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四圣上门了结应, 一亿年后!

女娲听从殷子煜的建议,立刻将道场迁从浑沌之中迁移至建木、

一时间人道本源如百川归海般汇聚于建木,与建木自身的生机交融。?l?a,x!s^w¢.*c¨o,m^

女娲端坐于道场之中,造化大道运转,引动周遭的先天灵气不断凝聚。一时间,建木之下的洪荒大地生机勃发,新的生灵接连诞生,或灵秀或威猛,为洪荒增添了几分鲜活气息。

历经不周山的崩塌,洪荒的生灵已经非常的单薄了。

自然是需要造化更多的族群来平衡整个洪荒的众生。

殷子煜离开朝歌之后,也在这株贯通天地的神树之上,创建道场唯心宫。

宫殿以大道本源为基,以超脱之力为梁,悬浮于建木中段的枝杈间,与人道本源紧密相连,成为人道混元的像征。

建木周围,三千座浮空岛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最高的枝杈上,环绕着唯心宫与女娲道场。

每一座浮空岛上都有神山矗立,神光与道韵交织,与天地间的灵气相互呼应,整个局域神光浩荡,宛如仙境。

本来帝辛本想为殷子煜举办混元大典,却被殷子煜以有耀武扬威之嫌拒绝,毕竟在朝歌举办混元大典,本身就是为人族立威。

若是如此的话,则会让整个人道失衡,殷子煜是人族混元,众生皆知,就没有必要单独立威了。

但此次在建木之上创建道场,意义非凡,乃是昭示三界,殷子煜属于是人道混元,等于是平衡三道的作用。

三道之中,人道代表了众生,对于三界众生而言,本身就是县官不如现管。

一时间,三界各方势力自然不会错过,纷纷前来庆贺。

当殷子煜的道场建成之后,三界各方纷纷送来贺表。

地仙之祖镇元子,率先踏出一步,对着殷子煜所在的高台躬敬行礼:“镇元子率领万寿山仙境,及万寿山所属万域,恭贺子煜道友证道混元大罗金仙。道友与大道长存,自此洪荒得佑,众生有幸!”

镇元子言罢,献上数个人参果。

随后,西昆仑仙境的西王母率领众女仙而至,献上贺表:“西王母携西昆仑众仙,恭贺子煜天尊混元证道。建木为基,唯心为宫,人道得擎,实乃洪荒之幸。愿道友圣寿无疆,护佑苍生,崐仑上下,诚心恭贺。”

北冥妖师府的鲲鹏紧随其后,送上贺表:“北冥鲲鹏,恭贺子煜天尊混元功成。昔年论道,道友已显不凡,今证大道,实至名归。妖师府愿与道遵从天尊统领人道,此心昭昭,天地可鉴。”

阿修罗界亦派来使者,呈上贺表:“阿修罗界全体,恭贺子煜天尊混元证道。洪荒风云变幻,道友力挽狂澜,重塑天地秩序,吾界敬佩不已。愿此后三界和谐,互不侵扰,共沐大道荣光。”

截教众人在金灵圣母的率领下,带着三霄、龟灵圣母、无当圣母等人前来,阵容鼎盛。精武晓说罔 已发布蕞鑫漳截

金灵圣母上前一步,声音清亮,宣读贺表:“截教金灵圣母,率门下弟子,恭贺子煜天尊证道混元。道友于混沌中证道,以唯心为基,超脱天道桎梏,实乃万古之楷模。昔年碧游宫论道,道友之言犹在耳畔,今得见道友功成,截教上下,不胜欣喜。愿道友此后弘道洪荒,泽被众生,截教弟子,愿听道友教悔,共护洪荒大道。”

“”

“”

三界各方,纷纷送来贺表,纵然是佛教,阐教,人教都诚心送来贺表,原来还是敌人,现在这几方势力也唯有臣服。

这般盛况,在洪荒历史上可谓空前。

高台之上,殷子煜的法相缓缓展现,高达亿万丈,仿佛与建木融为一体。

此刻的殷子煜面容祥和,双眸深邃,蕴含着无尽的大道,周身散发着淡淡的超脱之力,命运长河与时间长河在他身旁环绕流淌,发出潺潺之声。万龙齐吟,万凤齐鸣,异象环生,彰显著混元大罗金仙的无上威严。

看到殷子煜现身,在场的所有生灵全都齐齐朝拜,声音汇聚成滚滚雷霆,却又带着无尽的虔诚。

“恭贺子煜天尊混元大罗金仙,圣寿无疆,神威永镇洪荒!”

