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子你听我解释离境无生灭

第441章 乐临清的回忆(三)

乐临清在院子里,拉着心爱的金乌车车疯跑了好一会儿,才被娘亲一声开饭啦,连带着撒欢的大黄一起被喊进了屋内。

一进门,奶奶看见呼呼冒白气的乐临清,连忙帮她摘下那顶已经有些汗湿的老虎帽,说道:“哎呦,我的小祖宗,跑这么疯,看你热的!”

“没事的没事的。”乐临清摸了摸额头的汗,不以为意,她好像天生就不怎么怕冷,身上总是暖烘烘的。

爷爷将早已准备好的铜盆放低了些,朝着她招了招手,声音洪亮:“快来,把小手洗干净!都成小泥猴啦!”

“来了来了!”

乐临清扭头,应得清脆,跑到跟前,伸出那双玩得脏兮兮的小手,在温热的水盆搓了几下。

洗净抹干后,一溜烟的爬上了她专属的高凳子,双手板板正正的坐好,身子微微前倾,双手握拳揣在桌上,一脸期待的等着饭饭出现。

大鹅未至,味道率先飘了进来。

娘亲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大陶碗,稳稳地走了进来。

她一进屋,就瞧见乐临清这副望眼欲穿的模样,不由得笑了起来,将那一大碗炖得红亮诱人的鹅肉,轻轻地放在了桌子正中央。

大鹅炖得酥烂入味,红亮的汤汁上浮着一层金黄的鹅油,肉块酥烂,轻轻一拨便能脱骨,干辣椒的香气与肉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直往人鼻子里钻。

“我要开吃啦!”

乐临清没有忘记多吃一碗饭的豪言壮语,目光盯着面前那碗堆得冒尖的白米饭上,像个即将出征的小将军,十分严肃认真地宣布道。

桌下,大黄是看不见桌上的美味,只能在伺机而动,鼻子翕动着,耐心等待着掉下来的骨头。

席间,一家人正聊着镇上的趣闻,乐临清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地专注着碗里的肉肉,两边腮帮子吃得鼓鼓的,努力的嚼嚼嚼。

不过,有好吃的,乐临清并没有忘记大黄。

趁着大家说笑的间隙,她悄悄地用小筷子夹起一块炖得软烂的鹅肉,用桌布作掩护,飞快地丢了下去。

大黄心领神会,连半点声音都没发出,一口就将肉叼住,囫囵吞了下去,满足地摇起了尾巴。

随着屋内的热气不断升腾,窗户上渐渐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水雾,使得外面的景象变得模糊而不真切。

这使得所有人都没能第一时间察觉到,在那高悬天际、正播撒着万丈金光的大太阳底下,竟然毫无征兆地,飘下了一片、两片,细碎而晶莹的雪花。

它们无声无息,如柳絮般轻盈,打着旋儿,缓缓落下。

等到有人发现的时候,院子里的地面上,已经落了薄薄的一层,像是在干燥的黄土地上,均匀地撒上了一层细碎的盐。

“这就下雪了?”

爷爷偶然一瞥,忽然停下了夹菜的筷子。他有些讶异地看向窗外,喃喃自语道:“奇怪了,这年关都还没到,天还出着这么大的太阳,怎么就下上雪了?”

“爹,下雪好呀,瑞雪兆丰年嘛。”娘亲给乐临清又夹了一块炖得软烂的鹅肉,柔声宽慰道,“再说了,我们清清最喜欢玩雪了。”

乐临清的爹也跟着说道:“是啊,再说了,镇上有仙长们坐镇,天上有金乌庇护着,风调雨顺的,这雪早下晚下,不都是雪嘛。”

“倒也是。”爷爷点了头,便释然地点了点头,看着已经从凳子上溜下去,正趴在窗边,用小手在玻璃上哈气、画圈的孙女,脸上又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就是觉得,有些稀奇。活了大半辈子,还真没见过这大晴天里下鹅毛雪的景致哩。”

屋檐下,红色的辣椒串上,已经积了薄薄的一层白。

红与白,映衬得分外鲜明。

泗水,群山深处。

数道身影如鬼魅般,贴着山川走势无声潜行,所过之处,飞鸟不惊,走兽不觉。

为首的,是一名身着玄色暗纹道袍、面容清癯的中年男子,掌中正托着件法宝,掐算观气,寻着地脉汇聚的节点。

直到他来到一处拔地而起的孤峰之顶,峰顶怪石嶙峋,几乎与天际的流云齐平,罡风猎猎,刮得人衣袍作响。

他立于峰顶悬崖边缘,俯瞰着脚下翻涌的云海,这才停下了脚步,道:“就定这了。”

四周的合欢宗修士闻言,立刻四散而开,身形如电,各自占据了早已推算好的阵位,为其护法。

只见那清癯道人神色肃穆,屏息凝神,自宽大的袖中,恭恭敬敬地请出了一卷黑纸朱书的法诏。

有此法诏为凭,他无须再设繁琐法坛,直接能以自身功果为引,挟持整条地脉之力运作法坛。

“虚元应吾敕,玄光照大千!”

