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钦豆莎包抱走脆脆莎

第9章 回归赛场

休斯顿的最后一个傍晚,孙颖莎和王楚钦坐在酒店阳台的藤椅上,手里捧着温热的咖啡。+1_8+0~t·x-t~..c_o\m,远处教堂的钟声敲了七下,晚风带着橡树的清香拂过,王楚钦突然开口:“还记得混双决赛那天,你反手拧拉失误后,蹲在地上半天没起来吗?”

孙颖莎的脸瞬间红了。那是2021年世乒赛混双决赛的决胜局,她在关键分上出现失误,看着球飞出界外时,心脏像被攥紧了。她蹲在地上不想起来,首到王楚钦的球鞋出现在视野里,他没说话,只是用球拍轻轻碰了碰她的后背,像在说“起来,还有我”。

“当时我以为要输了。”她小口啜着咖啡,声音里带着后怕,“你递过来的擦汗毛巾都被我攥湿了。”王楚钦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但最后那个侧拧是你打中的,记不记得?我当时在旁边都看傻了,心想‘我媳妇怎么这么厉害’。”

那晚他们聊了很多比赛细节——他如何在她接发球失误时调整战术,她怎样在他反手被压制时主动抢攻,还有赛后颁奖礼上,他偷偷把金牌往她那边挪了挪,想让记者的镜头里她的金牌更显眼些。“其实那天颁奖结束,我在球员通道哭了。”孙颖莎突然说,“不是因为赢了,是觉得我们终于做到了。”

王楚钦握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无名指上的戒指。月光下,戒指的光和三年前混双金牌的光重叠在一起,他突然明白,有些胜利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就像那场比赛,不是结束,而是他们从搭档走向爱人的序章。~x?h·u/l_i-a\n,.+c/o′m_

返程的飞机上,孙颖莎靠在王楚钦肩头翻看蜜月照片,看到他和公园大爷打球时的笨拙姿势,忍不住笑出声。“笑什么?”他凑过来看,“我那是让着老人家。”孙颖莎挑眉:“哦?那下次在训练馆,你也让让我?”王楚钦立刻投降:“那不行,赛场上可没夫妻情面。”

回到北京的训练基地时,正值春末。训练馆的梧桐花开得正盛,飘落在球台边,像给绿色的台面撒了层碎雪。马龙和许昕正在对练,看到他们进来,故意停下动作鼓掌:“欢迎世界冠军夫妇归队!”孙颖莎的脸瞬间红了,王楚钦却笑着回敬:“龙队这球路可不如以前了,是不是最近陪娃练多了?”

归队后的第一堂训练课,李隼指导拿着战术板站在球台边:“美国wtt大满贯还有三周,单打签位可不轻松。”他把打印好的对手资料递给两人,“莎莎的半区有伊藤美诚,大头要碰张本智和,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孙颖莎翻开资料,指尖划过伊藤美诚的近期战绩,眼神渐渐变得锐利。结婚前她总觉得训练是任务,如今却在球与球拍的碰撞声里听出了新的意义——这不仅是赛场,更是她和王楚钦并肩作战的另一种方式,只是这次,他们要在各自的单打通路上冲锋。

王楚钦在隔壁球台练发球,侧旋、逆旋转、急长球,每个球都带着狠劲。孙颖莎偷瞄了一眼,发现他的额角己经沁出汗水,却丝毫没有放慢节奏。她想起蜜月时他说的话:“赛场上的拼劲,就是给生活最好的承诺。@′咸°/2鱼a看±书?网{{t _更%新_¤u最;全+?d”原来所谓的默契,就是不用多说,就知道对方会在哪个角落,用同样的认真等待着。

训练间隙,王曼昱抱着球拍凑过来:“听说你们在休斯顿陪大爷打球?”她晃着手机,屏幕上是林高远发来的照片——王楚钦被大爷们围在中间,手里举着球拍傻笑。孙颖莎刚想解释,就被王曼昱按住肩膀:“别解释了,我己经把这张设成手机壁纸了,随时激励自己‘再菜也菜不过大头’。”

备战的日子过得飞快。每天清晨,训练馆的灯总是他们先打开;傍晚,最后一个离开的身影也总是他们。有时孙颖莎练到手臂抬不起来,王楚钦会默默帮她放松肌肉,手法比队医还熟练;偶尔王楚钦研究战术到深夜,桌上总会多一杯温牛奶,是孙颖莎算着时间热好的。

