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憋宝人长耳朵的兔子
第371章 潘月灵的分析
小
大
躺在床上的时候,潘月灵显得很兴奋,翻来覆去睡不着,最后索性坐起来,捧着脸庞,望着窗外的星空发呆。
“怎么还不睡?不累吗?”我问。
潘月灵说:“累!但是不想睡,一想到海底下的那座沉船墓,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
我笑了笑:“你兴奋啥呢?”
潘月灵说:“我从小在盗门长大,虽说以前没有下过墓,但耳濡目染,也听说过许多陵墓,当时给我最震撼的就是沉船墓。
我第一次听说沉船墓的时候,既好奇又震惊,当时我就觉得这样的工程简直不可思议,谁能在大海下面修建陵墓?
所以,我一直都认为沉船墓只是一个传说,当你今天指出那艘古沉船是座沉船墓的时候,我才蓦然惊觉,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沉船墓存在!
其实我现在的心情跟磊娃子一样,迫不及待想进入沉船墓看看,毕竟一辈子也只能看这么一次!”
“是啊!”
我把双手枕在脑后,看着外面波光粼粼的海面,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喃喃自语道:“沉船墓,一辈子碰上一次也值了!”
潘月灵怀抱着枕头,继续说道:“修建这样的沉船墓,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墓主人除了皇帝以外,实在想不出其他人还有这样的能力!”
我轻轻嗯了一声:“那你猜猜,会是哪位皇帝的陵墓呢?”
潘月灵抚摸着额头,分析道:“我看了一下,这艘沉船确实是一艘明朝官船,也只有明朝的造船术才能造出这样恢弘的大船,所以我们首先可以把范围缩小到明朝。
再继续往下分析,正如刚才我们所说,修建一座沉船墓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修建沉船墓的时候,必定是大明王朝最繁荣鼎盛的时候,而不可能是明朝开国的时候,或者是明朝走下坡路的时候。”
“分析的不错,继续说!”我饶有兴致的看着潘月灵,发现这一路走来她也成长了不少。
潘月灵托着下巴说:“明朝最繁荣的时期,莫过于郑和下西洋那段时期,也就是永乐、宣德年间,也正是因为那时候明朝的强盛和繁荣,才会有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壮举,再加上那个时期也是造船术的巅峰,所以这座沉船墓应该就是在这段时期修建的!”
说到这里,潘月灵的瞳孔闪闪发光:“我猜这座沉船墓,大概率是明朝永乐皇帝,也就是朱棣的陵墓!”
“永乐皇帝朱棣?嗯……”
我轻轻揉了揉太阳穴,朱棣这个名字在华夏历史上赫赫有名,可以说是留下了浓墨重彩且辉煌的一笔,他在位期间,开创了“永乐盛世”,那时候的大明王朝可以说是世界上经济最富饶,科技最发达的国度。
编修《永乐大典》,经营东北,派郑和下西洋,营建紫禁城,占领安南,五征漠北等等,都是朱棣的“杰作”。
我说:“但是据史书记载,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为明十三陵之首,名为明长陵。”
潘月灵嗤笑了一下,说:“史书上还说汉武帝的墓在茂陵呢,结果呢?却是偷偷在瓶山修仙呢!”
顿了一下,潘月灵又说:“自从去了瓶山仙墓,我就不太相信史书上记载的那些东西了,毕竟史书记载的东西,只是统治者想让你们看的东西,不想让你们看的东西,你们永远也看不到。
汉武帝在瓶山修仙,这明成祖说不定就在海底修仙!”
