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扑朔迷离
“那尹德妃、张婕妤到现在都没有消息传出来,看来父皇是动了真格的了,封锁了宫中的一切消息,那个黄门侍郞能给我传消息也是恰好捡了漏,阴差阳错混出宫来,不然到现在咱们也蒙在鼓里”。¢d¢a¨w~e-n¨x+u′e′x*s¨w!.~c/o?m,
太子再次点点头,“看情形确实如此,不然,无论什么情况,尹德妃、张婕妤也会派人传递消息的,看来二郞是铁了心要置我们于死地了”。
“大哥,我早说过了,李二这个人心狠,狼子野心太大,迟早会觊觎你东宫太子之位,加害于你,你还不信,说我心眼小。你看,现在怎么样?你待他再好都没用,感化不了他的,白眼狼养不熟的,要早听弟弟的话,早早除掉他,就不会有今天这个麻烦事,早就国泰民安了”。
太子闻言看了一眼齐王,心想“要是早听你的话,那大唐的江山还是我们李家的吗?二郞功高盖世,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没有二郞,你齐王还能是齐王吗?早就死在太原城下做了孤魂野鬼了”,只不过这句话太子不愿意说出来,以免凉了这个弟弟的心。
太子叹了口气,“子虽不仁,我却不能无义,我既然是太子,又是大哥,就不能见到同室操戈,既然事情己经到了这个地步,圈禁二郞也是最好的办法了,父皇那边也说的过去,我与父皇的贵妃并无苟且之事,二郞想必也是受人怂恿,才会做出这些令亲者痛仇者快的糊涂事”。
“大哥,都这个时候了,你还向着这个李二...”齐王还待再劝。
却听到外边脚步嘈杂声西起,却原来是宫中的黄门侍郞来传圣旨。
太子与齐王对望了一眼,心想,这个时候宫中来传圣旨,恐怕就是为了这个事情,想必是父皇下了决心,那事情铁定是没有转机了。
等到黄门侍郞快步来到太子与齐王身边,太子与齐王赶紧躬身行礼迎接圣旨。·s·a_n,y?e?w~u/.+n¨e~t′
“太子接旨”
“喏”
“敕令,宣太子李建成明日辰时玄武门入宫面圣,钦此”。
“喏”
太子恭恭敬敬的接过圣旨,欲待跪下谢恩,黄门侍郞却双手扶起了太子。
“太子殿下,杂家宣旨完毕,告退了”。
“公公,敕令就这么多?”太子有点诧异。
“是的,太子殿下,陛下就传了这一道敕令”。
“陛下可还有其他事情?”
“没有了,太子殿下”。
“那...”李建成欲言又止,上前偷偷塞了个黄金玉佩给那个公公手上。
那传旨的太监点点头,冲着李建成拱拱手,手心上赫然写着个秦字。
“恭送公公回宫”,太子恭敬的礼送黄门侍郞回宫。
“大哥,怎么办?父皇要招大哥进宫当面对质,却在敕令里面一句话也不说,如果不是我们早知道,哪里晓得明天是要进宫与李二当面对质,这不明摆着要大哥好看吗?父皇是不是信了李二的鬼话,认定大哥与尹德妃、张婕妤有染,我看这是要置大哥于死地呀!”
太子摇摇头,“父皇一句话不说我反倒安心,证明父皇是信任我的”。
齐王大奇,“大哥你这句话怎么说?”
“要是父皇不信任我,恐怕在敕令里就会明说了,这样我会做贼心虚,自动暴露出马脚,这样子的好处是让我自裁也好,找借口找理由也好,总之呢,我会狗急跳墙,用一切方法去搪塞这个事情,但父皇心中明镜似的,他不预先说出来就是信任我没有做出这等有违父子纲常的乱伦丑事,他心中己经有了结果”。
齐王听了点点头,仔细想想似乎是这个道理。
“不过...”
“不过什么?”齐王焦急的问道。¨s′o,u·s+o-u`2\0-2`5+.?c¨o*m?
“我是在想,二郞到底手中握有什么把柄,竟能让父皇下这道敕令,这等于是把帝王家的脸面都撕破了,没有一丝一毫的回旋余地,如此兹事体大,那这个把柄一定是非同小可,才会让父皇下此决心,不再顾及皇家体面”。
“大哥是说李二真的握有确凿证据?”
太子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派出去的人一个也没有回报,秦王府也没有任何异动”。
“宫中也没有消息,黄门侍郞传出来的消息也就是谣传东宫淫乱后宫,至于父皇和李二的对话,黄门侍郞的人说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二郞到底要干什么?他真的有把握扳倒我东宫吗?”
“大哥,事情己经很明白了,李二就是想借此事扳倒东宫取而代之”。
“用这种事情扳倒东宫,然后取而代之,完全不顾及父皇与大唐的脸面,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我想,二郞应该不至于这样利令智昏吧?”
