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0章 陈阳,你得帮我个忙!
想当年,乾隆爷那双慧眼在众多珐琅彩中挑挑拣拣,最终圈定了这两件孤品,据史料查证,乾隆爷一生钟爱此类瓷器,四只幸存之瓶皆是他亲自过目后拍板定下的心头好。那件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的命运多舛,曾遭列强劫掠,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烈焰吞噬,随后流落民间,仿佛冥冥中有意,竟辗转落入民国那位大总统曹昆军之手,最终被收藏名家潘芝翘珍藏——一段跨越两百年的流转传奇,如今两件宝物终得重逢。
20 世纪 60 年代初的一个暖阳冬日,天津城一幢不起眼的四合院里,原北洋政府总统曹锟的军医处处长潘芝翘,正摆弄着他那些来之不易的古董收藏。这潘芝翘一生戎马,告老还乡后,愈发痴迷于古玩字画,尤其对那清乾隆一朝的珐琅彩瓷器情有独钟。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只害得他夜不能寐的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从红木柜中取出,指尖轻轻摩挲着瓶身精致的纹饰,心中五味杂陈——这可是当年随老总统避难时,机缘巧合之下得来的宝贝,岂是说卖就卖的?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清脆的敲门声。潘芝翘警觉地护住手中的瓷瓶,只见来人一身旧式军装,身形瘦削却精神矍铄,正是他昔日的同僚、老总统的副官耿朝珍。两位老兵相见,分外亲热,互相敬礼后,潘芝翘忙不迭地招呼老友进屋喝茶。
寒暄间,耿朝珍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潘芝翘怀中的玉壶春瓶上,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喜。他故作随意地提及这件瓷器的来历,潘芝翘倒也坦率,将老总统避难时将此物托付给自己的往事和盘托出。
酒过三巡,茶过五味,耿朝珍终于表明了来意——原来他已离开军界,凭着一身鉴宝的本事,在北京的韵古斋谋了一份差事。此番来津,正是受人所托,欲收购这件传世的珐琅彩重宝。
屋内气氛骤然凝固,潘芝翘沉默了良久,手中的茶杯悬在半空,脸上满是挣扎之色。这瓶子不仅是一件稀世珍宝,更是他与老总统之间最后的联系,情感的羁绊远超金钱的价值。他内心翻江倒海,理智与情感激烈交锋,喉结上下滚动,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接下来的几日,耿朝珍软磨硬泡,使出浑身解数,从人生际遇到历史掌故,旁敲侧击地试图说服潘芝翘。每日早晚,四合院里回荡着两位老兵关于瓷瓶去留的争论,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循循善诱。
直到第三天傍晚,夕阳的余晖洒满庭院,潘芝翘终于松了口,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老耿啊,这东西……终究是要给识货的人,给懂得珍惜它的人。一口价,一万二,不能再多了。”
耿朝珍闻言大喜过望,激动地站起身来,却又很快冷静下来。他知道这价格虽不算低,但对于这件国之重宝来说,简直如同白菜价。他小心翼翼地从随身的皮包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钞票,双手递了过去。
然而,就在交接之际,耿朝珍忽地想起一事,动作猛地僵住。他严肃地看向潘芝翘:“老潘,这瓶子太过珍贵,我虽受人之托,但也得按规矩办事。依国家政策,外地收购文物需报请文物部门批准,且不允许出境。我得先拿去鉴定一下。”
潘芝翘略一迟疑,随即摆了摆手:“罢了,你看着办吧。若是真留不住,那也是天意。”
耿朝珍带着玉壶春瓶忐忑不安地去了天津市文物部门。忐忑归忐忑,但他对这瓷瓶的价值胸有成竹。果不其然,几位资深专家一见此物,皆惊为天人,一致认定其为国宝级文物。
经过一番商议,文物部门提出加价百分之十,即一万三千二百元,且需留在天津博物馆保存。耿朝珍略作考虑,便痛快地答应了——比起原主的心理价位,这已是最好的结果。
最终,在天津市政府的财政支持下,这件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以一万三千二百元的价格成交,正式收归国有,永远保存在天津博物馆内,供世人瞻仰。
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 天津博物馆藏
还有两件残品,分别在瑞士、米国两个私人藏家手中,它们虽是残品,却依然价值连城。而最后那只——此刻正安静地躺在陈阳掌心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它的旅程更为曲折:当年那场浩劫中混混沌沌地被带出了宫门,从此如同人间蒸发般销声匿迹。
直到后世2005 年,深城一位富商在整理祖辈遗物时意外发现了它,瓶身上的裂纹和褪色的珐琅彩让他心头一紧,却也正是这份残缺美让他决定送拍港城的苏比拍卖行。
上一世,当这只瓷瓶在拍卖会上以令人咋舌的价格成交时,陈阳记得自己师傅杜明德,翘着脚尖,挤在拍卖现场,最终被港城古董商翟健民收入囊中。
这一世,这只曾经流转于海外、神秘莫测的瓷瓶竟静静地躺在他掌心,冰凉的触感混合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宿命感。
陈阳的目光细细摩挲着瓶身那精细的花石纹样,锦鸡的羽翼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他心头思绪翻涌:若是到了 2005 年,这物件自己是该让它继续沉睡于某个博物馆的玻璃罩下,还是干脆将它送入拍卖行的灯光舞台,换取沉甸甸的真金白银?
