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经济计划
李世民听到哈小维说的如此热血,也瞬间热血起来。+三+叶_屋\ ^蕪~错_内+容*
“哈少说的对,就算我李世民权柄尽失,我也要造福苍生,不然大丈夫生于斯长于斯,却一辈子碌碌无为,要这副躯体何用?既然还有这个工部的衔头,就别浪费了,哈少你说吧,该怎么做?咱们一起放手去干吧。”
李世民己经完全明白了哈小维的用意,说话也跟上了哈小维的节奏。
哈小维真的是打心底的佩服李世民,自己的用意还未完全说出来,似乎就被他看穿了。
所以哈小维也就不再绕弯子了,首接了当的对李世民说道“秦王,这样子,让我的好兄弟圆大头出面,秦王不是任命他为大唐的通讯部长(工部侍郎)吗?正好用的上,咱们就以做工程的名义,从洛阳修建一条高速马路到长安,设计时速为,这个...这个多少马力呀?”
哈小维挠着头,他也不知道一匹马能跑多快,所以卡住了,“反正就是快马的速度吧,这样从洛阳一路来长安能节省非常多的时间,从而加强了两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与军事联系,促进了生产...”
李世民听了频频点头,示意哈小维继续讲下去。
“明面上的意思呢,秦王就说是为了就藩以后能常常回长安看望父王,才修建这条高速马路,这是尽孝心,以此表达对父皇的依恋之情,百善孝为先,有这种高大上的言论做理论支撑,朝廷谁敢反对呢?”
李世民哈哈一笑,竖起大拇指说道“哈少是懂朝廷舆论的”。
哈小维也哈哈一笑,心想“这有啥,种花家几千年历史就没变过,外儒内法,贯穿封建王朝始终,做什么事都讲究师出有名,只要把孝字这杆大旗立起来就没人敢反对”,但这句话哈小维是不会明说的,而是接着刚才的意思继续说道“当然,这只是其一,其二的好处更多,有了高速马路,商业就发达了,货物流通也就更顺畅了,普罗大众也能享受其便,出行更简单了,不是有一句话吗?要想富先修路,长安到洛阳的高速马路修好了,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会因此受益,城市得到长足发展,税收也会上去,人口也会上去,各方面都会蒸蒸日上,这可是一件功在当世,利在千秋的好事呀,秦王殿下觉得怎样?”
“哇,哈少的理念还真不少,此事听来真新鲜”,李世民由衷的赞了一句“不瞒哈少,这个设想在前朝隋炀帝时,我心中便己经有了雏形,也曾上书过朝廷,隋炀帝还私下叫工部的人找过我,只可惜后来朝廷大乱,群雄逐鹿,此事就不了了之,说实话,隋炀帝是个非常有魄力和远见的君王,他的运河计划、江南大开发计划、戍边计划,还有那个打破门阀制度的开科取士,都是了不起的创举,我至今对他的治国水平都很佩服,只可惜性子操之过急,不体恤民力,不爱惜百姓,做什么事情都一昧图快,还因为中央集权改革得罪了世家,哼!最终落得个客死江都的下场,实在是有些令人唏嘘呀,不然这个事情我可能比哈少还早一步谋划。_晓¢税,C^m*s? !埂\新?醉/全+”
“哇,秦王真了不起,眼光那么长远”,哈小维由衷的赞了一句。
哈小维这句可不是马屁话,而是由衷的赞美,因为古代和现代可不一样,受限于眼光格局,很难能理解路权对经济的巨大作用,因此哈小维接着说道“秦王说的对,隋炀帝能力是有的,眼光也很独到,却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不足蛇吞象,哈少这个比喻好,我们做事也要以此为戒,切不可操之过急”,李世民接着哈小维的话头说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做什么也要一步步来,操之过急不行,不然...”
“不然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哈小维嬉笑着插了一句。
李世民一怔,转念一想,不禁哈哈一笑,“哈少的比喻真有趣,就是这么个道理,咱们就这样定了,我向父皇上奏折,让朝廷发一道敕令,上马洛阳到长安的官道工程,就叫...”
“洛长高速马路”,哈小维插了一句。`丸~夲!鰰`戦· ·追¢蕞?辛^蟑.截!
“什么?”李世民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对对对,洛阳到长安的高速马路,不就是简称洛长高速马路,哈哈,哈少说话真新颖,让人捉摸不透。”
哈小维也报以一笑,甚至有些自鸣得意起来,这么难的事就让他这么轻巧的解开了,自己不是国之栋梁是什么?死后怎么也能配享太庙吧!
