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决策

“后勤总署,第七星港扩建项目,第三期工程款支付异常。”

另一名“算盘”紧接着报告,“支付节点提前三个月,收款方账户在款项到账后24小时内,分十七笔转入十七个不同个人账户,其中三个账户持有人已被列入张宏宇案关联人名单。”

后勤总署长的脸色变得像死人一样灰白。

“星港运营,贵宾休息室年度维护费用清单,”第三位“算盘”的声音响起,“单次清洁费用标注为20万红龙币,经比对同期其他星港数据及市场报价,虚高约1500%。”

“关联支付凭证模糊不清。”

现场的众人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此时他们都是在等待着最终宣判的罪人。

只是相比较于张宏宇罪名轻一些而已。

一条条,一项项,精准、冷酷、铁证如山。

数据不会撒谎,在“金匮”的算力和专业“算盘”的解析下,任何巧妙的伪装和复杂的嵌套都无所遁形。

简报室内只剩下审计专家冰冷的汇报声和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当初步筛查指向明确的嫌疑对象时,内务部的“清道夫”行动了。

无需多言,一个眼神示意,两名被点名的官员就在同僚惊惧的目光中被无声地带离简报室,押往“裁决者号”上临时设立的“黑石”标准审讯室。

审讯室内,环境与总部“黑石”中心类似,隔绝一切信号。

冰冷的神经采集头盔戴上,无形的“逻辑悖论审讯仪”启动。

“解释epC-7742合同的价格异常。”

审讯者的问题直接、尖锐。

嫌疑人:“那……那是特殊定制型号,包含额外……”

审讯仪瞬间捕捉到逻辑矛盾点下的脑波剧烈波动,发出低沉的嗡鸣警示。

审讯者声音更冷:“‘金匮’显示,该型号为标准量产货,供应商背景你知情吗?”

“我……我不太清楚

嗡鸣声更响,脑波图谱显示出明显的欺骗特征。

审讯者:“最后一次机会,谁授意你签批的?好处是什么?”

在铁证和审讯仪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下,心理防线崩溃往往比预想更快。

崩溃的供述、悔恨的眼泪,与张宏宇当初在总部“黑石”中心的情景如出一辙。

口供被完整记录,成为证据链上新的、沉重的一环。、

“裁决者号”只在昆仑港停留了五天,而这五天里共有三名高级官员被直接逮捕,押回总部候审;七名中层管理人员被停职审查,接受进一步调查;超过二十份可疑合同被当场废止并立案。

所有涉及张宏宇案的关联账户和资产,无论藏得多深,都被再次梳理、冻结。

效率之高,手段之凌厉,让整个东亚第七区噤若寒蝉。

官僚体系中惯常的推诿、拖延、人情往来,在“铁帚”的绝对权限和冷酷效率面前,脆弱得像一张薄纸。

每个人都真切地感受到,时代变了。

会长陈麟的意志,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只不过“裁决者号”并未在此长久停留,在初步清理了第七区这个重灾区后,它庞大的舰影再次启动,按照既定的风险航线,驶向下一个目标——一个位于小行星带的重要资源精炼中心。

赵秘书长的团队如同不知疲倦的机器,在舰上就开始分析下一个目标区域的预审资料。

全息星图上,“裁决者号”的航线被标红,如同一条冰冷的、正在星海中巡弋的肃贪之鞭。

协会内部平台,《肃贪进行时》专栏实时更新着“铁帚”的每一步进展:新的停职名单、新的立案通告、新的资产冻结令…………配图往往是“裁决者号”威严的舰影,或者某个被查封的办公室、仓库。

举报专线的访问量持续飙升。

陈麟依旧在“烛龙号”的指挥中枢,星图的一角实时显示着“裁决者号”的位置和任务简报。

他偶尔会瞥一眼旁边另一个屏幕上,那定格着的“星尘幻想号”血色残骸的画面。

这场由他意志驱动的“铁帚行动”,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案件处理。

它成为了一场席卷整个协会的风暴,一场冷酷无情的整肃。

它用张宏宇的下场和“裁决者号”的铁蹄,向每一个角落宣告:在人类面临深渊威胁的生死存亡之秋,任何侵蚀战斗力的蛀虫,都将被无情碾碎,绝无宽恕!