出发去机场那天,训练基地门口挤满了球迷。孙颖莎刚走出大门,就被一片欢呼声包围,手里瞬间塞满了信和礼物——有印着他们婚纱照的钥匙扣,有绣着“莎头”字样的徽章,还有个小姑娘举着画框,里面是她画的两个卡通小人,一个举着乒乓球拍,一个穿着婚纱。

“莎莎要注意身体!”“大头单打加油,我们看好你!”球迷们的声音此起彼伏。王楚钦一手提着行李箱,一手护着孙颖莎往前走,时不时回头朝大家挥手。走到大巴车旁时,他突然停下脚步,接过孙颖莎手里的礼物盒:“我来拿,你跟大家打个招呼。”

孙颖莎踮起脚朝人群挥手,阳光落在她的笑脸上,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谢谢大家,我们会加油的!”她的声音清脆响亮,像球台边最利落的扣杀。王楚钦看着她被球迷簇拥的模样,突然想起休斯顿的那个傍晚,她说“现在真好”——原来最好的时光,就是既能在他怀里做个普通人,也能在赛场上做回光芒万丈的自己。

安检口前,有记者拦住他们:“这次只参加单打,会不会觉得不适应?”王楚钦看了眼孙颖莎,笑着回答:“混双是默契,单打是底气,

我们俩的底气都足着呢。”孙颖莎补充道:“不管打什么项目,只要站在球场上,就会全力以赴。”

排队安检时,孙颖莎的鞋带松了。王楚钦立刻蹲下帮她系好,手指划过她脚踝上的疤痕——那是去年封闭训练时崴脚留下的。“到了那边别穿新鞋训练。”他抬头叮嘱,眼里满是认真,“酒店的健身器材别乱用,容易拉伤。”孙颖莎点点头,突然发现他比教练还啰嗦,心里却甜丝丝的。

登机广播响起时,他们并肩走向登机口。阳光透过机场的落地窗,在他们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像两条紧紧依偎的线。王楚钦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两个小小的乒乓球挂件,上面刻着“wtt”的字样:“给你的,单打加油。”

孙颖莎接过挂件,发现上面还刻着个迷你的爱心。她笑着把其中一个挂在他的背包上:“互相加油。”周围的旅客纷纷回头看他们,有人认出了这对乒乓球界的金童玉女,小声拿出手机拍照,却没人上前打扰——或许大家都明白,此刻的并肩,既是情侣的温馨,也是战士出征前的约定。

飞机起飞时,孙颖莎看着窗外越来越小的城市,手里紧紧攥着那个乒乓球挂件。王楚钦在她耳边轻声说:“记得我们在休斯顿公园打球时,大爷说‘打球就像过日子,得有来有回’。”孙颖莎转头看他,发现他眼里的光和赛场上一样亮,“这次单打,我们都得赢,然后在决赛见。”

她用力点头。阳光穿过云层照进来,在两人交握的手上跳跃,像无数个训练馆里的午后,球台边飞舞的白色精灵。从休斯顿的蜜月到wtt大满贯的赛场,从婚纱到运动服,变的是场景,不变的是彼此眼里的坚定——因为他们不仅是爱人,是搭档,更是永远在球场上为对方喝彩的,最懂彼此的对手。

空姐推着餐车经过时,孙颖莎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小盒子:“给你的。”王楚钦打开一看,是枚银色的戒指,内环刻着“wtt加油”,和他们的婚戒刚好能叠在一起。“这是我在休斯顿偷偷买的,”她小声说,“就当……赛场护身符。”

王楚钦笑着把戒指戴在左手食指上,和无名指的婚戒遥遥相对。他知道,这枚戒指承载的不只是祝福,更是一种默契——无论单打赛场多么孤独,他们都知道,对方就在隔壁球台,用同样的汗水和坚持,等待着在领奖台上相视一笑的时刻。

飞机穿过云层,朝着大洋彼岸飞去。下方是他们热爱的土地,前方是充满挑战的赛场,但只要想起身边的人,想起球与球拍碰撞的清脆声响,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因为他们的爱情,从来不是温室里的花,而是在赛场上并肩作战时,迎着风开出的最坚韧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