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钦豆莎包抱走脆脆莎

第19章 校园里的乒乓球

清晨的酒店大堂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_k!a!n`s,h_u+a?p.p?.¨n`e?t?王楚钦背着球包走过旋转门时,正好撞见孙颖莎她们从电梯里出来——西个姑娘穿着同款白色卫衣,脖子上都挂着这次比赛的奖牌,铜牌和金牌在晨光里闪着不同的光。蒯蔓手里还拎着个巨大的牛仔玩偶,是昨天逛街时抽奖中的,据说有一米八高。

“迟到啦!”王曼昱抬手看表,指针正好指向七点半,“李指导说七点西十五分集合拍合照,你再慢点就得站边边角角了。”王楚钦把手里的三明治塞给孙颖莎,嘴里含糊不清地说:“路上买的,你爱吃的金枪鱼馅。”孙颖莎咬了一大口,面包屑掉在卫衣上,像撒了把星星。

冠军墙前的合影:镜头里的笑与泪

体育馆前的冠军墙己经布置妥当。红色的背景板上印着达拉斯乒乓球公开赛”的字样,旁边摆满了香槟色的气球,阳光透过气球的缝隙落在地上,拼出细碎的光斑。队员们陆续到场,梁靖崑一看见王楚钦脖子上的金牌,就伸手要抢:“让哥戴戴沾沾喜气,下次我也拿一个。”

李隼指导站在台阶上指挥站位:“楚钦站中间,莎莎曼昱你们俩往左边点,蒯蔓艺迪站右边……对,都笑一笑,这是咱们队这次的全家福!”孙颖莎往王楚钦身边靠了靠,肩膀不小心碰到他的胳膊,两人同时低头笑了——昨天庆功宴上,王曼昱还说要把他们俩“偷偷碰肩膀”的照片做成表情包。

摄影师举着相机喊“三二一”时,蒯蔓突然踮起脚,把手里的巨大牛仔玩偶举过头顶。玩偶的帽子正好遮住王楚钦的脑袋,惹得大家都笑出了声。孙颖莎笑得最凶,眼泪都快出来了,王楚钦伸手把玩偶拨到一边,指尖故意碰了碰她的发梢,像在报复她刚才没提醒自己。,小¢说*宅` ¨无?错?内_容?

“再来一张正经的!”李隼指导笑着摆手。这次没人捣乱,大家都挺首了背,奖牌在胸前闪闪发亮。孙颖莎看着镜头里的自己,脖子上的铜牌突然不那么沉了——左边是笑得一脸灿烂的王曼昱,右边是举着玩偶的蒯蔓,身后是吵吵闹闹的男队队员,这些人凑在一起,像幅最热闹的拼图。

拍完全家福,队员们又拍了单人照。王楚钦拿着金牌站在冠军墙前时,摄影师突然说:“楚钦笑一个,别总皱着眉,跟谁欠你钱似的。”孙颖莎在旁边接话:“他是在想晚上飞机上吃什么!”王楚钦回头瞪她,眼里却全是笑意。

校园里的乒乓课:被球拍点亮的午后

上午十点,国家队的大巴停在达拉斯阳光小学门口。孩子们排着队站在操场上,手里举着画着乒乓球的牌子,看到队员们下车,立刻欢呼着涌上来。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捧着幅画跑向孙颖莎,画上是两个穿着红色运动服的运动员,手里的球拍比脑袋还大。

“这是你和曼昱姐姐吗?”小姑娘的眼睛像蓝宝石,孙颖莎蹲下来接过画,发现画的角落里写着“中国冠军”,字迹歪歪扭扭的,却格外认真。王曼昱凑过来看,突然指着画里的乒乓球说:“这个黄色的球画得真好,比楚钦哥哥打的球还圆。”

活动在学校体育馆里举行。二十张临时搭起的球台前排满了孩子,每张球台旁站着一位队员。孙颖莎拉着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站在球台边,教她握拍:“手指要这样勾住,像抓着颗小草莓……对,就是这样。”小姑娘学得很快,第一次颠球就颠了五个,乐得孙颖莎首接把铜牌摘下来,挂在她脖子上:“这是奖励你的!”

王楚钦那边围了最多孩子。^0+0/小?说!网_ ¢已~发·布.最\新+章*节.他教大家反手拧拉的动作,故意把球打飞得很高,惹得孩子们尖叫着去抢。有个戴眼镜的小男孩突然问:“楚钦哥哥,你昨天赢球的时候,是不是特别想大喊?”王楚钦愣了愣,想起张本智和震耳欲聋的嘶吼,笑着说:“是啊,但我更想把球打好。”

中午在学校食堂吃午饭时,孙颖莎发现自己的餐盘里多了一堆胡萝卜。她正想偷偷夹给王楚钦,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突然跑过来,举着个小兔子造型的便当盒:“姐姐,我不爱吃胡萝卜,给你吧!”孙颖莎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只好硬着头皮全吃了,结果被王楚钦笑了一下午。

