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大隐隐于市的司命
都说青衣教是散修,但是到了司命这一层次已经超出散修太多了。
至于教主,长老这一个层次已经是青衣教的顶端,掌握百万计的散修为他们奉献,这样的存在早就不能算纯粹的散修了。
人生在世,必有所求,不止名利还有诸多执念。
蜀山以斩妖为执念立下传承道统,开辟山门坐镇朱州,其他法脉或是为了传承,或是师徒情分,生养之恩,青衣教同样如此。
不过他们纯粹是为了利益。
青衣教庞大的七情法脉不仅能助司命修行,同样也是一流大修士的力量源泉,因为七情法身没有灵智,可以不在乎法力侵蚀。
青衣教的一流修士从司命中脱颖而出,不仅是拥有了法身,更是得到了他们的法门。
七情大道以及七位司命的法门让青衣教的一流修士不弱同阶,加上阳间一流大修士争斗很少,因此来自七情法脉的法力这一巨大优势并没有在外过多展示。
所有修士都知道青衣教法力浑厚远超同级,但是远超多少他们却完全想象不到。
虽然平时用不到,但这并不意味着青衣教的一流大修士不在意。相反,这法力优势同样是他们的一张底牌。
一直以来青衣教的法脉之力都是增长大于消耗。
毕竟能借用法脉之力的也就司命级以上,司命们顾忌着法力侵蚀的他们怎么可能肆无忌惮地动用法脉之力。偶有例外如同念阵一般消耗也不及百万青衣教众每日贡献。
但是前不久情况发生了变化,法脉法力增长开始减弱,最后增长与消耗竟然持平!
要做什么事才能消耗百万青衣教修士每日提供的法力?
甚至到了最近,法脉之力还久违地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变化。
这一下就让青衣教教主张自在坐不住了。
消耗法脉之力他并不忌讳,毕竟能成司命已经为法脉付出了足够的代价,给予司命令牌本身就对他们的一种认可。
而且青衣教散修出身,只有基本修行法门,能修出什么样的法术那是看个人机缘。
搞不好就有人想出什么骚操作对法脉动手。
如果只是如同念阵那样张自在不会管。
但现在对方消耗太大了,有些时候他感应法脉的波动感觉已经不亚于一些顶尖一流出手了。
所谓坐吃山空,青衣教每一代一流高手都相当于守着一座金山,其他法脉一流高手大道四步走完后会感觉进无可进,但他们却能每天感受着金山上金子越来越多,而这金山每多一分他们就强一分。
现在金山发生如此大的消耗张自在不能坐视不理。
青衣教教主的反应郑奇完全没有想到。
每一门法术都有其玄妙所在,就如同郑奇参悟观想图和宝术一样,对应一门法术的了解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郑奇能轻松看穿并且理解诸多法脉的传承那是因为郑奇以孽镜看到了对方苦修多年的记忆。
但是对于自己的法术郑奇反倒了解不足。
当初的天赋法术如此,如今由解厄宝术自发衍生的法术预言同样如此。
预言往往与未来有关,但它又不是单纯的未来。
因为未来未定,当前一点点变化都可以导致未来改变,也可以说未来有无限可能。
但是预言却是不同,如果只是说出未来一种变化那只能算预测,谈不上预言。
真正所谓预言就是已经注定的未来,这是一种极其玄妙的手段。
最多是似是而非的表面预言或者准确无误的精确预言。
举个例子,比如预言到某人能活八十岁,准确无误的预言是某人就是活到八十岁寿终正寝。
似是而非的预言则是记错了出生年月,你年龄往大或往小了算,导致某人并没有活八十年或者干脆超过了八十年,但是在外界不知道的情况下按照八十岁算。
但无论如何,预言是应验了。
郑奇借助悟性看穿了法术本质是通过劫运来预测未来,但他却忽视了他法术的玄妙。
同样的土壤也能生长出不同的花,郑奇忽视了造化的玄奇。
他本来就天赋异禀,加上一路上的机缘,其实自我衍生出来的法术十分玄妙,可惜宝术和大道传承让他忽视了自身的力量。
原本逃出生天击杀一流大修士正是志得意满,天高海阔任我闯荡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死劫一下子让郑奇心中充满了恐慌。
他恐惧死劫却并不代表他没有抗争的勇气,但是命运,未来这都是变幻莫测难以捉摸的东西,仅仅只是勇气就能战胜一切那还需要什么道法?
结果就是郑奇迷失于劫气之中,逃不出命运的罗网,努力挣扎却又被预言推动着一步一步走向死劫。
他越是想要渡劫就越是需要做准备,越是需要准备就越不可避免地动用神灵大手印,抽取青衣教法脉之力,越是抽取法脉之力就越是被张自在注意。
作为十大法脉之一青衣教的教主,张自在的实力绝对是当世顶尖的,对于这样的人物而言,他若是出手就是大部分修士的死劫!
郑奇对于这些还是懵懂无知的,未来或许会很难,只是让他就这么等死怎么可能?
未来如何郑奇决定不了,他只能决定现在自己做什么。
……
大虞皇朝,东南阳州,这里佛门盛行,十大法脉之一的普陀山便在此地。
在这里佛学以及医药之道昌盛,大夫和僧人在这里极受尊崇。
每一州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风,放在平时哪怕郑奇不寻找修行之法也会来逛上一逛,但现在他没那个闲心。
这次他的目的是阳州大世家吴家。
吴家为大虞皇朝十大世家之一,做的是药材生意,在这修行世界吴家不仅在民间向普通百姓收购药材与天材地宝,同样也招募能人异士帮忙培养稀有的药材宝物。
这让吴家和普陀山关系极好。
除此以外,吴家和黄气教的关系也很不错,黄气教修行识地宝术的修士只要出山绝大部分都会被吴家请来作为客卿。
而吴家手下有十来家商行,郑奇的目的便是其中的解忧商行。
这家商行属于吴家支脉,以前不过流连郡县之地,不成气候。
三十年前异军突起,解忧商行的大掌柜豪气十足,称出门在外广结良缘,若是江湖上有需要救急的尽可前来,解忧商行愿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
随后一连串事例出现,这位大掌柜真的说到做到帮不少人解决了麻烦,一时间解忧商行声名大噪,经过三十年来的沉淀经营,解忧商行行如其名已经有了巨大的声望。
伴随着时间推移,这解忧商行早已经是吴家一只极其重要的力量。甚至这位大掌柜也被吴家主脉认可,一起算入主脉排行,人称吴家九爷。
不过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事,这位吴家可不仅仅是江湖上传闻的解忧九爷,对方更是青衣教七大司命之一,二流巅峰高手,悟出了道之雏形的忧脉司命吴愁!
吴家应该就不知道这位九爷的底细。
开玩笑,二流巅峰实力在这世间也没多少修士能比他强了。要是知道家里有这样一尊大佛,做事似乎也看上去很正道吴家早就拉出来供着了。
别说吴家前面八个掌权者,就算拉上地底下吴家那些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祖宗,什么档次敢喊对方一声小九?
不过就和大部分青衣教修士一样,他们隐于天下,因为青衣教风评不喜欢暴露身份。
大多数散修不在乎大家却在乎自己的小家。仓合道人对外人那是奸滑老油子,但心中执念始终是为师门报仇。
每个青衣教修士并不相同,但他们都忠于自己的执念。
青衣教修士不会觉得自己有错,不过青衣教的名声确实太臭了,没人想承认下来找不自在。
郑奇在知道对方的信息后第一时间就开始思考这位吴愁司命的手段。
因为青衣教修士最大的特点是执念,对方所做必然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