“我估摸着父皇三五天就会批复下来,这一点我是有把握的,父皇耳根子软,听不得周围人的吹风,只要我把孝字这杆大旗竖起来,就没有人能反对,没有太子府的掣肘,加之父皇为了安抚我这个光杆秦王,怕我意志消沉,一定会同意这个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的”。
“好耶”,哈小维闻言大喜,只要李世民能搞定了唐皇,自己就不用冒险做炮灰去洛阳搬兵,光明正大的做工程就不会有风险了。
“工部这边我先安排,哈少叫你的兄弟圆大头先去洛阳准备,哈少也辛苦了,一路同去”,说着,李世民把手中的调兵令符塞到了哈小维的手
中,“哈少切记,这块令牌非同小可,我秦王府的身家性命都在此,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做到符不离身,身不离符,只要哈少光明正大的到了洛阳,我相信哈少一定能名正言顺的把我那800个黑骑士安排到秦王府的。”
哈小维郑重的把调兵令符收好,贴身放到腰里。哈小维从来没做过什么秘密的事情,上班的时候连个针头线脑都没拿过公司的,更别说贪污一分两分钱了。
(哈小维把自己说的那么清高,还不是自己手中没权力贪,web服务器非常鄙夷的嘀咕了一句)
所以这个时候哈小维免不了内心狂跳,浑身热血燥动,好像犯了什么亏心事一样,显得异常做贼心虚。
“我在长安等着哈少回来,秦王府还需要哈少主持大计呀!不瞒哈少,秦王府多事之秋,更需要用钱的地方,有了哈少,我高枕无忧矣”,李世民满脸期盼的看着哈小维说道。
哈小维顿时觉得骨头都酥了,在公司做劳务派遣临时工受尽了冷眼,想不到自己在大唐就成了举足轻重的人才,这么受秦王看重,这找谁说理去?你说公司那些自以为是的领导,怎么就看不出我是个人才呢?眼睛长狗身上去了吧,呸!这些蠢蛋贪财的领导能和秦王比吗?靠!
当下哈小维眼眶发红,有点哽咽的说道“秦王放心,我一定让秦王成为大唐首富,等我洛阳回来,咱们就大力开发长安城的房地产,保证一本万利,到时秦王就是大唐最有钱的王爷,想谋划什么大事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什么是房地产?”李世民满脸懵圈,这哈少的嘴真是个八宝盒,吐出来的有些话真是闻所未闻,令人一头雾水。
“哦!”哈小维顿时想起,房地产是现代的产物,大唐应该不是这样的叫法,便转换了个名称说道“房地产就是造房子呀,买卖地皮这些的产业,我们让圆大头在工部成立一个造房总督署,专门造房子,买卖地皮,等到长安城人口多了,需要住房子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这人一多,结婚生孩子就会对住房有更大的需求,这是刚需,前期求大于供的市场需求,绝对一本万利,到时秦王府就有花不完的钱,还会愁大事不成吗”。
“这样啊!哇哦”,李世民听到哈小维的话不禁双眼一亮。
李世民生于官宦,对于钱财并不看重,只是秦王府谋划大事,需要用钱的地方可着实不少,像秦王府将领的安家费,外部门阀世族的支持,宫中官员的维系,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金钱,没钱人家可不会跟着你,因此听闻哈小维的话,那也是心头大喜。
哈小维一说到房地产,就起了兴头,忍不住手舞足蹈的说道“秦王,你想想,咱们在长安城起一大片的商品房子,专门卖房子给长安城的百姓,这样既可以解决百姓们的住房问题,又能赚到钱发展城市,一举多得呀,最好在房子周边建些学校,建些市场,嗯!还要兴建些娱乐设施,乖乖,没几年就会吸引一大批人口,再开几个国际贸易市场,让全世界的货物都在长安城流通,让这些商人把大唐的精美陶器、铁器、美食、家具、丝绸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把我们大唐的文化散播到全世界,哈哈,开他无数的唐人街,啧啧,到时繁华的长安城该是怎样一番盛世景象,秦王你能想像的到吗?”哈小维滔滔不绝的一路描绘下去。
“哦!原来是这样子呀,原来哈少讲的房地产是城镇化”,李世民仔细听着,也被哈小维的兴奋劲带动了,脑海里设想着哈小维描绘的蓝图,想象着未来的大唐盛世景象,那时的大唐西海清平,国运强盛,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都在长安城做生意,学习、考察,甚至还在大唐做官,大唐的文明让这些人才流连忘返,东方的文化形成一个巨大的虹吸效应,吸引无数的人才为大唐强盛出力,人民富足,安居乐业,这些景象都是从前没有想过的东西,却在哈小维的嘴里面一一展现出来,顿时感觉好热血激动呀。
“嘿嘿,可不就是城市化嘛”,哈小维得意的说道“城市化能快速发展社会和经济,来钱可快了”,哈小维一路滔滔不绝的吹嘘着,这些可都是他在玩模拟城市这个游戏得出的经验,对城市发展可精通了。
李世民听着哈小维吹嘘,内心却不免有些怀疑,喊口号很容易,要落实口号就很困难,哈少这般夸夸其谈,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吗?李世民心里面有点吃不准,便试探着问道“那...这房子贵吗?百姓们要是一下子买不起房呢?那怎么办?钱不是一下子打了水漂吗?再说大唐国库空虚,拿不出那么多钱呀!”李世民好像发现了一些细节问题,向着哈小维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