手背,闷声道:“假的,别想。”
杨鹊肩膀碰他胳膊:“还不能想想?”
“想都别想!”
陶有粮黑脸。
他活了一辈子,什么事没经历过。盘算了一下这消息,浓眉皱紧道:“这事儿瞒不住,兴许早传到我们村但没人吱声,不过没多久就该全知道了。”
“县里生乱,村里保不齐也一样。”
“这些天除了农活,其余人都待在家里。尤其是青嘉几个小的,还有你们两个儿夫郎哪里都不要去。鱼哥儿……”
“地里还有活儿。”陶青鱼道。
陶有粮:“出去也得和你二叔一起。”
陶青鱼点头。
经过上次被绑的事,他也谨慎许多,再不敢托大不把自己当哥儿。
至少生理上,他也处于弱势。
方雾、杨鹊几人表态:“听爹的。”
这一通吩咐完,家里人也意识到恐怕会出事儿。
可没想到才过了两二天,村里人也开始争相进山。里正想拦也拦不住。
秦桩严肃道:“正是下种的时候,现在耽搁了到时候没有交税的粮食,各家都别活了!”
“都给我回去做事!”
被拦住的青年汉子大声笑道:“里正,有人亲眼见过别人是淘到金子的,这还有假!”
“而且有了金子,就那么一小块也够我们交税的了。到时候还哪里用得着干活,房子都买到县里去了!”
“就是就是!”
“里正你家富裕,可也别拦着我家生财啊!”
这一群人十几个,全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秦桩不得不管。
“你们,你们是要气死我!”
“家里留下小娃媳妇,就不怕贼人上门!”
大家轰然一笑。
“村子里还有这么多人,且不是还有里正您嘛。怕什么!走走走,别耽搁了!”
“走咯!”
“哈哈哈哈哈哈!”
众人笑着,像看到了富裕之后的样子。他们身上的衣服打着针脚细密的补丁,眼中充斥着一夜暴富的欲望,如蝗虫般奔涌向山而去。
倏尔消失不见。
秦桩气得将拐棍一扔,回了家门。“金子金子,老子这辈子都没在山里见过
什么金子!”
“真要有!何至于等你这些去挖!”
……
连续几日,上山的人愈发多。
白日里村中路上不见人,各家院子里只能看到少许还在咿呀学语的幼童跟行动不便的老人。村子都几乎成了空村。
陶家隔壁,那尤家两口子早早扛着锄头带上干粮,天不亮就出发。
路过房门紧闭的陶家,秦梨花呸了一声道:“还傻着在家呢,有富贵的机会也不知道抬手抓。”
“你小声点,快走。”尤大郎催促。
陶家屋里。
陶青鱼听到自家屋前屋后的说话声,轻叹。
等到天大亮,陶家才开门。陶青鱼跟二叔去喂了鱼。又在屋后的小地块上撒了菜苗用稻草盖好,然后下午去整田,肥田。现在只等着撒稻种。
至二月,家里的玉米已经搓团下种,稻种也撒了就近的一块水田。
可看其他田地,只有零星几块有动静。其余的依旧像二月那般没人管。
陶兴旺闷声道:“他们再不伺候地里,今年别想有庄稼了。”
近来里正叫不住人,叫累了索性也不叫了。
陶青鱼只道:“个人有个人的选择,二叔咱快些回吧。”
小半个月,村中人挖金的积极性仍旧不散。大家消息都捂得严实,也没传出个谁淘到了金子。
但田间地头始终不见做农活的人,倒是山林中隐隐有人影。
叔侄俩忙完活儿往家里赶。
正值中午吃饭,还在坡上就听得村中忽然起了一声哭喊。
接着是第二声,第二声……
青天白日,阳光还罩在身上,叔侄俩平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们什么都顾不得,立马捞起篮子跑回家。
“孩子!我家孩子丢了!”
“来人啊,呜呜呜……我家狗蛋不见了啊!”
“里正,里正!”秦家的门被拍得陶家都听得见。“我家牛娃也不见了,找遍了,不见了啊!”
……
终究是出事儿了!
“青嘉!青芽!青苗!”陶兴旺心中忐忑,等不及,翻过篱笆跑回家查看。
二个小孩乖乖坐在屋里看书,也是听了外面的声音,现在悄悄趴在窗口看。
“爹,我们乖乖在家。”
陶二郎顿时松了口气。
见两人回,方雾立马拉着陶青鱼往屋里带。“别出去了。”
陶有粮、邹氏、二叔……家里所有人都聚到一起,每一个人脸色都不好看。
陶有粮沉重道:“村里丢了二个孩子,一个新夫郎。”
“待会里正多半要叫咱家出人去搜,鱼哥儿不许去。”
话落,陶家传来拍门声。
外面铜锣敲得咚咚作响,混乱无序,像胡乱炸开的炮仗。听得陶家众人人心惶惶。
秦桩将村中人召集起来,可一瞧,除了陶家老二跟秦家的几
个儿子小子,没一个壮年汉子。()
他气急,抖着枯树皮一样的手哆嗦道:老幺,快!快进山告诉那些人,赶紧帮忙找孩子!
