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反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梁羽生小说]

相声社那边的情况张远心里有数,所以采用了一打一收的策略。

人大心大,曹云京这几年艺术水平,名气都提高了许多。

尤其是见过外边的花花世界后,再回头看自己学习的地方。

不是不好,是收入太低!

说满了一个月,每天两场,也才几千块钱。

尤其是商演,一场收益至少几十万,多的时候上百万。

可他的演出费还是只有小几千块。

这就心里不平衡了。

觉得自己干得多,拿的少。

怎么说呢,全华夏十几亿人,为啥只有一个于东来,只有一家胖东来。

为什么老板千千万,肯把利润大头分给员工的就那么几个人。

大部分企业,员工工资几块钱都要抠,可年底给高层分红时动辄几亿几十亿。

员工,师傅,老板,不同身份,想法肯定会变化。

而且年轻人,如曹云京这种二十多岁的,本就是花钱的时候。

外加一点,谦哥为什么只抽烟,不说话。

因为曹云京钱不够花还和他有关系。

谦哥借给金子10万块,让他贷款买房。

所以这小子每个月的开销,一大部分就是还贷款。

要不为啥师傅不是一辈子,谦哥这干爹是一辈子。

所以余谦不吱声,也没法说。

而且就和班主任会找学生治理学生一样。

郭老师也发掘出了栾云凭这个徒弟来管理其他徒弟。

这货是帝都人,所以条件比其他学徒好一些。

而且最早郭老师还让他当自己的司机。

司机和老板的关系,肯定比一般员工要好。

可这位虽然是帝都人,但不认道。

认路这件事是纯天赋。

天生认路的,走过一遍就认得,脑子里自然生成动态地图。

不认路的,跟着导航都容易走岔了,看哪条街长的都一样。

所以后来栾云凭就不当司机了。

刚开始与其他徒弟搭当,后来郭老师安排他给高峰捧哏,同时让其接触团体内的工作安排。

就是故意抬他,与大辈搭档,身份自然会比其他徒弟高一些,好管理人。

外加这位性格比较刚,脑子又很清楚师傅为啥这么安排,所以对其余同门“铁面无私”。

曹云京后来说师傅身边有奸臣,小人,要清君侧,说的就是他。

要不说相声行的人读书都太少。

首先让没搞明白“清君侧”这仨字就不是好词。

基本等同于藩王造反的口号。

而且历朝历代清君侧的目标,都是皇帝的宠臣。

宠臣的权力来源就是帝王,所做的事未必符合天下利益,但大多符合帝王的心意。

所以一定要多读书,尤其要多读历史。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曹云京若是多读点史书,就会明白他的矛盾点找错了。

而张远所做的就是捧着他这个“藩王”,稍稍打压宠臣,以此来平衡内部力量。

但他的平衡只是一时,人性不变,事情就不会变。

很多事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

好在,他也没想要改变必然……

在家休息了两天,去了趟舒唱家。

不是为了约会,是为了取回让她帮自己保管的“圣人衣冠”。

“远哥,这衣服现在到底值多少钱?”唱唱好奇的看着正在亲自检查衣服的张远,确认没有虫蛀或者破损的缺口。

“最近价格应该涨了一波。”

“但市面上也会冒出一波假货蹭热度。”

张远琢磨了一下:“我这套是真丝的演出服,没有钻石,黄金等重要装饰。”

“好在是整套。”

“我估计现在能有个100万美金以上。”

名人物品的价格,除了完整度,真实度外,还有一条价格参考是使用场景是否知名。

比如83年杰克逊拍摄《颤栗》mv时穿的拿奖红色夹克。

因为mv特别知名,所以单件价格就得200万美金左右。

而87年演唱会穿的拉链外套上衣,因为那场演唱会特别出名,所以价格要300万美金。

他这套演出服,特意也让杰克逊签了名。

有这个签名,价格直接翻倍。

他说的100万美金,是最保守估计,而且是在最近这个拍卖品集中放出,大家都想趁着迈克尔死亡捞一笔的档口。

“那是挺贵的。”舒唱若有所思的点头道。

“重要的不是价格,是价值。”张远抬起食指。

“在巨星的粉丝眼中,这是无价之宝。”

“所以将它卖掉,其实是最浪费的使用方法。”

“留着,价值会不断提升,说不定有一天能用他换来好东西。”

看了眼让舒唱买了的仿制演出服,张远皱皱眉头,质量太差。

打电话给《投名状》的服装执导奚仲文,就是他介绍到《功夫之王》做了黄金甲的那位。

让他帮自己仿制一套,用作在家中展示。

这老哥的手艺能做到远看大开门,近看一皱眉,自己瞧才会发现不对。

“仿制这个……你不会想搞东西拍卖吧?”

