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傲慢
九月末的凌晨,陆良採取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再次参与华尔街的圆桌会议。
他看向苏世民,笑著调侃:“权力果然是男人最佳的补给品,看起来精神多了。”
画面中的苏世民,儘管满头白髮,满脸褶皱,但精神焕发,红光满面,儼然一副自信满满的老男人面貌,跟数月前刚出院那会就是像两个人。
只是眼角偶尔会抽搐几下,脑梗还是给他的面部神经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害。
苏世民无视陆良的插科打浑,直接说出来意:“天星金融还不公布上市计划吗”
“怎么,你们有兴趣”陆良故作惊讶。
“起码400亿美元的ip0,你觉得我们会没兴趣吗”格雷特冷冷说道。
哪怕按照行业平均8.72倍的市盈率,净利润447亿美元的天星金融,最少也有3897亿美元估值,1p0最低限制是要拿出10%的股权进行融资,也就389.7亿美元。
聊天室內除陆良外,还有七家机构,哪怕平摊,每家也有55.5亿美元的份额。
儘管他们打压港股的金科指数,却从来都没有否认过陆良的市场影响力。
他的影响力是能够超越国界,超越指数板块,成为独立於市场的存在。
首日最少都有10%的涨幅,往后每年可能还会有巨额的股权分红。
这种稳赚的买卖,没人会拒绝。
何况集团上市,就代表有易主的可能,与其等威尔森一个不確定的背叛,不如直接把目標对准天星金融,儘管现在不可能但不代表以后也不可能。
华尔街有句厘语,叫做狮子也有休息的时候,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败犬一只,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
陆良一脸冷漠,拿起座机说:“温超你记一下,ipo的时候把先锋领航排除在外。”
“你—”格雷特一,隨即怒不可遏。
因为知道陆良是在拿他立威,同时也是担心,先锋领航真的失去在ipo入股天星金融集团的机会。
毕竟在此之前,他们还进行过一次更为简短的会谈,暂时达成了一致。
天星金融比港股更重要,如果以牺牲部分美股市场为代价拿下天星金融,那绝对是值得的,他们在这方面达成了一致。
虽然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但格雷特已经在为以后入主天星金融而考虑。
入股就是入场卷,未来能掌控天星金融的华尔街机构,將继承天星金融在东亚的所有市场,也將执掌圆桌会议,成为毫无爭议的金融之王。
他不充许自己这个夺回一切的机会。
苏世民因病退休那段时间,格雷特当过小半年的圆桌会议话事人,没有什么比让一个盲人,短暂的看过光明更加残酷。
苏世民摆手,打断他的话,微笑问道:“陆良,你好像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还在等。”陆良笑著说,並没有隱瞒天星金融要上市的情报因为他们之间关係,一直都是合作之余又在找致对方於死地的机会。
而且双方都秉承同样的想法,虽然不做就不会错,但不做,同样也没有机会。
“等什么”苏世民问道。
“等一个机会,一个进一步壮大港股市场的机会。”
“会有么”苏世民淡淡一笑。
过往五年,天星金融得以顺利发展起,不可否认他们的傲慢与轻视是主要原因。
但也跟老特的意外胜选,及就职后依旧保持著小商人思维有著一定关係。
当年英国脱欧,做空英镑,只是陆良初入国际市场的第一战。
真正让他扬名全球的战役,其实是靠著老特当选,从而做空比索,及做多伦敦金开始还有后来在老特的极限施压,让通用集团不得不跟陆良合作,也让他在北美拥有一定基础。
只是过去的事,错了就是错了,苏世民不会追究,也不会后悔,他只在乎当下,及未来。
老乔胜选既成事实,一切都会重新回到正轨。
尤其是现在美联储把港股视作心腹大患,金科指数刚上线,就通过降息的手段,淡化影响力。
他们已经动真格了,一旦认真,所爆发出的威能,绝对能惊掉世人的下巴,所以苏世民不认为陆良还有机会。
“不试试怎么知道”陆良说道。
苏世民笑了笑,似乎早料到陆良不会轻易屈服,於是转而问道:“什么时候ip0,总可以说吧放心,我们不会限制上市时间,你想什么时候都可以,哪怕等到你认为的那个所谓的机会。”