“翟老呀翟老,你说我挣不挣你这1.2亿呢?”
陈阳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那只温润的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瓶颈,思绪还陷在那段跨越时空的历史旋涡里。就在这当口,兜里的砖头大哥大突然震动起来,那动静劲儿,活像从静寂深海猛地跃出的鱼,惊得他手一抖差点脱手。
他一把摸出来,屏幕上的来电显示是个陌生号码。心里嘀咕着这又是哪位不速之客,指尖却已经按下了接听键。
“喂,您好。”
“陈阳!我是刘莉!”电话那头传来刘莉略带急促的声音,背景音里似乎夹杂着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几声模糊的低语,气氛略显嘈杂。
“呃……刘莉?”陈阳愣了一秒,下意识重复了一遍对方的名字,尾音带着明显的疑惑。
“对,就是我!你现在在哪儿呢?”刘莉的语速更快了,每个字几乎都带着点儿紧迫感,“我这边遇到点棘手的事,急需你的帮助!能腾出时间来一趟吗?我派人过去接你!”
“啊?”陈阳这一声惊诧脱口而出,他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小心翼翼将瓷瓶放好。
“我……我能帮你什么啊?”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反问了一句,声音里满是茫然。自己是玩古董的,刘莉是机械行业的,跟机械那块儿八竿子打不着啊!他满脑子都是不解:难不成刘莉要改行卖古董了?
“哎呀,你先别管那么多!赶紧告诉我你在哪儿,我马上派人过去!”刘莉语气斩钉截铁,像是连解释的机会都不打算给他留。
陈阳挠了挠头,心里虽然七上八下,却也懒得再追问。
“我在深城大厦,你过来就行。”他报了自己住的酒店名字和地址,电话那头立刻传来了挂断的忙音。
掐指算算时间,这会儿正是下午两三点的光景,外头的日光斜斜地洒进车里,照得人大脑有些发懵。
约莫过了不到二十分钟,刘莉就打来的电话,陈阳收拾好下楼,就看见刘莉开着一台黑色奥迪,陈阳刚钻进副驾驶座,刘莉那张略带焦虑的脸就出现在视线里。她发动车子,轮胎摩擦地面发出轻微的声响,随即车子便箭一般地射了出去,混入熙攘的车流中。
“到底什么事啊,这么急?”陈阳调整了下坐姿,努力让自己显得从容些,但眼神里还是藏不住那股子好奇和紧张。
刘莉没答话,只是伸手从后座抓过一份文件,啪地一声拍在了他怀里。
“你看看,”她语气凝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幸亏你这在深城,你要是走了,我这次的单子怕是彻底黄了!这次你必须得帮我!”
陈阳手指捏着资料边缘,轻轻翻开那沓不算厚的纸张,目光落在抬头醒目的黑体字“华东工业园改造项目最终谈判计划书”上。心脏微微一沉,他快速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和行性分析,脑子已经本能地转动起来。这不只是个普通的工程单子——价值逼近一个亿,远超一般项目的规模。
视线滑到资料末尾,他注意到一个被红笔圈起来的名字,笔锋在纸上留下的圈痕异常刺眼。这一细节瞬间抓住了他的注意力,陈阳不自觉地眯起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个名字所在的纸面。
资料上的信息碎片般散开,逐渐拼凑成完整的图像。刘莉显然对这个项目跟踪已久,从资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修改痕迹,以及各个阶段风险评估报告来看,她怕是为此费尽了心思。
陈阳的目光重新聚焦在那个被特殊标注的名字上——钱守诚。
六十五岁,国家设计院退休返聘的专家、项目技术总顾问。这几个关键词在陈阳脑海中快速闪过,彼此之间隐隐形成了一条逻辑链。陈阳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资料边缘,思绪翻涌,继续往下看着,只见下面一行写着,传闻钱老爷子只要点头的项目,就没有不过审的。
业内传言?陈阳看到这里,心里不由暗暗笑了一下,也明白了大概刘莉的情况,就是说上亿的工程单子,刘莉跟进大半年,现在所有的关键都卡在了这位老爷子身上。
陈阳盯着资料上那被红笔圈住的“钱守诚”三个字,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眉头不由自主地拧了起来,手指在资料上轻轻划过,停留在“技术总顾问”那几个字上。
一个年纪六十五岁的老人,即便国家设计院返聘回去,还能在如此重要的项目担当核心角色,甚至决定着一个亿级别工程命运的咽喉人物,他只要点头,项目就过审,这可不是业内传言,这背后得多深的底蕴和人脉?
