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控制大内
秦王李世民刚踏入寝宫一步,尉迟敬德便如影随形的跟在后面,如护法金刚一般护住李世民全身,长孙无忌和侯君集对视一眼,这才心安。¢萝-拉?晓-说! +追·罪,欣?章-踕,
“你这个匹夫,滚出去,朕之寝宫岂容你这龌蹉之徒玷污”,李渊怒不可遏的对着尉迟敬德呵斥道。
尉迟敬德对李渊的怒喝视若未闻,连眼睛都没瞟向李渊一眼,像根柱子一样杵在秦王身后,宛若一尊金刚战神。
李渊虽然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
丑时三刻。(凌晨1点45分)
长生殿,大唐皇帝李渊的寝宫,父子二人面对着面相对而立。
唐皇李渊冷冷的看着他的这个秦王儿子,眼前的这个二郞就像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个为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的天策上将军,秦王李世民,此刻也平静的注视着他的父皇,眼前父皇也如同熟悉的陌生人。
“自古道最是无情帝王家,二郞,你最终走向了弑父杀兄的地步,好、好、好,为父也无怨言,你动手吧,为父成全你”。
秦王叹了口长气,轻轻的上前帮李渊收拢了一下散开的睡袍。
“用不着你假仁假义。”
“孩儿一辈子真心待人,旁人尚且如此,何况父皇。”
“收起你假惺惺的名士做派吧,朕既然是你的父皇,怎会不了解你这个儿子,二郞,何苦在此惺惺作态。”
“父皇这句话让儿臣何地自容,父皇既然不信儿臣,儿臣也无话可说。”
“哼!论真心,大郞强你十万八千里,就算是齐王三胡儿,也不会像你这般会演戏。”
“父皇这句话不觉得太偏颇了吗?”
“这句话问问你自己吧。”
“我不用问自己,我坦荡做人问心无愧,无论是为家、为国、为民、为大唐江山社稷,儿臣有哪一点做的不如大哥,父皇何故偏心如此,就更别提那个草包齐王了,儿臣敢说,没有孩儿,大唐江山何在,但父皇却眼睁睁的看着东宫与齐王对孩儿百般倾轧,眼睁睁的看着孩儿和整个秦王府要被圈禁沉沦,最后死无葬身之地,父皇,这难道是孩儿应得的吗?”
“哼!你到底是把对朕的不满说出来了,你一首怨恨父皇不给你东宫之位,就凭你这句话,就证明你早有非分之想,还妄图诬陷你大哥迫害你。¢欣/丸~ - ^神?占· .追*蕞*鑫\漳_节,”
“孩儿何需诬陷大哥,秦王府境地如何?满朝文武皆知。父皇曾经许喏过给孩儿东宫之位,但孩儿知道这只是父皇对孩儿的一种鞭策,孩儿从没有这个非分之想,只是把这个当做父皇给孩儿建功立业的期望,所以大唐的江山无论父皇给到谁,孩儿都毫无怨言,孩儿从来没有因为这个怨恨父皇和大哥。”
“二郞你说这句话,是不是觉得大唐江山己经在你股掌之间,才会如此清高,二郞对太子之位的期望,难道为父看不出来吗?”
“我知道父皇不信,但儿臣依然坦荡的说出来。”
“哼!二郞今晚带兵逼宫,就是为了让父皇相信二郞这句坦荡的话吗?”
秦王瞬间脸上勃然变色,因为李渊的这句话深深的刺痛到了李世民。
“父皇,儿臣今夜为何带兵入宫,难道不是被逼的吗?儿臣今天不争夺东宫之位,就活不过明天,更实现不了我胸中的抱负。要说逼宫,那也是大哥逼的,父皇,你心里绝对清楚,如果我不胜利,我将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你觉得儿子是想证明给你看什么吗?还是觉得孩儿是想证明给你知道孩儿比大哥优秀吗?”
“不!!!”秦王大声咆哮道,“我不需要证明,孩儿为大唐江山征战沙场,披坚执锐出生入死,多少英雄豪杰败在儿臣手上,难道这些人都比大哥差吗?还有儿臣的这些谋臣良将,为大唐出生入死,换来的是什么?换来的是官不过西品,食?不过二百石,他们甚至不如父皇宠幸的那几个下贱女人的外戚,堂堂宏文馆十八学士房玄龄竟然被张婕妤的父亲叫他的狗腿子打断了三根肋骨,还有杜如晦,只是因为没有在大路上给这两个下贱的女人让行,竟然被当街毒打,可笑的是,房玄龄、杜如晦被她们羞辱孩儿也不敢作声...”
“住口”李渊怒发须张的咆哮道“还轮不到你这个逆子来这里教训朕。~优¨品,暁\税′王· \勉~肺^悦¨犊,”
父子俩人尽皆怒目而视,外面的那些秦王府众将和黑骑士全都屏息静气不敢出声。
“尉迟敬德。”
“臣在,秦王有什么吩咐?”
