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宋三言其寒
第114章 女承父志
小
大
柳弊无心去应付他们,掏出些钱塞给李宛宁。
“大家有心跟着我,是高看我了,今夜凶险异常,先去燕赵酒楼住下,等我忙完了再说。”
“柳大人当真不需我等护着?”
刘素不想离开,茉莉却挎住柳弊的胳膊,那意思不必说也明白,有她在就够了。
三人悻悻告辞,耳旁的嘈杂声随之渐行渐远,逐渐低沉直至消失不见。
连月光也变得柔和,好似天上来水落进地面,人们各忙各的闷头干活,视线里的事物,都在静静流淌。
柳弊忽然感到周身凄冷,说不出的难过。
茉莉靠得近,觉察到他的异样,好言相劝道:“生离死别是命中注定的事,柳哥即使再放在心上,也是无法改变的。”
当超乎常理的事情发生时,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不可抗拒的外力所为。
柳弊在此之前也是和大家一样,信奉天地敬畏鬼神,但在许老板以命搏命时,这个素来有之的观念产生了动摇。
真就是人力不可为吗?
如果我能算计的更深些,真就不可预料这种事情吗?
自己制造假地动的聪明手段,被黑市的人利用,成了一桩无论能否灭杀掉自己,都稳赚不赔的丑闻。
想让御史假死,是石上流的主意,对方没在飞镖上做手脚,使自己再次相信了他。
结果就是重蹈覆辙,这次坑的比春宵楼那次还深。
石上流知道御史不能冒险来试探他的虚实,又忽悠来灾民,逼迫自己使出假造地动的拙劣办法。
一环扣着一环,自己被人算计死了,还蒙在鼓里。
事后仔细想来,柳弊气得不住咬牙,再遇到石上流,这笔账必须找他算明白。
技不如人被坑的事,又不好明说,只能闷在心里憋着。
“许老板的尸体被唱戏的带走,没有留在现场。”
“等空闲下来,一起去祭拜他。”
戏子之间的感情,常人难以理解,他们的关系错中复杂,不是一枚玉章能完全概括的。
柳弊想找到他的尸体给予厚葬,结果搜遍了战场,也不见其踪影,这事只得暂且作罢。
“我们回家吧。”
再逗留此地百害无利,柳弊身心俱疲,动身往归正坊外走去。
茉莉紧跟着,不解问道:“家不是在归正坊那边,你走反了!”
“没反,我们去柳家,归正坊不安全。”
若再遭遇刺杀,柳弊甚至都懒得还手了,无比心累的一天尚未过去,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休息。
这里发生的事纸包不住火,等天一亮,可想而知多少小报会刊登。
返回自己家中,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找到远离市井喧嚣的去处,好好睡上一觉,才是他迫切需要的。
“你不用返回风月阁?总跟着我,会一直走霉运的。”
“我不放心,你走路都不稳当,况且风月阁派给我的任务没有完成,我也回不去。”
茉莉语气显得慌乱,一口气说出许多理由,眼神躲闪不敢看柳弊。
柳弊没心思在意,自己往前迈步时,双腿不听使唤地打软,若无人搀扶,等走到柳家还不知猴年马月。
两人相互依偎着,艰难走出归正坊,路过南阳书院时,那边悄无声息,空有些灯盏点亮。
灯火幽幽,似是感受到有人观望,便摇曳身姿以示友好。
初来时,南阳书院人进人出,读书声朗朗,热闹的很。
再经过,内里静悄悄的没有人烟,安静如鬼蜮。
“不知诸葛慈如何了,夫子那般死在眼前,想必是不好过。”
茉莉将这位年长些许的姑娘,早已视作自己的好友,任谁亲眼见到父亲自刎的场面,谁都会陷入重重的哀伤之中。
柳弊长叹一声,两人静静站在南阳书院的围墙外许久,等更夫吆喝过两声,才继续往前赶路。
临安城外小河边,离着护城河约有三里地的山水去处,修着一座精致小巧的墓园。
本是早年间成立的一位举人所修的私园,经过他后人的布置,慢慢扩建开放成为临安城的文人辞世后的归宿。
从战场上幸存下来的汉子,用破衣烂衫包着诸葛冕的尸体,抢逃出城外来,等诸葛慈稍后赶到时,众人合力已挖好了个深坑。
“小姐,送夫子最后一程吧。”
大家在北人社深受诸葛冕的帮衬,皆对文绉绉的夫子十分尊敬。
今夜夫子的果决,秉持了文人气节,还吐露出北人心声,他的形象在一剑自刎过后,在众人心中变得更加伟岸。
“大小姐,夫子能有这等高尚的身后名,你该感到开心才是,这也算是夫子的念想了。”
诸葛慈啜泣不已,有人好言相劝,越劝哭声越大,到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守在坟墓坑洞周围的人都嚎啕大哭起来。
他们是诸葛冕的门客,北人社在夫子的手中发扬光大,成长到能够维护他们生存的参天大树。
以至于到后来,大家忘却了自己的身份,是连当地乞丐都不如的北人。
能护着众人的并非北人社,而是当家的夫子自己。
当诸葛冕身死,这棵大树凋零,此时的人们才恍然大悟。
“夫子舍己为人,我们不会屈服的!”
