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关于开课

“陈阳学长!”

陈阳来到学校,正向吴耀林的办公室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在喊自己。

回头看去,是两个女孩子。

“真是陈阳学长。”

一位女孩子高兴的道:“我还以为看错了呢。”

“你们好。”陈阳笑着道。

“陈阳学长,您是来学校上课的吗?”女孩笑着问。

“来找师父有点事。”陈阳道。

“我们听说陈阳学长您要开课,还以为您是来上课的呢。”

上次吴耀林就给陈阳说过,让陈阳开一个选修课的,学校这两天已经有小道消息传出来了,不少同学都很期待。

陈阳现在绝对算是山州省医科大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年轻,水平高,而且还没有那种盛气凌人。

“还没有完全确定呢。”陈阳笑着道。

“陈阳学长,您是确定要开选修课吗?”梁巧柔期待的问。

“还不好说。”陈阳道。

“陈阳学长,很希望您能开课。”另一个女孩子夏思雯也期待的道。

“这个事要看学校具体安排。”陈阳笑着解释。

“嗯,那我们就不打扰陈阳学长您了。”梁巧柔和夏思雯笑着道。

看着陈阳走远的背影,梁巧柔对夏思雯道:“明年咱们就大五了,希望能去咱们医院中医科实习,到时候能跟着陈阳学长。”

“嗯,我也希望。”夏思雯也道。

陈阳到了吴耀林的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里面传出吴耀林的声音:“进。”

陈阳推门进去:“师父。”

“来了,坐。”

吴耀林一边招呼,一边笑着问:“吃过早餐了吗?”

“吃过了。”

陈阳道:“正打算去医院呢,就直接来您这儿了。”

“那就喝点茶。”

吴耀林一边给陈阳倒茶,一边笑着道:“我刚泡的,今年的明前茶,等会儿走的时候给你带一点。”

陈阳不怎么喝酒,确实也喜欢喝茶,吴耀林这儿的茶叶绝对是好茶叶。

“谢谢师父。”陈阳笑着道。

“昨天我去了一趟医院。”

吴耀林在办公桌后面坐下,笑着道:“结果你没在医院,所以喊你过来一趟。”

“前天晚上熬了一晚上,白天休息了。”陈阳道。“我知道。”

吴耀林道:“你最近治疗的几个病案我看了,很了不起,你现在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吴耀林感慨道。

通过陈阳治疗的几个病案,吴耀林能看得出,陈阳现在的水平已经不在他之下的。

最主要的是,陈阳还年轻,以陈阳的水平,未来必然会成为文修平、宋洛军等人一样的杏林领袖,成为中枢专家。

“都是师父您教的好。”陈阳笑道。

“行了,别拍我马屁了。”

吴耀林笑着道:“我教了什么我还是清楚的。”

吴耀林这个师父,对陈阳还是很好的,之前陈阳还在佳林县的时候,陈阳总是隔三差五的回来,跟着吴耀林在省中医医院那边学习。

也就是随着陈阳水平越来越高,吴耀林才不怎么手把手的带了。

陈阳成长的太快了,让吴耀林都觉得像是做梦一样。

“上次给你说的,让你开选修课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打算开什么课程?”吴耀林问陈阳。

“有考虑。”

陈阳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感受着明前茶独有的清新与甘醇,思索片刻后说道:“师父,我打算开一门《中医临床思维与经典案例解析》的课程。”

说着陈阳放下茶杯:“现在不少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一到临床,面对复杂病症就手足无措。这门课,我想通过剖析真实病例,引导学生建立中医临床思维,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特别是很多学生其实在学校期间还好,可一旦到了医院,并不自信,很多中医医学生进了医院之后都会逐渐走偏,我希望能在学校期间就给他们一定的引导,无论是辩证思维,还是树立信心......”

中医院这边,选修课其实并不少,有专门的经典解析,医古文、中医史、急症学、肿瘤学等等,也有病案方面的选修课。

不过陈阳很清楚一些课程的情况。

吴耀林眼睛一亮,赞许地点点头:“这个想法不错。中医传承,不仅要传授理论,更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你打算选取哪些案例作为教学素材?”

陈阳想了想,认真的说道:“我想从自己的临床经历入手,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比如之前接诊的一位顽固性失眠患者,多方治疗无果。我通过仔细辨证,发现患者不仅有肝郁化火的问题,还伴有心脾两虚。在治疗上,我采用疏肝泻火、健脾养心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调理,患者的睡眠得到了明显改善。这类病例既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又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临床中病症的复杂性。”

“很好。”吴耀林笑着点了点头。

陈阳是一路从基层上来的医生,本身就有很多病案,特别是陈阳的辩证思维,一直都是吴耀林很认可和赞许的。

由陈阳开设这么一个选修课,肯定能给学校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最主要的是,陈阳目前在学校人气很高,到时候愿意去听课的学生不会少。

陈阳认真聆听,记在心里:“师父,我会把握好教学进度。每节课聚焦一两个重点问题,深入剖析,让学生吃透。另外,我还打算邀请其他科室的专家来分享他们的临床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

吴耀林拍了拍陈阳的肩膀:“你考虑得很周全。这门课一旦开起来,肯定会受到学生欢迎。对了,教材方面,你有什么想法?”

陈阳思索片刻:“我不打算采用传统教材,而是编写一套适合这门课程的讲义。讲义内容以案例为核心,穿插相关的中医理论知识和治疗思路,让学生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理论知识。”

吴耀林点头表示赞同:“这样更贴合课程特点。编写讲义时,要注意语言通俗易懂,避免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对了,教学评估环节,你打算怎么设计?”

陈阳略作思考,说道:“我想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还增加课堂表现、小组作业、病例分析报告等评估项目。这样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吴耀林对陈阳的想法十分满意:“你对教学的规划很清晰,看来是下了不少功夫。这门课要是顺利开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临床能力,对中医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不过,开课之前,你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陈阳郑重地点头:“师父,我明白。我会全力以赴,争取把这门课开好。对了,我还想请师父在百忙之中,帮我审阅一下讲义,给我提提意见。”

吴耀林笑着说:“没问题。你尽快把初稿整理出来,我好好看看。要是有需要,我还可以帮你联系其他专家,一起把关。”

吴耀林询问的很仔细,主要也是给陈阳把关,这次让陈阳开选修课,对陈阳来说意义重大,吴耀林这边自然很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