?本作者稼禾提醒您最全的《夫子家的卖鱼夫郎》尽在[],域名[(()
“陶老二,你……”
“你回去,看好你那家子人!”
“全部孩子老人都回去,家门上锁不许出来。”
村中哭声不断,半日的时间就失踪了四人。偏生都是在村里不见的。
秦家人口多,里正二儿一女一哥儿。加上秦家其他直系也不像村中人盲目上山,如此他们倒成了奔走的主力。
山外,秦家人敲着铜锣,直喊:“丢孩子了!”
“山里的人快找孩子!”
“丢孩子了!”
山中人闻声而动,近处的冲着山下喊:“谁家孩子!谁家孩子!”
“燕哥儿!狗蛋!牛娃子,还有秦照家的新婚哥儿也没了!”
一声传一声,山里喊叫声不断。
正在山中溪沟里的人全部震惊得踉跄。有丢了孩子的,腿一软坐到了水里。
反应过来,忙喊:“孩子!找孩子啊!”
尤家夫妻在水沟上游,听见半山腰上的声音,秦梨花累得往石头上一坐。
“相公,啥声儿?”
尤大郎停下听了听。忽然扔下东西就跑:“村里遭贼了,丢东西了!”
“什么!”
“家里还放着银子!”
尤大跛着脚飞快往山下蹦。秦梨花跑了几步,又回来收拾了东西跟着往山下跑。
边跑边喊:“遭贼了,村里遭贼了!”
一时间,山中鸟惊飞,野物四处逃窜。
一刻钟过去。
又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村中夕阳依旧灿烂。
太阳落山,漆黑笼罩整片山村。山中的火把如萤火亮起,妇人、汉子仓皇地喊着孩子的名字。
一天,两天……
村子里孩子始终没有找回来。
而即便是孩子丢了立马去报了官府,却在县衙里看到已经好几十家报官的,都是丢了孩子、夫郎、媳妇……
衙门外围满了人,何师爷安抚众人,跑得一头大汗。“捕快全出去了!没人,没人!”
“在查了!在查了!”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烟雨朦胧,雨水浇灌新入地的菜苗。山中被铲掉的植物又重新冒头,拔尖,长高。
县衙外,方问黎撑着伞看着衙门门口的场景。
“主子。”
“小鱼家如何?”
“没事。”
方问黎眼神冷然,问:“赵成鹏呢?”
“上衙门的人太多,他应付不过来,闭门不出。”
“许久没见哥儿了,去看看吧。”
宝瓶村。
丢了孩子,甚至还有成人。秦桩脸色难看。
他将那几家跑家里来哭求的人骂得狗血
()淋头。可县里不顶用,村里已经找了几日,希望已经是渺茫。
“回去吧,回去。”
“我也没办法。”
“里正!你帮帮我,哥儿我才刚刚娶回家,还没捂热乎呢就没了啊!”好生生的一个成年汉子哭得满脸是泪,跟当初得意说要县里买房子的人相差甚远。
“没法子!”秦桩一把甩掉手里的拐棍,气道,“老子当初那么拦,你们一个个不听!”
“现在出了事儿知道来找我!晚了!我仁至义尽!村子里帮着找了二天,县衙我也跑了二次,没办法。”
“里正!”
“呜呜呜……我们错了啊!”
“爹,小心身子。”秦大给他爹顺着气,对地上的人道,“县里不管,府城里总得管。这么大的事儿,这么多人不见了,你们带着人一起去总能管!”
“行!我去!我去!”
……
这一事,宛如一颗炸弹炸了宝瓶村。
担心再有万一,秦桩立马叫村中青年组建了个护卫的队伍巡逻村子。
可正要凑人时,村中没丢孩子的人家又悄摸着上了山去。
秦桩气得白眼一翻,人直接晕了过去。
这下可好,秦家也一团乱。秦家跟陶家年迈的老族长不得不出来管事儿。
可说来说去要凑人,那些青壮年大部分还是已经上山了。甚至是带了干粮饼子,打算在上面住几天。
*
“哎!”陶有粮长叹。
陶有房带着自家的媳妇哥儿过来,道:“大哥,老二家一家也都上山了。我劝过,没人听。”
“算了,劝不动就算了。”
村中路上忽然有马车的声音,陶家人正要出去看。忽然就见几个蒙着脸的人拿着刀往几家人屋里走。
陶青鱼眼睛猛地瞪大。
“快,藏起来!”
“怎么?”
“拿了刀子,抢东西的。”不等说完,方雾几人立马将几个小孩往柜子里塞。
陶家几个男人顿时拿了灶屋的刀子锄头,紧紧守在门后。
那几人专往青砖大瓦房走。
陶青鱼心脏紧张得砰砰跳,心中更是发寒。他听到外面的哭喊,更深地体会到这个社会的残酷。
“抢劫了!”
