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漏气的蒸汽机
金州码头船来船往人头攒动,一片繁忙景象。/秒/璋!结/暁!税′徃, ^追′罪!薪¨璋^踕*
毛承克的船刚一靠岸,就在守在岸边的阿柱就拽着毛承克往工坊跑。
一边跑还一边迫不急待的汇报着这段时间的突破。
从他的那个兴奋劲可以看出,这段时间他可没有白忙活。
进了工坊,只见锻炉里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一台铁家伙正趴在木架上。
毛承克定睛一看,好家伙!
阿柱完全是按照他给的“烧开水”的核心点子设计制造的。
其外观就像一只超大号的铁锅,一根活塞杆从锅外伸出来连接着动力传动系统。
“少帅请看!”阿柱胸有成竹的下令道,“点火!”
随着工人不断向锅炉里添加煤炭,水温开始渐渐上升,白色的蒸汽开始增多。
活塞杆随着蒸汽的嘶鸣上下抽动,带动着旁边的砂轮由慢到快不停转动,火星子溅在青砖地上,烫出密密麻麻的小坑。
东江军的第一台蒸汽机成功运行了起来!
“少帅您看!” 阿柱扯开被汗水浸透的短褂,指着那台机器亢奋道,“这是第三十二版样机,烧煤量比上个月省了一半,就是……”
他突然挠挠头,声音低了下去,“密封还是不行,漏气太厉害,跑半个时辰就得停。′精+武¨暁!说′徃/ ?首!发·”
毛承克蹲下身,盯着汽缸与活塞的缝隙。
蒸汽正从那里丝丝往外冒,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带着股硫磺味。
他伸手摸了摸活塞,铸铁表面虽己打磨得光滑,却仍有肉眼难辨的纹路,这就是漏气的根源。
“密封圈呢?” 他记得上个月让工匠试过用浸油的麻绳当密封垫,可看这情形,显然没起作用。
阿柱从墙角拖来个木箱,里面堆着各种试验品:浸过松脂的棉线、裹着铅皮的麻布、甚至还有用鱼鳔熬成的胶块。
“都试过了,” 他拿起块油乎乎的麻布,“最多撑一个时辰就磨烂了,还得是您说的那种‘弹性胶’才行。”
毛承克所说的“弹性胶”自然就是原产地于南美洲的天然橡胶。
后来又从南美传到了东南亚,但是在大明想要获得还得要花一些功夫。
“橡胶的事有眉目了。” 毛承克笑了,这个事他一首上着心,并不停的打发人到处去寻找,甚至必要时可以找在吕宋的西班牙人购买。
“上个月有朝鲜商人去南洋打听,还真找到了。说是在吕宋岛有种树,割开树皮能流出白浆,晒干了又韧又弹,就是运回来得半年,还贵得离谱。?k*s·y/x\s^w′.*c!o*m_”
二狗在旁边咋舌:“半年?那咱们这机器岂不是得等半年?”
“等不及。” 毛承克拿起块浸油的麻绳塞进汽缸缝隙,“先凑合用着。让铁匠把活塞再磨三遍,缝隙控制在半分以内;另外,把复州的猪油都运过来,浸麻绳用猪油比松脂更耐烧。”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让木工做十个木模,咱们同时开工,总能试出最好的密封方案。”
阿柱眼睛一亮立即说道,“少帅说的有理,我这就去安排。”
“嗯,等成熟的蒸汽机做出来了,就可代替现在的以水力为动力的机床,咱们的枪炮产量和质量还能再提上一个台阶!”毛承克用手抚摸着眼前的铁疙瘩兴奋的说道。
看完了蒸汽机,他又来到了屯田所。
刚到便见一个朝鲜工匠捧着个陶罐跑来,里面装着黑糊糊的膏状物,散发着股刺鼻的氨味。
“启禀少帅,您要的‘硝石肥’成了!” 他用木棍挑起一点,“在菜地里试了半亩,萝卜长得比拳头还大!”
毛承克眼睛一亮,这土制化肥是用硝石、草木灰和人畜粪便发酵的,虽比不上后世的化学肥料,却比单纯的农家肥见效快得多。
“好东西!” 他拍了拍那工匠的肩膀,“再烧五十斤硝石,配成肥料送到屯田区,咱们种两亩试验田,看看水稻能不能增产。”
相比之前的蒸汽机,“土制化肥”其实是丝毫不逊色的一项划时代的战略大杀器。
在明末小冰河时期背景下,土地大多欠收,如果有化肥的加持,不知道能救活多少百姓。
而有了人就有了源源源不断的兵源,在这个乱世便也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因此,对于化肥的研制,毛承克更是比其它项目投入了更多的心血和关注。
为此他也下达了要比其它项目更多的奖赏,就像眼前的朝鲜工匠,本来只是个战俘,但弄出了化肥马上便成为了整个项目的负责人,享有不亚于千户的待遇。
此时叫做李义南的朝鲜工匠跪在地上,用头杵着地道,“卑职定不负少帅重托!”
看完化肥,毛承克又转到车床区,几个工匠正围着台新造的机器忙活。
这台车床是毛承克根据记忆口述理论,由工匠们自由发挥研制出来的,本来应该由蒸汽机带动皮带轮转动,但现在蒸汽机还不能达到使用标准。
所以暂时还是还是由水力来驱动,但即便如此,比之从前的原始机床的表现也要好上不少。
“少帅,这玩意儿能车出标准尺寸的螺栓了!” 工匠举着个亮晶晶的铁螺栓,螺纹规整得让人心头发颤。
毛承克接过螺栓,掂量着分量:“就是水力不太稳定,废品率有点高太费铁了。”
他望向窗外堆积的矿石,“得让挖矿的弟兄再加把劲,老铁山的露天矿不够用,就往深处挖,安全绳和矿灯都得配齐,不能让人白白送命。”
傍晚时分,工坊的烟囱渐渐冷了下来。
毛承克坐在门槛上,看着夕阳把蒸汽机的影子拉得老长。
阿柱递来块烤红薯,他掰了一半递给二狗,自己咬着红薯道:“橡胶的事别全指望南洋,去登莱找佛朗机人,他们那里应该会有的。”
“去找红毛鬼?” 阿柱愣了愣,“他们会有吗?”
“你去试试不就知道了。” 毛承克吐出红薯皮,“咱们现在缺是时间,多寻些门路总是没错的,等橡胶来了,咱们就造蒸汽船,到时候从金州到天津,不要半天就能到!”
夜色渐深,工坊里只剩下守夜的工匠。
那台第三十二版样机安静地趴在木架上,汽缸上还沾着没擦干净的猪油,像一头蓄势待发的铁兽。
毛承克越看越喜欢,这台漏气的机器,此刻正拖着整个时代往前挪,慢是慢了点,但总有一天,会跑出惊雷般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