“看来最近找你的人不少哦。”张远笑着回道。

保证自己不是想让他帮忙造假搞事,他才答应。

老哥也想,张远这身价不至于这么赚钱吧。

真东西他打算在新房装修一间带安保措施的展示房,专门放置贵重物品。

等完成后再挪过去。

和舒唱吃了个饭,又留宿一夜后,第二天,他就开始了日常工作。

除了之前落下的商务,代言要做活动外,还得参加《建国大业》的发布会。

他是被老韩硬拽去的,知道他在帝都就跑不了。

张远不太愿意去,主要因为参演的明星太多。

大部分人都不在,我却去了,太出风头。

最近他打算稍微低调一些。

但老韩不允许他低调。

“隆重欢迎我们《建国大业》的主创团队!”

在主持人的介绍下,张远跟着人群,最后一个登场。

前边的不是领导就是前辈,他都觉得压力巨大。

唐国强老师在,主题曲是孙南唱的,他也在。

扮演宋美龄的邬君梅也到了。

这位日常装扮时比戏里看着年轻许多。

还好许情没在,张远逃过一劫。

张远知道自己就是个摆设,少说话,多微笑就好。

因为今天来的都是重量级。

人艺院长张和平是顾问和主题曲作者。

老韩来了,导演黄建新来了,电影频道的主任来了,鹰皇派了副总来。

华夏电影行的大买办dmg的老总也来了。

连这片的赞助商都不一般,是清华同方。

这牌子很多年轻人都未必知道,早年在民用市场也挺有名。

与联想,方正并称华夏计算机三驾马车。

后来逐渐消声匿迹。

但并非是倒闭了,而是彻底收编了。

主要负责高级民用和军用软硬件技术支持。

几乎所有国家项目都有他参与,尤其是核技术。

这公司现在的大股东就是中核。

就这帮人凑一块,哪是电影发布会啊。

整一个爱国主义座谈会。

老韩先开口,说起自己做这部电影的初心。

“多年前的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我们华夏也能拍自己的电影大片。”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实现。”

“而这部大片还是为伟大祖国而拍摄的,我作为电影从业者非常骄傲!”

老韩起了个头后,就不对了。

之后所有人说话都上纲上线,端的非常高。

而且“格式”也都一样。

“请问我们的赞助商清华同方王总,您赞助《建国大业》的初衷是什么。”

这位叫王向东的经理拿起话筒,瞧了眼老韩,随即开口。

“有一天晚上,我梦见韩总带领一批大腕要给母亲庆祝生日。”

“我们同方也是大腕,想来凑凑热闹。”

主持人又转向邬君梅。

老姐笑着眯起眼睛,接过话筒。

要说能混演艺圈的都是八面玲珑,她也是个通透人。

“其实我也做了个梦,梦见韩总打电话邀请我。”

“没想到他真的打来了。”

张远:……

你们仨都做梦。

那轮到我说话时,不做梦是不是就显得不合群了?

你们这一个个的也太职场了!

我姥爷也姓毕,是吧?

我只能说,梦见光头给我托梦,说我像他儿子……

张远听着都觉得难受,死去的职场回忆又攻击了我。

这种只能跟着领导的口风接话的感觉……

要说这时候,还得是“丞相”。

问到唐国强老师的时候,打破了这个“我做梦”的固有格式。

“我虽然多次饰演伟人,但我的思想境界还远远没有达到对方的高度。”

张远松了口气,没说先帝给你托梦,帮忙匡扶汉室就好。

他也终于能自由发挥,表示自己觉得经国这个人物很复杂。

他的一生,思想有多次变化。

自己演绎的只是青年时期。

记者提问,他是否喜欢饰演反派角色。

张远一阵无语,谁喜欢演反派?

冯源征爱好演家暴?

侯天来是喜欢演变态吗?

演容嬷嬷的李明启老师也不爱扎小人啊。

“我作为一名演员,无论正派还是反派,都是角色。”

“我接到了这个角色,就要尽我所能的演好。”

“同时也很感谢韩总,给了我出演这样一名历史人物的机会。”

老韩笑着点点头。

就好听这个。

虽然好面儿,大多说的也都是场面话,还把爱国这事表达的有些肉麻。

但老韩说的部分内容他还是同意的。

最后他上价值,同时也是展示自己的功绩。

“华夏电影产业如今长足进步。”

“不论是欧洲,北美这些发达国家,还是周边的岛国,新马泰等周边国家。”

“近几年与华夏电影的版权交易明显增多。”

“华夏商业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也更受欢迎。”

“这是华夏电影在借助国家地位的上升而上升。”

“是与祖国共同进步。”

这话听着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肉麻,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老韩作为领军人,看的还是清楚。