“救命啊!!!!”
“荒唐!荒唐啊!!!”家里两个老爷子压低声音急道。
铜锣响,留守村中能拿得动柴刀锄头的人齐齐壮着胆子往外。陶青鱼咬咬牙,看自家二叔,堂叔都冲了出去,也跟着去。
“小鱼!”
“鱼哥儿!你给我回来!”
人多势众,即便是老弱病残,在气势上也胜人一筹。
好在那几个抢劫的人虽拿着刀,但也都是没习武的人。众人你追我赶,你一榔头我一锄头,终是将这些人压在地上。
几个青壮年立马给人绑好,使劲儿踹了一脚。
“呸!”
“送官!”
“官府顶什么用!打死!”
人制住,陶青鱼拉着自个儿几个叔叔弟弟从泄愤的人群中出来,又立马回到家中。
经此一遭,宝瓶村的人即便是进山,家里也得留下青壮年。
马车滚滚,方问黎来的时候,村中人正将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几个贼人搬上马车。
方家马车过来,众人受惊,还以为又是贼人。忙拿了农具堵住要砸。
但见方问黎撩开帘子看了他们一眼,他们齐齐松了口气,才默默让开身子让他过去。
马车就在后头不远的岔路口停下。
方问黎下了马车,直接进小路,敲陶家的门。
*
门上一响。
陶家人下意识抄家伙。
待看到篱笆外的阿修,陶家人也都出来。
院门打开,外面不仅站着方问黎,还有周令宜。
周令宜笑道:“方叔,近来可好。”
方雾笑了一声,忙让他二人进来,随后啪的一声立刻关上门。
“近来村里不太平,又是丢孩子又是盗窃的,睡觉都不安稳。”
周令宜摸着自己的药箱,道:“县里也是,乱得很。”
“我来复诊,看看陶叔。”
方雾笑道:“先歇歇,喝点茶水。”
方问黎打了招呼,像上自家门。
堂屋都是陶家人,已经都坐不下了。方问黎进门被二个小孩围着。他跟着他们走,随后到了陶青鱼屋里。
小孩在这里看书,方问黎虽不合适进来,但给小孩讲学解惑也是个正当理由。
许久不见,方问黎看着床沿盘坐的人,一时没上前。
陶青鱼疑惑道:“愣着干什么,过来坐啊。”
方问黎走到哥儿身边,眼神寸寸看去,道:“没事吧。”
“能有什么事儿。”
方问黎在桌边坐下,扫过桌上的书。目光落在一张显然不是几个孩子写出来的字上。
落笔不知轻重,手还抖。但字字偏有自己的认知,偶尔缺笔少划。
他轻笑一声,招来几个小孩。
“可有不懂的?”
“有。”
陶青鱼的屋门开着,方问黎讲解的声音传出去。陶家的人神情一松。
陶青鱼听得仔细。
不为别的,方问黎的声音是真的好听。清冽干净,像山涧溪水绕过耳畔。
讲的东西虽浅,但语调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不只是几个小孩,连他都听得入迷。
待方问黎的声音一停,陶青鱼问:“怎么不说了?”
青嘉道:“讲完了。”
方问黎眼尾沾了笑意,问他:“还想听?”
陶青鱼脸一热。
“没有的事儿。”
方问黎道:“以后再说与给小鱼听。”
两人还没成亲,他即使能进这屋子也不能多待。方问黎起身问:“要不要出去?”
陶青鱼看几个认真摆弄起书的小孩,点头。
堂屋。
二爷爷家的人已经回家了。
陶家来了方问黎跟周令宜,他小爹爹跟小二叔又忙着去做饭。爷奶回了屋,堂屋只剩下二叔还在钻研他的木偶。
伤筋动骨一百天。二叔腿上的石膏已经拆了,人也能走。不过爷奶担心他没好全,要他月末再去县中酒楼干活儿。
这些天屋里呆够了,陶青鱼直接去了外面。
春雨不歇,屋檐下两人并排站着。
檐下雨滴落下,经年累月在石头上砸出排排凹坑。春雨飘进来,凉丝丝地拂面而过,沁人心脾。
陶青鱼看了一会儿,低声问:“县里这事儿没人管了吗?”
方问黎偏头看他道:“事情闹得大,府衙会接手。”
陶青鱼道:“那些失踪的人能找回来吗?”
“不知。”
方问黎不愿与哥儿说这些沉重的事儿,他转而问:“之前你来县里,阿修说你问了赵家人。想做什么?”
陶青鱼掌心接了一滴雨,溅得眼睫上都是。
他甩了甩手道:“能做什么,无非就是给她一个教训。让她知道我也不是好惹的。”
方问黎长睫压下,眼中深邃。
“不痛不痒的教训有什么用。”
“小鱼可知,她当时是想要你的命的。再不然……”
“再不然也能让你如现在这些孩子一样,落入人贩手中,被卖到不知何地。”
陶青鱼在方问黎透着凉意的目光中,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民不与官斗。”
这是现实。
“那就让他丢掉这个官帽。”
陶青鱼心中一惊。
“你不会是想动赵县令吧!”
