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1章
秦正直的脸微微发红,抓起颗冬枣往嘴里塞,甜汁在舌尖炸开时,突然想起上周在贫困户家吃的红薯粥。老人往他碗里卧了两个鸡蛋,说“秦市长你得多吃点,干的都是重活”。
那时的灶台火光跳跃,映着老人满脸的皱纹,像幅温暖的画。
“我还有个想法。”秦正直从帆布包里掏出份调研报告,封面上的“乡村养老驿站建设计划”几个字力透纸背,“南市的空巢老人占三成,很多住在山里的,生病都没人知道。我想在每个村建个驿站,配个赤脚医生,再请些留守妇女当护工。”
周志高翻开报告,某页贴着张照片: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旁边的护工正给她剪指甲,背景里的墙上写着“老有所依”。
照片下面的成本核算显示,每个驿站每年只需五万元,就能覆盖周边众多乡村。
“这个项目可以纳入民生工程。”周志高的声音里带着赞许,“让民政厅拨点专项资金,再发动企业捐点款,应该能解决。”
他突然想起长福镇的老书记,晚年就在镇里的养老院住着,每天和老伙计们下棋,说“这才是神仙日子”。
雨停时,秦正直陪着他们去看城乡公交的起点站。站台的钢筋已经立起来了,施工队的师傅们正在焊接,火花在暮色中溅成金红色的星。
附近的村民提着热水壶过来,往师傅们手里塞刚煮的鸡蛋,说“早一天通车,早一天方便”。
“秦市长,这站牌上的字能大点吗?”张大爷眯着眼睛往设计图上看,手里的拐杖在地上戳出小坑,“我们这些老花眼,字小了看不清。”
秦正直立刻掏出笔,在“站牌字体”旁边标注“加粗加大,配拼音”。
他的手指在纸上快速移动,像在编织一张细密的网,要把所有老人的需求都网罗进去。
周志高望着秦正直忙碌的背影,突然对刘晓雅说:“你看他,像不像刚发芽的竹子?”
雨后天晴的晚霞染红了天际,把秦正直的影子拉得很长,“看着瘦,却有股钻劲,给点阳光就能往上长。”
刘晓雅的目光落在远处的扶贫车间,灯火通明的厂房里,缝纫机的嗒嗒声顺着风飘过来,像支轻快的歌谣。“他比你当年幸运。”她的声音里带着笑意,“至少现在有你这样的靠山,不用像你当年那样,什么都得自己扛。”
秦正直安排的晚饭很简单,就在镇政府的食堂里。
四菜一汤,都是本地的家常菜,炒青菜带着露水的鲜,炖土鸡的香气里混着点药材味。
他给周志高和刘晓雅盛汤时,勺子碰到碗沿发出清脆的响。
“明天我去省里跑一趟。”秦正直的筷子在碗里拨弄着青菜,“找财政厅的同志聊聊公交线的资金,再去民政厅问问养老驿站的事。”
他突然抬头,眼里闪着光,“周部长,您说我能把南市建成第二个长福镇吗?”
周志高往他碗里夹了块鸡腿,鸡肉的热气腾得他眼镜片发雾:“能不能建成第二个长福镇不重要。”他摘下眼镜擦了擦,声音变得格外清晰,“重要的是,你要建成属于南市老百姓自己的好日子。”
夜里的市政府办公楼还亮着灯,秦正直在灯下修改公交线的规划图。窗外的月光透过树枝洒进来,在图纸上投下斑驳的影,像撒了把碎银。
他想起周志高说的话,笔尖在“为民服务”四个字上停顿片刻,突然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手机在桌角震动,是周志高发来的短信:“已和财政厅打过招呼,他们会派人去南市调研,你准备好材料,记住,资金要用在刀刃上,一分都不能浪费。”
秦正直的手指在屏幕上摩挲,突然想起白天在公交站看到的场景:放学的孩子围着施工队的钢筋架转圈,笑声像银铃一样。
他知道,自己脚下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朝着老百姓期盼的方向走,就永远不会迷路。
窗外的月光越来越亮,照亮了规划图上的每一条线路,每一个村庄。
这就是他做这些的意义所在,也是他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