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连坐

接到张远的电话后,郭老师也有点懵。

“我怎么害苦你啦?”

张远刚想解释,这位却自己接话。

“我不就和谦在台上说活儿的时候,说你和苍井空在一块嘛。”

“不至于害苦吧?”

张远:……

果然说相声的没好人!

“不是这事……但您以后也少说。”

我的风评如今遭到了里外夹击。

“哎……”他叹了口气,接着说到:“是你和帝都台的事!”

一提帝都台,郭老师的语调立马沉了下来。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早年间,郭老师无人问津。

小剧场票卖不出去,他只能跑庙会,接一些散活,写电视剧剧本,写段子都有。

后来搭上了安徽卫视的关系,好不容易能上节目。

但现实依旧很残酷。

加入节目的前提,是著名的“橱窗48小时”。

这节目叫《超级大赢家》,年纪大些的人材听说过。

主持人是当年非常有名的“丑角”李彬和女主持周群。

安徽卫视为了做效果,答应让郭老师当主持助理。

但条件是得在合肥一条人头攒动的步行街上,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展柜中生活48小时。

就像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向外展览。

这算是郭老师人生中的一段痛,一直记着。

但吃了这苦,也让他终于有机会在卫视露面。

而且李彬老哥人相当不错,一直带着他,给机会说话,露面。

电视台在“用完”后,炒作完后,没几期节目就想给郭老师开了。

也是李彬一直护着。

后来慢慢红了,可安徽卫视这边的酬劳一直涨的很少。

郭老师便“跳槽”来到了帝都电视台。

与春妮一起开了当节目叫《星夜故事秀》。

这回可不是主持助理,而是主咖了。

后来越来越红,名声大燥,甚至开始带着徒弟们上节目。

何云围,李菁俩人就经常上《星夜故事秀》。

直到去年年底!

现在的郭老师,还在上升期,商演票务火爆异常。

那我人红了,你帝都台的节目酬劳,是不是也得涨?

就遇到了和当年安徽卫视同样的问题。

可电视台都牛逼。

又是帝都台。

本来一直被央视压着,就难做,广告收益也老被央视虹吸。

现在郭老师要“加钱”,对方不同意。

这就出现了一个任何行业亘古不变的难题。

谁捧谁?

刘邦,韩信是谁成就了谁。

郭老师虽然姓郭,并且总把自己往汾阳王郭子仪这支上靠。

毕竟天下姓郭的,名气大不过郭子仪。

可郭老师绝不是郭子仪的性格。

郭老师觉得《星夜故事秀》是因为有我,才有人看。

帝都台则觉得,是我给了你机会,才有这个节目,你才会这么红!

演员和剧组,导演也时常会出现这个问题。

这时候就得看人品和情商了。

郭老师这“嫉恶如仇”或者叫“睚眦必报”的性子,岂能咽下这口气?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这就和津门卫视联系上。

以如今郭老师的名气,人气,去哪家电视台都受欢迎。

津门电视台都乐疯了,立马开了档以他为主咖的访谈类节目,就是《今夜有戏》。

又是一次跳槽。

按理说,这种事也挺常见。

合作谈钱没毛病。

不像魔都周力波和他大哥关栋天闹的那般难看。

这俩人有本质区别。

周力波是个劳改犯出狱,真的是靠关大哥一路捧着起来的。

可一红就给人家踹了。

郭老师是一点点红起来的,帝都台的节目只是辅助,他红,主要靠的是相声,不是主持节目。

但这事坏就坏在赶巧了!

原本就算因为跳槽有矛盾,但也只是生气。

可帝都台如今是“暴怒”。

因为郭老师离开的这个时间点,帝都台新任台长王小春正好上台。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我刚上来,台里的招牌节目主持人就跳槽去别的台?

男人,尤其是位高权重的男人,一旦有事情和自己的“面子”扯上关系,挂上钩,那就完蛋了。

这位新上任的台长非常生气。

认为郭老师是在给自己上眼药。

从公事,上升到了个人恩怨。

郭老师这人也是“刺”,本就喜好怼人。

换做谦哥,一顿酒就能把这事说明白。

可到郭老师头上,你越气,我还要给你火上浇油!