方问黎浅笑一声,他伸手,指腹轻轻擦过哥儿眼睫上的水珠。刻意在那绒绒的睫上顿了顿,他抽手。
“我一介书生,如何动得?”
陶青鱼身子骤然一僵,睫毛抖个不停。
“也、也是。”
“不过这种话在外面不要随便说,小心被抓起来。”
方夫子再能耐,也不过是书院的夫子而已。
方问黎目光一暖,低低道:“嗯,我记下了。”
躲在灶屋里偷看的人捂嘴笑弯了眼。
杨鹊悄悄道:“瞧他俩,明明还没成亲呢,这就叮嘱上了。”
方雾瞪他一眼道:“小心鱼哥儿跟你急。”
杨鹊道:“这有什么。”
方雾切着菜道:“别看他平日里不管不顾的,面皮儿也不比你厚。”
杨鹊不服气。
“我面皮儿怎么就厚了!”
“你去照照镜子就……”
话没说完,宅子外忽然闹哄哄的,陶兴隆
跟陶兴旺出去瞧。方雾两人也走到灶屋门口看。
陶青鱼看了一眼,拉着方问黎进屋。
“怎么?”
“进山的那批人回来了。乱糟糟的。”
那些人知道有人青天白日直接跑村里抢东西,嘴上骂骂咧咧,说得那叫一个难听。
没多久,村里的铜锣又响。
“陶家的,出个人开会!”
“尤家人回来没有,晒谷场开会!”
“下着雨呢,开什么会。”秦梨花横着一张脸出来,嘴里嘀咕骂着。
“小爹爹,我去看看。”
陶青鱼撑了伞往雨中走去。方问黎身子一矮,钻入哥儿伞下。
陶青鱼雨伞被迫抬高,圆眼看他。
方问黎弯唇道:“一起。”
陶兴旺从两人身边蹿出去,几下走到了他俩跟前。
方雾站在灶屋门口招呼道:“快吃饭了,早点回。别跟人起冲突。”
“知道了!”
陶青鱼见方问黎还轻笑地盯着自己,无奈道:“走吧。”
晒谷场,油纸伞似张开的鸡枞菌。或正鲜嫩,颜色明亮。或支离破碎,已然腐朽,伞面黄黄的还带着洞。
出家门口就能看见晒谷场,但过去要走一截小路。
春雨将小路打湿,人踩得泥泞不堪。陶青鱼没踩稳,走一步险些溜出去。
方问黎脑袋被伞面撞了一下,无奈从哥儿手中拿过来。
他扬了扬手臂:“拉着。”
陶青鱼道:“你想一起摔?”
“那我给小鱼当垫子。”
陶青鱼看他墨眸盯着人不走,心想:某些时候方问黎真的有点莫名的执拗。
陶青鱼拽住方问黎衣服。“这下总行了。”
方问黎道:“嗯。”
路上耽搁一阵,他们到的时候已经只能站边缘。
“互相看看,人都到齐了吧。”
“齐了!”
“齐了。”
人群跟前,站的是秦氏跟陶氏两家的族长。
秦氏族长快九十,是村中最长寿之人,名叫秦宗立。
陶氏族长也快八十,名叫陶居安。
秦宗立撑着他的拐杖,头上是小辈举着的伞。
人齐了,他自然而然先一步开口道:“里正前头被气病了,现在还在县里治病。但村里的问题不得不说。”
“不过半月,又是丢孩子又是入门盗窃。你们往山上跑了这么久先不提找没找到什么金子,就问有没有一件好事儿!”
“农事不忙,耽于虚妄之言……”
陶青鱼抱着手臂,目光呆滞看着面前人身上的补丁。
手艺挺好,还锈了草花上去……
“瞧什么?”方问黎冷不丁出声。
陶青鱼吓了一跳,压低声音道:“没看什么。”
“还要说多久?”
陶青鱼瘪了瘪嘴,小声道:“起码还有一刻钟。早知道就晚点来了。”
看哥儿灵动的表情,方问黎牵起唇角。
“那要不先走?”
“那你会被的逮出来说一通。”
大离朝重老敬老,人家逮着说你一顿,你还不能反驳。不然就是你没教养,家里没教好。
“那边的谁,嘀嘀咕咕做什么!”
陶青鱼心脏一跳,看了方问黎一眼,默默往他身后移去。
众人齐齐看来。
方问黎见哥儿动作眉梢一挑。
他扬起伞面,露出一双寒凉的眼,淡然对上所有人的视线。!
