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打一枚导弹
林源敏锐的双目,立刻捕捉到了这是一根长约2米左右,像是西洋刺剑一般的尖刺。
这根长长的尖刺,正径直刺向一名潜艇水兵的胸膛。
林源敢保证,如果被这根尖刺刺中,绝对能捅个对穿。
而在这么深的水下位置,一旦出现了胸腹部的开放性伤口,必然是绝无幸免。
巨大的水压,将沿着创口处挤入高压海水,体内的脏器和内出血将导致无法挽回的致命伤害。
于是林源也顾不得去思考,这200米深的水下,到底是哪来的2米长尖刺。
他奋力拉住那名潜艇水兵的胳膊,猛的用力一拉。
随着林源的发力,那名水兵向着林源的方向,瞬间猛的移动了一大段距离。
林源这一拉,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潜艇水兵一命。
只见那只尖利的长刺,刺破了水兵的潜水服,在胸口处划出一道长长的口子。
紧接着,一个巨大的身躯跟在尖刺之后,从他们身边快速游过,向着远方而去。
危机暂时解除,除了林源和那名差点没命的水兵外,其它几人也是心有余悸。
谁能想到,在200米深的水下,突然就遭遇到这种危险
只是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海豚鲸鱼
联想到那根2米长的尖刺,林源突然想起了一种动物:
独角鲸,这是一种鲸目动物,雄性独角鲸的体长可达4.8米(不含角长度),体重超过1.6吨,绝对算得上是庞然大物。
独角鲸标志性的特征,就是长在头上的那根像是西洋刺剑一般的鲸角,仔细看的话还能发现,这根角是逆时针螺旋的,显得相当的神奇。
在西方历史中,很长一段时间独角鲸的角,被当成是传说中独角兽的角,认为有辟邪净化的效果。
其实独角鲸的角并不是角,而是它的长牙,这根不断增长的长牙顶穿了上颚伸出体外。
标志性的长角,再结合独角鲸的栖息海运,正是北极圈的北冰洋和格陵兰岛区域,林源立刻判断自己是遭遇了独角鲸。
他还没顾得上去思考独角鲸为什么会冲着他们而来,就立刻注意到那名潜艇水兵的脸色剧变。
隔着潜水头盔也能看到他的脸色变得铁青,面部表情狰狞,似乎在忍受着痛苦。
林源立刻想到了在刚才独角鲸的袭击中,他的潜水服被尖刺给戳破了。
要不是林源及时拉了他一把,恐怕他就是被戳个对穿,以独角鲸的游动速度,再结合1.5吨以上体重带来的巨大动能,哪怕是北极熊都能戳穿,更何况是个人。
逃过一劫的那名水兵,也并没有毫发无伤。
潜水服被戳破后,失去了密闭功能,也失去了抗压效果。
大量极寒的高压海水顺着潜水服破洞涌入他的体内,刚才林源在逃生舱中的体验,此刻也一比一的复刻到了他的身上。
显然这名潜艇水兵没有林源这样的身体和素质,根本扛不住这样的水下条件。
必须尽快带他返回弗吉尼亚号,短时间的极寒和高压,还不会对他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只要立刻回到弗吉尼亚号上,进行必要的治疗和修养,他应该就能恢复正常。
于是林源连忙挥手,示意大家立刻返回。
那名潜艇水兵已经失去了身体活动能力,必须依靠旁人的帮忙,才能够回到潜艇内。
孟涛从一旁游过来,和林源一起架住他,向着30多米外的弗吉尼亚号游去。
可就在林源等人向着弗吉尼亚号游去的时候,灰蒙蒙的水域中,又出现了好多个的黑影,正快速向着他们疾速游来。
独角鲸是群居生物!
这个念头立刻闪过了林源的脑海。
只见十多个尖利的长刺,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之中。
淦!
如果刚才是一剑袭来,那么此刻就是万剑齐出!
面对着密集的“剑阵”,那两名潜艇水兵已经彻底傻了眼。
而林源和孟涛则是立刻做出了反应:躲避!
只要避开独角鲸的尖角,就安全了。
从刚才那只独角鲸的表现来看,它们应该不是想要袭击自己,而是刚好从此处路过。
虽然独角鲸是肉食动物,但是它们的食谱主要是北极括北极鳕鱼、比目鱼这样的小型鱼类,对于人类这样大小的猎物并不感兴趣。
因此这不是一种捕猎行为,只要避开独角鲸的角,放它们从身旁经过就好。
已经极有默契的林源和孟涛双目一交流,立刻就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林源放开那名冻僵的潜艇水兵,交给了孟涛。
他自己拉着另外两名潜艇水兵,双目死死的盯住正疾速游来的独角鲸群,脑中快速判断着鲸群的角度。
独角鲸群的速度很快,顷刻间就来到了他们面前。
只见孟涛拉住那名潜水员的同时,猛的蹬出一脚,踢在一只独角鲸的头上。
他的脚力当然不足以对体重超过自己20倍的独角鲸造成什么伤害,只是借助着反冲力带着潜艇水兵向一旁划开,和那只独角鲸错身而过。
事实上,孟涛也确实没对独角鲸造成任何的伤害。
那只独角鲸只是稍微的扭了扭头,似乎表达了一下不满,就立刻向着远处游去了。
你的脾气还怪好的嘞!