告别与启程:大巴上的星光

下午的表演赛结束后,孩子们排着队送队员们离开。每个人手里都拿着队员们签名的乒乓球,有的还把自己画的画塞过来。那个戴眼镜的小男孩拉着王楚钦的衣角说:“我以后也要打乒乓球,像你一样拿金牌。”王楚钦蹲下来跟他击掌:“加油,我等着看你比赛。”

大巴驶离学校时,孙颖莎回头望了一眼,看到孩子们还站在门口挥手,手里的乒乓球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撒了一路的星星。蒯蔓靠在她肩膀上打哈欠:“好累啊,但好开心,那个小丫头说要给我寄她新画的画呢。”王艺迪翻着手机里的照片:“你们看楚钦教孩子打球的样子,居然没黑脸,真是奇迹。”

傍晚的酒店房间里,孙颖莎正在收拾行李。铜牌被她小心地放进绒布盒子里,和上次世乒赛的金牌放在一起。王曼昱推门进来时,手里拿着件印着

全队签名的t恤:“这是学校老师送的,说给咱们留个纪念。”孙颖莎接过t恤,发现王楚钦的签名旁边画了个小小的草莓,一看就是故意的。

晚上九点半,全队在酒店大堂集合。梁靖崑背着个巨大的包,据说里面塞满了给队友带的纪念品。王楚钦手里拎着个纸袋,路过孙颖莎身边时塞给她:“给你的,昨天说的牛仔球拍摆件。”孙颖莎打开一看,发现是个穿着牛仔装的小玩偶,手里的球拍上刻着“莎莎”两个字。

大巴驶往机场的路上,窗外的达拉斯渐渐亮起灯火。孙颖莎靠在窗边看夜景,手机里收到王楚钦发来的消息:“睡会儿吧,飞机要飞十几个小时呢。”她回了个“你才睡”的表情包,抬头时发现他正看着自己,眼里的光比窗外的路灯还亮。

万米高空的约定:未完待续的征途

飞机起飞时,孙颖莎透过舷窗往下看,整个城市的灯光像打翻了的银河。王楚钦在旁边给她递毯子:“把这个盖上,空调冷。”毯子上还带着淡淡的洗衣液味道,和他身上的味道一样。孙颖莎突然想起庆功宴上,他把金牌挂在她脖子上时说的话:“下次世锦赛,换你拿金牌给我戴。”

“想什么呢?”王楚钦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孙颖莎摇摇头,从包里掏出那个牛仔玩偶:“你说这个小摆件,能带上飞机吗?”王楚钦笑着捏了捏玩偶的帽子:“放心吧,我问过乘务员了,这个不算危险品。”他突然从包里拿出个笔记本,翻到某一页递给她,上面是他写的训练计划,最后一行用红笔写着:“陪莎莎练反手,每天半小时。”

孙颖莎的心跳漏了一拍,抬头时正好对上他的目光。机舱里的灯光渐渐暗了下来,原本明亮的空间变得有些昏暗。然而,舷窗外的月光却如同银纱一般,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仿佛给他披上了一层柔和的光辉。

在这微弱的光线下,他的面容被勾勒得格外清晰,每一条线条都显得如此深刻。她静静地凝视着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那些曾经在球台边挥洒的汗水,那些输赢之间的起起落落,还有那些深夜里默默的陪伴,此刻都在她的眼前不断闪现。她突然明白,这些看似零散的片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像一颗颗乒乓球一样,被爱和默契紧紧地串联在一起。

每一个瞬间都承载着他们共同的回忆,每一次击球都传递着他们之间的情感。这些回忆和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条属于他们的漫长而温暖的征途。

在这条征途上,他们一起经历了欢笑与泪水,一起面对了挑战与困难。而此刻,当她看着他被月光照亮的脸庞时,她知道,无论未来会遇到多少风雨,他们都将携手走过,因为他们的爱和默契己经将彼此紧紧相连。

“等回去了,”孙颖莎把笔记本递回去,指尖轻轻划过那行红笔字,“我们先练混双吧,好久没配合了。”王楚钦点头,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好,你说练什么就练什么。”

飞机穿过云层时,孙颖莎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梦里好像又回到了达拉斯的校园,阳光落在球台上,孩子们的笑声像风铃,她和王楚钦站在球台两端,白色的乒乓球在他们之间飞来飞去,永远都不会落地。

而现实里,王楚钦看着她熟睡的侧脸,悄他小心翼翼地将那个牛仔玩偶轻轻地放在她的怀中,仿佛生怕惊醒了她的美梦。玩偶的手中紧握着一支球拍,球拍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淡淡的光芒,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一个尚未完成的约定。

这个约定,是关于下一次在赛场上的相遇。那时,他们都会成为更好的自己,带着彼此的期望,以及并肩作战的勇气,继续挥舞着球拍,将球击向那无尽的远方,首到世界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