协会的资源,每一分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

……

“裁决者号”庞大的舰体如同归巢的巨兽,缓缓泊入“烛龙号”母港的专属泊位。

与之前抵达昆仑港时的肃杀不同,这次没有引起额外的骚动,只有例行的高规格引导和无声的注目礼。

舰桥的舱门滑开,赵秘书长率先走了出来。

他依旧穿着笔挺的制服,但眉宇间难掩长途奔波和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疲惫,眼下的阴影深重,步伐也比往日略显沉重。

他拒绝了随行人员的陪同,独自一人穿过肃静的通道,径直走向陈麟所在的指挥中枢。

指挥中心依旧沉浸在对抗“紫蚀”的紧张氛围中,星图上闪烁着巡逻舰队的光标,数据流无声滚动。

此时陈麟正背对着入口,凝视着那片代表udf-7243的时空伤疤。

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

“会长,‘铁帚’巡回监察任务,初步目标完成。”

赵秘书长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但清晰有力。

他没有敬礼,而是微微颔首,这是他们在处理此类敏感事务时形成的默契。

陈麟的目光扫过赵秘书长疲惫但依旧锐利的眼睛,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三个重点区域:东亚第七区(昆仑港)、小行星带‘精炼之心’资源中心、天鹅座γ星域‘前沿’科研站驻地。”赵秘书长语速平稳,如同汇报战斗简报,“行动模式如您授权:最高权限数据调阅、‘金匮’深度分析、逻辑悖论审讯仪辅助、现场处置权。”

“昆仑港这边,如前所述,深挖张宏宇余毒,逮捕3人,停职审查7人,废止可疑合同21份,冻结关联资产共计约8.7亿红龙币,后勤、采购体系初步整肃。”

“小行星带‘精炼之心’附近的禁地发现并处理一起利用精炼副产品走私稀有矿物的案件,涉及虚报损耗、伪造运输记录……逮捕2名管理层,停职4人,追回赃物价值约1.2亿,目前资源流监管漏洞已初步封堵。”

“‘前沿’科研站那边重点彻查了大型科研项目(特别是涉及零点场和高维探测项目)的资金使用,目前是发现一例利用项目经费购置超标个人实验设备并挪作私用的案件,涉事首席科学家及1名财务人员被逮捕,项目资金流向已全面审计并冻结可疑部分。”

“三地共逮捕核心涉案人员7名,停职审查15人,追缴、冻结涉案资金及资产总值超10亿红龙币,相关案件证据链完整,已移交协会最高司法庭进入审理流程。”

赵秘书长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些,“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制度性漏洞和监管盲区,详细报告已整理归档,建议后续由常设机构进行系统性修订。”

他略微挺直了疲惫的身躯,做出了最重要的陈述:“会长,根据现场情况判断,张宏宇案引发的系统性恐慌已形成足够震慑。”

“后续的深挖细查、制度修补工作,需要更专业、更常态化的力量介入,‘铁帚’特别巡回监察组的使命,已初步达成。”

“我建议将后续肃贪工作的重心,移交回协会常设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内务部及审计总署,在其原有职能基础上,强化协同与权限,并嵌入‘金匮’的实时监控模块,‘铁帚’小组……可以解散了。”

赵秘书长说完,静静地看着陈麟。

他没有表功,也没有抱怨任务的艰辛,只是清晰地陈述了结果,并提出了合乎逻辑的建议——将这场由最高意志驱动的雷霆风暴,转化为可持久的制度性力量。

这才是肃贪的最终目的。

陈麟沉默了片刻,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赵秘书长,看到了这三个重点区域在“铁帚”扫过后留下的痕迹——是清理后的秩序,也是尚未完全消散的紧张。