“十月中旬吧。”陆良说道。
苏世民沉吟过后,笑著说:“跟我想的差不多,到时候金科指数应该也结束这一轮的回调,在趁机公布天星金融ipo的消息,应该可以稍微刺激一下板块的復甦。”
“老苏啊,你就是知道的太多了。”陆良淡然一笑,大方承认这么做的意图。
苏世民哈哈一笑:“跟你说了多少次,苏世民是音译,我实际並不姓苏。”“是么可能是我忘了吧。”
“我看你是故意的吧。”
“看破不说破。”
两人旁若无人,谈笑风生,无论是谁都没把格雷特的事放在心上。
哪怕他的脸色已经憋成了猪肝色,但弱小即是原罪,不满也只能憋著。
后续,陆良又告知,本次1p0將会拿出15%股权进行675亿美元的融资。
他们打算用这笔资金取代滙丰,成为港幣的发行机构之一。
陆良还故作关切的问道:“滙丰不会有意见吧”
苏世民眯著眼晴:“还是你狠,不过滙丰又不在香江,就算有意见,还有用吗”
“彼此彼此而已。”陆良笑著说。
原先滙丰称霸香江,虽然只龟缩在这一亩三分地,但由於香江的地理位置特殊,滙丰对这个市场的掌控力又极强,儘管只有二线財团的综合资源,却拥有足以媲美一线財团的实力。
只是新上任的温斯特,否定前任祈耀年的方案,用行动詮释了一步错,步步错。
昨天,陆良听威尔森说过,滙丰集团离开港股去往美股,这一路上的遭遇。
闻著伤心,听者流泪,刚进入美股市场就遭遇三次熔断,资產锐减30%。
刚刚扛过三次熔断,本想抄底市场,却被华尔街的诸多机构联合起来给抄了老家。
毕竟他们差点被陆良理起来坑杀,儘管逃过一劫,但收益却远远达不到预期。
可是付出又不能没有回报,否则无法向集团的股东们交代。
如果滙丰不在,他们或许会同类相食,適者生存,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现在有滙丰的存在,谁让是新来的,他们打不过天星,难不成还打不过滙丰。
於是磨刀霍霍向猪羊。
摁头滙丰,让温斯特入股或提供贷款,帮助一些企业走出熔断的阴霾。
跟德立美的趁火打劫不同,德立美是瞄准一些拥有稳定盈利的优质企业。
反观滙丰,只能持股垃圾企业,帮助机构套现筹码,以此求得生存。
当时温斯特激烈反抗,但没作用,无根浮萍,持巨额財富,遁走他乡。
说难听点,就是一块移动的大肥肉,如果自己不体面,自然有人帮他体面。
据说滙丰现在已经成为黑石、小摩,及贝莱德多家机构的附庸,彻底失去主权,算不上奴隶,但也差不多。
夜渐深,凌晨两点多远程会议结束,陆良没有回家,而是在办公室等了一会。
將近三点,威尔森打来的电话,赶忙解释道:“刚刚苏世民又聊了会。”
他如实告知,会议结束之后发生的一切事情。
4500亿美元估值,儘管已经超10倍市盈率,但他们没有意见。
“什么条件,说吧。”陆良惊讶,但很快又想到,有附加条件。
因为按照行业平均水平,天星金融集团顶多就只有4000亿美元的估值。
毕竟他拉高的是整整500亿美元,代表认购机构要在原有的估值上再溢价12.5%。
大体量的企业上市本身溢价就少,12.5%的溢价,也许都能赶上企业上市首日的涨幅威尔森赔笑恭维道:“陆,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那我就直说了。確保我们持有10%
以上股权,並且享有欧美市场独家的股票发行权,这是苏世民愿意承认4500亿美元估值的条件。”
他又补充说道:“只有我们六家,先锋领航已经被排除在外。”
陆良沉吟片刻,说道:“10%股权倒是没什么问题,就是我很好奇,难道你也认为你们能吃定我”
他个人持有的股权很多,短时间內,根本不用担心集团易主的问题,所以让他们共计持有10%,换取更高的估值也不是不行。
只是他很疑惑,过往无数次都在证明,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他们为什么就不改
威尔森神色一凛,立即纠正道:“是他们不是你们,陆,你要相信,我永远都跟你站在一起。”
陆良嘴角上扬,露出玩味的笑容:“抱歉,是我失言了。10%的股权没问题,但欧美独家股票发行权不行,起码要预留20%给德立美。”
“可以。”威尔森答应得很爽快,苏世民猜测的果然没错,陆良不会放过这次让德立美,及港股市场壮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