而林源那儿就麻烦多了,向着他们游来的五只独角鲸缝隙相当的小,形成了一堵小小的“剑墙”。
就像是古代插满利刃的尖刀车一般。
要是只有林源自己一个人,当然可以轻松的躲开。
可是此刻他身旁还有两个已经惊呆了的潜艇水兵,林源不能放任着他们不管。
弗吉尼亚号是为了他拍摄电影才来到这片海域的,而这几名随着他出舱的潜艇水兵,更是为了防止他无法适应水下的环境而出意外。
因此于情于理,林源都决不能放弃他们。
只是现在的情况,哪怕是林源也感到束手无策。
独角鲸的长角固然致命,但是就算躲开了长角,被独角鲸的身子撞上依旧难以承受。
1.5吨体重的独角鲸,以时速超过60公里的速度撞上,和在陆地上被车撞也没有什么区别。
五只独角鲸形成的墙壁,让林源等人根本没有躲闪的空间。
在这危急时刻,林源只能试着拿起两名潜艇水兵腰间的水下扩音器,同时按下了右下角那个通用警报按钮。
“嘟嘟嘟嘟!”
尖利的警报声同时响起。
与此同时,疾驰而来的独角鲸像是受到了什么惊吓一般,飞速的四散开来,从他们身旁错身游过。
看到危急终于化解,林源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独角鲸的视力很差,主要依赖回声定位来感知外部环境,对于声音非常的敏感。
这种尖利刺耳的高频警报声,对于独角鲸来说,不仅会干扰它们的回声定位系统,也让它们感到相当的不舒服。
而独角鲸表现出了,比林源预想的更加激烈的反应,也有点出乎他的预料。
似乎这群独角鲸很焦躁
情绪处在极度不稳定之中。
一想到这点,林源立刻就感到了不对劲。
既然独角鲸是一种回声定位动物,对于水下的态势感知能力是非常强的,那么它们在行进过程中,是不可能感受不到林源等人的存在。
而以独角鲸的性情,发现人类这样大小的水中障碍物,一般是不会这样径直撞上来的。
可它们今天就这么做了,到底是为什么
显然孟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同样神色疑惑的望向林源。
论起对北极区域的生物了解,孟涛还在林源之上。
毕竟孟涛才是安全负责人,对于北极圈的自然条件以及生物他了相当多精力做功课,林源知道的这些还是孟涛整理过后告诉他的。
就在此时,灰蒙蒙的水中再次出现了一个黑影。
一看到这个黑影,林源和孟涛的瞳孔瞬间剧烈收缩,显然是被彻底惊呆了。
如果此刻林源可以开口说话,他一定会大喊一声:“淦!”
因为那个黑影实在是太大了,在水下简直就像是一座移动小山丘!
这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随着黑影的靠近,林源感到身旁的水流也开始剧烈波动起来。
显然是这只巨兽靠近时,身体带起的巨大水流扰动。
北冰洋的水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巨兽
随着这只巨兽不断靠近,它的真容终于出现在林源等人的面前。
这是一只脑袋又大又圆,覆有肉瘤,身体呈纺锤状的巨大鲸鱼。
林源和孟涛的脑海中,同时闪过了一个名字:弓头鲸!
弓头鲸,也被称为北极鲸,是一种须鲸。
成年弓头鲸的体长可以超过23米,相当于八层楼高,体重超过100吨,相当于20只大象的重量。
在这个星球上,只有蓝鲸的体重能够稳压弓头鲸一筹,排名第二的长须鲸虽然比弓头鲸略大,但也就在伯仲之间。
可以说,弓头鲸可能是最霸气的鲸鱼,和体型修长并且尖头的蓝鲸和长须鲸不同,弓头鲸是脑袋最大的鲸鱼。
胖头鲸的外形,使得它外形相当的有辨识度,儿童简笔画中那种圆圆胖胖的鲸鱼,一般就是抓取了弓头鲸的特征。
眼前出现的这只弓头鲸,显然是一只成年个体。
当弓头鲸近距离出现在林源等人的面前时,他们根本生不起任何抵抗的念头。
在这样超过100吨的庞然大物面前,人类真的实在是太渺小了。
哪怕是林源,也绝对无法抵抗这样的巨兽,只要弓头鲸轻轻一拍尾鳍,就可以把林源等人彻底碾碎。
只是这只弓头鲸显然只是路过的,发现林源等人的存在,它稍微关注了一下,就立刻向着不远处游去了。
看到弓头鲸远去,三名潜艇水兵立刻松了一口气,有种捡回一条命性命的庆幸。毕竟在这样的巨物面前,实在是压迫感太强了。
而具有传奇天赋的林源,却从这只弓头鲸的身上,读出了焦虑。
没错,它很焦虑!
