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都结束了

罗荣王带着王青进了大门,刚转身,看到的就是蒋沫熙坚定的双眸和妮子含泪的感激注视。


再一看,妮子身后的郭子牧的下巴上也有着明显的泪珠。


罗荣王朝两个孩子笑笑,无声地招呼几人回去。


王石井上前抱起女儿。


蒋沫熙抬头看了眼妮子,张口:“打死她!”


蒋沫熙这一句令一直没什么表情的王石井露出一抹无奈。


他揉揉蒋沫熙的脑袋,说:“熙哥儿是好哥哥,不能随便打死人。”


妮子带着哭腔:“熙哥哥不打死人。”


蒋沫熙抬手握住妮子的手,噘嘴,不打死就不打死吧。


罗荣王笑了:“熙哥儿知道护着妹妹呀。”


蒋沫熙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郭子牧忍不住低声说:“王爷,谢谢,谢谢您。”


罗荣王回头,又看了眼郭子牧下巴上那两滴没擦掉的泪,说:


“不用谢我。安哥儿厉害,即便我不在,他也能解决。


今日之事虽说不令人开怀,却是让石井脱离了泥沼。”


说到这里,罗荣王看右侧,


“石井,身世之苦最是无解。这天下有多少人不得志在这身世上。


你的身世清白,青哥儿、妮子日后就不受父亲身世之苦;


你的身世无瑕,云安日后在外就能抬得起头,挺得起胸。


你二人日后要做什么,也才能不受流言蜚语的侵扰。


所以今日之事于你而言是福不是祸。”


王石井放下女儿,向罗荣王一揖到底:“草民,谢王爷大恩。”


罗荣王扶着他的双臂让他莫多礼,道:“别草民草民了,日后你就唤本王一声‘慕容伯伯’。


本王与你一家有缘,很是喜欢你们一家人。”


又看向眼眶里的泪水仍未擦干的妮子,说:“日后,妮子你就唤我一声‘慕容爷爷’。”


对“亲王”的地位仍很懵懂的王璟妍乖巧地喊了声:“慕容爷爷。”


“哈哈,就这样,好!”


罗荣王显得很高兴。


一人非常主动地喊:“慕容爷爷。”


罗荣王更笑了,揉揉对方的脑袋:“很乖。”


接着,罗荣王看向王青。


王青躬身行礼:“慕容爷爷。”


“很好很好。”


罗荣王拍拍肚子,对可能在懵的人说:“子牧啊,晚上你多弄几个好菜,大家都高兴高兴。”


回过神的郭子牧重重点头:“我,我这就去灶房。”


郭子牧脚步匆匆地走了,罗荣王看向王石井:“好了,走吧。”


王石井重新抱起女儿,跟着罗荣王一起去阳光室。


到了阳光室,罗荣王让蒋沫熙这个做哥哥带弟弟和妹妹回屋去洗洗脸。


王青意识到长辈们是有话要说,他拉着妹妹和大哥向长辈行礼后,就走了。


三个孩子刚出门,阳光室里的三个人就听到妮子说:“哥哥,你看看我的脚是不是也有两个指甲呀。”


王青:“回屋看。你是姑娘,不能在外人面前脱鞋哦。”


妮子:“知道啦,奶奶和秦娘都有说的。”


