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乱成一锅粥!常凯申想当黄雀?
包国维躲在自己的书房之中,当起了“宅男”,正式落笔开始创作第一篇短篇小说。
章念月一边努力读书,目标是北平大学,跟上包国维的脚步,一边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女子联合会的壮大之中。
孔令侃在黄金大剧院里热火朝天,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也开启了人生的新“乐子”。
这位公子哥从来都是我行我素,不管其他人如何看待。
文坛那边。
自从化名“老梅”的作家,在报纸上对迅哥儿开启了炮轰后,各类莫名其妙的指责便纷至沓来。
因为陈德征的觊觎,他也只能听从包国维的建议,搬到了公共租界之中。
可近来,迅哥儿完全不理会“老梅”之类的跳梁小丑,将注意力移到了另外一件事情的争论之上。
迅哥儿的日常便是,一边抱着周海婴,一边在纸张上奋笔疾书。
至于到底在争论什么
除了对于核心问题便是一个,张之平所写出的一篇《丑陋的华夏人》。
“他们是没有包容的性格自卑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团狗屎,和权势走得越近,脸上的笑容越多。自傲的时候觉得其他人都是狗屎,不屑一顾;变成了一种人格分裂的奇异动物。”
“‘算了算了’四个字,不知害死了多少人,强调明哲保身,暴君最喜欢、最欣赏的就是明哲保身的人,所以华夏人就越来越堕落萎缩所以需要一个老师或者是一个兄长,来带领他走向繁荣。”
这篇文章乍一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在文章之中暗藏玄机。
文章之中,明里暗里将曰本比作华夏的兄长,告诉读者要尊敬兄长,听从兄长的话。
简直是倒反天罡!这是所有有识之士,不能够容忍的。
战场上的国仇家恨,尚且不能够得报。
没有想到反贼竟然打到文坛中来了
先生们自然不能坐以待毙。
以迅哥儿、林玉堂、沈从文还有徐志摩为首的进步文人,哪里看不出这篇文章的狼子野心,纷纷写文章驳斥,要为华夏人争一口气!
迅哥儿说这篇文章,“此文乃古今叛国作最甚!”
林玉堂说这篇文章,“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些年以来,文化界某些人对于华夏如今世界地位的偏见。”
沈从文甚至批驳道:“这乃是投降派的言论,与明末投靠满清的范文程之流是一丘之貉。”
先生们以笔为刀,以纸为锋刃,在各路报纸上开展了战斗,一度进入到白热化的地步。
事情的演变,已经不是一个张之平的反贼文章,那么简单了。
涉及到了长久以来,学界对于今后国家命运的争论。
多年来的耻辱有目共睹,各地军阀的混战,所导致的民生艰难,所有人也都看在眼里。
可该如何解决呢
将问题抛给常凯申谁不知道,自从孙先生走后,常凯申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谦卑隐忍的学生了。
从前的常凯申,甚至还想过追寻布尔什维克的脚步。
但现在的常凯申,已经彻彻底底是一个军阀,名义上的司令,实际上的土皇帝。
对于洋人乃至于曰本人,从来都是绥靖的态度。
以此衍生而出两个派别,“同荣派”和“奋斗派”。
以张之平为首的所谓同荣派,实际上就是投降派。
竟然公然写文章宣称,唯有追随曰本人的脚步,才能实现真正的国家崛起!
“比之西方白人来说,曰本人自古便与我们亲近,自唐以来多有交流”
“如今学界的许多学者,也都是留学于东洋,效仿曰本结成兄弟友谊,甚至可以让先进的曰本人,帮助我们治理国家”
他们还搬出了岁月史书,说什么效仿前清。
“明末之时,正是由满清入主中原,才驱逐了如大顺一般的叛军,实现康乾盛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从前完全不敢想象的言论,一瞬间都出现在了报纸之上。
不知有什么力量推动,让此类文章铺满了几乎所有版面。
当然还有郑孝胥为首的满清遗老遗少们,如同约定好了一般,在各自报纸上发表相关言论。
“事实可以证明,自我大清陨落以来,这片土地上并没有变得更好,反倒是因为各个乱臣贼子的狼子野心,变得越发糜烂不堪,黎民百姓居无定所,炎黄土地也即将倾覆如今之际,唯有效仿东洋之国,施行君主立宪制度,寻求他们的帮助,遵从我宣统皇帝之领导,方可实现国之富强。”
“匡扶社稷,已然刻不容缓!”
