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亦能胜须眉

视频继续直播,

“更难得的是,柳如是还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她曾对旁人言说:‘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站出来戡乱御侮,应如谢东山运筹帷幄击退敌军,不可如陶靖节空有高风亮节。若我身为男子,必当救亡图存,以身报国!’”

此言一出,引得万界时空的观众们纷纷感慨起来,

李世民不禁叹息道:“此女虽身世不幸,却依旧能活出别样风采,实乃奇女子。朕恨不能与她彻夜长谈,探讨家国之事与人生之道。”

但李世民却没注意到,站在他身旁的长孙皇后,眼神有些不太对啊。

雍正、康熙、乾隆则表示有点遗憾。

因为柳如是不仅暗中资助反清复明组织,死后还留下“至死不存身于清人领土”的遗愿。

想招揽她,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但对于这样一位爱国才女,他们心中却也无法生出恨意。

“好一句‘若我身为男子,必当救亡图存,以身报国’!只此一句,不知让多少男儿汗颜。”汉武帝拍手叫好。

朱元璋下意识拉住了马皇后的手,对她深情的说道:“唉,都是苦命人啊。

想妹子你当初也是这般刚烈的性子,为了国家和百姓,不惜一切……这点,她与你倒是有几分相似。”

马秀英却冷笑道:“你这是又动了收人入后宫的心思?”

朱元璋:“……”

赵佶望着《金明池·咏寒柳》这首诗,喃喃自语道:“这首诗真的很不错!

柳如是才华出众,面容姣好……若是能与她当面谈古论今,纵论诗画,想必别有一番滋味。”

视频里,苏治继续讲解道:

“柳如是不仅是这般说的,更是这般做的。

只可惜她身为女儿身,无法从政从军,不能像男子那样直接为国家‘救亡图存’。

但她始终铭记自已的信念,想尽一切办法践行‘以身报国’之志。

崇祯十七年(公元 1644年),清军入关,大肆屠戮中原。

崇祯皇帝朱由检,自杀殉国。

原本赋闲在家的钱谦益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

次年,清军围困南京,大明王朝危在旦夕。

至此覆灭时刻,

柳如是本想与丈夫钱谦益一同投水殉国,以全忠义之名。

二人乘船来到东湖湖心,想在此践行忠义之举。

然而,当钱谦益将一只脚伸入水中时,却突然停下,对柳如是说:‘水太冷,不能下……’

柳如是震惊了。

随后她屡劝其夫,曰:‘是宜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

但钱谦益却犹豫不决,心中竟然生出了投靠新朝之意。

柳如是既恨又怒,说道:‘我看错了你。’

言罢,她纵身一跃,跳入湖水之中。

不过,她被钱谦益救了起来,没能殉国成功。

而钱谦益最终还是投降了清朝,沦为世人眼中的汉奸。”

看到这一幕,众人再次纷纷议论起来,

“卧槽!真是无耻至极!!!”

“这种人配不上柳姑娘!”

“娘的狗汉奸!别让老子碰到你,否则定要叫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不用你动手,他这辈子的仕途已经完了。试想崇祯帝看到视频后,会怎么处置他?”

崇祯帝朱由检的的世界里。

钱谦益本人脸色煞白,身体摇摇欲坠,嘴里不停地自言自语:“完了,我这辈子全完了……”

但朱由检现在却没心思搭理钱谦益,因为那时候投降清军的人实在太多了。

他的全部注意,都在柳如是身上:“原来,除了随朕一起殉国的王承恩外,竟然还有这样一位心怀家国的奇女子!

不行,我得找到她,哪怕她不愿入宫,朕也必须给她一个名分,以表彰她的忠义之举。”

于谦看着朱由检,仿佛又看到了朱元璋、朱棣的影子。

勤政到比前两位更加变态的地步,

誓死守卫疆土,

与大明共存亡。

如果不是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治国理念教导,他肯定会是一个堪比太祖、成祖的明君。

于谦无比庆幸自已来到了这时空。

他有种预感,

自已将有幸再次参与大明的崛起,

以及见证又一位大明明君的出现!

……

柳如是的出现,让平行空间中无数心怀大志、不满平凡庸碌的女性们激动不已。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亦能胜须眉!

柳如是,便是最好的证明!

柳如是与钱谦益的对比,一个忠贞爱国,一个贪生怕死,高下立判。

“既然是才女,自然要更多的展现她的才气。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欣赏,柳如是的的两首佳作。”

“其中一首叫做:《江城子·忆梦》

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麼。

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长安城一处酒楼的包厢中,坐着三个男子。

一人一身素衣,衣料虽算不得华贵,却也干净整洁,只是袖口和衣摆处沾染了些许酒渍。他披头散发,发丝有些凌乱地垂在肩头,几缕发丝下垂,遮住了部分脸庞。

一人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青色长衫,形略显清瘦,长衫的领口微微敞开着,能看到里面同样朴素的白色里衣。

最后一人身着深色便服,跟现在这个世界的衣着有些不太一样。

他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用一根黑色的发带束起。

他比那两人更加消瘦,但却面容刚毅,线条分明,眉宇间带着一股久经沙场的英气。

这三人,正是李白、高适与卢象升。

“儿女情长,是女子作诗永恒的主题,于国家大事并无益处。对我而言,国家远比儿女情长重要,只有心系国家,为国家排忧解难,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人生意义。”高适有些不喜欢儿女情长。

对他来讲,国家远比儿女情长来的更加重要,更加销魂。

李白白了高适一眼,说道:“得了吧,你压根儿就不懂什么叫浪漫!诗词本就应抒发情感,儿女情长亦是情感的一种,为何就不能写呢?”

卢象升也叹息着说道:“这首诗写出了她心中的深沉与伤心,是一种别离的悲痛,读来总让人梦中无限惆怅。”

这是登榜的唐玄宗李隆基的世界。

登榜的卢象升穿越到这个时空,已经有一两个月了。

由于卢象升跟登榜的崇祯不在一个时空,又不能穿越去有自已存在时空。

加上他有些心灰意冷了,就想去看看所谓的华夏历史最强大的开元盛世,是怎样的光景。

因此,他穿越到了这个时空,并且遇到了李白和他的好友高适。

这两人也看过盘点卢象升的视频直播,对他的能力知道的一清二楚。

同样,李白的才高八斗,让卢象升见识到了什么叫老天赏饭吃。

高适的负气敢言与坚韧不拔,也让卢象升引为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