王青把妮子交给周婶,看着周婶带妹妹走远后才招呼大哥回房。


阳光室里,王石井烧水泡竹叶茶,一边回答罗荣王的问题。


罗荣王现在关心的重点是大槐树神和三只大虫。


邵云安今天这一顿忽悠把所有人都忽悠住了,包括王石井。康瑞也很关心大槐树神及虎哥的事。


邵云安之前就说了,他那个梦没有对任何人讲。


那王石井就只能说他们在山上遇到地动的情况,还要机智地编出一个他们休息的合适地点。


王石井在阳光室给自家媳妇儿善后;邵云安在外面给自家男人结尾。


王老太和王枝松被带走了。


朱文才亲自在判罚书上签字画押,这800两银子是朱家来出还是朱氏一族来出蒋康宁不关心。


但这笔银子到账,他才能放人。


代江派了一名手下拿着朱文才签字画押的判罚书去大山村要钱。


小山村的里正和郭氏族长则带走了郭招弟一家三口。


郭招弟和王田岩回去后只收拾了所有的私房细软和他们的衣裳,其余的什么都没带。


他们只想尽快离开这里,越快越好。


王大力家的田契全部拿了出来交给里正,里正明日去县衙办田契转户。


蒋康宁手上没有衙门的大印,只有他的私印。朱家的那张判罚要拿去县衙再补一个印。


王大力全程都如丢了魂般,任凭里正、王书平、赵元德处理。


王春秀也呆呆地坐在地上,对这一切都毫无反应。


事情全部处理完毕,蒋康宁告诉大山村的人除了朱文才和朱文华外都可以回去了。


朱家的几位叔伯留了下来,其他人心情复杂、心思各异地离开。


朱家的银子是要赔给王氏族中的,蒋康宁和邵云安也不必留在外面。


王书平全权负责盯着此事。


在蒋康宁和邵云安回到王宅,在王宅的大门关上后,王文和铁青着脸宣布开祠堂。


——王枝松从祠堂除名!


经此一事,王文和这位族长的位置也坐不久了。


不过王氏族人倒是不慌张。族长做得有失偏颇,好在王书平能撑得起来。


最主要的是王书平与王石井、邵云安的关系不错。


王氏族人大多数都恨朱婆子,要不是她,王石井现在还是他们的族人。


是不是同族同宗的意义绝对大于对方是不是仅仅姓“王”。


王宅现在住着一位王爷,县令大人与学正大人拿王宅当自己家。


王家肉眼可见的前途无量,可这一切,都与王氏一族无关了。


王石井愿意给族人一点甜头,那是人家心善;王石井不愿意,那谁也怪不到人家头上。


因为王石井的“王”与王氏一族的“王”不是同一个意思了。


待到王青长大娶妻生子,开枝散叶,人家的那个“王”与王石井才是同一脉的。


王四婶擦着眼泪往回走,王氏族人中不少人都心情低落。


赵氏一族和孙氏一族的人也是唏嘘不已。


把一个能令京城的王爷都住在自家的人硬生生地推出族中……


里正赵大叔和孙族长看了眼走在前面,由儿子、女婿搀扶的王文和,都在心里摇了摇头。


邵云安和蒋康宁回来后,得知罗荣王、康瑞和王石井都在阳光室,两人也就一起过去了。


邵云安一过来就得到了来自罗荣王的热情招呼。


阳光室放在地毯上的圆桌上摆了几碟点心,罗荣王借花献佛招呼邵云安快吃一点。


从早上忙活到半下午,所有人中午都没用饭。本来今天做全鱼宴的,只能改成一鱼八吃了。


邵云安也是先向罗荣王行了一个大礼,感谢对方为他和王石井出头。


罗荣王连连表示这没什么,于他而言不过小事一桩。相反,邵云安是明显的胸有成竹,早有对策。


在邵云安坐下后,罗荣王就迫不及待地问起了大槐树和托梦一事。


而蒋康宁在坐下后就开始脱鞋,等不及回房再脱了。


罗荣王不仅不嫌弃,反而还催促:“快看看你是不是两个指甲!”


蒋康宁脱下袜子一看……


罗荣王直起腰,带着点小骄傲地说:“你也没有嘛,康瑞也没有。”


蒋康宁沉默地穿上鞋袜,邵云安愣是没敢去看罗荣王和大哥脸上那明显的神色对比。


他心虚啊!


罗荣王心情愉悦地转向邵云安:“安哥儿,你再跟我说说那个大槐树底的事。”


话在嘴边绕了一圈,邵云安煞有介事地说:“其实大槐树底的事不是虎哥托梦告诉我的。


我以前遇到过一位高僧,之后就丢失了许多的记忆。后来我自杀又醒来后那些记忆就回来了。


这大槐树底的事情就是那时候想起来的。只是我当时只当是神话故事,没放在心上。


后来我发现井哥、青哥儿和妮子脚上的小拇指指甲都是两个,我就想这不会是真的吧?