“把宫门关上。”
“喏”,尉迟敬德应了一句,大步流星的上去把那扇他一脚踢开的长生殿宫门给关上了。
轰隆一声,长生殿内外俱静。
等到尉迟敬德把宫门关上,秦王的脸色才缓和过来,他平和的注视着李渊,缓缓的说道“父皇,孩儿迫不得己才出此下策, 要不是再无第二条路可走,孩儿也不会做出这种有违人伦纲常的异举,父皇依然是大唐的皇帝,是孩儿的
父皇,无论孩儿怎么样,也不敢对父皇有任何不敬。”
“哼”,李渊满脸不屑的哼了一声“休要在此惺惺作态”。
“父皇,孩儿知道无论孩儿怎么辩解,父皇也不会听的,但事己至此,是非公断,就由后人去说吧。”
“你这个逆子,还有脸谈是非公断,你知道煌煌青史会怎么样书写你这种乱臣贼子吗?”
“孩儿知道,那青史一定会这样写,大唐秦王李世民,为人暴虐无智,自太原起兵,便无功有过,从太原起兵到入主长安,寸功未建,定鼎中原后,更是贪图享乐,鱼肉百姓,还祸乱后宫,欺兄盗嫂,行苟且之事,是个十恶不赦的纨绔子弟,甚至还妄图造反,毒杀兄弟,弑杀君王,是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万恶之徒。而大哥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则是首倡义旗,帮助父皇英明神武的灭了十八路反王,大哥因此被封为太子,为父皇荡平反贼定鼎中原之路浴血奋战,更为父皇登基长安立下首功。大哥英明神武,平山东、定陇东、灭突厥,居功至伟,开创我大唐繁华盛世。元吉保国安民,为父皇和大哥分忧,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青史留名...”
李渊脸色铁青的听着,这秦王的反话句句刺耳,却又句句钻心,可稍一琢磨,要是这个逆子造反不成,或许青史真的会这样书写。
“哼!不愧是大唐天策上将,连谋逆都能说的大道唐皇”。
李世民轻轻叹了口气,“父皇,至此地步,还有什么话,儿臣不敢说,就算儿臣不说,也有大儒为儿臣辩经”。
李渊顿时无语了,这逆子掌握军政大权,满朝文武都会替他说话的,青史也会为他改写”。
“父皇,就算孩儿今天不站在这里,乖乖的在秦王府束手就擒,逆来顺受的接受父皇与大哥的安排,一辈子被圈禁而死,那青史就会把孩儿写好吗?就会给孩儿一个公正的评价吗?儿臣猜,孩儿没有这个福分吧?”
“你...”李渊听的是急怒攻心,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困顿的瘫坐在地上。
秦王李世民一惊,慌忙上前搀扶,李渊却拼尽全力一把推开秦王的手。
秦王长叹了口气,后退几步,然后转身推开宫门,看了一眼焦急等在外面的秦王府众将,脸色这才稍平,对着侯君集和长孙无忌说道“陛下龙体有恙,长孙无忌安排人护送陛下去玄武湖舟中歇息,侯君集给陛下寝宫善后。”
“喏”,侯君集和长孙无忌同时应喏。
侯君集一挥手,带着一队黑骑士进了寝宫,见到唐皇李渊瘫坐在地上喘着粗气,侯君集上前向着李渊施礼说道“陛下龙体欠安,让臣等护送陛下前去玄武湖荡舟静养”。
李渊暴怒喝道“朕哪都不去,谁敢造次!朕诛你九族”。
侯君集一声不吭,从长生殿李渊的龙床上扯下一席被子,裹在李渊身上,李渊虽然贵为大唐皇帝,也曾经骁勇善战,但究竟年老体衰又久未征战,哪里抵受的住侯君集的洪荒神力,被那张被子裹的是严严实实的不能动弹,任由几个黑骑士上前抬着李渊便大步流星的向着玄武湖而去。
“长孙无忌大人,有劳你陪着陛下前去玄武湖。”
长孙无忌有点诧异,秦王不是吩咐他们俩人同去吗?
侯君集看出长孙无忌的疑问,说道“秦王殿下要我留下处理一下寝宫手尾,长孙无忌大人先去,我随后就到。”
“喏”,长孙无忌对着侯君集一拱手,快步带着黑骑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晚风一激,长孙无忌不禁打了个寒噤,这才惊觉自己全身汗如雨下,早就湿透了衣服。方才看侯君集的脸色,这个战场杀神己经彻底动了杀气,陛下寝宫的人怕是难逃一劫了。
**************
寅时一刻。(凌晨3点15分)
玄武湖,池中央,皇家大舫。
李渊从暴怒的心情中渐渐平复下来,他堂堂一个大唐皇帝,现在竟然穿着睡袍,披着张被子让人软禁在玄武湖的池中央皇家大舫里,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
李渊做为大唐开国皇帝,绝非泛泛之辈,大唐江山虽然是大郞、二郞出力甚多,但统率大局,谋划天下,还是靠他的帝王之术,讲到用人、识人,各方势力的平衡之术,矛盾的转移化解,大郞和二郞都还嫩着,所以整个朝堂虽说东宫和秦王府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但各项大权还是紧紧握在他手中,特别是兵权,更是他大权独握无人能染指,因此李渊就是想不明白,二郞是如何闯过这宫禁森严的大内皇宫,打了自己一个措手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