显然,刘莉对这个单子势在必得,却又对钱老爷子那边的情况束手无策,陈阳的目光再次回到资料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些被红笔标注的内容,这单子要是真黄了,刘莉怕是要赔上不少心血。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将资料重新合上,手指力道不自觉加重了几分,自己大概明白了刘莉的意思,这是希望自己出动师爷的关系,让钱守城点头呀!这.......
想到这里,陈阳不由抿了一下嘴,有些不好办呀!
“什么意思?”陈阳皱着眉头晃了晃手里厚厚的资料,纸张哗啦作响,“我也不懂这玩意呀?工程项目这种东西,我可是一窍不通。”
“你是不懂机械工程,”刘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但是你懂古董呀!这可是你的专长。”
刘莉一只手稳稳地把着方向盘,另一只手修长的手指点向资料上钱守城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位面容严肃的老者,眉宇间透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这个钱守城啊,”她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可是个有意思的人物。”
“不贪财、不好色,生活作息比钟表还准时。每天晚上九点,准时上床休息;早上五点,雷打不动地起床打太极。这种人最难对付,因为他有自己的原则。只要他认定的事情,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好使。”
“这个工程项目可不简单,”刘莉一边说着,一边抬起右手轻轻拨弄着自己乌黑的长发,发丝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她叹了口气继续道,“我已经跟进这个项目快半年了,眼看着一家又一家公司来谈判,却都无功而返。直到前两天,我才打听到一个关键信息——这位老专家有个特别的爱好,他痴迷古董,尤其是清三代的瓷器,这是个绝对的突破口。”
“说起他对清三代瓷器的研究,那可真是到了痴迷的地步,”刘莉摇着头,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他对瓷器的要求之高,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据圈内人说,他专门研究'清三代'瓷器,就是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时期的精品。你知道吗?上个月就有一家公司想讨好他,特意找人准备了一个仿乾隆粉彩瓶。结果呢?”
刘莉停顿了一下,“老爷子只看了一眼,就当场指出三处破绽。那份价值连城的项目方案,就这么直接进了碎纸机,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现在他们要来深城找松本他们公司谈判了,”刘莉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转头看了陈阳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微笑。
“我听说他们也做了充分准备,准备了好几件古董想打动老爷子。不过嘛…”她的语气突然变得轻快起来,侧头看了陈阳一眼,一只手搭在了陈阳肩膀上方,“我觉得我的机会来了!”
“我身边可是有你这尊古董鉴定界的大神呢!所以,我决定放手一搏,最后试一次!这可能是我最后的机会了。”
听完刘莉这番话,陈阳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原来是让自己帮忙看古董呀,这简直太简单了。
陈阳噗呲一声笑了,眼神中闪过一丝玩味,“你刚才说什么?钱守城不贪财不好色?哼!”
陈阳微微冷哼了一声,“不他妈贪财,他怎么玩古董!这老头子装得倒是挺正经。”
他伸手弹了弹刘莉递过来的资料,纸张发出清脆的响声,力道不大却透着几分戏谑,“我说,这老毕登——钱守城是吧?你说他们这次去找松本,是不是这老小子准备傍上小鬼子的腰包了?”
刘莉闻言,表情微微一滞,目光扫过陈阳带笑的脸,随即轻轻叹了口气,一只手扶上方向盘,另一只手无意识地捋了捋耳边的碎发,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声音低了几分,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回应陈阳的问题:“嗯……不离十吧。松本他们的设备报价确实比咱们这边低不少,而且……”
她顿了顿,咬了咬下唇,似乎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说了出来,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涩:“我听人说,松本那边可是给他准备了好东西,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但肯定不简单。”
“问题倒不大,”陈阳的笑意逐渐褪去,接过刘莉的话头,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资料边缘,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起来,“能借这个机会收拾收拾小鬼子,我倒是乐意得很。可就是这个钱守城……”
他抬起头,目光透过车窗扫向远方鳞次栉比的写字楼群,微微眯起眼睛,像是在思考什么,语气也变得认真起来,“这老家伙的眼力到底怎么样?”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古董,那可是藏龙卧虎,琳琅满目,谁知道他究竟钟意哪一口?万一挑错了,岂不是白费工夫?”
“依我看,青花瓷怕是不用考虑了,”刘莉发动车子,一个转向后停在了写字楼前的泊车位上,解开安全带的同时快速说道,“我听说前两家公司,一家送了个乾隆年间的青花云龙纹梅瓶,另一家搞了个雍正年间的青花山水人物瓶,结果都被他批得一无是处,当场退了回去!”
听到这里,陈阳一把抓过资料,哗啦一声翻到有关钱守城的页面,眼神里闪过一抹精光,随即又装作夸张地倒吸一口凉气,手抚胸口故作惊叹状,“乖乖,这老毕登,眼光毒辣啊!”
“乾隆年的云龙纹梅瓶,雍正年的山水人物瓶,哪个不是价值连城的好东西?他居然都瞧不上?!啧啧啧,这眼界,够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