帝都台前去和他谈判的人都被他骂了回来。

如此,仇怨越来越深。

原本郭老师给帝都台录了准备了两段相声,准备在帝都台春晚上节目。

此事后也被无理由的直接刷掉。

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双方就从原本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成为“血海深仇”的大敌。

然后……张远就倒霉了。

知道他和郭老师是师兄弟关系。

打击面扩大!

原本只是一场不愉快的采访,记者回台里后一提这事,便有“大聪明”动脑筋了。

张远和郭德罡是亲师兄弟。

新台长和郭德罡深仇大恨。

那我们针对这事搞一下郭老师这一派的人,让台长痛快痛快。

那我不就升迁有望了!

你死不死,会有什么结果,与我何干。

我只在乎我自己的仕途。

社会上这样的人不要太多。

利己害人,非常常见。

其实这还算好的,因为有逻辑。

怕的是那种害人还不是为了利己的主,一点逻辑没有,才防不胜防。

所以曾佳一开始去问,得不出个头绪。

人家总不能明说我们就是“连坐”。

直到找了内部人士才得到实情。

自己算是躺着也中枪。

从新浪到帝都台,各大媒体轮番“给我做局”。

人红是非多,偏偏我最多。

“郭老师,你说怎么办?”

“太过分了!”郭德罡大骂一句:“完全没有礼义廉耻,不忠不孝……”

“停停停。”他赶忙打断。

你打算给我来段快板还是怎么滴。

骂街没有用。

“那我去找他们去!”

“欺负咱们可不成。”

“不行就开发布会,让全天下都知道他们做了什么!”

张远阵阵头疼。

你是嫌事不够大啊。

“可别了,我的事还是我自己处理吧。”

“那怎么行……”

“您听我的,我来就成。”张远一点办法没有。

郭老师不是他的员工,也不是外人。

打不得骂不得,还说不听。

怎么办?

当然是选择原谅他啦。

况且他猜到了郭老师的性格脾气。

已经早有计划。

又聊了会儿,郭老师松下了刚才的戾气,转而言语欢快。

“师弟,过几天是我生日,一块来吃饭。”

“就在郭家菜。”

“师兄过寿,自然要来的。”“那好,给你留位置。”

“顺便咱们祭拜一下张先生。”

说到这里,郭老师的语气暗沉了些许。

张先生不是外人,就是相声社的元老,歪肩膀老头张文顺。

金店少爷出身,谈恋爱被曲艺学校开除,后改做装修。

帝都的第一台锅炉,第一台电梯,他都参与过安装。

算是位见证历史,性格别样的老人。

去年底,因为食道癌去世。

张远有事没空,送了花圈。

之后,郭老师便把老头的女儿张德艳,还有外孙宁云祥喊道社里学习相声。

同时郭家菜的大堂经理,也是老头的女婿,就是张德艳的老公。

现阶段算是一家三口都包了。

但人情总是要淡的。

尤其是曲艺行坏人多,心思活的坏人更多。

所以张先生的后人,之后也有反复离开,回归的情况。

张远提到这事都说好,但完全不沾。

反正你去折腾,我不管。

约定好去吃饭,张远放下电话后,稍加思考,又给老韩去了个电话。

这就是他“解决”问题的方案之一。

先找老韩去帮自己打招呼。

帝都圈子里,他熟人最多,没有不认识的。

三两个电话,就能直接联络到台长。

远比自己从下往上找人方便。

不光成本更低,交流也直接,免得当中人有作怪。

“韩总,您看这事。”

他一点没隐瞒,详细交代了来龙去脉。

郭老师他也认识,之前拍《建国大业》时也客串了的。

韩总听完就有数了。

你小子总给我搞点新花样!

当然,为了让这位帮自己,张远也有说法。

“真是我闹出的麻烦,也就罢了。”

“可这事从头到尾,我什么都没做。”

“那苍井空也是新浪安排上台的,我事先都不知道。”

“现在帝都台成天拿这事说话,给我按了个低俗,色情的帽子。”

“我个人形象受损事小。”

“可接下来我还要演您的戏,演的还是周公。”

“这可以吗?”

我这边演这周公,那头成天把我往风俗业里带,这像话吗?

“啧……”一提这个,刚才还饶有兴致,一副“你小子也有今天”逗趣样的老韩,也愁了起来。

把张远换了?

