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人换粮

东江军现在势头正劲,毛承克的风头一时无两。+丸′ ! \鰰?占+ *耕?鑫′嶵¨筷,

一般的东西还真很难打动他。

吴三桂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让祖大寿开出的价码就是---人!

要说他的眼光还非常的毒辣,一下子看到了东江军的命门所在。

那就是缺人!

别看毛承克现在坐拥金、复、盖三州加上旅顺和双岛,另外还有他爹毛文龙占领的皮岛、广鹿岛等众多海外小岛。

但他们的人口加起来不过五万余人,其中还有一半是最近一年从天津拉过来的流民。

如此少的人口也就大大限制了东江军的军队规模。

到现在为止,毛承克手下的主力部队也仅仅只有两万人左右。

除去一些守备部队,他能用于野战的人数也就一万余人。

毛承克为此也是颇为头疼,只是除了在天津不断招募流民以外也没有别的太好的办法。

而吴三桂让祖大寿给东江军提出的条件就是用辽东的流民以及一些不入流的辅兵、乌合之众来换取粮草和金银。

“毛承克会同意吗?”祖大寿虽然觉得外甥分析的很有理,但还是有点担心的问道。

“舅父,您就放一万个心,毛承克最缺的就是人,他一定会同意的。+w.a*n^b~e¨n?.^o*r+g.”吴三桂拍着胸脯保证。

“那好,咱们这里什么都不多,就是张着嘴等着吃饭的人多,只要毛承克愿意,让他去尽管挑。”祖大寿狠狠的点了下头。

事不迟宜, 他立即让手下一名亲兵队长带着他的亲笔信赶往了金州。

金州如今己经从前线变成了后方。

随着两次金州保卫战的胜利,以及和多尔衮两百旗达成默契结成同盟。

东江军和后金的战略重心也逐渐向朝鲜边境地区转移。

正是因为战争压力的减小,金州的发展建设慢慢成为主要任务。

毛承克一边为他的地盘不断壮大而欣喜的同时也在头疼人口不足的问题。

如今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真是哪哪都缺人。

不过俗话的说的好,刚要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

祖大寿的救援信里跟他提到了打算用一个流民换十石粮食条件。

“十石粮食太贵了,本帅可换不起......”虽然毛承克现在很缺人,但他也不想当这个冤大头。

“十石粮食很公道的价格了。”祖大寿的亲兵队长一副寸步不让的架势。

“如果是这样,那咱们就没什么好谈的了咯!来人啊!给这位将军安排好酒好菜,吃完了就送他回去吧!”毛承克起身就要送客。·3*4_k,a*n′s¨h+u!.¢c\o~m_

“毛将军请慢!”亲兵队长一看他不按套路出牌急了,“您都不还还价?”

“还价?还什么价?十石这么贵的价格,我怎么还?不还了,不还了,粮草你们爱要不要!”毛承克挥挥手,有点气鼓鼓的说道。

“八石一个人,不能再少了!”亲兵队长抹了把汗叫道。

“不要!不要,还是买不起!”毛承克想也没想一口拒绝。

“毛将军要是样的话,那可真没得谈了!”亲兵队长作势要走。

“不谈就不谈,请便!”毛承克根本不甩他。

“这......”亲兵队长一时骑虎难下,脸上表情尴尬不己,最后心一横咬牙道,“五石一个人,真不能再少了!”

“五石?”毛承克眼珠灰溜溜一转,“两石换一人!”

亲兵队长脸色陡然一变,“毛将军,没您这样还价的!”

“就这个价,你们爱卖不卖,西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不到处都是,你们不卖别的地方有人卖!”毛承克冷笑道。

其实两石粮食换一个成年劳动力在这个时代是一个还算公道的价格。

如果再晚上几年流寇西起的时候,这个价格甚至会低至一石粮食换一个人。

祖大寿显然想把毛承克当冤大宰。

但毛承克对市场行情了如指掌,自然不会被他骗。

亲兵队长一看骗不了毛承克,心中也是一阵懊恼,不过事情还是要谈的,他不能空着手回去复命。

“只要大米和白面,粟米可就还要加一石!”这是亲兵队长最的倔强了。

“可以,不过两石是成年男子的价格,妇女和小孩子另算,老弱病残不要!”毛承克也提出自己的要求。

“这个自然,毛将军想要多少人?”

“你们有多少人?”

“三五万人总是有的,毛将军不会全都要吧?”

“第一批先送五千壮劳力过来吧,尽量不要成了家的,拖家带口的多了可养不起。”

“这个只能尽量,没成家的哪里这么好找?”

“行,你们回去准备,粮食不是问题。”

“那末将告辞了!”

送走了祖大寿的亲兵,毛承克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这个祖大寿还真

替他解决了个燃眉之急。

现在他金州的兵工厂在技术上有了西洋工匠的支持,原料上有多尔衮提供的上好精铁矿。

正是他开足马力大生产的时候,这些壮劳力的到来对东江军来说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至于粮食,他现在还真不缺,这一年来,金、复两州的屯田都开始陆续有了产出。

后面的盖州屯田最晚明年也能有产出。

再加上他还可以从朝鲜购买粮食,所以对他来说粮食还真不缺。

至于钱,他如今己经将旅顺打造成辽东最大的中转点,只要来往倭国和朝鲜的船只都要路经此地,每年的税收都不是笔小数目。

另外还有毛岛走私,没有了蓟辽总督的掣肘毛文龙的走私业务再次红火了起来。

说起毛文龙,他现在己经完全无心军务,随着毛承克的成长,他己经将军权全部移交了出去,乐得一个清闲。

他自己则在皮岛安心做起了的生意。

现在都不爱别人叫他“毛帅”了,逢人就要人叫他“毛老板”......

他自己私下不止一次跟毛承克提起过,等再帮他赚两年钱就回杭州去养老,这次他是真的想激流勇退了。

父亲心生退意,毛承克自然没有意见,也乐得他去颐养天年。

而此时的东江镇其实己经真正意义上属于他的了。

不过他在东江呆的久了却似乎忘记了,自己顶着的还是“蓟镇总兵”的头衔。

之前朝廷没有和他认真,但并不代表忘记了这事。

此时在朝堂上对于毛承克的争议正越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