就算鸣水县不为百姓考虑,为那白捞油水的差事也不可能不管……
这其中必然有猫腻。
陶青鱼将阿修的话记载心上,回家之后便告知了家里人。
陶有粮道:“我在鸣水县这么多年,传有金矿的事不是没有。可早些年山都搜秃了也不见得有。”
杨鹊眼睛刚一亮起又暗了下来。
陶兴旺拍拍他的手背,闷声道:“假的,别想。”
杨鹊肩膀碰他胳膊:“还不能想想?”
“想都别想!”
陶有粮黑脸。
他活了一辈子,什么事没经历过。盘算了一下这消息,浓眉皱紧道:“这事儿瞒不住,兴许早传到我们村但没人吱声,不过没多久就该全知道了。”
“县里生乱,村里保不齐也一样。”
“这些天除了农活,其余人都待在家里。尤其是青嘉几个小的,还有你们两个儿夫郎哪里都不要去。鱼哥儿……”
“地里还有活儿。”陶青鱼道。
陶有粮:“出去也得和你二叔一起。”
陶青鱼点头。
经过上次被绑的事,他也谨慎许多,再不敢托大不把自己当哥儿。
至少生理上,他也处于弱势。
方雾、杨鹊几人表态:“听爹的。”
这一通吩咐完,家里人也意识到恐怕会出事儿。
可没想到才过了两二天,村里人也开始争相进山。里正想拦也拦不住。
秦桩严肃道:“正是下种的时候,现在耽搁了到时候没有交税的粮食,各家都别活了!”
“都给我回去做事!”
被拦住的青年汉子大声笑道:“里正,有人亲眼见过别人是淘到金子的,这还有假!”
“而且有了金子,就那么一小块也够我们交税的了。到时候还哪里用得着干活,房子都买到县里去了!”
“就是就是!”
“里正你家富裕,可也别拦着我家生财啊!”
这一群人十几个,全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秦桩不得不管。
“你们,你们是要气死我!”
“家里留下小娃媳妇,就不怕贼人上门!”
大家轰然一笑。
“村子里还有这么多人,且不是还有里正您嘛。怕什么!走走走,别耽搁了!”
“走咯!”
“哈哈哈哈哈哈!”
众人笑着,像看到了富裕之后的样子。他们身上的衣服打着针脚细密的补丁,眼中充斥着一夜暴富的欲望,如蝗虫般奔涌向山而去。
倏尔消失不见。
秦桩气得将拐棍一扔,回了家门。“金子金子,老子这辈子都没在山里见过
什么金子!”
“真要有!何至于等你这些去挖!”
……
连续几日,上山的人愈发多。
白日里村中路上不见人,各家院子里只能看到少许还在咿呀学语的幼童跟行动不便的老人。村子都几乎成了空村。
陶家隔壁,那尤家两口子早早扛着锄头带上干粮,天不亮就出发。
路过房门紧闭的陶家,秦梨花呸了一声道:“还傻着在家呢,有富贵的机会也不知道抬手抓。”
“你小声点,快走。”尤大郎催促。
陶家屋里。
陶青鱼听到自家屋前屋后的说话声,轻叹。
等到天大亮,陶家才开门。陶青鱼跟二叔去喂了鱼。又在屋后的小地块上撒了菜苗用稻草盖好,然后下午去整田,肥田。现在只等着撒稻种。
至二月,家里的玉米已经搓团下种,稻种也撒了就近的一块水田。
可看其他田地,只有零星几块有动静。其余的依旧像二月那般没人管。
陶兴旺闷声道:“他们再不伺候地里,今年别想有庄稼了。”
近来里正叫不住人,叫累了索性也不叫了。
陶青鱼只道:“个人有个人的选择,二叔咱快些回吧。”
小半个月,村中人挖金的积极性仍旧不散。大家消息都捂得严实,也没传出个谁淘到了金子。
但田间地头始终不见做农活的人,倒是山林中隐隐有人影。
叔侄俩忙完活儿往家里赶。
正值中午吃饭,还在坡上就听得村中忽然起了一声哭喊。
接着是第二声,第二声……
青天白日,阳光还罩在身上,叔侄俩平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们什么都顾不得,立马捞起篮子跑回家。
“孩子!我家孩子丢了!”
“来人啊,呜呜呜……我家狗蛋不见了啊!”
“里正,里正!”秦家的门被拍得陶家都听得见。“我家牛娃也不见了,找遍了,不见了啊!”
……
终究是出事儿了!
“青嘉!青芽!青苗!”陶兴旺心中忐忑,等不及,翻过篱笆跑回家查看。
二个小孩乖乖坐在屋里看书,也是听了外面的声音,现在悄悄趴在窗口看。
“爹,我们乖乖在家。”
陶二郎顿时松了口气。
见两人回,方雾立马拉着陶青鱼往屋里带。“别出去了。”
陶有粮、邹氏、二叔……家里所有人都聚到一起,每一个人脸色都不好看。
陶有粮沉重道:“村里丢了二个孩子,一个新夫郎。”
“待会里正多半要叫咱家出人去搜,鱼哥儿不许去。”
话落,陶家传来拍门声。
外面铜锣敲得咚咚作响,混乱无序,像胡乱炸开的炮仗。听得陶家众人人心惶惶。
秦桩将村中人召集起来,可一瞧,除了陶家老二跟秦家的几
个儿子小子,没一个壮年汉子。()
他气急,抖着枯树皮一样的手哆嗦道:老幺,快!快进山告诉那些人,赶紧帮忙找孩子!
