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大槐树底的传说

有人提出疑问:“那不是可以滴在骨头上?”


邵云安翻了个白眼:“那我把你家老祖宗的尸骨挖出来,我的血要是能融进去那你是不是得喊我声爷爷。”


对方瑟缩,不敢吭声了。


罗荣王:“那安哥儿,你可有好法子?”


邵云安很自信地说:“要判断井哥的身世,很简单。


这位朱爷爷,我问你,你姐夫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我这种的就是双眼皮,没有褶子的就是单眼皮。”


邵云安喊自己一声朱爷爷,朱九喜就觉得他很不错,很懂礼。


朱九喜比较和蔼地回忆道:“是,单的。”


邵云安抬手指向王石井的眼睛:“大家来看,井哥是双眼皮。


父母双方若都是单眼皮,子女大概率会是单眼皮;


若一单一双,子女或单或双;若都为双,那孩子大概率是双。


就是孩子的眼皮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与父母是不是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这不能说是绝对,但大几率是这样的。你们看看是不是。”


围观的村民立刻有样学样地观察起来。


“爹,您和娘都是双眼皮,我也是!”


“爹!您怎么是单眼皮!怪不得我的眼睛这么难看!娘是双眼皮!”


“原来还有这样一说呀。”


王大力摇摇欲坠,王老太摇摇欲坠。


王大力是双眼皮,王老太是单眼皮。


王家的几个孩子王田岩是单眼皮,王枝松和王春秀可都是双眼皮!那不是随了王大力么!


最主要的是!王石井也是双眼皮!


“朱爷爷,我再问您,您姐夫的鼻梁可高?”


朱九喜:“不高不低。”


“大家且看,井哥的鼻梁很高,很挺。这鼻梁与双眼皮一样,大概率随父就是随母。


如果父母的鼻梁高,自己的鼻梁低,那可能是随了祖父祖母、外翁外祖母那一辈了。”


大家一看。


“哎哟!大力!你的鼻梁咋这高啊!以前都没瞧见!”


“朱婆子的鼻梁也不低,那石井肯定低不到哪去啊!”


“你没发现王田岩丑是丑,鼻梁还真是高呢!”


“王枝松和王春秀的鼻梁也高啊!青哥儿的鼻梁也高!”


邵云安侧身:“青哥儿,你把鞋袜脱了,两只脚。”


王青不问为什么要脱鞋,直接往地上一坐快速把鞋袜脱了。


所有人都看不明白邵云安的这番做法,难道脚也会随了爹娘?


邵云安抬头:“大家来看青哥儿两只脚的小拇指头。”


蒋康宁和康瑞起身过去蹲下,罗荣王不顾尊卑地蹲下看。


有那么几个胆子大的在王书平和赵元德的带头下凑了过来。没有跪着的人都大着胆子凑近。


见王爷和县令大人没有阻止,大家纷纷凑过来。


一开始众人还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的,摸不着头脑。


过了会儿,罗荣王出声:“青哥儿的小拇指甲怎么有两个?”


旁人:“有两个?”


“真的有两个!”


“怎么会有两个!”


邵云安靠着王石井,弯腰脱鞋袜。其他人见状也急忙脱鞋脱袜子。


先前在地里忙活的很多人都没穿鞋,直接往地下一坐就看自己的脚。


平时谁会注意自己的脚趾甲呀,还是最小的那个小拇指甲。


很多庄稼人平时连鞋都不穿,脚脏兮兮的。庄稼人也不讲究不怎么洗脚,就更注意不到了。


“我的没有!”


“我的也没有!”


“我的有!”


“唉唉!我的也有!”


“我怎么也有!”


邵云安的两只脚也光了,就是罗荣王都脱了自己的鞋袜。


罗荣王很惊奇:“嘿嘿,怪了怪了,本王都未曾发现本王的小拇指甲是两个!”


邵云安赤脚站好:“井哥,你把鞋袜脱了。”


王石井快速脱了鞋袜,所有人都去看他的小拇指头。


“是两个!石井是两个!”


