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憋宝人长耳朵的兔子
第355章 出海
小
大
“昨晚你们去珊瑚岛,究竟经历了什么?”
潘月灵把早餐放在桌子上,走过来替我擦拭着后背上的冷汗,动作极尽温柔。
“一段奇幻的经历!”
我爬起来,一边吃着早餐,一边把昨晚的经过讲给潘月灵听,包括珊瑚岛下的奇幻迷宫,以及那个神秘的蓝洞深渊,还有那只足有车头大小的千年血蚌。
潘月灵听得柳眉紧蹙:“我就知道,那么大一颗凤珠,绝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我喝了口海鲜粥,叹了口气,带着遗憾且愤恨的口吻说:“只是便宜了黄家兄弟那两个烂人!”
潘月灵说:“烂人自有天收,我相信,他们狂不了多久的!”
吃过早饭,郑有为便来敲门叫我们,说出海的船只已经在三亚等待了,我们今天就去三亚,然后从三亚出发去西沙群岛。
老符他们都准备好了,我们从蛋村出发,一路颠簸来到陵水县城,又从县城乘车前往三亚。
杜衡原本想要跟着我们一起出海的,但是老符坚决不同意,把杜衡送到三亚的大医院后,让杜衡谨遵医嘱,留院观察治疗。
郑有为很清楚杜衡在坚持什么,于是他跟杜衡承诺,先前支付的五十万定金就当是给杜衡的医药费了,也就是说,杜衡不用出海,也能领取五十万报酬。
杜衡十分高兴,对郑有为感恩戴德,这才答应住院治疗。
从医院出来后,我们直接前往海港。
郑有为租了一条商用的大轮船,轮船上配备了十多个船员,这些船员都是常年在海上跑船的,经验非常丰富。
船长姓张,名叫张军民,年近五十,个头不高,但是一双臂膀肌肉虬结,看上去也是相当的孔武有力。
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张军民也是个退伍军人,他以前就在南海舰队服役,是开军舰的,后来退役后就开始跑商船。
他们的商船是跨国商船,经常都需要跑欧洲那边运输货物,对于南海他们还是相当熟悉的。
“东西准备好了吗?”郑有为问张军民。
张军民说:“郑先生吩咐的事情,我们自然是不敢马虎的,请跟我来!”
张军民带着我们来到下层的一个船舱,这里是一个存放重要货品的货舱,舱门打开,只见里面整齐地挂着先进的潜水装备,还有各类水下武器,以及充足的弹药,活脱脱一个小型的军火库。
郑有为满意地点点头,然后问我满意吗。
我连连点头,开玩笑说,就算碰上海盗,这些武器都足够了。
王东北随手拿起一把突击步枪,熟练地拉了拉枪栓,满脸欣喜:“从来就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退出货舱,张军民又打开隔壁一个物资舱,里面堆满了各种高档红酒、啤酒、白酒、以及进口牛排、面包、海鲜等等高级食物。
张军民说:“郑先生,按照您的要求,食品物资也全都准备好了,完全可以保证我们所有人一个月在海上的物资!”
“哇哦!”
石磊哈喇子都流了出来,擦着嘴角说:“吃的这么好,搞得就像要去旅游一样!”
张军民微笑着说:“海上的生活很无聊的,再不吃好一点,那生活别提有多枯燥了!再说,这些食物都是郑先生亲自点名需要的,郑先生吃的东西,肯定高级得多!”
“哎!”
郑有为道:“话也不能这么说,我也是贫民窟长大的,到现在我都还喜欢吃地摊上的鱼丸呢,哈哈哈!”
