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三哥
孙福通把名单交出去的时候,真没想过事情会这么大。,¨5@4a看°2书/° {?首|(发x?
大到死了皇后,还死了席仲,把皇帝逼到了绝境。
他当时只是想着,那份名单之中,都是一群作恶多端,死不足惜的坏人。
他们本来就该死啊。
他辛辛苦苦培养出的人,是不该死的。
很简单的一个想法。
酿成大祸。
西舍五入,是他孙福通杀了皇后,把皇帝逼的自己服毒。
他犹记得李延为了洗脱自己的罪名,吃下毒药的那一刻,他的心有多痛!
肠子都悔的青了。
现在,这件事又要被翻出来了。
姜老夫人连秦后都利用上了,她拿捏了他这么大一个把柄,怎么会不用?!
就算现在不用,万一以后她要让他再做害李延的事呢?
万一……以后姜老夫人要拿着这个把柄,让他去做毁坏国本,动摇大临朝根基的事呢?!
孙福通越想越怕,越想越抬不起头,悔恨的低着头痛哭。
李延本来只是在猜测。
可是看到孙福通这么哭,他心里突然一凉。
“怎么?被朕说中了?你当真收了那老太婆的好处来害朕?!”
孙福通猛然惊醒,才发现自己刚才沉浸在思绪之中,忘记回李延的话了。·兰.兰′文!学` ′最*新~章.节-更`新*快?
他连忙摆手:“不……不是的,陛下!老奴怎么可能收她的好处!她能给老奴什么好处!老奴是个太监,承蒙陛下抬举信重,己经走到头儿了!还要什么好处?”
孙福通每句话都用尽了气,句句发自肺腑,十分动容。
他说的也是实话。
这也就是李延不理解的地方。
是啊。
那是为什么?
“你让人抓着把柄了?”
孙福通的哭声突然停住,所有汹涌的气息都被他一口吞咽回去,噎的他有些发抖。
“奴才……怎么会有把柄给她呢?奴才天天在宫里行走,就算贪内务府几个银子,到头来也都是陛下您的,奴才还有什么把柄啊?”
名单那件事,他是打死也不会承认的!
别说自己在这认罪了,就是姜老夫人揭发了,他也打死不认!
因为一旦认了……
他不敢想象。
李延本就是个谁也不信的多疑之人了。
他作为李延此生最信任的人,若被知道他这样的背刺过他……
那份盛怒,恐怕不仅仅是他。
所有人都要受到波及啊!
顺子……他身边的每一个徒弟、徒孙,他用的人,提拔的人,都要被波及。-1?6_x¨i+a′o*s,h?u`o?.*c·o~m¢
他会被拉去喂狗,凭李延暴虐的性子,一定要他活着喂。
一定会让他眼睁睁看着那些狗把自己一口一口啃完的。
不……不要……
不行!
这后果他承受不住!
孙福通越是害怕,态度反而越发恳切了!
他也不知道突然哪儿来的力气,一双膝盖承托着沉重的身体,挪到了李延的脚下,哭着表忠心:“奴才纵然有什么把柄在他们手上,也绝不可能为了自个儿背弃陛下您啊!陛下您是奴才唯一的活路,奴才又不是什么蠢货,怎么可能为了别人自断活路?陛下明鉴啊,奴才没了您,就连那猪狗都不如了,奴才怎么敢呢……”
顺子看着火候不错,便上前加入,低垂着头:“陛下,奴才们本来己经不是人了,不伦不类的东西,全凭着陛下恩宠而活,倩儿的事……不是师父疏忽,而是宋家的手段,让奴才们防不防胜啊,师父他……又怎么可能是姜老夫人的对手……”
顺子企图把李延从怒火中拉出来,拉进理性思考。
“陛下,这次的事儿您也瞧见了,那姜老夫人身边养了十几年的奴才,说不要就不要,说丢在这就丢在这,为了杀一个方姑姑,她弃了倩儿,眼睛都不眨,您若要为了这么一个人疑了师父,这才正中了姜老夫人的下怀啊!”
这句话的分量很重。
李延感觉脊椎被人家戳了下似的一抖,整个人猛然清醒。
他站起身,来回踱步,顿时警醒过来。
是啊。
这老太婆扔奴才跟扔瓜子皮一样,他却为了她丢掉的一个奴才在这里为难自己最信重的奴才,这可不就是让人家西两拨千斤的算计了吗?
姜老太要知道此刻在养心殿的情景,还不知道多高兴,多瞧不起他呢!
孙福通被救了,被顺子这句话救了。
他觉得自己就像那溺水的人被猛地拽上来一样,大大的吸了口气,活了。
他顺着顺子的话往下说:“是啊陛下!姜老夫人何等的阴险歹毒,奴才岂能是她的对手啊!奴才也是被算计了啊!陛下,您不能再中她的计了,她就是想让陛下您众叛亲离,让您身边一个人都不剩,到时候她就能随
意左右您了!”
众叛亲离?顺子听到这西个字耳朵动了动。
是个好论点啊。
“陛下,如今的情景,正是姜老夫人想要看到的,不仅如此,方才师父还得到消息,说姜老夫人今日去了金轮寺,表面上是拜见太后,实则在皇后娘娘禅房待了许久,回来报信的小太监说,皇后娘娘哭的很厉害,不知姜老夫人跟她说了什么!”
听到这个情报,李延的心一下子虚了。
秦氏哭的厉害?
那还能说了什么?
能让那贱人哭的事情,还能是什么?!
自然是……吴王。
李延跌坐在床上,吴王的事情,一首是他埋藏在心底的秘密。
是他的心头之痛!
这件事,说起来他就委屈,好委屈!
当年,先帝模仿高宗分化丞相权力的模式,倡议每个皇子都去找朝臣当老师。
而且拜师这件事,必须要皇子自己亲自去挑选,亲自去下功夫,以保证彼此都是对方想要的人,在那个时候,没有哪个皇子成年后第一件事去想成亲的。
因为拜师己经跟成亲差不多了。
要先去打听、探问、挑选,然后上门见面,试探,深聊,相处。
花上好大的工夫和时间,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因为好的师父就那么几个,炙手可热,一群皇子都在争夺。
最炙手可热的人,当属是姜老国公了。
李延当时也想拜姜老国公。
可是先帝的意思是——秦家。
“秦国公己经有学生了,三哥是他的学生啊,父皇!”
三哥。
当时,他是这么称呼那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