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0章

周志高看着碗里的卤蛋,突然想起黑州某国的纪录片。

那些孩子背着塑料桶,在干涸的河床上跋涉五公里找水,水桶比他们的人还高。

他夹起卤蛋放进嘴里,咸香的味道里,竟尝出了点涩涩的滋味。

下午两点,舆情突然开始转向。

有网友扒出周志高在镇长任上的照片: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在拆迁现场帮老太太搬花盆,大雪天蹲在路边给流浪狗喂吃的。

“这不是那个帮咱小区修健身器材的周镇长吗?”一条评论被顶到了热评第一,“当年他为了给咱争取养老金上调,在市政府门口站了整整一天。”

紧接着,黑州留学生开始在网上发帖。

有人晒出龙国援建的医院,说那里的医生免费给他们做疟疾筛查。

有人贴出农业专家在田间指导的照片,说当地的玉米产量真的翻了番。

“龙国的援助不是施舍,是带着我们一起干。”这条用生硬中文写的帖子,被转发了五万多次。

三点整,官网上线了黑州矿产分布图。

公开数据显示,龙国企业在黑州开采的资源,有百分之六十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剩下的部分以成本价供应国内。

最下面附着份明细:某钴矿每年给当地带来的税收,相当于该国前十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老街坊群里安静了许久,老李头突然发了段语音,带着点不好意思:“刚才是我糊涂了。高娃子从小就实诚,当年为了让咱老街的孩子能上重点小学,他跟教育局磨了三个月。”

张婶跟着发了个笑脸:“我就说嘛,他不是那种人。”

周志高看着手机屏幕,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他起身走到窗前,阳光不知何时已经穿透云层,给商务部大楼镀上了层金边。

楼下的广场上,几个年轻人举着“支持周部长”的牌子,正对着镜头说着什么。风把他们的声音送上来,断断续续的,却听得格外清楚。

小陈拿着份新的舆情报告进来,眼睛红红的:“部长,现在支持率已经升到百分之七十三了。”

她指着屏幕上的热评,“有网友说,‘如果连周志高都信不过,那咱还能信谁?’”

周志高接过报告,指尖在“青天大老爷”那几个字上轻轻划过。

这个称呼,是当年老街坊们给他起的,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有人记得。

他想起刚当镇长时,老书记跟他说的话:“老百姓的心里有杆秤,你给他们称出多少真心,他们就给你多少分量。”

傍晚时分,刘晓雅发来段视频。

女儿洛汐举着张画,画上是个歪歪扭扭的地球,龙国和黑州的位置都画着颗红心。

“爸爸,老师说你在帮非洲的小朋友,洛汐也想把我的童话书寄给他们。”小家伙奶声奶气的声音,像颗糖,化在周志高的心里。

他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

网络上的喧嚣还在继续,但那些谩骂已经变成了讨论,质疑变成了期待。

有人开始分析矿产资源对新能源产业的影响,有人算起了长远的经济账,还有人翻出了十年前他写的调研报告,说里面早就提到了“资源互补”的重要性。

“部长,白头鹰使馆发来了抗议照会。”小陈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说我们的援助是一种侵略手段,要求立刻停止项目。”

周志高笑了笑,拿起笔在照会的空白处写下“欲加之罪”四个字。“告诉他们,明天上午九点,我在新闻发布厅等他们。”他站起身,整理了下衬衫领口,“另外,通知黑州项目组,按原计划推进,别受任何干扰。”

走出办公室时,走廊里的灯已经亮了。

保洁阿姨正在拖地,看到他时停下手里的活,笑着说:“周部长,我儿子在新能源公司上班,说你们签的那个钴矿协议,能让他们厂多招两百人。”

周志高朝她点点头,脚步轻快了许多,因为现在不过只是开始,接下来还要面对各种刁难和压力,而他早已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