“吾奉九真之名,勘合阴阳,明断鬼神!”

“今立天坛,开妙合之门!纠法镜明,镇岳山旋。荡秽水净,焚灭火燃,伐除邪庙,荡彼妖氛!”

他声如金石,高声诵着,随着最后一个音节落下,他猛地将手中黑纸朱书向天一掷!

“合气律令,伐!”

黑纸朱书无风自燃,化作一道青烟,融入这方天地。

只见那高天之上,仿佛有一道青白色的、无比巨大的光瀑,一闪而逝。

像这样的仪式,在泗水各地,还有数十处。

目的便是借助赤国起兵,攻伐苕国,两国气运激荡,将恭请‘九真妙合天’降临的仪轨彻底遮掩。

等待了片刻,感应到他处仪式亦相继完成,并且没有引来任何不可测的道君注视后,清癯道人那颗紧绷的心才稍稍定了定,长舒一口气。

从此刻起,泗水之内,天机已晦,地气已锁,杀机不显于天,劫运不生于地,真人不知其变,道君难察端倪。

而最重要的是,借助这九真妙合天的无上伟力,还能够强行篡改此方天地的法理!

“此方水土,邪祟窃香火而行鬼蜮,淫祀踞灵地而为祸祟,法理不彰!”

“吾以九真之名,今敕判:泗水上下,凡有庙宇,皆为淫祀!凡有神祇,皆为邪神!凡有修士,皆为窃法之徒!其罪当伐,其神当灭,其法当禁!”

清癯道人再次掐动法诀,声音如律令般响彻云霄,直接将泗水之内的一切,都贬判为了淫祠邪祀!

“敕召!”

伴随着他一声断喝,他的‘视野’立刻高远了起来,借助九真伟力,越过山河大川。

他看到,那些散落在泗水各处的、早已等候多时的羽化真道修士,正不约而同地对着他所在的方向,恭敬地躬身一礼。

清癯道人再次开口,声音传遍四野:“授尔勘形之权,可辨其伪!授尔定法之剑,可斩其祀!授尔录罪之印,可书其愆!授尔破庙之火,可焚其根!凡遇淫祀野神,山精鬼魅,无需禀告,无需请示,立斩不赦!”

随着他一声声敕令,一道道玄光自天而降,落入这些早已等候的身影中。

所有接纳了玄光敕令的羽化真道修士,立刻再次恭敬地对着法坛所在的方向遥遥一拜,口中齐声应道:“谨奉法旨!”

应声毕,他们便化作一道道或明或暗的遁光,朝着各自的目标极速离去。

这些敕令所授并非实物,而是无形伟力加身。

一来,免除同样被打落为淫祠邪祀。

二来,凡受此权柄敕封者,入此泗水,当有神助!

而被判为邪祟的泗水修士在遇上他们后,神光自晦如凡铁,道法不彰如朽木,一身神通难以施展,只能伏诛!

正所谓不从我法者,皆有原罪!不从我道者,皆为淫祀!

虽然没有玉清上境那般霸道到直接将神通道术打散,传承法门失去效力,但用来清洗这片小小的泗水,已是绰绰有余。

清癯道人看向四周合欢宗修士,再度下令道:“接下来,待羽化真道袭杀泗水修士,你等须尽全力,去搜寻那两味阴阳大药。”

众人躬身领命,但起身时,还是一名修士不解地问道:“师兄,不能借助九真妙合天来搜寻吗?眼下天机隐晦,阴阳不显,要找起来,只恐变数繁多。”

“遮掩天机,打落此地道统,已是极限了。”清癯道人摇了摇头:“再多借助一分九真妙合天的威力,便有可能引来外界的窥探。届时,谁知道会不会遇到个闲得慌的道君,心血来潮,顺藤摸瓜而来?”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远方:“更何况,那羽化真道也不是什么善茬。这所谓的‘极限’,多半也是他们暗中动了手脚,故意使得阴阳晦涩,难以辨认。这既可以让我们无法轻易寻到大药,也让他们有时间布置后手。毕竟……就像我们,也在给他们的降劫仪式里,动了手脚一样。”

此话一出,其他合欢宗修士也没觉得不妥。

在完全仪式、获取神藏前,双方是盟友,但只要有一方率先获得神藏后……盟友?什么盟友,这不是我行走的修行资粮吗?

毕竟他们又不是什么名门正派,魔修之间合作,不互相背刺,那还是魔修吗?只有扛住背刺,那才有资格成事!

“走吧,先去陆国。”清癯道人再度下令。

“那这乌国?”

“雪势已成。”清癯道人最后看了一眼北方那片被阴云笼罩的大地,道:“乌国信奉金乌,此乃火属,最受寒侵,纯阳之体多半便在此国内,待大雪封山,万物凋敝,那些凡人冻毙之后,谁是那至阳不侵之人,不就一目了然了。”

“师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