林源又想起了,刚刚疾速从他们身旁游过的独角鲸群,似乎也是同样的焦虑。为什么独角鲸群和弓头鲸都会焦虑
在不懂这两种生物的人眼中,可能会认为弓头鲸在捕猎这群独角鲸。
因此独角鲸群才会不顾一切的拼命逃窜,而弓头鲸不甘心丢失猎物紧随其后。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弓头鲸是须鲸!
这世界上所有的大型鲸鱼,都是须鲸。
须鲸是没有利齿的,而是过滤磷虾等群居性小型生物为食,简称不用嚼一口闷。
因此须鲸根本没办法吃独角鲸这样的动物,也不存在捕猎的可能性。
相反,独角鲸不仅不会害怕弓头鲸,反而非常喜欢跟在弓头鲸的身后,给弓头鲸当小弟和跟班。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独角鲸的主要天敌是虎鲸,一旦被虎鲸群锁定,独角鲸群就不免要付出血的代价。
而弓头鲸非常不喜欢虎鲸,又具备凭借体型优势碾压暴打虎鲸的实力,因此成为了独角鲸群的大靠山和保镖。
林源都能脑补出,独角鲸们满眼星星,高喊弓头鲸老大威武的画面。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更为重要的,那就是格陵兰岛海域延绵不断的冰盖层。
独角鲸是需要浮到水面上换气的,否则就会在水下憋死。
换气时,独角鲸会选择有冰窟窿的地方,探出脑袋换气。
而作为天敌的北极熊,也往往会守在这种冰窟窿处,等待前来换气的独角鲸,海豹等动物。
换气固然是危险的,但是没地方换气更加危险。
北极圈内连绵不断的冰盖层,还有可能导致连续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都没有一个换气孔。
在这种情况下,独角鲸群就要面临在水下氧气耗尽,被活活憋死的危险。
这时候就体现出弓头鲸的牛逼之处了。
弓头鲸虽然也需要换气,但一般情况下不会为了找不到换气地点而痛苦。
因为没有换气孔,那就撞碎冰层,自己弄个冰窟窿呗。
凭借着巨大的体重和力量,弓头鲸甚至可以撞开60厘米厚的冰层,凭借着一己之力创造出一个换气点。
而独角鲸群跟在弓头鲸身后,就可以共享换气点,避免被憋死的风险。
可以说,独角鲸群就是弓头鲸的最大迷弟,非常喜欢跟在弓头鲸屁股后面游。
而弓头鲸也挺喜欢这群跟班,据生物学家的观察,独角鲸群会在发现磷虾群之后,主动带着弓头鲸前往掠食点。
这两种动物,完美的体现了什么叫互帮互惠。
可是此刻,这只弓头鲸和独角鲸群同时表达出了焦虑,究竟是为了什么
氧气!
突然这个念头闪过了林源的脑海,他扭头望向孟涛。
孟涛对着他点点头,指了指头顶,显然也是同样的想法。
没错,弓头鲸确实可以撞开冰层,制造一个换气点。
可是当冰层太厚,超过1米时,弓头鲸也无法做到开洞了。
在这种情况下,弓头鲸就可能会面临缺氧窒息的风险。
这次弗吉尼亚号选择的n—17号航线,最大的特点就是水面冰块极厚,显然超出了弓头鲸能够开孔的能力范畴。
正常情况下,弓头鲸和独角鲸群是不应该出现在这样的海域。
可能是因为迷失了方向
又或者是为了捕猎忘记了禁忌。
不管怎么说,弓头鲸和独角鲸群误入了这片水域。
它们此刻正在为找不到换气点,而即将憋死而焦虑。
想到这一点,林源想要帮帮这群动物。
他带着孟涛和三名潜艇水兵快速的靠近弗吉尼亚号,打开外部舱门进入到逃生舱内。
逃生舱的水位开始下降,头顶上传来了路易斯中校的声音:“林源,你们没事吧”
逃生舱内,有通讯系统,可以直接和指挥室内的路易斯中校通话。
“没什么大事,遇到了独角鲸群出了点小意外。”林源说道。
“独角鲸群”路易斯中校看不到艇外发生的事。
“还有一只座头鲸,似乎它们要因为缺氧被憋死了。我想请你帮帮它们。”林源说道。
“帮如果真的能帮忙我是愿意的,可是要怎么帮”路易斯中校诧异的问道。
“弗吉尼亚号上的导弹,是可以打穿上方的冰盖吧”林源问道。
听到林源的体温,路易斯中校愣了一下。
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这确实可行。
首先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必须考虑遭遇意外时,具备紧急上浮的能力,哪怕正上方的海面是冰层,也要有应对方法。
因此核潜艇是具备不俗破冰能力的,比如说弗吉尼亚号是可以破除2米左右厚的冰层,而俄亥俄级这样的大家伙,甚至可以破开3米厚的冰层。
