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茶座
雨后的清晨,空气清爽又带着些许凉意。/t^a+y′u¢e/d_u·.·c/o-m-
李承泽己经被挪到了瑶光殿,抬他的太监小心到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他的被褥上还沾有湿气中浸润的轻微血腥气,别人闻不到,在李如月感官中很明显,于是小藤子带着人将那些被褥都扔了,全部换新。
宫门打开的第一瞬间,梁妃毒害三皇子的消息和降位惩处的旨意就像受惊的鸽子般飞了出去,京中所有朝臣、权贵,大约在早膳间就会听闻。
姜老夫人得知的早一些,却想不明白。
梁妃为什么毒害皇子,自断前程?
且不说这不合理,梁妃也不是做那个事的人。
可李延如此盛怒,杀了那么多人,显然这三皇子中毒是事实。
否则李延不会那么发怒。
在姜老夫人的视角里,她无法窥见信息以外的更深层原因。
只是觉得这件事怪的很。
只有梁太后在回宫的途中,不断的思虑,这难道是李延对她毒害戚贵人的报复?
报复就报复,毒李承泽干嘛?
这也不对啊,没有道理。
李延也知道这事没有道理。
但在昨夜那个处境下,他别无他选。
倩儿能混到摆膳宫女的位置,就说明养心殿内还有宋家的人。~k?a¢n?s!h.u·h?o^u-.~c`o,m′
他昨夜在得知承泽病倒的消息之后,冒着那样的大雨突然出门,必然被这些眼线得知,宫门一开,他们就会把这消息递出去。
聪明的人,都会如李如月一般立刻想明白原因。
所以,哪怕梁妃毒害三皇子的事情不合理,至少也暂时混淆了所有人的视线。
如同此刻,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梁妃为何毒害三皇子。
可李延盛怒杀了那么多人,侧面证明了三皇子中毒是事实。
那么他冒着大雨去看中毒的三皇子,也就是情理之中。
没人率先会往李延宠爱三皇子的方向去想。
只会被中毒的事情吸引注意。
且凭他们对李延的印象,姜老夫人脑海里甚至闪过一个念头。
——李延为了把梁妃赶出后宫,亲手给儿子下了这个毒。
在她眼里这件事极有可能。
毕竟李延前不久自己还服毒做戏了呢,他什么干不出来?
但是为什么呢?
梁妃碍着谁了?
她一个不能生育的蠢货,她能碍着谁啊?
这成了一桩悬案。
但在养心殿的孙福通坐不住了。
他昨日没跟着李延,不知道事情的具体情况,但是他之前为了劝太后带嫔妃出宫,撒了个谎——他说李延己经知道太后毒害戚贵人的事了。.\?看?*|书o<>屋¨d\小·\说(网@_ x?已°±&发\?¢布?最1d新?]章±|o节~±?
但事实上李延并不知道!
这万一太后为了梁妃的事情跟李延吵架,一来二去把这事儿说出来了怎么办啊?!
哎呀!完啦!
孙福通着急忙慌,在原地团团转,吩咐人去叫顺子,自己脑子里却想不出任何办法。
他既没有办法拦着梁太后不去过问梁妃被贬的事情。
也无法阻止他们母子二人不见面。
之前的状况,是梁太后自己做了亏心事,她以为帮皇帝把嫔妃带出宫,这件事就可以对消,皇帝不会追究,她自己当然也不会再提。
现在的梁太后,却一心只当这件事就是让梁妃遭贬受罚的原因,她当然会提,还会揪着不放的提!
一旦提出来,李延就要责怪他了。
你早就知道?
你还帮忙牵线让席仲和太后见面?
不一会儿的工夫,孙福通就出了一身汗。
顺子刚把李延安顿睡下跑进孙福通屋子,就看到他满头冷汗的样子。
“师父?您怎么了?还是不舒坦?”
孙福通才退烧不久,看上去就憔悴苍白,肚子上的肉都小了一圈儿。
顺子忙上前给他倒茶。
“顺子,师父又栽了。”
说这话的时候孙福通想哭。
怎么,流年不利吗?
他最近怎么老这么倒霉呢?
“是姜老夫人又来刁难您了?”顺子握着茶杯的手不自觉的多用了几分力道,生怕是姜老夫人又生出什么其他幺蛾子来逼孙福通了。
孙福通接过茶一口灌进去。
“不是,上次为了劝太后,我……我跟太后娘娘说陛下己经知道她杀戚贵人的事了。”
顺子顿时明白过来。
这不巧了?
偏偏昨晚这事出在梁妃身上。
而凭梁太后那个性子。
事情未发之时,她怕李延生气。
自家侄女如果因此倒了霉,她就不会怕了。
只会破罐子破摔的跟李延对峙。
词他都能想
的到。
“你要为了一个死去的贱人忤逆哀家吗!”
“好,你把哀家也贬了吧!哀家走了你就更清净了!”
任李延与她情分如何,表面上的孝道都是不能破坏的。
而且这件事里面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李承泽。
虽然梁太后并不知道李承泽仍旧是李延内心最疼爱的孩子。
但是她当初费那么大劲让梁妃收养了李承泽,为的就是给梁家一条稳定的后路。
李承泽不管做不做太子,将来都稳是个富贵王爷。
梁家依靠着他,一辈子荣华富贵是保全了的。
可梁妃被送去金轮寺,意味着梁家日后都没的依靠了。
梁太后肯定会急。
这没脑子的人啊,急起来破坏力可大啦。
顺子站在那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来。
只是安顿孙福通先躺下:“师父,您吃了药先睡,这事儿交给徒儿就好。”
同一时刻,梁太后回宫的车驾被等候在途中姜老夫人拦下。
侍卫们本还在呵斥前面阻挡大路的人马。
遥遥的看见一群壮硕的家丁中间,稳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只瞧见她手里扶着的那柄手杖,便策马奔回马车前禀报。
梁太后混乱的思绪即刻断开,抬眸:“她?”
梁太后虽然没心思在这个时候应付姜老夫人,却还是让人停下马车。
姜老夫人的壮奴们在旁边搭了棚子,设下茶座。
宫女们扶着梁太后走过去,仔细的托起她的裙摆,扶着她落座。
姜老夫人微微一礼,便也落座。
“太后娘娘这是打算回去抗旨?”
姜老夫人也没任何虚伪的客套,开门见山,一针见血。
把‘抗旨’两个字说的很重。
如她所料。
在她说出这两个字之前, 梁太后脑子里都没有想过自己这气冲冲跑回去准备和李延争吵的行为,叫做抗旨。
她遗忘了,她的儿子,是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