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星汉灿烂128

文子端和凌不疑去了廷尉府审问彭坤,直到将近入夜,才拖着一身疲惫回府。

洗漱过后,他披散着半干的乌发,靠在熏笼旁,一边烘着头发,一边和临窗坐着的温辞聊着闲话。

温辞不施粉黛,只留一根素白缎带松松束着青丝,几缕碎发垂在耳边,别样的松弛又好看。

“可笑的是,太子待皇后亲族宣氏,都未必有对王家父子这般尽心尽力。”

文子端端起茶碗抿了一口,指尖在碗沿轻轻叩着,话里带着几分看热闹的玩味,讥讽道:“你说宣侯心里,该作何想法?怕是要怄死。”

温辞抬眼瞥了他一眼,继续低头编织着手中的佩结,没有说话。

太子面对亲戚出事好歹去陛宣氏偷着乐都来不及,又怎会怄气?

文子端欣赏着烛光中妻子柔和的侧影,,眼底笑意更深了些。他放下茶碗,话锋一转提起了王淳。

他讥诮道:“王淳更是愚蠢得可笑,他明知他自己妻子拎不清,满心满眼只想着自己的那个异母的幼弟,连亲生女儿都能说送出去就送出去,偏生不长记性。都到了危及全族性命的时候了,还被那蠢妇拿捏得死死的。”

停顿片刻,他眼底浮起一丝冷意:“谁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算盘?说不定是盼着乾安王族终有飞上云端之日,好让他做那真正的皇亲国戚,而非如今这靠着皇后才勉强能的攀附上的戚族。真是凉薄之极,不仅枉为人臣,更枉为人父。”

温辞起身将打好佩结递给文子端,又取过柔软的锦帕,走到他身后为他轻轻擦拭着半干的发丝。。

“‘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他这般贪心,落得如此下场也不奇怪。” 她顿了顿,柔声问,“然后呢?他是怎么招供的?”

文子端微微仰头,任由发丝滑落肩头,笑着反手握住温辞的手腕,将她拉到身旁坐下。

“到这地步了,他还贪恋官秩权位呢,还以为什太子还能再次保住他们,可笑。”

他指尖在轻轻摩挲着佩结,“我告诉他,我不问,他也不用说,反正我不会听。我要立刻进宫向父皇请旨,判他斩立决、全族流放。这话一出,他便什么都说了,说得还十分仔细,就连他揣度出来的可能性都一股脑的说尽了。”

文子端说着轻啧了一声,颇有些遗憾,似是觉得王淳招供的太过容易,太过无趣。

“那彭坤呢?” 温辞顺着他的话问,指尖拨弄着他垂落的发丝。

文子端抬手顺了顺温辞散落的鬓发,将她拨弄自己头发的手轻轻拉到身前握住,掌心的温度透过肌肤传来。

“彭坤倒是有些血性,忍过那么多刑罚,硬是不肯松口,为了保住妻儿,什么都交代了。”

他想起两人的对比,忍不住冷哼一声,王淳那样一个人,享了这么多年高官厚禄奉养,竟是这般无用。

朝廷竟用了这么多钱养着他这样的废物,真是可笑,若是将这些钱用在百姓身上,能活多少人?

温辞点评道:“他路走窄了。”

文子端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勾唇一笑,“这戏还没唱完呢,我留了暗卫在廷尉府盯着,后续的戏,只会比今日更加精彩。”

隔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文子端还在半梦半醒间,宫中内官奉命来传口谕,让文子端去听那位在深山隐居的,研究道学的老先生讲学。

文子端本都以为文帝是忘了这一茬了,没想到还记着呢?

真是记仇又小气,真该让那些整日赞他仁慈宽厚的臣子们瞧瞧他这小心眼儿的模样。

据说那先生确实挺老的,须发尽白,还仙气飘飘。

可信的大概只有前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