“欲强国,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寻求东洋之国协助,除尽家贼,方可见明日之曙光!”
一时间,各方接连发言,将整个沪市的报刊媒体,变成了一个菜市场。
而原本在这里,占据了优势地位,理所当然“贩卖”思想的先生们,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袭击。
前来鸠占鹊巢的,不仅仅有以张之平为首的同荣派,还有满清遗老遗少为首的同建派。
他们本质上都是殊途同归,将曰本视作实现这一目标的良药。
披着合作的名号,实际上为了自身利益而卖国!
来势汹汹!
双方斗争之下,竟然将整个沪市舆论场打成了一锅粥。
半路则是杀出一个戴望舒,作为包国维最为忠实的拥趸,他不可能能够忍下这口气。
戴望舒一头扎进了自己的书房,一边翻阅着包国维往日的作品发言,一边奋笔疾书,势要让这些“投降派”,看一看自己的厉害。
接连发布五六篇文章,战斗力不可谓不强悍,并且在学生群体的支持之下,得到了极其快速的传播。
动员起周边学校的学生,对于张之平等人的行径,进行了抗议和驳斥。
在戴望舒的文章之中,将这些人比作了,“吸血的虫豸”,“炎黄皮
言辞不可谓不犀利,但就是这种犀利痛快的比喻,让他获得了广大学生群体的拥护。
当然,这种事情自然少不了,胡适之。
但他并非是任何一派,反倒是执笔写出了另外一个言论。
“我个人认为,完全寻求美利坚国的帮助,才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又有学生骂他乃是美利坚的细作,
张之平等人也奇怪,怎么出来一个搅局的当即群起而攻之。
一时间,胡适之被骂得狗血淋头,黯然退场。
本以为,这场论战会如同从前一般,仅仅是在报纸上的争论。
可事态的发展,却完全超乎了他们的预料。
因为,这其中少了一方的动态。
国府呢
死了吗
可要知道,常凯申如今所有的注意力,都专注在北方中原大战的动态,要不然就再关注一番苏区的动态。
对于这种论断,他根本就不在乎。
相反,他对于张之平等人,偏向于曰本的言论,甚至还是支持的。
常凯申在被张学良“教训”之前,对于曰本从来都是绥靖的态度。
甚至在一年后的事变之后,公然提出了“侈言抗曰者杀无赦”等言论。
按照如今的时间来说。常凯申能够干出这种事情,也是不奇怪的。
于是,没有国府的掣肘后,张之平和满清遗老遗少们,变得更加猖獗起来。
仅仅过了一个星期之后。
坊间竟然出现了很多手抄小报,有神秘人走街串巷,对着下层百姓开展了宣传。
一时间流言四起。
传言中,诸如迅哥儿、林玉堂这些出国留学过的大师,皆是外国人派来颠覆华夏的,他们根本就不爱国。
经过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似乎想要这些大师,身败名裂。
彻底占领整个舆论场!
最后甚至连张寿镛先生都看不下去了。
张寿镛时年五十五岁,祖先乃是抗清民族英雄张煌言,他自己曾经任职过国府政务次长等职务。
同时,五撒惨案发生之后,张寿镛也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在抗议活动中受伤的学生群体。
并且为了抗议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带领师生们共同创立了光华大学。
乃是光华大学的创始人,灵魂人物。
他在光华大学的学生大会上,一度失态,发出这样的怒斥。
“这些混蛋,成日里只会在咱们这里兴风作浪,他们当华夏人都是软蛋么!”
“就算将老夫抓了去,今日也决不能妥协!”