可以是可以。

但自己女儿不还老和他合作,说不过去。

那就只能去打招呼了。

“成,我知道了。”

“是不好,但你也老实些。”

“我不一直是全华夏影视圈最老实的人!”张远大声回道。

“呵呵……”老韩都懒得反驳,便挂了电话。

“好,那就老实些。”

只能说,老韩看人真准!

因为张远准备的处理手段,本就不止一条。

找老韩是其一。

万一老韩搞不定呢?

还得有后备方案。

他的后备方案,就是彻底把事情搞大!

我对付不了帝都台,没关系。

我上论坛,贴吧,找水军在网上发消息,把这事和新浪扯起来。

说新浪找苍井空是低俗,为了宣传不择手段。

而且本来就是,这是实话。

只要把新浪拖下水,你帝都台也够喝一壶的。

老韩不让,自己就先“看他表现”吧。

没几日,带着贺礼。

一把名家的扇子。

曲艺行,无非是这点东西。

先去楼上的剧场后台,给张先生上过香。

而后返回楼下的郭家菜。

先早早的吃饭,一会儿7点钟还有演出。

饭馆面积不小。

几十号人,大多坐在外边大堂。

包间里的都是重要人物。

郭于二人和家眷,几位老先生,经纪人,管理人员,还有后来常换常新的大徒弟和搭档。

再加上张文顺先生的后人也在。

“你今天自己来的,没带人啊?”谦嫂见他孤身前来,凑上来回道。

“他是不知道该带谁。”谦个则边抽烟边接茬。

“有你俩我就好不了。”张远指了指郭于二人。

同时扫了一圈包间内外,发现有一人没到。

就和那天他开年会时一样。

没一会儿凉菜热菜就都上来了。

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猴头燕窝鲨鱼翅,熊掌干贝鹿尾尖……这些基本没有。

有的都是些津鲁菜。

就是津门这边改良过得鲁菜。

摔丸子,熬鳎目鱼,炝肥羊,虾仁独面筋,虾酱炸饽饽,清蒸蟹,打卤面。

都是这类比较家常的菜品。

张远来了口独面筋。

您猜这么着,我还吃一虾仁呢。

菜品口味还行,价格不算太贵。

但是,没有太大的特色。

津鲁菜是有这么一讲,可这儿是帝都。

现在又流行吃“洋味”,日式,韩式,俄式,法式,那都是抢手货。

这类家常菜不时兴。

尤其来听相声的有不少年轻人,就更不爱吃这类东西了。

肯定得赔,尤其时间一长,核心客户都腻了。

但张远依旧那样,不说,我光吃。

吃了一会儿后,徒弟们,演员们,开始挨个进屋助寿道喜。

张远瞧着郭老师那喜笑颜开的样子,便知道他很享受这种被人捧着的感觉。

是好当个大家长的。

张远也和人喝了不少。

又说起帝都台的事,郭老师抱怨了好一阵。

徒弟们也起哄大喊。

都是人精,给师傅捧场。

敬酒回去后,还在外边大堂聊这事。

说相声的本就是嘴皮子功夫,有话题愈发热闹。

但又过了阵,到了热菜食用过半的时候,外边大堂突然安静了许多。

只听见道道打招呼的声音。

“师哥来啦。”

“来我这儿坐吧。”

“你什么水平,我和你坐一块。”一道说尖不尖,说粗不粗的嗓子如此回道。

张远瞟了眼左右,包间里的人也都听到了。

但大多不动声色,假装没听见。

他也装傻,提起酒杯和谦哥聊天。

“师傅,师娘。”

“于老师,于师娘。”

“师叔。”

转眼,饭局过半才到场的曹云京迈步进入包间,与大家打招呼。

“金子,怎么来的这么晚?”王慧带着津门口音开腔:“赶紧给孩子安排个座。”

“这儿没给我留座,我还是坐外边吧。”这小子则回道。

“那行,赶紧吃几口去。”

王慧扶着孩子的胳膊出去,安排座位。

回来时,张远发现这位面色不好看,还与郭老师对了对眼神。

师傅过寿,满堂人都到了。

唯独你迟到这么久,论谁心里也不会舒服。

而且刚才一进门,和其他师兄弟说话也不太客气。

张远饶有兴致的观察着这一切,端起茶杯润润嗓子。

尤其看到王慧面上变颜变色,他便知道。

好戏要开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