什么只要小民尊严,不要大国发展。

什么文学无国界。

一切的前提,就是强大国家的支撑。

曾经的大唐万国来朝,一个漆器的茶叶罐,小鬼子拿回去都能当国宝供着。

江户时代,岛国出土了一枚金印。

上书“汉倭奴国王”。

是汉光武帝赐予岛国的。

给他们取名叫倭,呼之倭奴。

就这对方还临表涕零,终于得到天朝上国承认了。

一切万国来朝,俯首称臣的前提,都是武德充沛。

大唐是当时的全球中心,李世民是东半球球长。

所以人人都想学习大唐的文化。

北美在二战后就是现代“大唐”。

倭奴这会儿又认洋基佬当爹了。

万国来朝,都争相学习他们的文化,观摩他们的文学作品。

当然,他们的情况也像大唐,尤其是后期的大唐。

但大唐从安禄山起兵到朱温代唐,还苟延残喘的150年。

故速胜论,崩塌论不可取。

就像姜纹所说,航母数量才是版权,ip的保障。

不同担心华夏文化出海。

航母出海了,文化会一起出海的。

坚船利炮到哪儿,文化就会传播到哪儿,这才是真理。

发布会结束,老韩特意找到他。

“你小子最近事挺多啊。”

“没有。”

“还没有,我都听说了。”老韩心情不错,满脸堆欢。

“和岛国那边搞不清楚,又和国内的公司打官司。”

“你小心一点,最近不少人都和我嘀咕,说你太嚣张了。”

那是,他们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嚣张的人。

张远只想让他们见识见识。

“你能搞定吗?”老韩抱着肩膀。

“搞搞看吧。”

“那好。”老韩心说,你若真不行的话,我再拉你一把。

如此还能让你小子听话些。

现在就任你折腾个头破血流再说。

散了后,他回家开始锻炼,打拳。

之后还要去史泰龙那边,得修整一下,尤其是身材,要精一些。

北美喜欢那种有明显肌肉线条的身材。

练了没几天,辰龙突然给他来了电话。

“哇,你最近不错啊。”

“演的很好?”

“哪部戏?”张远挠了挠头。

龙叔心说他是红了,都要问哪部戏,说明上映的戏太多。

“《建国大业》我去看了,很好。”

“你的表演不比那些前辈差。”

“没有,没有,还差的很远,要学习的。”

“不用客气啦,我这边正好有个新项目,也是差不多的题材。”

“我看了你演的小蒋先生,觉得有个位置适合你。”

“有没有兴趣?”

“什么戏?”

“拍辛亥革命,打算11年上映,真好革命100周年纪念。”

又是献礼影片,张远有数了。

这片子明星也不少,但明显不如《建国大业》和《十月围城》。

也行吧,至少这片中有很多正面历史人物。

若能演上一个,也算影史留名。

日后学生上历史课时,说不准还会看到剧照。

“好啊,献礼电影是演员的责任。”

“我是愿意的。”

“您觉得我适合什么角色?”

“汪精卫。”作为联合导演的辰龙言之凿凿的回道。

张远:……

好好好,这么整我?

我记得你让自己儿子演了张振武,也就是武昌起义后首位英勇就义,被袁世凯谋害的义士。

你儿子演烈士,让老子演大汉奸?

亲儿子到底不一样。

龙叔也解释了,找他是因为汪精卫号称民国美男,形象要好。

后期投靠鬼子,张远又会说日语。

而且他演的小蒋有一种正邪难分的气质,两者有共同之处。

张远觉得这话可能是在夸自己,但夸自己又不太可能。

长得帅就得演汉奸?

这不欺负老实人嘛!

“龙叔,我最近想演正面人物。”

“汪精卫太那啥了……”

上下五千年,这么遗臭万年的都没几个。

我演了后,万一形象气质固定了。

以后找我的都是吕布,秦桧,吴三桂这种,我不就完了。

赶紧拒绝。

演反派可以,但这种太过知名的反派就很烦人了。

“我就算了,要不我给你推荐个人吧。”

“谁?”

“陈琨!”

“长得帅,又带着点阴柔气。”

张远都快被自己感动了,我真是太照顾朋友了!

他也没瞎说,鲲鲲的确适合这种角色。

反倒是太正派的人物,他看着就不像。

正邪难辩的,他尤其合适。

这片子是上影搞的,因为鹰皇与上影有合作公司。

制片人就是汪远他亲爹。

所以这位老总在辰龙后也打来找他,也想让他演汪精卫。

依旧被他给拒绝了。

早知道不演经国了,风评被害!

依旧推荐了鲲鲲,并联系了对方。

陈琨也感动了!

自打私生子被曝光后,他的活少了很多。

见张远推荐他去这种大剧组,心潮澎湃。

“导演,制片我都打过招呼了。”

“你去试试吧。”

“多谢,有时间请你吃火锅。”坤哥连连道谢。

找个人顶替自己,省的再来烦我。

张远感叹,演员这行太凶险了。

一个角色没演好,就容易被人误会。

搞得我好像特别擅长反派角色。

就算是反派,我也是个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处理完这头,他又修整几日后,踏上了前往新加坡的飞机。

他要前去与巩利老师商量角色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