邵云安见大家几乎都脱了,扬声:“大家可发现了?王氏一族脚的小拇指甲两个的居多。


你们再把王大力一家的鞋袜脱掉看看。”


王大力和朱婆子一家哪里有反抗的力气,除了王春秀以外,就是王在铮都被人提溜出来脱掉了鞋袜。


“王大力是两个!”


“田岩也是两个!”


“王枝松也是两个,两只脚的都是!”


“把春秀的鞋袜也脱了!”


王春秀哭着挣扎,被王四婶带头的几个婆娘把鞋袜给脱了。王春秀的小拇指甲同样也是两个!


可以说,王家只有王老太一人不是两个。


蒋康宁要不是正在审案的县令,也会忍不住脱掉鞋袜看看。


不过康瑞没去管自己的山长身份,他脱了,居然不是两个!


罗荣王迫不及待地问:“安哥儿,这到底是咋回事呀?”


所有人都盯着邵云安,等他解答。


朱九喜在这时候开腔:“姐夫的脚趾甲是一个。姐夫病重期间我给姐夫擦过身、擦过脚,我记得清楚。


我两个外甥子也是一个,他们两人自幼与我感情深厚,由我带大。


王爷和县令大人可派人前往道梁府查证。”


“云安!你快说说这是咋回事!”


罗荣王等不及了。


邵云安穿上鞋袜,开始解释——


曾经有这样一个不能称之为传说的传说。


脚的小拇指甲如果是两个,那就是从某地大槐树底下出来的同宗。


也可以说,脚的小拇指甲是两个的人一定是北方人。


这里没有某地这个省份,邵云安也是无意间发现王石井的脚小拇指甲有两个,才想起来这则传说。


之后他观察过王青和妮子的脚,小拇指甲都是两个,而蒋沫熙是一个。


邵云安记得他爹给他讲“三公五侯一王将”的历史背景时曾提到过安国公武家是出自于青屏府那一片,隶属于南方。


蒋康宁的祖上也是南方人,邵云安还开玩笑地想着不会这里也有什么大槐树底的故事吧。


不过这件事他没跟王石井提,不是故意不提,而是转眼就忘了没当回事。


后来王石井断亲离宗,邵云安始终觉得他的身世是一件隐患,就开始琢磨这件事了。


没有dnA检验办法,就不能暗中先查清王大力与王石井到底是不是亲父子。


那就只能从面貌和其他方面去查证了。


身世是王石井心里的苦,如非必要,邵云安也不会跟他提。


他仔细观察王氏一族的每一个人,也认真回忆与王老太一家人碰面时那家人的面容特征。


赵河跟他说过王石井长得很像他那个早逝的二叔公;


孙阿爷又说王石井是足月生的,邵云安心里已是认为王石井就是王大力的儿子。


可王大力和王老太对王石井的做法又确实说不通。


等到今天这一出冒出来,邵云安瞬间想明白了——


这不就是典型的爱而不得,然后把气撒在了孩子身上吗?


至于王大力,那是个蠢的,不要去猜他的想法。


穿好鞋袜,邵云安先问:“王族长,王氏一族的祖宗最开始就是秀水村的村民吗?”


王文和赶紧回答:“不是不是。王氏一族的祖上乃是洛定府嘉元县王家村人。


那时战乱又遇天灾,祖上便向南迁徙来到了敕南府,最后落脚于永修县秀水村。”


邵云安又问:“王氏一族的人你们可有发现,你们凡是具有王氏血脉的,脚的小拇指指甲都是两个?”


王书平:“我是。”


他拉过光着脚的儿子,“衍哥儿也是。”


“我也是。”王杏。


“我也是。”王四叔。


王氏一族同宗的人都出来作证,他们的脚小拇指甲确实是两个。


而当他们一个个站出来时,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声音:【我们真的是同宗!】


邵云安继续问:“那还请赵氏族人和孙氏族人你们看看自己的脚趾甲,是否是两个。”


“不是。”孙阿爷摇头,


“没有。”里正大叔也摇头。


孙氏和赵氏的人都摇头,他们没有,竟然还带着些失落。


有一个大叫:“我有!我是两个,我弟弟也是!”


