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潘敬倒地,场面安静到了极点,
在场所有人的心跳都慢了一拍,瞳孔收缩到了极点。
新任都指挥使刚来就要死了,
这事传到朝廷,怎么解释
正当局势愈发不可收拾之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马蹄声。
只见一队人马风驰电掣般赶到,
为首之人正是辽东都指挥同知周鹗。
他身披黑甲,面色冷峻,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勒住缰绳,战马扬起前蹄,发出一声长嘶,在这混乱战场中显得格外突兀。
他目光如炬,扫视一圈,大声喝道:
“都给我住手!本官在此,谁敢再放肆,杀无赦!”
那声音如黄钟大吕,在喊杀声中清晰地传了出去。
同时,他身后的将近两千城防军整齐划一地上前,
手中弓弩举起,长刀抽出。
一股肃杀之气陡然弥漫,让这天气变得更加寒冷。
混乱的军卒们听到这声怒喝,动作微微一滞,纷纷转头看向周鹗。
周鹗趁机再次大声说道:
“你们受的委屈,本官都已知晓。
潘大人初来乍到,许多事情还未理清,但这绝不是你们哗变的理由!
放下武器,本官可以既往不咎!”
那满脸胡须的军卒手持大刀,向前跨出一步,怒目圆睁道:
“周大人,你说得好听,
可我们挨饿受冻的时候,怎么不见有人管如今说这些,谁能信你!”
周鹗目光沉稳,看着那军卒,沉声道:
“本官知道你们有难处,今日便给你们一个交代。
过冬所用物资,三日之内必定发放到每人手中。
军械甲胄,即刻开始调配更换。
欠你们的军饷,十日之内全部补齐!”
此言一出,军卒们面面相觑,眼中既有惊喜,又带着一丝怀疑。
那满脸胡须的军卒皱着眉头,大声问道:
“周大人,你说的可是真的莫不是诓骗我们”
周鹗神色严肃,郑重说道:
“本官身为辽东都指挥同知,一言九鼎,岂会拿这种事诓骗你们!
若十日后军饷未到,三日内物资未发,你们尽可再来找本官算账!”
这时,白文昭也大声喊道:
“兄弟们,周大人向来言出必行,
想想你们的家人,谋反可是重罪啊,
此刻放下长刀,衙门可以既往不咎!
放下,放下!”
军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气氛慢慢冷静下来。
“叮当.”
不知从何而起,一名军卒丢下了手中长刀,越来越多的军卒跟随。
混乱的场面开始慢慢平息。
所有人见状,心中都松了口气,但脸上依旧保持着严峻。
哗变之事平息简单,
但事后处置却千难万难,这么多人,总不能都杀了。
周鹗转头对身旁的将领说道:
“立刻安排人手,先将受伤的兄弟们抬去医治,
再派人去库房调配物资,务必尽快落实刚才所说之事。”
将领得令,迅速带着人行动起来。
做完这一切,周鹗立刻小跑来到潘敬身旁,
此刻,潘敬伤口处流出的鲜血已经将雪地染红,血腥味弥漫。
潘敬气若悬丝,呼吸急促,脸色苍白。
“快快快,带周大人去医治!”
“来了来了.”
一行人手忙脚乱地将潘敬抬上马车,向城中疾驰而去。
事情虽然暂时平息,但都司的难题并未就此解决。
回到都司衙门后,周鹗立刻召集一众大人商议此事。
会议堂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周鹗坐在上首,面色阴沉地看着众人,缓缓说道:
“如今要兑现对军卒们的承诺,需要一大笔钱财,都司目前账上空虚,诸位大人可有良策”
翟云溪皱着眉头,率先开口道:
“周大人,都司如今确实拿不出这么多钱,要不再拖一拖
而且,这些都是叛军!您真打算给这个钱”
周鹗目光一冷,看向翟云溪,说道:
“翟大人,方才在军中是如何承诺的
若此时拖延,一旦再次激起哗变,将无法制止,谁能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而且,如此多的人参与哗变,难不成都杀了”
另一位大人犹豫了一下,说道:
“周大人,要不从各项开支中挤一挤”
周鹗轻轻摇了摇头,说道:
“各项开支都已紧张,根本挤不出这么多钱来。
过冬用具没有尽数发放,本就是都司不对,欠的俸禄亦是如此,事
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能拖了。
这样,以都司的名义,向城中大户借一笔钱,用来安抚军卒,至少好好地过完今年。”
此言一出,会议堂内顿时炸开了锅。
一位大人猛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周大人,朝廷向大户借钱,何等荒谬!
