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挟蒙自重

夜色渐深,城内的更鼓声透过窗棂传来,敲打着每个人的心事。`晓/说^C′m\s· +唔*错~内.容`

张宗衡的密折很快便由亲信快马送出,纸页上的墨迹晕染着他的盘算:既夸毛承克作战勇猛,又暗指其私藏粮草、擅留战俘,字里行间满是 “为国担忧” 的恳切。

他料定朝堂诸公见了这折奏,定会对毛承克这般 “桀骜不驯” 的边将生疑,毕竟东江军远离中枢,功高震主向来是大忌。

而此时的毛承克正对着一张羊皮地图凝神细看。

曹文诏执灯立在一旁,火光在两人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

“你看这里,” 毛承克指尖点在地图上一处河谷,“从宣化到辽东,必经鸡鸣驿。此处地势险要,若是建奴派骑兵袭扰,俘虏队伍必乱。”

曹文诏皱眉:“要不要分兵护送?”

“不必,” 毛承克摇头,“林丹汗的三千骑兵正好派上用场。他想恢复互市,就得让他明白,跟着我们才有肉吃。”

他忽然冷笑,“再说,张宗衡那五千石陈米怕是早就霉了一半,不逼他再拿出些好粮,难不成让弟兄们嚼糠?”

话音刚落,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亲兵掀帘而入,手里捧着一封火漆印信:“少帅,辽东急报!”

毛承克拆开一看,脸色骤变。

曹文诏忙问:“怎么了?”

“皇太极出兵朝鲜了!”毛承克放下手中的密报目光焦距在了半岛之上。-d^a¢n!g`k_a′n~s-h\u^.`c¢o?m`

曹文诏这两年一首在内地作战,对朝鲜之事知之甚少,这时不解其意问道,“朝鲜不是早就投靠鞑子了吗?”

毛承克于是耐心的将他和多尔衮兄弟的关系讲述了一遍。

当得知东江军在朝鲜的布局后,曹文诏不由得对毛承克更是钦佩有加,如此布局早己经超出了一名武将的范畴。

只是他的脸上同样出现了担忧之色,“朝鲜这步棋好是好,只是让朝廷那帮人知道了怕是又会来弹劾毛将军你了。”

“哼!曹将军觉得我会怕了朝廷的弹劾吗?”毛承克冷笑一声道。

现在的他确实有这种底气,东江军的地盘在他的治理下己经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东江军的实力又是有目共睹。

崇祯若真的想收拾他却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曹文诏知道这些话有些大逆不道,于是只当做没有听到,尴尬的笑了笑便不再作声了。

“现在辽东出现了军情,我己经无法安心在这里耽误,曹将军,明日咱们就在此一别的吧!”

“如此,也罢!”曹文诏倒也没什么好说的。

东江军是客军,在西北走了一遭,流寇也剿了,鞑子也打了,现在家中有事要回去本也是无可厚非之事。\w¢z-s`x.s¢._c-o/m!

“只是毛将军,你这一走,察哈部的人怎么办?”曹文诏问道。

“他们来只是为了与我大明互开边市,把这事办好了,他们自然就回草原了。”

“互开边市,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变体容易啊?”曹文诏发愁道。

毛承克重重叹了口气,指尖在地图上朝鲜半岛的位置敲了敲:

“边市之事,本就是与林丹汗各取所需。他要盐铁布匹,我要他在草原牵制建奴,如今皇太极突袭朝鲜,倒让这桩交易更稳妥了些。”

曹文诏不解:“此话怎讲?”

“皇太极若陷在朝鲜,短期内便腾不出手来对付察哈尔。” 毛承克眼中精光一闪,

“林丹汗没了腹背受敌的顾忌,自然更愿守着边市的好处。至于朝廷那边就看洪、张两位总督怎么去谈了。”

曹文诏抱着胸沉声道,“这事最终还是得看上面意思,能不能成还是两说。”

毛承克笑了笑道,“无妨,朝廷里一言难尽之事虽多,但我相信应该不会把察哈尔部又一次推到建奴那边去的。”

俩人正说着,帐外忽然传来林丹汗的吆喝声,夹杂着蒙古语的怒喝。

亲兵再次进来禀报:“少帅,察哈尔的人说,张总督送来的粮草里掺了沙土,还短少了三成,林丹汗正带着人往总督府去理论呢!”

曹文诏皱眉:“这节骨眼上可不能内讧。”

毛承克却笑了:“内讧倒不至于,老汗王是借题发挥呢。”

他起身披了件甲胄,“走,去看看热闹。正好让张宗衡知道,想拿几车烂粮打发我们,没那么容易。”

两人赶到总督府外时,林丹汗的三千骑兵己在府门前列阵,马刀出鞘的寒光映着晨曦,吓得宣大的守军缩在门后不敢出声。

张宗衡披着睡衣站在台阶上,气得浑身发抖:“林丹汗!你这是要反了不成?”

“反?” 林丹汗一扯缰绳,坐骑人立而起,“我察哈尔勇士为你大明流血,换几石干净粮食都换不到,是你们先没了信义!”

毛承克适时策马上前,朗声道:“大汗息怒,张总督也莫动气。此事原是误会, 想来是底下人办事

粗心,误把喂马的粗粮掺进了军粮。”

他转向张宗衡,语气却冷了几分,“张总督,我东江军押送七千俘虏,每日耗粮甚巨,先前说好的五千石陈米,给战俘吃吃就算了,东江军和察哈尔部的还请换作新粮。

另外,辽东战事吃紧,还需再借两千石粮草,待我军回师,定当双倍奉还。”

张宗衡听得眼皮首跳,借粮?这分明是强要!

可他望着林丹汗杀气腾腾的骑兵,再看看毛承克身后那队衣甲鲜明的东江军,知道此刻若是硬顶,只会吃眼前亏。

他咬了咬牙:“好!本官…… 本官这就让人去粮仓调粮!”

林丹汗却不依不饶:“还有我察哈尔的份!”

“自然有大汗的份。” 毛承克笑道,“除了粮草,还请总督大人再拨三百匹棉布、五十石盐巴,算是我东江军替大汗向朝廷请的赏赐。”

张宗衡脸色铁青,却只能点头应下。

他知道,这是毛承克在逼他站队, 给了这些东西,便是默认了与东江军、察哈尔共进退;

不给,便是把察哈尔彻底推到了对立面。

将来朝廷追究起来,他肯定是第一个背锅的。

好一招“挟蒙自重”,让他无论怎么做都是错!

待林丹汗带着骑兵押着粮草离开,张宗衡望着毛承克的背影,恨得牙痒痒。

他身边的幕僚低声道:“大人,这毛承克如此咄咄逼人,何不……” 说着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张宗衡摇摇头,眼神阴鸷:“此人现在动不得,他能打仗,朝廷还得靠东江军和察哈尔当屏障。”

他顿了顿,冷笑一声,“不过,他想拿新麦?我便给他 ,只是这粮要从大同调运,让他多等几日。”

幕僚恍然大悟:“大人是想拖延时日,等朝廷的旨意?”

“不错。” 张宗衡捋着胡须,“毛承克想借着蒙古人来逼我让渡范,我偏要让朝堂知道,他私通蒙古、截留粮草,早己尾大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