可没有武力的支持,一切的抗议都成了徒然。
随着事情的渐渐恶化,大家猛地想起一个人。
从前嫉恶如仇,一腔热血,战斗力爆表的包秉文,包国维如今去了哪里
“听说,秉文他近日闭关了,说是要写出一篇短篇小说,与从前完全不同的那种我倒是有些期待。”
杜月笙愁眉苦脸,可说到包国维的时候,脸上意外地露出了笑容。
“秉文先生是个有才气的,每次都能够带来惊喜。”
郭泗在旁边拱手说道。
杜月笙叹了一口气,翻开手边的报纸,感慨说道。
“如今这世道可不大太平,从前沪市的大师们,竟然被人批驳成了汉奸,简直是倒反天罡!”
郭泗说道:“这后头有股子势力推波助澜。”
杜月笙没有回答是不是,转而询问了另外一个问题,指着报纸上的一个名字说道。
“这个郑孝胥,上次不是让你教训他一顿,看起来没有什么效果。”
说起郑孝胥,郭泗立即苦着个脸说道。
“师父,不是我不肯尽力,我带兄弟们去了好几次了,可这郑孝胥是个泥鳅,狡猾的很,被咱们收拾过一次后,便已经离开了沪市,如今不知道去哪里了。
你不是说过.不能取他的性命。”
“害,爱国无门,爱国无力。”杜月笙少见地叹了一口气,竟然也有些无力。
郭泗有些疑惑,本不想问,可近来市面上的事情,他也看不过去,忍不住说道。
“师父,咱们真的不出手么,这幕后的那些人,咱们很快就能够揪出来,随后一网打尽。”
杜月笙瞪眼说道:“揪出来如何,你还能够拿他们怎样”
见自己有些失态了,杜月笙摆摆手,将桌面上的一封电报,递给了郭泗。
“本不该给你看的,但是也是个有心的,看了以后就当没看见,否则脑袋不保。”
“”
郭泗身子都抖了一下,但还是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将那封电报接了过来。,
可看到上面,常中正的落款之后,他手还是没有握住,电报飘飘荡荡的就要落在地上。
杜月笙眼疾手快,将电报从空中抓住,压在了书案之上。
随后说道。
“不是我不想动,实在是金陵那边的要求。“
“电报里面说得很清楚,告诫我不要轻举乱动,你说我敢动么”
郭泗脸上露出不可置信地表情,不由得询问道。
“可是.为什么呢”
“常司令的原话。”杜月笙叹了一口气。
“万事尽在吾手,毋须多行,当为黄雀也。”
郭泗的瞳孔缩了缩,脑袋里面不知道在想一些什么。
同时,在杜公馆的书房之中,两个人陷入到了长久的沉默之中。
最后,还是杜月笙打破了宁静,他挥了挥手,对着已经有些失神的郭泗说道。
“我有些累了,你退下吧!”
接连叫了好几次,郭泗才似乎从睡梦中惊醒一般。
“啊好.”
这种事情,对于郭泗来讲,信息量还是有些大了。
最后,杜月笙还不忘记吩咐说道。
“我有一封书信,你去托人带给秉文。”
无论如何,对于包国维这个贤侄,他是从来没有忘记的。
与此同时,包国维将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面。
不停地挠着脑袋,桌面上掉落一根一根的发丝。
显然,想要写出一本“名著”,耗费了他无数的精力。
此刻,包国维的身上有些潦草,连衣服也好几天没有换了。
“吃饭我是不是没有吃饭”
肚子里面咕咕作响,包国维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好久没有吃饭了。
章念月为什么没有给自己送饭这个小妮子反了天了
这才想起来,章念月说外面出了些大事,要去女子联合会那边,声援一下迅哥儿他们。
倒是必要的,少我一个包国维不少。
不出去一个月,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事吧
这样想着,包国维在打字机上面敲下这样的内容。
“如果飓风将至,几天前你便可看到征兆,可岸上的人往往不愿去观察,只留意眼前这片风平浪静.风也可是我们的朋友,大海上哪里有敌人,哪里便是有敌人,可伱要学会让飓风带你航行,而不是让他掀翻你的船只。”
“他仅仅是一个在海流中钓鱼的老者,至今已经过去了19年,还没找到正确的方向抓住鱼儿。”
“老者不会放弃,因为他的年纪古老而久远,无数次辉煌无数次失败”
“老者叫做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