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故友,不相见
洛言笑着指了指石桌对面,示意对方也坐下。
他看着熟悉的身影,眼神中满是缅怀,一如多年前的模样。
三五好友在此聚集,喝茶,论道,交流各种外界消息。
时间过的真快啊,曾经的旧友,现如今都老了
“洛师兄,没想到你居然回来了,小妹最是欣喜。”
“我去把莲喊过来,让你们师兄弟叙叙旧”
盈盈感受着自己这具身躯的青春活力,脸上既有惊喜,也有震撼。
她刚准备坐下,又突然想到了什么,欲捉急离去。
她脸上的开心,并不是来源于疾病痊愈,肌肤重返青春,而是一种对旧友重逢的喜悦之情。
“不急不急的”
洛言摆摆手,他的眸光穿透数重墙壁,落在了那个不苟言笑的老头儿身上。
身姿还是魁梧,雄壮的,但身上的剑意全部消失,显然是放下了曾经的道。
这样的结果,确实是令洛言没想到的。
曾经视剑如命的剑修,居然放下了赖以生存的道。
他不理解,但却表示尊重。
“盈盈师妹,为兄虽然治好了你的伤病,但你的这些异状,最核心的内因,还是在于你的修为境界”
“你的寿元不多了,身体在弥留之际,自然会爆发许多的伤病出来.”
“哪怕是我,对这种寿元层面的限制,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洛言叹气,他的这位师妹修行资质极差,先天只有四灵根天赋。
哪怕吃下了很多的资源,但这么多年过去,如今也不过才筑基中期的样子。
这也是她眼睛会瞎的真正原因。
因为体内的灵根枯竭,寿元无多,俨然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自然会出现各种病症。
修士不是凡人,但很多的病理,却是相同的。
年轻,才能拥有一切!外面那个正在打铁的老头儿,也同样如此。
当莲自毁了剑道灵气以后,他的修为境界也固定在了筑基期大圆满。
曾经心比天高,傲视所有年轻同门的天才剑修,如今却成了一个默默打铁的小老头儿.
他也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洛师兄,小妹此生的愿望,便是有莲陪着。”
“现如今,我和他还有了自己的孩子,纵然寿元无多,师妹也死而无憾了”
盈盈的脸上挂着甜甜的笑意,一如两百多年前的那般,目光中全都是一个人的身影。
倾佩,仰慕,小心翼翼,陪伴,一心为他.
她眼睛会瞎,身体会急剧衰老,也是因为生下了那个孩子,让身体打破了平衡所导致。
不过盈盈对此,却显得无怨无悔。
她想给自己和莲的感情中,增添一份儿小惊喜。
至少在百年后,还能有他们存在过的痕迹。
洛言沉默,想到了那位蓝色的倩影,也是这般为爱无悔.
果然,爱情真的是一种无比奇妙的东西,能让人勇于放弃自己的生命.
“他叫什么名字?”洛言询问。
盈盈抬头,迎向这道温和的眸子,知晓洛师兄是在询问自己的孩子姓名,于是轻声回应道:“他叫铁!”
“我和莲不准备让他拜入宗门,而是打算自己培养,至少他的未来会轻松一些,不会被派上战场,死的莫名其妙”
现如今的苍梧界很乱,大型宗门与隐世古教为了争夺地盘,到处都在厮杀。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拜入宗门,成为其中的一员,绝对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指不定哪一天,就死在了战场上。
如此环境之下,宗门修士的安危,反倒要比散修的处境危险不少。
盈盈作为一个当母亲的,自然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孩子上战场,命运不受掌控。
反倒是窝在这座小镇中隐居,慢慢教导自己的孩子,以莲曾经镇压大部分同龄天才的资质,充当铁的师傅,倒也够了。
“我这位小师侄的修行天赋,看起来很是不凡,有他父亲年轻时的模样。”洛言对盈盈师妹提出来的决定,持保留意见,他无法苟同,但也没有说出来。
战争时期,大宗门很乱,这不可否认。
可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很多事情,不是你不靠近这处屋檐,房子塌了以后,你就能够相安无事的。
身处于这方天地,若没有一方坚实屋子作为依赖的话,那就要做好承受无妄之灾的准备。
一饮一啄,自有天意!
