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目标,蜀山
天高地阔,少年远游!
好吧,其实少年现在已经是个老登了。
郑奇腰间悬着锦囊,身上披着一层移景宝术的皮,在外人看来这不是一个青年小伙子,而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大龄中年人。
在郡守府又待了三天,郑奇收拾了一下趁着暮春开始启程。
锦囊内的五道宝符郑奇看了,三道挪移灵符,一道春风化雨灵符,一道青龙探爪灵符。
挪移灵符乃是一帖,也就是一套符阵。启动符阵,一瞬间可以远遁十里之地,这是保命的手段。
春风化雨灵符同样是一套符阵,这符篆是治疗之用,无论是对魂魄还是肉身都可以起效。甚至郑奇要是狠一点,靠着这符阵和人以伤换伤都行。
最后的青龙探爪灵符就是一道纯粹的攻击类符篆,使用之时会衍生出一只青色龙爪,威力还在之前的千剑灵符之上。
得益于钱勉的记忆,郑奇对于这些符篆知识非常了解,虽然还无法掌握那一道符道灵机,但是画画其他符篆还是没什么难度的。
五道宝符的效果他大概知晓,这五迷三道阵倒是要好好研究研究。
钱勉本身也精通阵法,不过没有阵法宝术,他这精通水分比较重。横向对比就像是不会符水宝术的修士说自己精通画符一样。
如今有了现成的阵盘,只是研究研究如何使用却是不难。
郑奇这次出来主要是两个目的,第一个是去见识见识正道五山。
虽然他对左道其余四教也有兴趣,但对方毕竟是左道,不好相处。哪怕最正经的黑水教也有的是人修行通幽宝术,养鬼听用。
这些修士都是很危险的。
而且正道五山修行阳气,实在是这个世界一大不可不看的亮点。
这天下共有九州。
中间为钧州。
东为苍州,西为昊州,南为炎州,北为玄州。东北变州,东南阳州,西南朱州,西北幽州。
这边是九州之地。
大虞皇朝不用说,自然在中央钧州。
其余正道五山中,五台在东北变州,崂山在东方苍州,龙虎在中央钧州,普陀在东南阳州,而蜀山在西南朱州。
正道五山中的蜀山是和泰林郡都在朱州境内,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秦先生和酒剑相互认识。
“话说回来正道五山好像也没有占据多少城池。酒剑之前也一直说秦先生剑术了得,嘶,难道说秦先生能在泰林郡当魁首是有蜀山同意的?”
郑奇感觉自己无法正视蜀山了。
明明是一个修行门派,怎么有种道上大佬的既视感?
不过蜀山也不错,蜀山佛道兼修,更以剑术出名,有着酒剑与秦先生这份交情自己去蜀山倒是安全许多。
郑奇选好了方向,当即启程,打算先上蜀山,再去拜访其他四大正宗。
蜀山剑修,天下闻名。
作为正道五山中唯一一个在西边的法脉。
蜀山的地位是很特殊的。
当时天下法脉都在东方,有人猜测是既然那些法脉修行阳气,是不是东方更适合阳气修行。
毕竟日出东方嘛。
然后东方为其他三山占据,龙虎也在中间钧州以东,一些修行散人就朝着其余地方流去。
北方,南方,西方皆有不少修行者。
不过西南出了一位名号为太清的修士。
这位大佬精通佛道,更使得一手厉害剑术。来到西南之后发现西南大山之中无数妖王存在,西南百姓为妖王折磨。
于是手持宝剑斩杀妖王不知凡几,最后一战于大山之中与诸多妖王决战胜之,流血漂橹,煞气蔽日,让无数妖王胆寒。
西南的那些修行者也是人人敬服。
眼见西南决战之地化作血池,为了避免以后成为阴鬼温床,太清真人与朱州诸多修行者联手建造锁妖塔,困住无数妖魂。
又在锁妖塔旁建立宗门,看守锁妖塔。
西南修行者深受妖王之苦,对此自然义不容辞,形成了一个镇妖联盟。
太清也收了白眉,长眉两位弟子。
太清精通佛道两门,修行阳气,对于符篆,阵法乃至于炼器法术都有不小的造诣。于是大开方便之门,统合自身所学形成一门别开生面的剑修传承。
最后长眉,白眉一人走剑修之路,一人传承法术,师兄弟大开教化之门,收徒立宗。
蜀山派自此成立。
随着西南之地天才涌入,蜀山越发兴盛。
之后佛道法修与剑修之路渐渐融合,蜀山也有了自己的三重称号境界。
经过无数年发展,蜀山体系迎来了时间的磨炼,无数能人异士一点点改进完善着蜀山剑修体系。
蜀山修士核心传承自然是剑术宝术。
但是蜀山修士开始修行,先练法器飞剑增强剑术宝术的初期威力。随后以剑道承载阵法,,符法,法术,演绎出许多变化。
最终万法归于一剑,走出了以剑载道的路数。
修行界除了修为以外的其他手段也不过是法器,法术,符篆,阵法。
蜀山修士只凭手中长剑就将之全部囊括。
至此天地间多剑修一脉。
一个散修结成的联盟一下子成了天下剑道正统。
而且蜀山经过多年传承,已经有了完整的修行路线。
剑子乃是宝术大成,大剑子就是不止一种宝术大成。
蜀山自然也就不止一种宝术。
就泰林郡案牍室中的记载,蜀山除了核心的剑术宝术,另外一门有名的宝术名为斩妖宝术!
不好意思,主打一个克制。
郑奇当时看到这个卷宗的时候觉得就算蜀山太清祖师不去西南,知晓有这宝术妖王们也会前仆后继地去找太清的麻烦。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宝术,蜀山剑修成了天底下妖物都闻之色变的存在。
飞剑一起,剑光纵横千里之外,剑光一现,脑袋落地。任你皮糙肉厚,变化千百,蜀山有对妖特攻。
因此要论对妖族的威慑力,其他四大正宗都没有蜀山的大。
除此之外,蜀山的法宝也是赫赫有名。
毕竟人人炼剑,历年历代出了不知道多少大剑子,他们的佩剑流传下来都是一件件厉害的法宝。
甚至多到很多蜀山剑子不练自己的飞剑,直接继承先辈法宝飞剑的情况。
当初看到这些可把郑奇给羡慕地不行。怪不得人家叫正宗,青衣教多学学人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