我被潘月灵一席话逗乐了,拍手说道:“有道理!相当有道理!”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了床,来到甲板上晨练的时候,发现郑有为和祁教授都已经晨练结束了。
郑有为递给我一杯咖啡,我摆摆手,说不太喝的惯,然后随手拿起一瓶牛奶喝了起来。
“小陈,今天天气不错,你们上午做准备,下午下海吧!”郑有为说。
我点点头,将牛奶瓶扔进垃圾桶。
“怎么样,今天是第二次下海,我们也确定了下面的古沉船是一座沉船墓,你那边有什么想法?”郑有为问我。
我想了想,把昨晚潘月灵的分析直接抬出来,跟郑有为讲了一遍。
郑有为听完之后,连连夸赞,说我的分析非常到位,就像巡航导弹一样精准。
我笑了笑,说:“其实现在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沉船墓的主人身份,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怎样进入沉船墓?”
郑有为想了想:“这倒也是!这种沉船墓,没有入口吗?”
我说:“船身是倒扣在海底的,就算有墓门,那也被压在海底,无法从下面进入了!”
“不能从下面进入,那只能从上面进入了吗?”郑有为问。
我叹了口气,面露愁容:“上面估计也不行,我们所说的上面,其实就是船底,你别看船底是木头结构的,但里面肯定封了土,用铁汁浇筑了船底内部,这样才能确保船身不被海水冲走,而且即使船底的木板被破坏,海水也会被隔绝在外面,不会渗入陵墓内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可能用炸药都无法将其爆破!”
郑有为听得沉默了,下面进不去,上面也进不去,那怎样才能进去呢?
眼睁睁看着沉船墓就在海底,但最后却进不去,那岂不是白高兴一场?
沉船墓就像是一个沉在海底的大铁桶,密不透风,想要钻进去,还真的不容易。
就在我们各自沉默的时候,潘月灵走了上来,一边扎着马尾一边说:“我想到一个主意,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
我和郑有为同时抬头看向潘月灵,我的表情是惊讶,郑有为的表情是期待,潘月灵能够破解这个难题?
潘月灵走上前来,随手在桌上拿起纸笔画了起来:“我以前在盗门的时候,曾听我爸他们讨论过沉船墓,他们当时分析了沉船墓的构造,说是沉船墓里面很可能存在一个排水系统,尤其是在这上面,也就是船底位置,可能存在暗藏的排水沟渠,这样才能释放海水的压力,要不然再结实的船体,也承受不住水下百米深的压强,更何况还是一艘木船!”
“怎么还不睡?不累吗?”我问。
潘月灵说:“累!但是不想睡,一想到海底下的那座沉船墓,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
我笑了笑:“你兴奋啥呢?”
潘月灵说:“我从小在盗门长大,虽说以前没有下过墓,但耳濡目染,也听说过许多陵墓,当时给我最震撼的就是沉船墓。
我第一次听说沉船墓的时候,既好奇又震惊,当时我就觉得这样的工程简直不可思议,谁能在大海下面修建陵墓?
所以,我一直都认为沉船墓只是一个传说,当你今天指出那艘古沉船是座沉船墓的时候,我才蓦然惊觉,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沉船墓存在!
其实我现在的心情跟磊娃子一样,迫不及待想进入沉船墓看看,毕竟一辈子也只能看这么一次!”
“是啊!”
我把双手枕在脑后,看着外面波光粼粼的海面,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喃喃自语道:“沉船墓,一辈子碰上一次也值了!”
潘月灵怀抱着枕头,继续说道:“修建这样的沉船墓,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墓主人除了皇帝以外,实在想不出其他人还有这样的能力!”
我轻轻嗯了一声:“那你猜猜,会是哪位皇帝的陵墓呢?”
潘月灵抚摸着额头,分析道:“我看了一下,这艘沉船确实是一艘明朝官船,也只有明朝的造船术才能造出这样恢弘的大船,所以我们首先可以把范围缩小到明朝。
再继续往下分析,正如刚才我们所说,修建一座沉船墓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修建沉船墓的时候,必定是大明王朝最繁荣鼎盛的时候,而不可能是明朝开国的时候,或者是明朝走下坡路的时候。”
“分析的不错,继续说!”我饶有兴致的看着潘月灵,发现这一路走来她也成长了不少。
潘月灵托着下巴说:“明朝最繁荣的时期,莫过于郑和下西洋那段时期,也就是永乐、宣德年间,也正是因为那时候明朝的强盛和繁荣,才会有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壮举,再加上那个时期也是造船术的巅峰,所以这座沉船墓应该就是在这段时期修建的!”