一行人有说有笑来到上面船舱,张军民让下面的那些船员再次对商船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后,我们所乘坐的“凤凰号”商船便缓缓驶离三亚海港,披着落霞,往南海方向驶去。
离开海港的时候,正好是黄昏时分,太阳缓缓西沉,整片海域都被染成了金红色,波光粼粼的海面仿佛铺上了一层流动的碎金。
天边的云霞被夕阳点燃,呈现出橘红、绛紫、玫红的渐变色彩,与深蓝色的海水形成强烈对比。
几只海鸥的剪影掠过天际,为这幅绝美的自然画卷增添了几笔灵动。
随着太阳渐渐没入海平线,最后一道金光将海天交界处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海水开始泛起幽蓝的荧光。
等到暮色四合时,晚风送来略带咸味的海的气息,海浪轻拍船舷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庄严而温柔的静谧之中。
我和潘月灵站在甲板上,从夕阳西沉一直待到暮色四合,亲眼目睹了海上落日的全过程,心中的那种震撼实在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这么说吧,世间再伟大的画家,也画不出海上落日的那种绝美意境。
潘月灵的脑袋轻轻依偎着我的肩膀,任由海风吹起她的长发。
最后一丝残阳从我俩中间穿过,镌刻下了永恒。
有那么一刻,我真心希望时间能够静止。
“喂,你俩腻够了没有?进来吃火锅了!”王东北在上层船舱推开窗户,冲着我们嚷嚷。
“来啦!”
我应了一声,和潘月灵手牵手走进船舱。
二层船舱有个很大的餐厅,几张餐桌拼合在一起,围坐着不少人,除了留下几个值班的船员,其他人全都来了,差不多有三十人。
桌子上摆放着几口大锅,还有数十种琳琅满目的海鲜,澳洲龙虾、加拿大的象拔蚌、大西洋的蓝鳍金枪鱼、西班牙的鹅颈藤壶,每一样都是海鲜里的顶级食材,就连张军民都忍不住直言,他们虽然常年在海上工作,但都没有吃过这么奢华高级的海鲜火锅。
我悄悄询问张军民这么几桌顶级海鲜要多少钱,张军民说:“好几十万吧!算上酒水的话,上百万是有的!”
咕噜!
我什么话都没有说,默默咽下了碗里的象拔蚌刺身,有钱人的生活,不是我们不敢想象,是就算我们敢想象,也想象不到啊。
当然,这也从侧面体现了郑有为对这次行动的重视,以及对我们的尊重,谁不喜欢这样的老板呢?
潘月灵把早餐放在桌子上,走过来替我擦拭着后背上的冷汗,动作极尽温柔。
“一段奇幻的经历!”
我爬起来,一边吃着早餐,一边把昨晚的经过讲给潘月灵听,包括珊瑚岛下的奇幻迷宫,以及那个神秘的蓝洞深渊,还有那只足有车头大小的千年血蚌。
潘月灵听得柳眉紧蹙:“我就知道,那么大一颗凤珠,绝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我喝了口海鲜粥,叹了口气,带着遗憾且愤恨的口吻说:“只是便宜了黄家兄弟那两个烂人!”
潘月灵说:“烂人自有天收,我相信,他们狂不了多久的!”
吃过早饭,郑有为便来敲门叫我们,说出海的船只已经在三亚等待了,我们今天就去三亚,然后从三亚出发去西沙群岛。
老符他们都准备好了,我们从蛋村出发,一路颠簸来到陵水县城,又从县城乘车前往三亚。
杜衡原本想要跟着我们一起出海的,但是老符坚决不同意,把杜衡送到三亚的大医院后,让杜衡谨遵医嘱,留院观察治疗。
郑有为很清楚杜衡在坚持什么,于是他跟杜衡承诺,先前支付的五十万定金就当是给杜衡的医药费了,也就是说,杜衡不用出海,也能领取五十万报酬。
杜衡十分高兴,对郑有为感恩戴德,这才答应住院治疗。
从医院出来后,我们直接前往海港。
郑有为租了一条商用的大轮船,轮船上配备了十多个船员,这些船员都是常年在海上跑船的,经验非常丰富。
船长姓张,名叫张军民,年近五十,个头不高,但是一双臂膀肌肉虬结,看上去也是相当的孔武有力。
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张军民也是个退伍军人,他以前就在南海舰队服役,是开军舰的,后来退役后就开始跑商船。
他们的商船是跨国商船,经常都需要跑欧洲那边运输货物,对于南海他们还是相当熟悉的。
“东西准备好了吗?”郑有为问张军民。
张军民说:“郑先生吩咐的事情,我们自然是不敢马虎的,请跟我来!”