若说大宗门弟子,有那么一丝资格能够掌握自身命运的话,那么对于散修来说,就属于真正的杂草了。
他们是绝不会拥有,掌控自己命运的那一丝可能!
即便战时不会被收割,能够坐视其乱,可一旦大势力之间的战争结束后,第一个遭到打压的,则必然是那些小家族势力和散修!
所以,盈盈师妹的想法实在是天真到了极点!
当然,这也怪不到盈盈和莲身上,因为按照目前的外部环境来说,他们这样的安排方式,确实对自己的孩子最好,能够最大可能的保住自己孩子的性命。
但凡事都不能只看表面,内因才是影响一件事情,一个人未来的真正关键。
这是由人的眼界,认知所决定的。
盈盈师妹不过是一个筑基中期的小修士,莲也未曾踏入过五行观的高层,还是一个不苟言笑,杀伐果断的剑修。
在宗门内没什么根基不说,还四处结了不少仇
他俩都觉得现如今的五行观很乱,于是就生出了避世的想法。
殊不知,这样的决定,反倒会害了他们的这个孩子。
若是避世不出,就能修成大道,那么玄龟一族早就制霸了整个诸天!
论避世修行,再无第二个生灵,能够比得上那样的一个族群。
玄龟一族的命运,无人不知。
他们的壳,可以用来炼制法宝甲胄。
他们的肉,可以用来充当血气资粮.
这就是一群寿元悠久的灵材!
“洛师兄过誉了,铁这个孩子跟莲很像,不仅性子如此,就连修行天资也与莲类似。”
“他在刀之一道,确实有着极高的天分.”谈到这里的时候,盈盈的眼中充满了慈祥溺爱之意,这是她的孩子,是她跟莲的寄托所在。
“既然是贫道的小师侄,那我也得为他备上一份儿见面礼。”
洛言想了想,并没有去反驳盈盈师妹的安排,因为人都是有属于自己的主见的。
哪怕外人说的再有道理,再对,陷于当场的个体,都是很难察觉到自己的想法,会有什么问题的。
很多的事情,作父母的,自以为给了孩子最好的东西。
但是若干年后,却会成为自己束缚自己孩子飞翔的枷锁。
这不是盈盈师妹和莲坏,而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固执。
也是一种不懂变通的蠢!
误以为不参与现在的战争,就能够让【铁】那个孩子避开乱世大劫,着实是蠢不可及!
实际上这种缺人的时候,反倒是大宗门势力内的普通天才露头的绝佳机会。
战争很危险,但只要掌握熟练的保命秘术,并在战斗中保持理智,想要保得性命并不难。
若是等战争结束,修行功法,丹药,符箓,法宝等一应资源,则瞬间会回到以资格兑换的时代。
这才是最大的枷锁限制!
若是在平常时期,论天资,论背景,他们这一对筑基期修士的子嗣,比得过那些修行世家,元婴境老怪的后代吗?
那是妄想!
并且,世界的真理,便是大型势力封锁顶级的传承法,以及真正罕有的修行资源,以此来限制外界势力的扩张。
这是最顶级的阳谋,不加入其中,成为大势力一员的人,将穷其一生,都无法打开这个桎梏。
至少九成九以上的修士做不到。
‘啪!’