?本作者稼禾提醒您最全的《夫子家的卖鱼夫郎》尽在[],域名[(()
“陶老二,你……”
“你回去,看好你那家子人!”
“全部孩子老人都回去,家门上锁不许出来。”
村中哭声不断,半日的时间就失踪了四人。偏生都是在村里不见的。
秦家人口多,里正二儿一女一哥儿。加上秦家其他直系也不像村中人盲目上山,如此他们倒成了奔走的主力。
山外,秦家人敲着铜锣,直喊:“丢孩子了!”
“山里的人快找孩子!”
“丢孩子了!”
山中人闻声而动,近处的冲着山下喊:“谁家孩子!谁家孩子!”
“燕哥儿!狗蛋!牛娃子,还有秦照家的新婚哥儿也没了!”
一声传一声,山里喊叫声不断。
正在山中溪沟里的人全部震惊得踉跄。有丢了孩子的,腿一软坐到了水里。
反应过来,忙喊:“孩子!找孩子啊!”
尤家夫妻在水沟上游,听见半山腰上的声音,秦梨花累得往石头上一坐。
“相公,啥声儿?”
尤大郎停下听了听。忽然扔下东西就跑:“村里遭贼了,丢东西了!”
“什么!”
“家里还放着银子!”
尤大跛着脚飞快往山下蹦。秦梨花跑了几步,又回来收拾了东西跟着往山下跑。
边跑边喊:“遭贼了,村里遭贼了!”
一时间,山中鸟惊飞,野物四处逃窜。
一刻钟过去。
又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村中夕阳依旧灿烂。
太阳落山,漆黑笼罩整片山村。山中的火把如萤火亮起,妇人、汉子仓皇地喊着孩子的名字。
一天,两天……
村子里孩子始终没有找回来。
而即便是孩子丢了立马去报了官府,却在县衙里看到已经好几十家报官的,都是丢了孩子、夫郎、媳妇……
衙门外围满了人,何师爷安抚众人,跑得一头大汗。“捕快全出去了!没人,没人!”
“在查了!在查了!”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烟雨朦胧,雨水浇灌新入地的菜苗。山中被铲掉的植物又重新冒头,拔尖,长高。
县衙外,方问黎撑着伞看着衙门门口的场景。
“主子。”
“小鱼家如何?”
“没事。”
方问黎眼神冷然,问:“赵成鹏呢?”
“上衙门的人太多,他应付不过来,闭门不出。”
“许久没见哥儿了,去看看吧。”
宝瓶村。
丢了孩子,甚至还有成人。秦桩脸色难看。
他将那几家跑家里来哭求的人骂得狗血
()淋头。可县里不顶用,村里已经找了几日,希望已经是渺茫。
“回去吧,回去。”
“我也没办法。”
“里正!你帮帮我,哥儿我才刚刚娶回家,还没捂热乎呢就没了啊!”好生生的一个成年汉子哭得满脸是泪,跟当初得意说要县里买房子的人相差甚远。
“没法子!”秦桩一把甩掉手里的拐棍,气道,“老子当初那么拦,你们一个个不听!”
“现在出了事儿知道来找我!晚了!我仁至义尽!村子里帮着找了二天,县衙我也跑了二次,没办法。”
“里正!”
“呜呜呜……我们错了啊!”
“爹,小心身子。”秦大给他爹顺着气,对地上的人道,“县里不管,府城里总得管。这么大的事儿,这么多人不见了,你们带着人一起去总能管!”
“行!我去!我去!”
……
这一事,宛如一颗炸弹炸了宝瓶村。
担心再有万一,秦桩立马叫村中青年组建了个护卫的队伍巡逻村子。
可正要凑人时,村中没丢孩子的人家又悄摸着上了山去。
秦桩气得白眼一翻,人直接晕了过去。
这下可好,秦家也一团乱。秦家跟陶家年迈的老族长不得不出来管事儿。
可说来说去要凑人,那些青壮年大部分还是已经上山了。甚至是带了干粮饼子,打算在上面住几天。
*
“哎!”陶有粮长叹。
陶有房带着自家的媳妇哥儿过来,道:“大哥,老二家一家也都上山了。我劝过,没人听。”
“算了,劝不动就算了。”
村中路上忽然有马车的声音,陶家人正要出去看。忽然就见几个蒙着脸的人拿着刀往几家人屋里走。
陶青鱼眼睛猛地瞪大。
“快,藏起来!”
“怎么?”
