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只是来人间走个过场高原a天空之境
第 525章 卜上一卦
小
大
关小筠和逐月随着莫子阳缓步来到前厅,厅内雕花红木家具在烛光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檀香袅袅,将整个空间笼罩在一片氤氲之中。她们刚在绣着祥云纹样的坐垫上落座,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莫远名和莫远章已经安排完莫子阳交代的事宜,一前一后跨过门槛走了进来。
莫远章走在后面,还不忘回头嘱咐下人将厅门掩上。两人脸上都带着几分疲惫。
"父亲,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将道长安置在西厢房的静室了。"莫远名拱手禀报道,眼角余光却不自觉地瞥向中堂上那幅古旧的山水画。
莫子阳微微颔首,招呼着关小筠坐下,转头看向两个儿子:"道长那里可都安排妥当了?茶水果品可曾备齐?"
"父亲放心,都已安排妥当。"莫远名恭敬地回答,"特意准备了上等的龙井和点心。"
"好,你们也坐下吧。"莫子阳示意两个儿子落座,自己却缓缓起身走向中堂。
他转身面向墙壁,目光落在墙上那幅泛黄的山水画上。画中云雾缭绕的高山流水间,一位道人的背影若隐若现,仿佛随时都会从画中走出来。
厅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烛火偶尔发出轻微的爆裂声。良久,莫子阳才幽幽开口:"我知道你们一直好奇道长的来历。"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不是我不肯说,实在是...连我自己也未能确定他的身份。"
关小筠闻言也站起身,顺着莫子阳的目光望向那幅画。她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莫非这位道长与画中道人..."
"还记得这幅画的来历吗?"莫子阳忽然转头问道,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皱纹密布的脸上浮现出追忆的神色。
关小筠轻轻点头,回忆道:"爷爷您曾说过,这是当年您在山中遇到的一位道人所赠。"她突然瞪大眼睛,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难道...就是今日这位道长?"
莫子阳捋着花白的胡须,欣慰地点头:"不错,正是他。"老人的手指微微颤抖,显示出内心的激动。
"这怎么可能!"莫远名猛地站起,椅子在地面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莫远章和逐月也同时起身,脸上写满震惊。莫远名声音发颤:"父亲,您说过当年赠画的是个中年道士。如今已过去六十多年,那人至少也该百岁高龄,可今日这位道长看起来不过六七十岁..."
莫子阳面色凝重,目光深邃:"正因如此,我才迟迟不敢确认。那日他登门时,我一眼就认出了他——因为他的相貌与六十年前几乎没什么变化。"莫子阳长叹一声,手指轻轻抚过画框,"但也是因为这份不变,让我不敢相认。直到这几日相处下来..."
"长生之法?"莫远章倒吸一口凉气,手中的茶盏差点跌落,"父亲是说..."
"起初我也是半信半疑。"莫子阳目光深邃,仿佛要看穿什么,"但亲眼所见,不得不信。不过这长生之法..."他突然转向关小筠,意味深长地问:"小筠,你怎么看?"
关小筠没料到话题突然转向自己。她斟酌着回答:"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或许..."
莫子阳目光如炬,显然不满意这个回答。
关小筠被他看得心头一紧,定了定神,继续道:"莫爷爷,长生之法或许存在,但绝非易事。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求而不得,秦始皇遣徐福东渡,汉武帝炼丹求仙,最终都..."
"那小黎他..."莫子阳话到嘴边又改口,眼角余光扫过两个儿子和儿媳。他们对小黎的事情不知情,他也答应过要为小黎保守秘密的。"小黎何时回来?他对这些道法颇有研究。"
"很快就能回来。"关小筠犹豫片刻,还是说道:"不过莫爷爷,我总觉得这位道长..."她斟酌着用词,"您与他相处时还需多留个心眼。他看人的眼神,总让我觉得不太舒服。"
莫远名闻言连连点头,迫不及待地插话:"父亲,小筠说得在理。那道人眼神阴鸷,说话总是云山雾罩,问东答西,实在难以尽信。"
"是啊父亲,"莫远章也附和道,手指不安地敲击着桌面,"时隔多年突然造访,谁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当年不过一面之缘..."
莫子阳抬手制止,掌心的老茧在烛光下格外明显:"你们说的我都明白。但道长确实身负神通。况且..."他望向那幅古画,眼神变得柔和,"当年若非他点化,何来今日莫家?你们不可怠慢。"
两兄弟对视一眼,不情不愿地应了声"是"。
"莫爷爷说那道长有神通,不知都有哪些本事?"关小筠追问道,心想老爷子这是铁了心要供奉这道士了。她注意到逐月在一旁微微蹙眉,显然也对这位道长心存疑虑。
莫子阳一时语塞,皱纹密布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这几日他与道士谈玄论道、炼丹打坐,说的尽是些虚无缥缈之语。道长时而谈论天地阴阳,时而讲解金丹要诀,却从未真正展示过什么神通...
见老爷子迟疑,关小筠提议:"不如我们去看看道长如何为人卜卦?听说他正在客房为宾客们测算前程。"
此时的客房外早已热闹非凡。原本要告辞的宾客,听说道长要卜卦,纷纷留下。经过一番商议,各家都把机会让给了孩童——毕竟孩子才是家族的未来,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可能成为家族日后的倚仗。
廊檐下人头攒动,各家父母围着孩子殷切叮嘱。一位穿着锦缎的妇人正蹲着身子,为儿子整理衣领,絮絮叨叨地说着什么;旁边一位中年男子则反复告诫女儿要记住道长说的每一句话。这紧张程度,不亚于科考送行的场面。
当一个锦衣孩童在父母陪伴下满面红光地走出客房时,人群立刻骚动起来,像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块石头。
"道长怎么说?"有人迫不及待地问,身子不自觉地前倾。
那妇人骄傲地扬起下巴,声音提高了八度:"道长说我们家玉儿文曲星照命,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只要找个好先生教导,将来必能金榜题名!"她边说边爱怜地抚摸儿子的头顶,仿佛已经看到儿子衣锦还乡的场景。
关小筠暗自摇头——这等套话也值得高兴?她注意到那位"玉儿"正茫然地眨着眼睛,显然对母亲的兴奋感到困惑。
随着一个个孩童进出,道长的箴言越发敷衍。不是"先成家后立业",就是"晚年必得富贵"之类的套话。莫远名兄弟面露不屑,嘴角微微下撇,只是碍于父亲在场不好发作。唯有莫子阳捋须静观,若有所思,似乎在这些寻常话语中听出了什么玄机。
当最后一位宾客离开时,客房内突然传来一个阴恻恻的声音:"门外这位贵人,何不进来一叙?"
这声音阴冷黏腻,仿佛毒蛇吐信,让关小筠后背一凉,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