洛言的手摊开,掌心处涌现出氤氲的光采,有金色,有褐色,还有蓝色,青色
五行的气机在不断变幻。
不多时,一枚古朴的古玉,便出现在了洛言的手中。
“这枚古玉中,封印有贫道的一丝力量,能够抵挡这方世间绝大多数的袭击,用来充当小师侄的护身符应该刚刚好。”
洛言笑了笑,尊重他人命运,不擅改他人因果,这句话他是越来越有体会了。只不过眼前人很特殊,乃是洛言曾经的至交好友之一,他还是没忍住出手相助一二,为对方的孩子保住了一个下限。
这枚古玉当中,最重要的不是那丝力量,而是一缕气机。
那是五行观那件监察古镜的气机,有那件灵宝存在,盈盈师妹的这个孩子,才会被五行观的人给视为自己人。
这也算是洛言为他们曾经的友情,所划下的一个圆满句点。
盈盈师妹和莲与他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了。
或许,这一次的交谈,便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次。
“洛师兄,这东西这么贵重,我去把铁那个孩子叫来,好好的谢谢您!”
盈盈看着面前的古玉,知晓这必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贝,事关他的孩子安危,她犹豫良久,还是没有拒绝。
因为这位洛师兄的境界,她越来越看不透了。
两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以眼前人的资质,怕是已经突破到了元婴境吧?
一位元婴境大能赐下的护体宝物,绝对能够挡住很多意外袭击。
有这样的一位老友帮衬,哪怕是她跟莲逝去了,铁也能活的很好,不会被别人欺负。
盈盈匆匆转身,朝着外堂跑去,她要第一时间通知铁,好让这个孩子多多感谢他的那位洛师叔。
洛言坐在石凳上轻笑,看着那道熟悉的身影离去,外面的那个魁梧老头儿,也仍旧是那么的不苟言笑。
“你们幸福就好啊”
“我是一个过客,这样的气氛,终究不适合我.”
洛言幽幽一叹,能看到曾经的旧友,有这般结局,他也就安心了。
修行这条路很不好走,一味的走下去,不知何时才能到头。
反倒是这样的阖家团圆,幸福感都快要溢出来了,才更让洛言感到羡慕。
当盈盈带着一老一少两道身影,来到后院时,原本坐在石凳上的人已经消失不见。
只有那块古玉摆放在石桌上,闪烁着氤氲的流光。
“娘,你所说的那位,能让人返老还童的师叔,怎么不在这里啊?”
皮肤黝黑的少年好奇追问,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当他看见自己的娘亲,居然返老还童,变回了年轻时的模样时,也是极为的震惊。若被外人看见,这哪里会认为是他的娘亲,顶多算是他的姐姐而已!
“莲,洛师兄应该已经离开了.”
盈盈的目光四处搜寻,却一无所获,语气中的兴奋之意,也渐渐的低落了下来。
她俩的故交不多,一袭青衣的洛师兄,是唯一的一个。
那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眼中只有温和与理智,从来都不会看轻任何人。
即便盈盈自身的修行天赋很差,那位洛师兄也不曾看轻她半分,依旧平等对待。
那是一种极为罕有的尊重!
“现在的你,恐怕已经可以无敌于整个下界了吧”
莲十分默然的看着那枚古玉,里面的气机温和,看似很不起眼。
但曾在剑道领域上,走出过很远距离的他,还是能够察觉到那种平凡气机中蕴含的不凡。
那是五行道则的气息!
最主要的是,莲瞥了一眼身旁的柔弱女子,听盈盈说,仅在转眼的功夫,她的所有旧疾便已痊愈。
甚至肌肤也变回了年轻时的模样
这样的神圣手段,绝非什么元婴期,化神期可以做到!
毕竟他的师尊也是一位五行观中的大人物,曾对莲详细介绍过每个境界的修士,所强大的根本来源于何处。
“收下吧”
莲摸了摸自己孩子的脑袋,十三四岁的年纪,就已经有了炼气六层的修为。
这是他的骄傲!
他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在冉冉升起。
“铁儿,你今后的修行,为父和你娘都不会再插手。”
“你只需要按照这枚玉佩里的气机修行即可.”
莲冷声叮嘱道,两百多年时间过去,他的性子还是很冷,但身旁的人都早已习惯。(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