而且此事谈何容易,他们向来吝啬,岂会轻易把钱借给我们”
周鹗目光坚定,说道:
“以往又不是没有借过,本官已经想好了,
就以都司名义向他们借六万两银子,一年后归还,并给予一定利钱。”
翟云溪脸色一变,说道:
“周大人,六万两可不是小数目,那些大户未必会答应。
而且,都司拿什么来保证一年后能归还”
周鹗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如今形势危急,若不解决钱财问题,辽东都司将陷入大乱!
到时候你我的乌纱帽都不保!
现在他们不借也得借!
此事就这么定了,若有人再阻拦,休怪本官不客气!”
众人见周鹗态度坚决,面面相觑,虽心中不满,却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下午,都司衙门的会议堂内,暖炉熊熊燃烧,将屋子烘得暖融融的,
可屋内众人的心却并未因这温暖而松弛下来。
周鹗端坐在上首,面色冷峻。
堂下,五大家族的族长以及一些大户掌事分坐两旁,
神色各异,有的平静,有的忧虑,有的神情莫名。
周鹗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开口说道:
“今日召诸位前来,想必大家也都清楚所为何事。
如今都司面临困境,军卒们过冬物资匮乏,
若不及时解决,恐生大乱。
所以,都司决定向诸位借一笔钱财,以解燃眉之急。”
话音刚落,堂下便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这时,刘老太爷刘彦辰微微欠身,拱手说道:
“周大人,刘氏在辽东多年,向来与都司同气连枝。
如今都司有难,刘氏自当出份力。
我愿借出一万五千两银子,助都司渡过难关。”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将目光投向刘彦辰,眼中满是惊讶。
刘彦辰却神色平静,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紧接着,臧圣杰笑了笑,说道:
“周大人,臧某虽比不上刘老太爷家大业大,
但也愿借出一万两银子,为都司尽一份心力。”
周鹗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说道:
“刘老、臧老,您二人深明大义,本官在此代都司谢过二位。
有二位带头,想必其他诸位也会慷慨解囊。”
然而,其余三家的族长却依旧坐在座位上,面露犹豫。
其中,温靖尘皱着眉头,说道:
“周大人,非是我等不愿相助,只是这六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
我等还答应了潘大人,要支援都司修建道路,
这一来一往,就算是我等家中,也没有这么多现银啊。”
周鹗神色不变,说道:
“温掌柜,如今都火烧眉毛了,还是先解决眼前难题吧。
你放心,一年后,都司如数归还借款,并按照约定支付利钱。
若都司届时无法归还,
都司手中的田亩任尔挑选,本官绝不阻拦。”
另一位大户掌事李茂才微微摇头,说道:
“周大人,空口无凭啊。
如今这局势,谁也说不准以后会怎样,
要不都司给咱们立个字据,我等回去也好跟家中交代。”
周鹗目光一凝,说道:
“都司乃是朝廷官府,岂会言而无信
若借钱不还,此事若传出去于都司名声有损,于朝廷颜面也无光,都司绝不会做这等自毁根基之事。
不过既然诸位有所担心,那都司可以给你们留一个字据。”
众人听了,纷纷低头沉思。
周鹗见状,趁热打铁地说道:
“诸位,如今辽东都司与诸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都司安稳了,诸位的生意才能红红火火。
都司若陷入困境,诸位也难以独善其身。
到时候朝廷怪罪下来,谁都不能独善其身。
这六万两银子,不仅是为了都司,也是为了诸位自己啊。”
刘彦辰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但还是出声附和:
“周大人所言甚是,如今局势微妙,我们若不团结起来支持都司,
一旦辽东生乱,我们的家业也将毁于一旦,诸位不妨好好想想。”
众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犹豫。
片刻后,温靖尘长叹一声,说道:
“罢了罢了,既然周大人和刘老太爷都如此说了,
我温氏也借出一万两银子,助都司渡过难关。”
李茂才见他已经答应,也咬了咬牙,说道:
“李某也借出八千两银子,希望都司能言出必行。”
其他大大小小的掌柜纷纷开口。
周鹗脸上露出一丝欣慰,拱手说道:
“多谢诸位深明大义!”