所有人都看过去,却是唐根树和唐更生两兄弟。


唐根树的娘是王氏一族出来的,也不知怎么的,唐根树此刻却是眼含热泪。


邵云安对他点点头说:“因为你娘出自王氏一族,你和你弟弟都像了你娘,有两个小指甲。”


“安哥儿!你快说说!”


罗荣王很急。


邵云安开始解释(忽悠)了——


六百多年前,在北方有一棵大槐树,那棵槐树很大很大,不知已经存在了多少年。


就是二十个人围在一起都无法围拢他的树干。


那棵大槐树被人称为树神,他保护着方圆几百里的人们安居乐业。


可是有一天一道惊雷劈了下来,把这棵树神一劈为二,枝叶一瞬间全部枯死。


有人说这是树神已成仙得道;也有人说树神这是渡劫失败。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异象出现。


起先,先是有人陆续生病;接着,便是瘟疫横行,田里的庄稼枯萎、河流干涸。


一时间富庶的地方变成了炼狱之地。


在那里居住的人们在同一天晚上做了相同的一个梦。


梦中是那棵曾经郁郁葱葱的大槐树,他告诉大家灾难将至,要快快离开此地。


这么梦结束,大家又同时惊醒。


再去看时,他们发现那棵大槐树完全变成了焦树!


所有人都害怕极了,匆匆忙忙收拾了行囊就此背井离乡逃难去。


大槐树福泽之地人口数以万计,有的向北;有的去投靠别处的亲戚;有的往南。


一天之内,曾经的福地变成了人人闻之色变的灾难之地。


那片土地上的人们也都走的走,散的散。


而在人们离开后的第三天,暴雨降临。雨水足足下了一月有余,曾经安居的地方变成了一片汪洋。


可是,说来也奇怪。凡是从那里出来的人,脚的小拇指甲都变成了两个。


也许是大槐树依旧不放心自己曾福泽过的人们;


也许是大家即便要背井离乡也想着有朝一日能重回故土,认祖归宗。


这两个小拇指甲就是他们彼此相认的依据。


这也便有了凡是从大槐树底出来的人,脚的小拇指甲都会是两个,而且都会传给下一代的说法。


无论血脉多么稀疏,只要有大槐树底的血脉就一定会有两个小指甲!


解(忽)释(悠)完了,邵云安再问:“王族长,王家村可是在北方?”


王文和老泪纵横:“是!是在北方!


族谱上有写,王氏祖先迫于灾祸无奈迁徙,落脚于秀水村,望后辈有朝一日能回去寻根。


嘉元县早已没了,王家村更是无迹可寻。


王氏的族谱也是祖先落脚秀水村后几代后才重新开始谱写。


我们只知祖宗当初是不得已离开王家村,却不知真相为何,原来,原来……”


王文和跪了下来,向天高举双手:“我们是,我们是大槐树树神保佑之人!”


王氏一族的人全部跪了下来,老人们更是痛哭流涕:“我们找到根了!找到根了!”


王石井拉过王青一起跪下。


罗荣王眼泪汪汪:“本王的祖上竟然遇到过如此的劫难,幸得树神保佑。本王竟然也找到根了……”


邵云安:“……”


他能说他根本就是胡诌的吗!


清清嗓子,邵云安赶紧说:“寻根的事情以后再说,咱们先来说井哥的事。”


王文和抹了把泪,厉声说:“石井就是咱王氏一族的人!”


“对!就是!”


“是咱王氏一族的!”


罗荣王擦干眼泪:“朱氏,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朱文才硬着头皮出声:“王爷,草民从未听过此大槐树一事……


王爷和县令大人也该是从未听闻,那邵云安又是如何得知的?”


全扬立刻静悄悄的,都看向了邵云安。


邵云安给了他一个王之蔑视:“我知道而你不知道的多了去了。这就是你跟我的差距!”


朱文才:“……”


邵云安看向罗荣王:“王爷,这是虎哥入梦告诉我的。”


罗荣王:“虎哥入梦?”


所有人:“那三只大虫?!”


邵云安又开始胡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