这声音响彻云霄,让整个天地都为之震颤。

殷子煜抬手示意众人起身,声音平和却传遍四方:“吾在此建唯心宫,乃因人族属人道,吾为人道混元,当守人道根基。诸位前来恭贺,这份情谊,吾心领了。吾将在此讲道万年,所讲皆为本心之道,愿与诸位共探大道真缔,护佑洪荒生灵。”

女娲为人道之主,等同于鸿钧,故而不得轻易现身,若是女娲不出,人道总归需要有人,故而殷子煜此刻实则为众生之唯一混元者。

殷子煜

开始讲道,一时间建木周围的天地异象从未停歇。

天宇之上,七彩祥云缭绕不散,垂下亿万道霞光,如丝如缕,轻抚着洪荒大地。

时有鸾鸟翔集,凤吟九天,清脆的鸣叫声与大道韵律相合,化作悦耳的天籁。

更有无数洁白的天花从云端飘落,沾染着淡淡的道韵,落地即化作精纯的灵气,滋养着在场的每一个生灵。

大地之下,金莲朵朵绽放,从建木的根系周围蔓延开来,直至洪荒各处。

这些金莲或含苞待放,或盛开怒放,金色的花瓣上流转着柔和的光晕,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每一朵金莲绽放之时,都有一缕地道本源升腾而起,与空中的天道、人道本源交融,形成三道交织的光幕,笼罩着整个讲道之地。

道本无形,唯心所显,心之所向,道之所存。

混沌未分,一念生灭,天地既判,一心含藏。′n.y\d·x~s¢w?.~c-o/m~

心者,非肉团之器,乃万象之枢。虚则能容,静则能明,动则能化。

执于有,失其真,着于无,落其空。

有无相生,虚实相济,是谓心体。

众生迷于外相,逐于物欲,心为形役,道隐不显。

圣人明于本心,返璞归真,心与道合,自在超脱。

殷子煜讲道自身大道唯心之道,毕竟这是真正修心而成混元,可以说是真正的一个大道,所有人全都静心听道。

云宵听后不懂之处问道:如何识心?

殷子煜回答道:观照当下,不起妄念。念起即觉,觉即离相。如镜照物,物去镜空,如莲出泥,泥净莲清。

云宵又问道:如何证道?

殷子煜解释道:心外无物,道在己心。行住坐卧,不离本心,喜怒哀乐,皆是道用。不为境转,不为物迁,是为超脱。天道有常,人道有源,地道有根。三道归一,其枢在人,人心澄明,三道自安。洪荒众生,同此一心,心灯相传,大道不孤。昔盘古开天,以力证道,心之勇也,今吾证唯心,以念通玄,心之明也。勇在破执,明在见真,其归则一。传吾心学,不在言语,而在践行。

一念觉,即是圣贤,一念迷,便为凡俗。万年讲道,不过引玉,汝之真心,方是真师。心若无碍,天地自宽,心若超脱,时空自破。以此心印,与道同存,以此心传

殷子煜并未藏私,将心之大道随着众人的询问,一五一十的讲述而来,万年讲道,算是自上古至今,重现的盛世场景。

法相依旧高达亿万丈,张口之间,无需刻意言语,便有大道箴言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

那些箴言并非具体的文本,而是蕴含着无尽真理的道音,或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或如春雨润物,细腻无声。

传入众人耳中,直抵心神,让听者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领悟着唯心证道。

高台之下,无数生灵盘膝而坐,静心聆听。

万年期满,殷子煜缓缓闭口,大道箴言渐歇,殷子煜说道:“万年讲道结束,尔等且散去吧!”

说完之后,殷子煜的身影消失不见。

虽然殷子煜离去,但那漫天的祥瑞与遍地的金莲并未消散,反而愈发璀灿,在场众人缓缓睁开双眼,万年听道,所有人全都有了极高的境界提升,看着殷子煜已经离去,当即对着高台之上的殷子煜深深一拜,以表感激之情。

万年讲道结束,众生灵怀着满心的感悟与敬畏缓缓散去,建木周围的祥瑞金莲依旧闪耀,空中还残留着淡淡的大道箴言。

不久之后,接引与准提竟然来到此处,神色肃穆直接来到唯心宫前。

“子煜道友。”

殷子煜立刻也知晓两人到来,走出道场。

两人见后立刻拱手行礼,语气中带着几分躬敬。

殷子煜微微颔首:“两位道友来此,不知有何贵干?”

接引上前一步,沉声道:“我二人前来,乃为了结曾经的因果。”

殷子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天道不是已承下所有因果?两位为何还要特意前来?”