说到这里,潘月灵的瞳孔闪闪发光:“我猜这座沉船墓,大概率是明朝永乐皇帝,也就是朱棣的陵墓!”
“永乐皇帝朱棣?嗯……”
我轻轻揉了揉太阳穴,朱棣这个名字在华夏历史上赫赫有名,可以说是留下了浓墨重彩且辉煌的一笔,他在位期间,开创了“永乐盛世”,那时候的大明王朝可以说是世界上经济最富饶,科技最发达的国度。
编修《永乐大典》,经营东北,派郑和下西洋,营建紫禁城,占领安南,五征漠北等等,都是朱棣的“杰作”。
我说:“但是据史书记载,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为明十三陵之首,名为明长陵。”
潘月灵嗤笑了一下,说:“史书上还说汉武帝的墓在茂陵呢,结果呢?却是偷偷在瓶山修仙呢!”
顿了一下,潘月灵又说:“自从去了瓶山仙墓,我就不太相信史书上记载的那些东西了,毕竟史书记载的东西,只是统治者想让你们看的东西,不想让你们看的东西,你们永远也看不到。
汉武帝在瓶山修仙,这明成祖说不定就在海底修仙!”
我被潘月灵一席话逗乐了,拍手说道:“有道理!相当有道理!”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了床,来到甲板上晨练的时候,发现郑有为和祁教授都已经晨练结束了。
郑有为递给我一杯咖啡,我摆摆手,说不太喝的惯,然后随手拿起一瓶牛奶喝了起来。
“小陈,今天天气不错,你们上午做准备,下午下海吧!”郑有为说。
我点点头,将牛奶瓶扔进垃圾桶。
“怎么样,今天是第二次下海,我们也确定了下面的古沉船是一座沉船墓,你那边有什么想法?”郑有为问我。
我想了想,把昨晚潘月灵的分析直接抬出来,跟郑有为讲了一遍。
郑有为听完之后,连连夸赞,说我的分析非常到位,就像巡航导弹一样精准。
我笑了笑,说:“其实现在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沉船墓的主人身份,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怎样进入沉船墓?”
郑有为想了想:“这倒也是!这种沉船墓,没有入口吗?”
我说:“船身是倒扣在海底的,就算有墓门,那也被压在海底,无法从下面进入了!”
“不能从下面进入,那只能从上面进入了吗?”郑有为问。
我叹了口气,面露愁容:“上面估计也不行,我们所说的上面,其实就是船底,你别看船底是木头结构的,但里面肯定封了土,用铁汁浇筑了船底内部,这样才能确保船身不被海水冲走,而且即使船底的木板被破坏,海水也会被隔绝在外面,不会渗入陵墓内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可能用炸药都无法将其爆破!”
郑有为听得沉默了,下面进不去,上面也进不去,那怎样才能进去呢?
眼睁睁看着沉船墓就在海底,但最后却进不去,那岂不是白高兴一场?
沉船墓就像是一个沉在海底的大铁桶,密不透风,想要钻进去,还真的不容易。
就在我们各自沉默的时候,潘月灵走了上来,一边扎着马尾一边说:“我想到一个主意,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
我和郑有为同时抬头看向潘月灵,我的表情是惊讶,郑有为的表情是期待,潘月灵能够破解这个难题?
潘月灵走上前来,随手在桌上拿起纸笔画了起来:“我以前在盗门的时候,曾听我爸他们讨论过沉船墓,他们当时分析了沉船墓的构造,说是沉船墓里面很可能存在一个排水系统,尤其是在这上面,也就是船底位置,可能存在暗藏的排水沟渠,这样才能释放海水的压力,要不然再结实的船体,也承受不住水下百米深的压强,更何况还是一艘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