“拿了刀子,抢东西的。”不等说完,方雾几人立马将几个小孩往柜子里塞。
陶家几个男人顿时拿了灶屋的刀子锄头,紧紧守在门后。
那几人专往青砖大瓦房走。
陶青鱼心脏紧张得砰砰跳,心中更是发寒。他听到外面的哭喊,更深地体会到这个社会的残酷。
“抢劫了!”
“救命啊!!!!”
“荒唐!荒唐啊!!!”家里两个老爷子压低声音急道。
铜锣响,留守村中能拿得动柴刀锄头的人齐齐壮着胆子往外。陶青鱼咬咬牙,看自家二叔,堂叔都冲了出去,也跟着去。
“小鱼!”
“鱼哥儿!你给我回来!”
人多势众,即便是老弱病残,在气势上也胜人一筹。
好在那几个抢劫的人虽拿着刀,但也都是没习武的人。众人你追我赶,你一榔头我一锄头,终是将这些人压在地上。
几个青壮年立马给人绑好,使劲儿踹了一脚。
“呸!”
“送官!”
“官府顶什么用!打死!”
人制住,陶青鱼拉着自个儿几个叔叔弟弟从泄愤的人群中出来,又立马回到家中。
经此一遭,宝瓶村的人即便是进山,家里也得留下青壮年。
马车滚滚,方问黎来的时候,村中人正将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几个贼人搬上马车。
方家马车过来,众人受惊,还以为又是贼人。忙拿了农具堵住要砸。
但见方问黎撩开帘子看了他们一眼,他们齐齐松了口气,才默默让开身子让他过去。
马车就在后头不远的岔路口停下。
方问黎下了马车,直接进小路,敲陶家的门。
*
门上一响。
陶家人下意识抄家伙。
待看到篱笆外的阿修,陶家人也都出来。
院门打开,外面不仅站着方问黎,还有周令宜。
周令宜笑道:“方叔,近来可好。”
方雾笑了一声,忙让他二人进来,随后啪的一声立刻关上门。
“近来村里不太平,又是丢孩子又是盗窃的,睡觉都不安稳。”
周令宜摸着自己的药箱,道:“县里也是,乱得很。”
“我来复诊,看看陶叔。”
方雾笑道:“先歇歇,喝点茶水。”
方问黎打了招呼,像上自家门。
堂屋都是陶家人,已经都坐不下了。方问黎进门被二个小孩围着。他跟着他们走,随后到了陶青鱼屋里。
小孩在这里看书,方问黎虽不合适进来,但给小孩讲学解惑也是个正当理由。
许久不见,方问黎看着床沿盘坐的人,一时没上前。
陶青鱼疑惑道:“愣着干什么,过来坐啊。”
方问黎走到哥儿身边,眼神寸寸看去,道:“没事吧。”
“能有什么事儿。”
方问黎在桌边坐下,扫过桌上的书。目光落在一张显然不是几个孩子写出来的字上。
落笔不知轻重,手还抖。但字字偏有自己的认知,偶尔缺笔少划。
他轻笑一声,招来几个小孩。
“可有不懂的?”
“有。”
陶青鱼的屋门开着,方问黎讲解的声音传出去。陶家的人神情一松。
陶青鱼听得仔细。
不为别的,方问黎的声音是真的好听。清冽干净,像山涧溪水绕过耳畔。
讲的东西虽浅,但语调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不只是几个小孩,连他都听得入迷。
待方问黎的声音一停,陶青鱼问:“怎么不说了?”
青嘉道:“讲完了。”
方问黎眼尾沾了笑意,问他:“还想听?”
陶青鱼脸一热。
“没有的事儿。”
方问黎道:“以后再说与给小鱼听。”
两人还没成亲,他即使能进这屋子也不能多待。方问黎起身问:“要不要出去?”
陶青鱼看几个认真摆弄起书的小孩,点头。
堂屋。
二爷爷家的人已经回家了。
陶家来了方问黎跟周令宜,他小爹爹跟小二叔又忙着去做饭。爷奶回了屋,堂屋只剩下二叔还在钻研他的木偶。
伤筋动骨一百天。二叔腿上的石膏已经拆了,人也能走。不过爷奶担心他没好全,要他月末再去县中酒楼干活儿。
这些天屋里呆够了,陶青鱼直接去了外面。
春雨不歇,屋檐下两人并排站着。
檐下雨滴落下,经年累月在石头上砸出排排凹坑。春雨飘进来,凉丝丝地拂面而过,沁人心脾。
陶青鱼看了一会儿,低声问:“县里这事儿没人管了吗?”
方问黎偏头看他道:“事情闹得大,府衙会接手。”
陶青鱼道:“那些失踪的人能找回来吗?”
“不知。”
方问黎不愿与哥儿说这些沉重的事儿,他转而问:“之前你来县里,阿修说你问了赵家人。想做什么?”