后来井哥断亲离宗,我就想不明白朱婆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村里人都证明井哥是她生的,但她对井哥的态度太奇怪了。


我也知道村里有些传言,但村里也有老一辈的很肯定说井哥与他早逝的二叔公长得像。


我就暗中观察王氏一族的脚,发现真的很多人都是两个脚指甲。


那我就猜测,朱婆子对井哥如此态度的原因应该是出在她个人的身上。


至于王大力,他是个蠢的。完全视而不见井哥的五官与他相似的地方。


但我失忆又恢复记忆这个事吧不好当众说,我就推到我家虎哥身上了。


我家虎哥也确实不是普通的老虎,以后王爷您会知道的。”


罗荣王:“叫‘慕容伯伯’,青哥儿他们都喊我‘慕容爷爷’了。”


邵云安惊,什么时候的事!


王石井对他点了点头,晚点回屋说。


邵云安最热衷的事就是抱大腿,现在有条大腿已经摆在他面前了,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邵云安当即嘴甜地喊:“慕容伯伯。”


罗荣王笑呵呵地连说了两个好。


接着罗荣王就说:“本王是真的认为大槐树树神很可能来到秀水村了。


钦天监的监正眼神儿不大好,但他指出了敕南府,还是有点能耐的。


此事我需得向皇上如实禀报。异星在敕南,大槐树神落秀水,这是祥瑞呀!”


我了个老天爷!no!!


邵云安硬着头皮赶紧找补:“不用了吧。这祥瑞不能如此草率吧。那地动大水的或许跟大树没关系呢。”


罗荣王给了邵云安一个“你不懂”的眼神,一锤定音:“这就是祥瑞!如此大喜之事本王岂能隐瞒?


皇上给了本王尚方宝剑,就是要本王明察秋毫!本王若见到祥瑞却不上奏,那不是打本王自己的脸嘛。”


好吧,“本王”都出来了,邵云安也只能忍着心虚说:“行,行,您说了算。”


康瑞这时候问:“外面的事可都处置妥当了?”


蒋康宁:“细微末节之处交由王文和自行处置了。朱家拿了银子来,朱文才和朱文华便可回去了。”


罗荣王道:“石井离宗是被逼无奈,这800两银子本就不该他和安哥儿出。


不过安哥儿还是心善,没有要王大力那300两银,而是换了他所有田。”


王田岩走了,王枝松被送去虎行关,王大力身边只剩下了一个柔弱的王春秀。


即便是赔了一半的田给他,他一个人又能种多少。


相反,以他知道真相后的状况,有没有精气神去种田都难说。


他不用负担那300两银的赔偿,手里没了田也不用再去交田税。


待把王春秀嫁出去,那他真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了。


邵云安诚实地说:“我这不是心善,我这是一劳永逸解决麻烦。”


王大力以为王石井不是他的亲生儿子,所以对王石井冷暴力。


加上朱婆子心理扭曲地在一旁推波助澜,王田岩、王枝松、王春秀都不拿王石井当兄长。


王大力可能还会觉得自己没有掐死王石井还肯把他养大,已经是大度了。


结果现在真相出来,王石井是他的长子,还是他三个儿子里最能干的长子。


村里人不会可怜他,同情他吗?


王大力本来就是一个极度窝囊无能的男人,又丢了自己最能干的儿子和长孙。


朱婆子被他丢了,剩下的两个儿子也离他而去,他成了孤家寡人。


说到这里,邵云安摇摇头:“人呀都是同情弱者的。


朱婆子和王枝松是自作孽,活该,不值得同情,可王大力不是。


因为他懦弱,因为他无能,那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反而最容易激起他人的同情。


我又不缺那300两银子。


用几十亩田换我日后的清净,换没人在我面前说王大力可怜的话,很值。”


罗荣王赞许地说:“安哥儿你看得很通透。


说来说去,王大力都是石井的亲爹。不能让外人说他把自己的亲爹逼得没活路,那对青哥儿以后不好。”


邵云安点点头,他就是这么想的。


————


更新问题请大家看12、13号左右的“作家有话说”说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