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是否结核引争议

安东尼听了不但不生气,反而哈哈笑了几声:

“林,我们现在正在讨论一例病案,你来了正好,刚好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噢,先给你介绍一下。

这位是威尔斯医院的副院长菲利普教授,这位是传染科主管医生黄锦恒先生,还有这位是副顾问医生纪俊豪先生。”

菲利普教授和黄锦恒医生都挺客气跟林三七握了握手,做为大佬,自然有他们的风度:

“欢迎林生。”

“林院长,幸会!”

而到纪俊豪医生这里,这位中年医生只是微微笑了一下,伸出手,仿佛领导人接见一样:

“林医生可以叫我david。”

好嘛,林三七懂了,敢情是一个假洋鬼子,连自己的本名都不屑于承认。

林三七也伸过手笑着握了握:“你好,banana先生。”

外国专家都量头雾水,但是会议室里的不少香江医生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随后假装一脸严肃的样子,显然这批人听出了林三七话中的梗。

纪俊豪能从国外医科毕业,进入香江最好医院工作,从职场讲是绝对的精英,怎麽会听不出林三七话中的讽刺?

于是不甘示弱的回骂了一句:

“loct先生,如果你只会呈口舌之快,我觉得你还是回北边去吧。”

这话一出,香江和内地两边的医生都是脸色一变,loct,蝗虫的意思,是白种人骂华国人的专用名词。

林三七哈哈一笑:“ok,看来banana先生很幽默。”

说完,林三七回头看着安东尼教授道:

“安东尼,把他踢出我们这个临床验证课题组。”

安东尼教授也挺无语的,觉得这个纪俊豪真是一个刺头,你要讨论学术问题,为什麽要附带人身攻击?

眼前这位林三七的能量别人不知道,他是一清二楚,他已经深深为这位香江医生感到悲哀了。

估计最后不是踢出课题组这麽简单。

新界后海湾海边的几十条亡魂这时候一定会警告这位ABC,不利于团结的话千万不要说,一定要承认自己是华国人呀,否则就要成为地府人啦。

黄锦恒是传染病科的负责人,看到林三七到来就风云突然变,自然需要为下属争取利益,否则怎麽带队伍:

“林院长,相信这里面一定有误会,我们现在正在讨论一个病案,要不你先坐下来听听。”

谁知道这时候纪俊豪丝毫没有忌讳这些内地同行,反而指着墙上的一张幻灯片说道:

“林先生,加不加入你们这个课题组我根本就无所谓,因为我已经见识了你们的医学水平。从我的专业角度来讲,你们的水平非常Lowlevel。

当着全世界同行的面,你可以看看上面这张x光肺片,两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这是多麽明显的一例肺结核,可能你们内地人觉得诊断是有难度,但只要仔细看并不复杂。

而你们的内地医生却坚持这是一例肺癌,从而拒绝收治这个病人。ygod,原来你们治愈肺结核94%的比例是这麽来的?只收治轻病人,重病号都假装不是肺结核?”

这话一出,现场旁观的各国医生们也是议论纷纷。

因为从循证医学角度来讲,为了公平起见,临床验证组医生收治病人是不能挑选的,无论病情轻重缓急,都要一视同仁,这样最后的数据才标准。

如果只收轻病人,治愈率是提高了,但数据却是失准的,也得不到各国专家和世卫组织承认。

林三七知道要打人脸,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方最看重的专业上去打败他们。

所以林三七这时候也面向墙上的幻灯片,然后有些不解地看了一眼纪俊豪。

因为x光片上,明显在实变影内可以看见“树枝状”含气影象,这怎麽看怎麽不像是肺结核呀。

做为花都医科大学毕业的学生,林三七脑子里迅速就在调取曾经的上课和实习内容。

然后他确定,书本上有过这种片子的介绍。

但是一张片子不能代表什麽,林三七又看向了自己的下属:

“老贾,你是诊疗组的小组长,你来给我介绍一下这个病案。”

贾学真站了起来,也没有看病案,直接就对着幻灯片介绍起来:

“林院长,这个病人为男性,今年58岁,因间断咳嗽丶咳痰伴气喘5月余收治入院。”

“患者5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丶咳痰,为白色泡沫痰,伴活动后气喘,可耐受。伴鼻塞流涕,偶有夜间盗汗,无发热丶无咯血和呼吸困难,无胸闷胸痛。

这是他在门诊拍的一张x光片,从片子上可以看到双肺各叶絮状及磨玻璃样改变,边缘模糊不清,左肺上叶为甚,纪医生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丶饮食丶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力下降,体重下降5公斤。”

林三七默默记住了这个体重下降了5公斤。

“体格检查:左肺呼吸音偏低,未闻及明显湿罗音及哮鸣音,也未见其他异常。门诊做ppd检测,结果为阴性;又做了痰结核菌涂片检查,连续三次皆为阴性。

所以根据我们小组的讨论结果,该病人是符合左肺恶性肿瘤的诊断,而不是肺结核。所以我们拒绝收治这个病人。但是纪医生坚持这是一例肺结核。”

林三七转过头看向了这位香蕉医生,问道:

“你说说你的理由。”

纪俊豪戴着眼睛,穿着定制的工作服,潇洒地站了起来:

“大家可以看这个片子,首先,我考虑感染性病变,尽管实验室检查不支持,但我们医生更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所以结核不能除外。

大家再看,左肺病变似乎支持肺部恶性肿瘤,但大家不要忘了这边,还有这边,患者两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的存在,相信大家上过大学,看过教科书的都能知道这是什麽病了吧?”

林三七有些不理解:

“你就凭藉一个两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教科书上有这麽一个鉴别点,你就坚信这是肺结核?你就没有看到,这个位置有非常明显的『树枝状』含气影像?”

纪俊豪愣了一愣,指着林三七手点的方向看去:

“什麽,什麽树枝状含气影像?”

现场无论是安东尼教授丶西奥多教授,还是威尔斯医院的菲律普副院长,黄锦恒医生,都是一头雾水。

“树枝状”是什麽样子的,可以想像出来,但这个x片面上明显没有看到这个影像。

纪俊豪冷笑一下:“是吗?林医生,我可没有看出来什麽树枝状噢。”

林三七一拍额头,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1962年的香江医院只有x光片,没有Ct机,所以他们的思维只局限在肺部正位图像上。

而林三七所处的2014年,Ct片已经普及到卫生院了,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诊断方法。

林三七还在当实习医生的时候,老师讲经典病例,讲到影像诊断这一课时,都会将同一病人的x光片和Ct片对比着给学生讲。

所以林三七是知道“树枝状”含气阴影在Ct片上是什麽样子,也知道在x光片上是什麽样的表现。

当他看到这个病例时,马上可以通过细微处看出这是什麽样的阴影,再推断出这是什麽病,这是有严谨的科学依据的。

可是无论是米国医生,香江医生,还是后面旁观的世界各国专家们都不懂。

医学这玩意儿抓的就是“特徵”。

就像纪俊豪医生抓的是『两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这个特徵,然后坚定认为这是肺结核的表现。

而林三七则抓的是『枯树枝气道病变』这几个点,来完成自己的判断。

双方的诊断思路都没有问题,问题就出在林三七有领先这个时代50多年的先见知识。

所以谁对谁错,如果让花都医科大学的汪院长来评判,一目了然的事情。

但你让现在的各国专家来评判,大家谁也确定不了,因为他们也不懂,裁判都不懂,他们怎麽分出对错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