“临安城里不会无缘故出现那么多山匪!”
悲伤过了极点,转而迎来的便是愤怒。
诸葛冕的死,不会就此罢了,北人社的有生力量还在,诸葛慈还活着!
被众人起哄,诸葛慈内心躁动的火苗迅速膨胀。
“大小姐!黑市和艺人团行勾搭连环,那我们就去找望月楼!反正都是老家人!”
北人社与望月楼唯一的隔阂悄然消融,复仇带来的杀戮欲望不断高涨,即刻就要冲破枷锁。
诸葛慈屏住呼吸,亲手扶着父亲的尸体下葬,手指触碰到腰间挂着斑驳的木牌,上面写着“诸葛”二字。
这是从北方带回来的家徽,父亲一直带在身边,虽口中说着一家人在哪儿都一样,实则内心无时无刻都在惦念家乡。
“父亲放心,我会带领大家,回家!”
诸葛慈对着新培的黄土堆,暗暗发誓。
“大家有心跟着我,是高看我了,今夜凶险异常,先去燕赵酒楼住下,等我忙完了再说。”
“柳大人当真不需我等护着?”
刘素不想离开,茉莉却挎住柳弊的胳膊,那意思不必说也明白,有她在就够了。
三人悻悻告辞,耳旁的嘈杂声随之渐行渐远,逐渐低沉直至消失不见。
连月光也变得柔和,好似天上来水落进地面,人们各忙各的闷头干活,视线里的事物,都在静静流淌。
柳弊忽然感到周身凄冷,说不出的难过。
茉莉靠得近,觉察到他的异样,好言相劝道:“生离死别是命中注定的事,柳哥即使再放在心上,也是无法改变的。”
当超乎常理的事情发生时,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不可抗拒的外力所为。
柳弊在此之前也是和大家一样,信奉天地敬畏鬼神,但在许老板以命搏命时,这个素来有之的观念产生了动摇。
真就是人力不可为吗?
如果我能算计的更深些,真就不可预料这种事情吗?
自己制造假地动的聪明手段,被黑市的人利用,成了一桩无论能否灭杀掉自己,都稳赚不赔的丑闻。
想让御史假死,是石上流的主意,对方没在飞镖上做手脚,使自己再次相信了他。
结果就是重蹈覆辙,这次坑的比春宵楼那次还深。
石上流知道御史不能冒险来试探他的虚实,又忽悠来灾民,逼迫自己使出假造地动的拙劣办法。
一环扣着一环,自己被人算计死了,还蒙在鼓里。
事后仔细想来,柳弊气得不住咬牙,再遇到石上流,这笔账必须找他算明白。
技不如人被坑的事,又不好明说,只能闷在心里憋着。
“许老板的尸体被唱戏的带走,没有留在现场。”
“等空闲下来,一起去祭拜他。”
戏子之间的感情,常人难以理解,他们的关系错中复杂,不是一枚玉章能完全概括的。
柳弊想找到他的尸体给予厚葬,结果搜遍了战场,也不见其踪影,这事只得暂且作罢。
“我们回家吧。”
再逗留此地百害无利,柳弊身心俱疲,动身往归正坊外走去。
茉莉紧跟着,不解问道:“家不是在归正坊那边,你走反了!”