陶青鱼掌心接了一滴雨,溅得眼睫上都是。
他甩了甩手道:“能做什么,无非就是给她一个教训。让她知道我也不是好惹的。”
方问黎长睫压下,眼中深邃。
“不痛不痒的教训有什么用。”
“小鱼可知,她当时是想要你的命的。再不然……”
“再不然也能让你如现在这些孩子一样,落入人贩手中,被卖到不知何地。”
陶青鱼在方问黎透着凉意的目光中,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民不与官斗。”
这是现实。
“那就让他丢掉这个官帽。”
陶青鱼心中一惊。
“你不会是想动赵县令吧!”
方问黎浅笑一声,他伸手,指腹轻轻擦过哥儿眼睫上的水珠。刻意在那绒绒的睫上顿了顿,他抽手。
“我一介书生,如何动得?”
陶青鱼身子骤然一僵,睫毛抖个不停。
“也、也是。”
“不过这种话在外面不要随便说,小心被抓起来。”
方夫子再能耐,也不过是书院的夫子而已。
方问黎目光一暖,低低道:“嗯,我记下了。”
躲在灶屋里偷看的人捂嘴笑弯了眼。
杨鹊悄悄道:“瞧他俩,明明还没成亲呢,这就叮嘱上了。”
方雾瞪他一眼道:“小心鱼哥儿跟你急。”
杨鹊道:“这有什么。”
方雾切着菜道:“别看他平日里不管不顾的,面皮儿也不比你厚。”
杨鹊不服气。
“我面皮儿怎么就厚了!”
“你去照照镜子就……”
话没说完,宅子外忽然闹哄哄的,陶兴隆
跟陶兴旺出去瞧。方雾两人也走到灶屋门口看。
陶青鱼看了一眼,拉着方问黎进屋。
“怎么?”
“进山的那批人回来了。乱糟糟的。”
那些人知道有人青天白日直接跑村里抢东西,嘴上骂骂咧咧,说得那叫一个难听。
没多久,村里的铜锣又响。
“陶家的,出个人开会!”
“尤家人回来没有,晒谷场开会!”
“下着雨呢,开什么会。”秦梨花横着一张脸出来,嘴里嘀咕骂着。
“小爹爹,我去看看。”
陶青鱼撑了伞往雨中走去。方问黎身子一矮,钻入哥儿伞下。
陶青鱼雨伞被迫抬高,圆眼看他。
方问黎弯唇道:“一起。”
陶兴旺从两人身边蹿出去,几下走到了他俩跟前。
方雾站在灶屋门口招呼道:“快吃饭了,早点回。别跟人起冲突。”
“知道了!”
陶青鱼见方问黎还轻笑地盯着自己,无奈道:“走吧。”
晒谷场,油纸伞似张开的鸡枞菌。或正鲜嫩,颜色明亮。或支离破碎,已然腐朽,伞面黄黄的还带着洞。
出家门口就能看见晒谷场,但过去要走一截小路。
春雨将小路打湿,人踩得泥泞不堪。陶青鱼没踩稳,走一步险些溜出去。
方问黎脑袋被伞面撞了一下,无奈从哥儿手中拿过来。
他扬了扬手臂:“拉着。”
陶青鱼道:“你想一起摔?”
“那我给小鱼当垫子。”
陶青鱼看他墨眸盯着人不走,心想:某些时候方问黎真的有点莫名的执拗。
陶青鱼拽住方问黎衣服。“这下总行了。”
方问黎道:“嗯。”
路上耽搁一阵,他们到的时候已经只能站边缘。
“互相看看,人都到齐了吧。”
“齐了!”
“齐了。”
人群跟前,站的是秦氏跟陶氏两家的族长。
秦氏族长快九十,是村中最长寿之人,名叫秦宗立。
陶氏族长也快八十,名叫陶居安。
秦宗立撑着他的拐杖,头上是小辈举着的伞。
人齐了,他自然而然先一步开口道:“里正前头被气病了,现在还在县里治病。但村里的问题不得不说。”
“不过半月,又是丢孩子又是入门盗窃。你们往山上跑了这么久先不提找没找到什么金子,就问有没有一件好事儿!”
“农事不忙,耽于虚妄之言……”
陶青鱼抱着手臂,目光呆滞看着面前人身上的补丁。
手艺挺好,还锈了草花上去……
“瞧什么?”方问黎冷不丁出声。
陶青鱼吓了一跳,压低声音道:“没看什么。”
“还要说多久?”
陶青鱼瘪了瘪嘴,小声道:“起码还有一刻钟。早知道就晚点来了。”
看哥儿灵动的表情,方问黎牵起唇角。
“那要不先走?”
“那你会被的逮出来说一通。”
大离朝重老敬老,人家逮着说你一顿,你还不能反驳。不然就是你没教养,家里没教好。
“那边的谁,嘀嘀咕咕做什么!”
陶青鱼心脏一跳,看了方问黎一眼,默默往他身后移去。
众人齐齐看来。
方问黎见哥儿动作眉梢一挑。
他扬起伞面,露出一双寒凉的眼,淡然对上所有人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