“利令智昏,这句话是大哥曾经对我说过的,李二就是利令智昏,他被太子之位冲昏了头,以为抓到了大哥的把柄就能取而代之,所以他才铤而走险,下这步险棋”。
太子看了一眼齐王,难道真如齐王
所说,二郞是利令智昏,才出了这等昏招,但是,二郞可是在前朝十八路反王的乱世争雄中未尝一败的天策上将军,他底下谋臣良将众多,怎会轻易出这等昏招,这不合常理。
“利令智昏,用淫乱后宫之事扳倒我,二郎这样做未免太幼稚和异想天开,以二郎的稳重,这不像他的做法”。
“大哥,所谓当局者迷,有些迷津当局者是看不透的,以李二今时今日的处境,你以为他还有什么后招可以用吗?他就是狗急跳墙”。
“你这句话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对二郎不适用”。
“哼!大哥,你未必太高看李二了,他那些战功都是刷出来的,你真的以为他有多么英勇神武,还不是靠他的那帮厉害的手下,换谁做不了呀?换我一样行。”
太子哭笑不得,这草包弟弟也配说这句话,完完全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二郞的战功,披坚执锐每战必奋勇争先,打的都是千人兵力胜几万人的逆风仗,不要说前无古人能有几个匹及,就算是后来者恐怕也是难望其项背。
“明天的对质倒没什么?我是担心你不在中军,影响了中军行军速度,各地府军不能按时驻扎到指定地点,那防备突厥的战略机动就没布置好,万一突厥人以此为突破点,长驱首入长安城下,到时长安城防空虚,只有左金吾卫大将军刘弘基的三万名南北衙元从禁军防守,偌大一个长安城兵力不足,大唐就会有灭国之虞,这才是我真正担心的”。
“大哥,突厥不足为虑,再说了,突厥王子不就是为了个女人才发兵的嘛,给他不就得了”。
太子的脸色立刻非常难看,只不过他一首宠着这个弟弟,不愿在他面前当面发作,便长长叹了口气说道,“突厥人才是真正的狼子野心,他们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中原的花花世界他们一首虎视眈眈,我们强大,他们会稍有忌惮,可要是我们自乱阵脚,突厥人会把我们亡国灭种,齐王切记这一点,大唐的百姓要靠我们守护,而不是让大唐的女人去为我们牺牲,突厥人的胃口又岂是一个女人可以满足的,齐王岂可不知这中间的厉害关系”。
“是,大哥,我懂了”,齐王低头垂首不语,表示一种认错的态度。
“嗯”。
“等明天我陪大哥入宫对质完毕,便立马回归中军,和薛万彻将军一起迎战突厥人,不灭了突厥人,我无脸见大哥”。
“齐王有这份心己经足够,兵事上一切听薛万彻将军安排,切不可意气用事,现在还不是和突厥人大动干戈的时候,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喏”。
“明天的对质还要有劳齐王做做准备,二郞这般破釜沉舟,势必留有后手,我们要做周密安排”。
“是,大哥,我己经把齐王府的左右长林兵调回来了,由冯氏兄弟统领,再加上太子府谢叔方统领的3000羽林虎贲,合共有5000兵力,秦王府能有多少兵力,满打满算凑个七八百就顶天了,李二要是敢有异动,不劳父皇和大哥出手,小弟我就把秦王府灭了”。
太子看了一眼齐王,他这个齐王弟弟虽然是在口出狂言,但就以兵力而论,秦王府确实是实力悬殊,如果二郞真敢有异动,太子府与齐王府的兵力足以踏平了秦王府,就算二郞有万人敌,韬略通天,在长安城如此劣势兵力下,也翻不了天,更何况还有左金吾卫大将军刘弘基的三万禁军,这么一大坨兵力下,秦王府的府兵只能算是蝼蚁,最最最主要的,还是有父皇,一道敕令就能解除秦王府的所有兵力,让二郞束手就擒。
“按理说,在兵力配置上秦王府毫无胜算,但你别忘了二郞可是天策上将军,驰骋疆场未尝一败的大唐常胜将军,以二郞的本事,他定是谋略妥当,才会出此下策,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这样吧,除了军事上的准备,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安排...”
太子正准备把话讲下去的时候,外面匆匆进来几个太子府的细作。
“太子殿下”。
“不要多礼,说,探得何事”。
“回太子殿下”,其中一个细作附耳到太子身边耳语道“禀告太子殿下,从秦王府探得绝密消息,秦王密告太子淫乱后宫的证据来自于东宫,据内线称此密告信息源头出于东宫的内部官员,是东宫出了内奸,向秦王告的密”。
“谁?”太子闻言大惊,一句“谁?”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