“没反,我们去柳家,归正坊不安全。”
若再遭遇刺杀,柳弊甚至都懒得还手了,无比心累的一天尚未过去,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休息。
这里发生的事纸包不住火,等天一亮,可想而知多少小报会刊登。
返回自己家中,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找到远离市井喧嚣的去处,好好睡上一觉,才是他迫切需要的。
“你不用返回风月阁?总跟着我,会一直走霉运的。”
“我不放心,你走路都不稳当,况且风月阁派给我的任务没有完成,我也回不去。”
茉莉语气显得慌乱,一口气说出许多理由,眼神躲闪不敢看柳弊。
柳弊没心思在意,自己往前迈步时,双腿不听使唤地打软,若无人搀扶,等走到柳家还不知猴年马月。
两人相互依偎着,艰难走出归正坊,路过南阳书院时,那边悄无声息,空有些灯盏点亮。
灯火幽幽,似是感受到有人观望,便摇曳身姿以示友好。
初来时,南阳书院人进人出,读书声朗朗,热闹的很。
再经过,内里静悄悄的没有人烟,安静如鬼蜮。
“不知诸葛慈如何了,夫子那般死在眼前,想必是不好过。”
茉莉将这位年长些许的姑娘,早已视作自己的好友,任谁亲眼见到父亲自刎的场面,谁都会陷入重重的哀伤之中。
柳弊长叹一声,两人静静站在南阳书院的围墙外许久,等更夫吆喝过两声,才继续往前赶路。
临安城外小河边,离着护城河约有三里地的山水去处,修着一座精致小巧的墓园。
本是早年间成立的一位举人所修的私园,经过他后人的布置,慢慢扩建开放成为临安城的文人辞世后的归宿。
从战场上幸存下来的汉子,用破衣烂衫包着诸葛冕的尸体,抢逃出城外来,等诸葛慈稍后赶到时,众人合力已挖好了个深坑。
“小姐,送夫子最后一程吧。”
大家在北人社深受诸葛冕的帮衬,皆对文绉绉的夫子十分尊敬。
今夜夫子的果决,秉持了文人气节,还吐露出北人心声,他的形象在一剑自刎过后,在众人心中变得更加伟岸。
“大小姐,夫子能有这等高尚的身后名,你该感到开心才是,这也算是夫子的念想了。”
诸葛慈啜泣不已,有人好言相劝,越劝哭声越大,到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守在坟墓坑洞周围的人都嚎啕大哭起来。
他们是诸葛冕的门客,北人社在夫子的手中发扬光大,成长到能够维护他们生存的参天大树。
以至于到后来,大家忘却了自己的身份,是连当地乞丐都不如的北人。
能护着众人的并非北人社,而是当家的夫子自己。
当诸葛冕身死,这棵大树凋零,此时的人们才恍然大悟。
“夫子舍己为人,我们不会屈服的!”
“临安城里不会无缘故出现那么多山匪!”
悲伤过了极点,转而迎来的便是愤怒。
诸葛冕的死,不会就此罢了,北人社的有生力量还在,诸葛慈还活着!
被众人起哄,诸葛慈内心躁动的火苗迅速膨胀。
“大小姐!黑市和艺人团行勾搭连环,那我们就去找望月楼!反正都是老家人!”
北人社与望月楼唯一的隔阂悄然消融,复仇带来的杀戮欲望不断高涨,即刻就要冲破枷锁。
诸葛慈屏住呼吸,亲手扶着父亲的尸体下葬,手指触碰到腰间挂着斑驳的木牌,上面写着“诸葛”二字。
这是从北方带回来的家徽,父亲一直带在身边,虽口中说着一家人在哪儿都一样,实则内心无时无刻都在惦念家乡。
“父亲放心,我会带领大家,回家!”
诸葛慈对着新培的黄土堆,暗暗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