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财神赏饭,有人算计
“总帐迟早要跟你一笔笔算清楚!”
李向东平复心情,将蓝色体质的速度发挥到极致,只听见耳畔呼呼生风,脚下仿佛踏了风火轮,很快就下了玉兔山。_¥.3/?8?{看+书!°网_ °-o首^£发.$*
从储物空间取出自行车,骑上朝德竹县城风驰电掣而去。
半个小时后。
李向东来到德竹车站附近,找了一个僻静处,发动意念,“归集鹌鹑蛋。”
嗖嗖嗖,
天然牧场的鹌鹑蛋瞬间就被收集到储物空间的箩筐里,再将箩筐移出储物空间绑到自行车后座上,
将三支野山参放进箩筐,上面用旧报纸盖住。
来到廖建军的住处敲开了房门。
“向东哥,昨天没有来啊。”廖小敏将李向东接进了屋子里。
“昨天有事,小敏,你一个人在德竹,不担心安全吗?”李向东去墙角推出磅秤。
“我们还有帮手,不是一个人,再说我也不怕,在绵河市还没有谁敢打我们廖家的主意。”
廖小敏笑了笑,明亮的大眼睛眨了眨。
“好吧,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跟我说,今天我带了三支野山参,你看看。”
李向东掀开旧报纸,将三支野山参放到了桌子上。
“好的。”
廖小敏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支野山参,凝目细看,瞬间眸子就亮了,不再言语,全神贯注,白淅的面庞颇为严肃,象一名古玩鉴定专家。·x_x*n′y!d+..c^o\m¢
20分钟后。
“参龄50年,一级野山参,向东哥,你的心里价位是多少?”廖小敏抬起头轻声问道。
“你看着办吧。”李向东将皮球踢了回去。
os:要高了不妥,要低了要吐血,干脆让她自己说。
“3500可以吗?这个价是我能开到的最高价了。”廖小敏淡淡一笑,说完就开始称鹌鹑蛋。
“成交,小敏你真是一个专家呀,要是我真不敢定价。”李向东随口恭维一句。
“那是,我家世代中医,就没有我不认识的中药材。”廖小敏秀眉微微一挑,语气中透着自信和骄傲。
“原来是中医世家,失敬了。”
“鹌鹑蛋毛重162斤,皮重10斤,净重152斤,单价3块5,呃,小计532块,3支野山参小计10500块,合计11032块,对不对?”
“对头。”
20分钟后,
李向东清点好钞票,塞入帆布口袋,然后告辞离开。
雾草,
野山参太赚钱了!大大超出了心理预期。
剩下两支野山参,不知道张洪伟能开出多少价位。¢0·0*小+说\网` ¢更¨新?最+全+
象往常一样,李向东叩开了张洪伟的家门。
“李向东,昨天怎么没来啊,快进来吧。”张洪霞探出一个脑袋,见到是李向东,俏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一天不见这个小个子,心里就憋得慌,总是会胡思乱想,明知道他已经结婚了,但还是止不住思念。
“恩,昨天有事耽搁了。”
李向东进屋后,见到了张洪伟和礼哥,照例散了一圈大前门香烟。
“小李,今天还有野山参吗?最近市场上须求旺盛。”张洪伟笑着说道。
“有两支,比上一次的品相要好。”李向东掀开了竹篮上面的旧报纸。
张洪伟熟练地捧起一支野山参,脸色突然变得凝重起来。
5分钟后,
他拿起一个放大镜再仔细查看后,抬起头有些不可以思议道:“小李,你真是福星高照啊,
这种品相和参龄的野山参都能挖到,这是财神爷赏饭吃,想不发财都难。”
“伟哥,这两支野山参有什么特别的吗?”这时一直在偷偷观察李向东的苟学礼插话问道。
“这两支野山参是难得的上品,市面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50年参龄,并且没有木质化。”
张洪伟解释道,然后看向李向东,“心里价多少?小李。”
“李哥,你是专家,你给吧。”李向东笑着将皮球踢了回去。
os:如果价格太低,以后的紫色百草之王就全部卖给廖建军了,毕竟他们走的是医药渠道,是直接的终端,中间没那么多转手的环节。
“3000一支如何?”张洪伟试探道。
>
“成交。”
李向东没有尤豫,这是刚刚达到了自己的最低心里预期,没啥好谈的,只是以后的重心将转移到廖建军那里。
旁边的苟学礼嘴角微微抽了几下,只不过这些细微的表情不易觉察而已,但是却没能逃过李向东的眼睛。
os:这个人心中怕是在打什么小九九吧?
“鹌鹑蛋毛重155斤,皮重10斤,小计435块,野山参两支6000块,共计6435块,恭喜啊,小李。”
20分钟后,
李向东将钞票收好后就告辞出门。
苟学礼看着李向东渐渐消失的背影,嘴角微微扬起,眼神里闪过一抹难以觉察的诡异之色。
当李向东刚刚走进农贸市场,耳畔传来软萌电子机械提示音,同时眼前淡蓝色面板显示信息。
【叮,紫色危险预警词条警示】
【有人算计】
“雾草,安静了一个月,又有人开始骚烤,麻蛋。”李向东暗暗骂了一句。
“东哥,你老人家好找啊,耽搁你几分钟,我们彪哥请你去喝茶。”一个杂皮模样的男子满脸堆笑地追了上来。
“你是谁啊?彪哥?”李向东大脑飞速旋转,没听过这个名字啊。
难道是斧头帮的什么小头目?
“我叫阿财,彪哥是我的老大,他请你去坐一会儿,谈谈合作。”小混混点头哈腰。
“不好意思,我没空。”李向东眉头微皱。
“东哥,赏个脸嘛,绝对没有恶意,和气生财嘛。”小混混谄笑着。
“少来这一套,在哪里?”
李向东原本不打算理睬,后面转念一想这些狗日的是核桃变的,必须要捶得好才行,要一劳永逸地解决。
“不远,跟我来,请。”
李向东跟着小杂皮往前走,尽管系统没有警示危险,但李向东还是警剔地记住了线路和周围所有标志物。
钻过两条巷子,拐了两个弯,来到一处小四合院前面。
“东哥,到了,你稍等。”
小杂皮推门跑进了进去。
“哈哈,东哥啊,贵客,快请进。”
随着一声尖笑门口走出一位男子,脸色蜡黄,右耳垂戴着一个耳钉。
“我们认识吗?”李向东淡淡地问道。
“相逢何必曾相识,东哥的大名如雷贯耳啊,叫我阿彪就行。”
“喔,你们是干啥的?”
李向东随着彪哥进了屋子,迅速打量了一番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