张军民带着我们来到下层的一个船舱,这里是一个存放重要货品的货舱,舱门打开,只见里面整齐地挂着先进的潜水装备,还有各类水下武器,以及充足的弹药,活脱脱一个小型的军火库。
郑有为满意地点点头,然后问我满意吗。
我连连点头,开玩笑说,就算碰上海盗,这些武器都足够了。
王东北随手拿起一把突击步枪,熟练地拉了拉枪栓,满脸欣喜:“从来就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退出货舱,张军民又打开隔壁一个物资舱,里面堆满了各种高档红酒、啤酒、白酒、以及进口牛排、面包、海鲜等等高级食物。
张军民说:“郑先生,按照您的要求,食品物资也全都准备好了,完全可以保证我们所有人一个月在海上的物资!”
“哇哦!”
石磊哈喇子都流了出来,擦着嘴角说:“吃的这么好,搞得就像要去旅游一样!”
张军民微笑着说:“海上的生活很无聊的,再不吃好一点,那生活别提有多枯燥了!再说,这些食物都是郑先生亲自点名需要的,郑先生吃的东西,肯定高级得多!”
“哎!”
郑有为道:“话也不能这么说,我也是贫民窟长大的,到现在我都还喜欢吃地摊上的鱼丸呢,哈哈哈!”
一行人有说有笑来到上面船舱,张军民让下面的那些船员再次对商船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后,我们所乘坐的“凤凰号”商船便缓缓驶离三亚海港,披着落霞,往南海方向驶去。
离开海港的时候,正好是黄昏时分,太阳缓缓西沉,整片海域都被染成了金红色,波光粼粼的海面仿佛铺上了一层流动的碎金。
天边的云霞被夕阳点燃,呈现出橘红、绛紫、玫红的渐变色彩,与深蓝色的海水形成强烈对比。
几只海鸥的剪影掠过天际,为这幅绝美的自然画卷增添了几笔灵动。
随着太阳渐渐没入海平线,最后一道金光将海天交界处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海水开始泛起幽蓝的荧光。
等到暮色四合时,晚风送来略带咸味的海的气息,海浪轻拍船舷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庄严而温柔的静谧之中。
我和潘月灵站在甲板上,从夕阳西沉一直待到暮色四合,亲眼目睹了海上落日的全过程,心中的那种震撼实在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这么说吧,世间再伟大的画家,也画不出海上落日的那种绝美意境。
潘月灵的脑袋轻轻依偎着我的肩膀,任由海风吹起她的长发。
最后一丝残阳从我俩中间穿过,镌刻下了永恒。
有那么一刻,我真心希望时间能够静止。
“喂,你俩腻够了没有?进来吃火锅了!”王东北在上层船舱推开窗户,冲着我们嚷嚷。
“来啦!”
我应了一声,和潘月灵手牵手走进船舱。
二层船舱有个很大的餐厅,几张餐桌拼合在一起,围坐着不少人,除了留下几个值班的船员,其他人全都来了,差不多有三十人。
桌子上摆放着几口大锅,还有数十种琳琅满目的海鲜,澳洲龙虾、加拿大的象拔蚌、大西洋的蓝鳍金枪鱼、西班牙的鹅颈藤壶,每一样都是海鲜里的顶级食材,就连张军民都忍不住直言,他们虽然常年在海上工作,但都没有吃过这么奢华高级的海鲜火锅。
我悄悄询问张军民这么几桌顶级海鲜要多少钱,张军民说:“好几十万吧!算上酒水的话,上百万是有的!”
咕噜!
我什么话都没有说,默默咽下了碗里的象拔蚌刺身,有钱人的生活,不是我们不敢想象,是就算我们敢想象,也想象不到啊。
当然,这也从侧面体现了郑有为对这次行动的重视,以及对我们的尊重,谁不喜欢这样的老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