他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波澜,却带着最终的决断:“任务完成得很好,秘书长。辛苦了。”

“你的判断基本正确……风暴需要平息,但堤坝需要加固。”

“后续工作就按你的建议执行吧,纪律检查委员会、内务部、审计总署,即刻成立‘肃贪及制度强化’联合工作组,由你统筹协调。”

“将‘铁帚’行动的经验、权限模板及‘金匮’监控接口,完整移交,要求是形成长效震慑机制。”

他顿了一下,目光变得锐利:“告诉他们,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协会的眼睛,会一直睁着。”

“张宏宇这一类的操作就是永远的红线。”

“明白,会长!”

赵秘书长再次颔首,心中那块沉甸甸的石头终于落地。

他知道,自己这柄最锋利的“铁帚”,在完成了最艰难的开路任务后,将回归其秘书长协调全局的本位。

而更持久、更规范的肃贪之网,将由制度本身来编织和维系。

“去休息吧,秘书长。后面还有硬仗要打。”

陈麟的目光已经重新投向了那片深邃的星图,那里对抗“紫蚀”的战争才是真正的核心战场。

赵秘书长没有再多言,转身离开了指挥中心。

他的背影依旧挺拔,但步伐似乎轻松了一些。

肃贪的风暴暂时告一段落,但它留下的警示和强化的制度,将如同“裁决者号”那冰冷的舰影,长久地烙印在协会的每一个角落。

赵秘书长的脚步声在通道尽头消失,指挥中心的厚重合金门无声滑闭。

陈麟刚将目光重新投向那片象征udf-7243的时空漩涡,手腕上的加密通讯器就开始了密集的闪烁——不是单一的警报,而是代表着不同派系、不同诉求的专属编码在轮番亮起,如同星图上躁动不安的光点。

他面无表情地激活了主控台的综合信息流界面。

瞬间,数十条经过最高级别加密、来源各异的报告、建议、乃至隐晦的警告,如同汹涌的暗流,在他眼前铺开。

信息如同冰冷的潮水,拍打着陈麟的决策核心。

封锁与民生的矛盾、科研激进与伦理保守的冲突、肃贪后的官僚僵化与新生的腐败苗头、以及对李锐这个“活体钥匙”的艰难抉择……每一份报告背后,都代表着一股强大的力量、一群人的诉求,以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没有立刻回复任何一条,而是调出了协会最高决策层的加密通讯频道。

这个频道通常静默,此刻却已处于激活状态——显然,这些报告的关键内容,早已通过各自的渠道,传递到了那些足以影响协会走向的大脑之中。

陈麟按下了接入键。

瞬间,数个模糊但极具威严的全息影像出现在指挥中心预留的投影区。

几个各不相同的声音此时纷纷响起,争论在加密频道里激烈碰撞,每个声音都代表着部分真相和强烈的立场。

陈麟如同风暴眼的中心,沉默地倾听着。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敲击,目光在星图的伤疤、李锐医疗数据的实时流、以及信息界面上周珂蕊那条等待指示的消息间移动。

压力如山。

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或错失关键机遇。

就在争论声渐趋白热化时,陈麟敲击的手指停下了。

他抬起了头,目光穿透虚拟的投影,冰冷而清晰地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争论到此为止。”

“资源有限,威胁迫近,没有万全之策。所有决策的核心只有一条:人类文明的存续高于一切。”

“封锁是为了生存,研究是为了反击,调配是为了稳定,肃纪是为了聚力,各司其职,不容懈怠。”

陈麟缓缓出声来,“若对决策有根本性质疑,可按程序发起最高决策层复议,但在复议结果出来前,执行当前命令。”

“散会。”

没有给再争论的余地,陈麟直接切断了加密频道连接。

指挥中心瞬间恢复了之前的“寂静”,只有仪器运行的嗡鸣。

那些激烈的争论仿佛从未发生,但沉重的压力感依旧弥漫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