准提叹了口气:“我二人曾为天道圣人,虽所作所为皆是遵从天道意志,但终究有愧于道友,心中始终不安。若不亲自前来了结,怕是难以静心修行。”

殷子煜看着两人,忽然问道:“当初封神时期,帝辛入魔之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准提闻言,面露愧色:“此事说来惭愧,乃是我与元始天尊商议,取了镇压须弥山的先天魔之本源,再由老子道友设法送入帝辛眼中,才导致他心性大变。”

殷子煜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当初一阵风不仅吹动了女娲神象的帘幕,还莫名吹入了帝辛眼中,原来是这般缘由。

殷子煜自然是知晓是四圣所为,到底什么原有,此番算是明白了,不由的缓缓点头:“原来如此。”

准提见状,连忙取出青莲宝色旗,双手奉上:“西方贫瘠,并无多少灵宝,愿以此宝赠予道友,化解过往恩怨。”

殷子煜看着五行灵宝的宝旗,稍一思量便说道:“也罢,过往之事,便以此宝结束吧。”

殷子煜说罢,接过了青莲宝色旗。

接引与准提见状,皆是松了口气,再次行礼后便转身离去。

不久后,老子与元始天尊也来到了唯心宫。

“子煜道友。”

老子依旧是那副淡然模样,元始天尊则神色复杂。

殷子煜抬手示意两人入座:“两位道友前来,想必是为了化解自封神以来的恩怨吧?”

老子点头:“一切瞒不过道友。过往种种,乃是天道大势,贫道不需多赘述,今日特来化解,不知道友想要如何做?”

殷子煜略一沉吟,如今得到了青莲宝色旗,那么这两人手中有戊己杏黄旗跟离地焰光旗,而玄元控水旗不知所踪,自己可利用混沌罗盘查找,至于瑶池的聚仙旗,到时候在做交换足矣得到五方旗。

未来自己所要面对的则是大道永恒之路,五方旗汇聚对于自己也是很重要。

至于跟四圣的恩怨,对于殷子煜而言,这都是自己证道路的炼心之人,况且都是天道圣人,若是不跟天道为敌,也没有必要做什么。

稍微思量,殷子煜说道:“化解恩怨,至宝你们定然不舍,不如各自拿出一件极品先天灵宝如何?”

老子稍一思量便应道:“可。”

殷子煜看向两人:“如此的话,便用离地焰光旗与戊己杏黄旗吧。”

老子没有尤豫,当即取出离地焰光旗递给殷子煜。

元始天尊却面露不舍,戊己杏黄旗乃防御至宝,对他而言极为重要。

老子见状,轻声暗中说道:“了结这份恩怨,一件戊己杏黄旗值得。”

元始天尊闻言,终究是咬了咬牙,取出戊己杏黄旗递给了殷子煜。殷子煜接过两面宝旗,点头道:“如此,过往恩怨一笔勾销。”

老子与元始天尊这才放下心来,又与殷子煜闲谈几句关于洪荒未来大势便也离去。

经历殷子煜创建道场的事后,整个洪荒则进入了如同是太古一般的安静时期。

因果结束,天地清明,原本的洪荒的衰退期,则现在又进入了真正的上升期。

建木矗立在洪荒中央,如同曾经的不周山一般,不知疲倦地吞吐着混沌灵气,转化为精纯的先天灵气注入洪荒大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一过程持续了整整一亿年。

平静的时代,亿年时光,在洪荒的漫长岁月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却足以让整个洪荒发生翻天复地的增长。

曾经的洪荒持续的衰退,莫说是证道,到了西游时期,成仙都已经变得不容易了。

而如今的洪荒,得益于建木的持续馈赠,整个洪荒的先天灵气变得无比充盈,仿佛化作了实质的雾气,弥漫在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天空。

这些浓郁的先天灵气不仅滋养着洪荒本土,还不断向外辐射,流淌到洪荒附属的万千世界。

那些曾经因灵气匮乏而发展缓慢的三千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也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生灵的修行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在这样的环境下,洪荒再无真正意义上的凡人。

即便是刚降生的婴儿,在浓郁灵气的沐浴下,也能轻易开启灵智,踏上修行之路。

曾经需要耗费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才能突破的境界,如今变得不再艰难。

无数生灵在灵气的滋养下,修为突飞猛进,整个洪荒的整体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大地上,一座座恢弘的仙城拔地而起,城中修士往来不绝,或切磋道法,或交流心得,一派繁荣景象。

天空中,仙禽飞舞,神龙盘旋,真正的黄金大世开启,天地清明,大道昌隆。

而此时的殷子煜手中出现了五行旗:“一亿年时间,五行棋皆在手中,如今算是凝聚先天至宝,五行旗了!此旗在足矣守护人道昌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