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劝告,悬瓢
明月悬空。
旅馆走廊内,时不时有出差的旅客走过,满脸疲倦,有的还扛着麻袋,提着大皮包。
许大海出门后,小心避让开其他旅客,来到小舅子住的307房门口,轻叩房门。
“当当当~”
“谁呀?”
老丈人把房门打开,屋内除了正在吃饭的小舅子外,还有丈母娘。
“是小海啊,进来吧。”
“吃饭了没?一起吃点吧。”
许大海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小舅子对面,边开始吃饭边询问小舅子关于饭店的情况。
丈母娘起身给他倒水。
老丈人关上屋门,又坐回旁边。
“你说的我都了解了,和罗家合伙开饭店,也挺好的,就是有一点我要提醒你。”
“啥呀?”
王仁庆抬头,嘴里还咀嚼着鸡腿肉。
“事先最好把股份分清楚,至于具体占多少股份,不用不好意思,直接和罗家谈就行,同时也做好财务监督。”
“啊,这个……”
小舅子有些犹豫,低头喝了一口汤,小声道:
“现在饭馆还没装修,也没正式开业呢,就谈股份,我总感觉有点伤感情。”
许大海:“-_-||”
丈母娘双手搅在一起,看看儿子,再看看姑爷,最后视线落在老丈人身上,她感觉两人说的都有道理。
老丈人想了想,随后道:
“我觉的小海说的对!现在提这事儿,罗家确实可能会不高兴。
不过现在不谈好了,以后怎么分账?比如一个月纯利润200块钱,给你多少合适?给少了,你愿意?你要是要的多,罗家也不干啊。”
“切,一个月的利润,怎么可能只有两百?”小舅子不屑的撇嘴。
“嘿!你这臭小子!”
眼瞅着爷俩就要吵起来,丈母娘和许大海连忙劝架。
又坐了一会儿,许大海吃饱了饭,起身离开。
小舅子是成年人,有他自己的判断,许大海只是说说自己的想法,避免他吃亏,不可能强制他去做什么事。
送走许大海后。
丈母娘坐回椅子上,看了看扭头看向一边,气咻咻抽闷烟的老丈人,转头柔声道:
“仁庆,要不还是听你姐夫的吧?你姐夫能把生意做的那么大,是有大本事的,经历的多,见识也广……
你没看到咱们乡那个老刘,和从小一块长大的表哥合伙干买卖,两家好的和一家似的。
最后就是因为分钱的事儿,不光打了架,听说都报警了,从此两家彻底闹掰,说老死不相往来。”
王仁庆点了一根烟,狠狠吸上一口,像是一摊烂泥一样瘫坐在椅子上,望着天花板闷声道:
“我知道我姐夫说的有道理,就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和罗家说这事儿。”
.
月落日升。
上午。
许大海一家三口,再加上大舅子,二舅子家等等,一行十来人游玩沈阳故宫。
老丈人两口子嫌累,在罗家陪老太太,就没有过来。
门票5毛。
与后世相比,1991年的沈阳故宫游客很少,稀稀落落,而且建筑没有完全修复,只开放了中路建筑群。
讲解员姓赵,岁数颇大,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退休老师。
“今年是沈阳故宫创建370周年……面前这件,就是努尔哈赤的甲胄复制品,今年刚展出。”
中午大家去吃附近的老边饺子。
“8毛钱一碗?”
“走,去右边靠窗的地方坐。”
再过一些年,随着游客数量越来越多,许大海记的这家饺子馆定价198元。
而在1991年,一大碗8毛钱,足够成年人吃饱。
即便有通货膨胀的影响,但在这个年代,沈阳普通人月收入几十块~一百多块,工资中位数,大约一天两块多钱,能买三碗老边饺子。
几十年后,普通人工资中位数可没有3个198。
二舅子大口咀嚼着饺子,吹吹热气,再来一口汤,小声道:
“昨天我去街上转悠,打听到一个消息,现在沈阳的钢材,计划价700块钱一吨,市场价1800块钱一吨。
这要是能理顺了里边的门道,倒倒手的事儿,一吨就能赚1100块钱!
钢材这种东西,相当压秤的,一方就有大几吨!要是能整一百吨钢,赚的钱好几年花不完。”
话说到这里,二舅子自己有些激动起来,连吃了两个饺子,被烫的哇哇叫。
随着王家成立建筑公司,二舅子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心思也不那么老实了。
不过他现在心生羡慕,感觉经营公司,养好多工人,看似生意做的挺大,但算算利润,可能真的不如倒买倒卖赚钱!
他老婆提醒他:
“快别臆想了,好好吃饭吧,这种事儿都是有门路的人才能整成呢,咱家就是平头小老百姓,还是踏踏实实经营建筑公司吧。”
“哈,随便唠唠闲嗑嘛。”
吃完午饭,众人去北陵公园(清昭陵)。
地宫还没开放,但园内古松是真的多,漫步园中,能感受到一股岁月的厚重,沧桑气息。
在一处露天茶摊坐下,边喝茶,边听老板聊起园中趣事,微风拂面,细碎光斑透过枝叶落了一地,倒也轻松惬意,悠游自在。
“当~当~”
除了鸟鸣声,还时不时的有当当声传入耳中,许大海放下茶碗,寻声看去,原来是“悬瓢”招幌。
——在摊位前立着一根三米多高的杆子,杆头挂着半个瓢。
微风吹过,瓢与杆子碰撞,发出阵阵响声。
作用和茶旗类似,客人在很远的地方看到悬瓢,就明白这里是茶摊。
“爸,杆子上的瓢为什么挂那么高,想用的时候够不着吧?”
小婷子也看到了那根杆子,好奇询问。
“不是平常用的,就是给人看的,作用相当于供销社的招牌。”
许大海笑着给她解释起来,有的挂半个瓢,还有的挂笊篱,这种风俗来自于北方草原,传承年代很久远了。
比如辽代的一些墓葬中,例如《备茶图》,都有描绘。
只是用这种传统方式的已经不多,立个牌子,写上“茶”,“茶摊”似乎更简单,也更醒目。
晚上回到旅馆。
小舅子找了过来,他笑嘻嘻的说已经和罗家商量好,新的饭店,他占六成股份,罗家占四成。
“嗯呐,提前分好股份,就能把一些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股份谁多谁少,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把股份分清楚。”
许大海知道,很多家族企业,或者朋友合伙做买卖,最后都败在了内耗上。
内耗的最大原因——就是利益分不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觉得自己付出的更多,亏了。
内斗,辱骂,干架,最后公司彻底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