众人纷纷起身,拱手回应。
随后,周鹗命人带着一队人马去一众大户家中取钱。
他自己则派人召集了一众大人,
再以商议军务为由,将那几个带头闹事的将领骗到都司衙门。
那几个将领毫无防备,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周鹗坐在上首,冷冷地看着他们,说道:
“你们可知罪”
那几个将领面面相觑,其中一人说道:
“周大人,我们何罪之有我们不过是为自己和兄弟们讨个公道!”
周鹗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喝道:
“公道你们哗变造反,坏了军纪,坏了都司大局,还敢说讨公道!来人,将他们拿下!”
一队士兵迅速冲进来,将那几个将领按倒在地。
那几个将领大声喊道:
“大人,你言而无信!我们不服!”
周鹗目光冰冷,说道:
“本官承诺之事,自会做到。
但你们的所作所为,必须受到惩罚!
今日,就当着一众大人的面,将你们射杀,以儆效尤!”
说完,周鹗一挥手,几名弓箭手走上前来,搭弓射箭。
“嗖嗖嗖”几声,箭矢如流星般射出。
那几个将领惨叫一声,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地面。
周鹗看着众人,冷冷地说道:
“今日之事,希望诸位大人引以为戒。
日后若再有人敢违抗军令,破坏都司大局,严惩不贷!
另外,这几人聚众谋反,都司已将其平灭,
其家人按律惩处,以儆效尤!”
一众大人见状,脸色苍白,神情古怪。
一日后,周鹗从库房中挤出一些钱财,
又用借来的钱财采买了一些军资,勉强凑齐了对军卒们的承诺。
一场风波被诡异地平灭,前前后后不过三日。
三日后,潘敬悠悠转醒,
只觉脑袋像是被重锤猛击过一般,疼得几乎要裂开。
他缓缓睁开眼睛,入眼是昏暗帐幔,暗沉的颜色带着几分压抑。
他试图挪动一下身子,却感觉全身绵软无力,像是被抽去了筋骨,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钻心疼痛。
此时,他的脸色苍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
嘴唇干裂得起了一层白皮,眼神黯淡无光,透着虚弱。
他微微张了张嘴,想要说话,
却只发出一阵微弱的、含糊不清的声音,像是被风刮过的破旧风箱。
“大人,大人醒了!”
许成听闻潘敬苏醒的消息,心急如焚,一路小跑着赶了过来。
他快步走到床边,轻轻坐下,眼中满是忧虑,轻声说道:
“大人,您可算醒了,这几日可把下官担心坏了。”
潘敬微微转了转头,看向许成,眼中闪过一丝急切,嘴唇动了动,终于发出了较为清晰的声音:
“许许大人,局势如何了哗变.”
许成微微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缓缓说道:
“大人,自您受伤昏迷后,都司局势愈发复杂。
哗变虽被周大人暂时平息,可后续麻烦不断,
周大人杀了几个带头闹事的将领,
军中人心惶惶,对都司的怨气并未完全消散。”
潘敬听后长舒了一口气,不论怎么样,哗变终究还是没有变成叛乱,那就很好。
许成顿了顿,继续说道:
“大人,都司为了平息此次哗变,
向城中大户借了六万两银子,又从库房挤出一些,
再加上四处筹措,才勉强凑齐了给军卒们发放的过冬物资和军饷。
可这样一来,都司账上几乎空了,还欠下了一大笔钱。”
潘敬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震惊。
他努力想要撑起身子,却因体力不支又重重地躺了回去,急切地问道:
“那那修路之事.如何了”
许成看着潘敬那焦急模样,心中一阵不忍,但还是如实说道:
“大人,这几日有不少人找上门来,
说是无力承担先前承诺,理由是五八门”
潘敬听闻此言,只觉眼前一阵发黑,脑袋嗡嗡作响。
“大人,您先别急,刘老与臧老派人来信,还会出借钱财.”
潘敬有些茫然地摇了摇头,
“十万两十万两银子啊,钱还没到就了六万,这路怎么能修”
“荒谬!荒谬啊!”
潘敬原本以为,修路之事已经板上钉钉,可如今又横生枝节。
他心中一阵绝望,情绪激动之下,
一口气没上来,眼前一黑,再次晕了过去。
许成见状,大惊失色,急忙喊道:
“大人!大人!快来人啊!”
房间内顿时一阵慌乱,大夫们匆匆跑来,手忙脚乱地扎针。
不多时,潘敬又昏昏沉沉地醒了过来,他歪着头看向许成:
“去给陆大人写一封信,就说上次他说的事,我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