这都归功于核潜艇外壳采用了钛合金等各种坚硬金属,也只有核潜艇这样昂贵的兵器,可以不计成本的这么干。
但哪怕核潜艇具有破冰能力,但绝大多数时候不会这么干。
因为在水下的潜艇,并不知道顶上的冰层到底有多厚。
万一超过设计极限,甚至就是一座巨大的冰山呢
要是径直撞上了铁板,使得潜艇外壳破损进水,最终导致潜艇沉默,那可就太冤屈了。
因此,具有垂发单元的潜艇,会采用另一种手段破冰,那就是发射导弹。
众所周知,潜艇并不是只具备向前方发射鱼雷这一种攻击手段。
大多数现代的先进潜艇,在艇身中部都配置有垂发单元,可以垂直向水面发射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而战略核潜艇甚至还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有了这样的手段,那么潜艇需要紧急上浮时,最好的破冰手段就是先垂直向上方发射一颗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的力量,足够打穿厚厚的冰层,为潜艇上浮开好口子。
最早这么干的,自然是简单粗暴有效原则的践行者毛子。
但这么干实在是太香了,于是美海军也立刻写轮眼复制了这一招,加入了自己的技能库。
而此时林源向路易斯中校提出的建议,正是希望他能朝正上方发射一枚巡航导弹,开辟出一个冰窟窿,这样就能挽救弓头鲸和独角鲸群的生命。
“可是……”路易斯中校似乎还有疑虑。
“我知道发射巡航导弹有成本,我可以承担这部分成本。”林源说道。
一枚战斧巡航导弹的成本,大约在100万美元左右,至多也不会超过150万美元。
林源觉得自己完全负担的起。
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因为有钱烧的慌,更不是因为他动保理念上了头,不惜为了萍水相逢的几只鲸鱼就这么多钱。
而是今天偶遇弓头鲸和独角鲸群,能够让他获得一个之前从未想过的机遇。
弓头鲸和独角鲸,都是群居哺乳动物,同属于鲸偶蹄目。
人类熟知的海豚,也是属于鲸偶蹄目。
因此,弓头鲸和独角鲸都是智商相当高的动物。
同时它们还是群居动物,群居动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协作配合的意识和意愿都很强。
这在拥有和动物沟通天赋的林源看来,就是相当不错的合作伙伴。
如果能帮这只弓头鲸和独角鲸,解决了生存焦虑的难题,他就有可能利用它们的感激,说服它们帮助自己拍摄电影。
一想到《谍战之王2》的这段水下戏,能够有弓头鲸这样的庞然大物出演,那么视觉效果和噱头简直拉爆了!
无论是宣传阶段,可以讲拯救动物的故事,还是在大荧幕上匪夷所思的向观众展现他们未曾设想的画面,都能让《谍战之王2》的票房,恐怕再增加12亿美元。
从这个角度上看,一发一百多万美元的战斧巡航导弹,就能换取这样的回报,绝对是赚翻了的买卖。
面对林源的建议,路易斯中校只是稍微迟疑就说道:
“发射一枚战斧破冰不是问题,成本更不需要由你来承担,我们出任务本身就有训练消耗指标。只要不是攻击他国目标,授权方面就没有那么严格,手续也可以事后再补。
因此,我同意按照你的意见做。”
不得不说,路易斯中校相当的豪爽,一开口就帮助林源省掉了100多万美元。
但林源不想节省这样的成本,后期宣发时更不想因为占这样的小便宜留下把柄,所以他坚持道:“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一定会以赞助的方式,弥补上这笔费用的。”
看到林源如此坚持,路易斯中校也不多说。
“好吧,我现在就立刻准备发射战斧巡航导弹。”
“好,这名轻微受伤的潜艇水兵,也请先接回艇内休养。”林源说道。
随着逃生舱内的水放光,内侧舱门打开。
两名潜艇水兵,搀扶着那名因为潜水服破裂而身体不适的水兵,先回到了艇内。
林源立刻关闭舱门,再次注水准备出舱,而孟涛则守在他的身旁。
等冰盖破开后,他还需要再次出舱去和获救的弓头鲸交流。
此时,头顶上的通讯频道传来了路易斯中校的声音。
“发射准备!”
“10!”
“9!”
……
“3!”
“2!”
“1!”
“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