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每天都在忙着逃荒拐子李喜欢吃桃子

第129章赶路

不过叶知白知道她必须走,这里太危险了,现在江明屿还在这边安家了。

如果这里成为他的根据地,那她以后就没好日子过了,以后每天都如履薄冰心惊胆战,生怕露出破绽,她不想过这样的日子,所以干脆准备跑路。

反正根据最近的梦境来看,地震也快平息了,接下来扛过了最后一次大地震以后,极寒就来了。

想到这些,叶知白看着吃饱喝足笑的柔和的两个人,开口了,“两位大嫂,我离开医馆了,准备明日启程去寻我那小叔叔了!”

两个人正在说婆家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呢,猛然听到这话都纷纷诧异的转过头看向叶知白,陈云瞪大双眼,“不是?叶大夫你说啥,我刚才没听清?”

钱香也跟着点头。

叶知白脸不红心不跳的撒谎,“这些日子总是梦到小叔叔,我父母也在梦中催促我去找他,我想着最近地动也不频繁了,干脆去看一看。”

“我已经约好了去那边的商队,沿途要路过不少安置点,又有他们保护,不会有事的。”

“叶大夫,你闷声干大事啊,这都没吱声过!我们天天一起,我都不知道消息!”钱香有些吃惊,没想到叶知白连商队都给找好了。

陈云也是一脸不可置信,“叶大夫······”

她想要劝说,又想起来叶知白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她做了决定就不可能改变。

钱香显然也是这么想的。

和两个人多说了几句,确定自己很安全以后,两个人拉着她说了好半天的话,千丁玲万嘱咐。

希望叶知白保重自己,也希望她以后还会来这边生活。

叶知白并没有给准确的话。

时间差不多了,两个人家里有事,就都走了。

只是没想到晚上叶知白正在收拾东西的时候,两个人前后脚送来了不少东西。

有自己做的羊皮防水雨靴,还有路上带着方便的干粮。

肉干、咸菜、泡菜之类的东西,给的不少,两个人的凑合在一起有一包袱了。

作为回礼,叶知白把一些自己带不走的家具都送给了两个人。

虽然这些曾经都不是她的,但是地震以后,官府也不好清算这些东西,所以暂时就给他们了,叶知白干脆就让两个人看看有没有需要的,直接拿走。

收拾完东西,第二天一大早,叶知白就在两个人的帮助下扛着大包小裹去了丙区的交易市场后面的广场。

那里有好几个商队都在装货,都是今日准备启程的。

叶知白一出现,其中一个商队就来了两个人帮忙把行李扛到板车上面。

因为板块运动,很多地下暗河都涌出大水,所以现在安置点这边的积水都非常深厚,哪怕是最好的排水系统,也没有办法让地面的积水消失,穿着特制的防水靴子,踩着快到小腿的积水,叶知白觉得这水冷到了骨髓里面。

她拉拢了身上的袄子,和钱香陈云道别,看着两个人离开以后才上了专门坐人的马车里面。

马车很大,里面挤着不少的人。

这一车都是坐的商队的顺风车,一个个穿着打扮都很得体,看到叶知白上来,有好几个认出来了,还热切的打招呼。

叶知白都很是自然的回应了,然后抱着一兜子食物和日常用品坐到了角落靠门帘的位置。

她看了看外面的大雨,脱下羊皮靴子放在旁边,然后把脚伸到了马车中间的炭炉里面烤着。

叶知白其实没有像和别人说的那样给了商队到珉西郡的钱,而是只给了到下一个安置点的钱。

她打算用假身份把现有的安置点都逛一逛,购买一些需要的物资,然后南下,顺着原路返回去洛阳。

中途去一趟十分玄幻的青城郡,去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

然后顺着路回到洛阳,在那边定居,并且查探一些关于丘罗王朝或者天机门的消息,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消息。

然后再顺着那些消息或者现有的线索继续前进。

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寻找那一方祭台和回家的方法。

大概是心里有数,叶知白也并不着急,她都在这边耗了这么多年了,也不差那么一两年。

羊皮雨靴的湿气还没有烤干,外面商队都人就上路了。

马车摇摇晃晃,窗外除了雨声就是马蹄声和商队的人嘟嘟囔囔的的抱怨。

“最近怎么越来越冷了?我这次穿上之前的衣服了还冷,都准备把冬天的衣服翻出来了。”

“现在天天下雨,不是一直很冷吗?”

“我也觉得更冷了,我婆娘都给我准备好了冬天的夹袄,我这会儿都穿着呢!你看!”

“哟呵,还是红色的,本命年啊?”

“我也穿了厚棉裤!”

“你加点煤炭吧,真的有点冷呢!”

叶知白看着眼前装着炭盆的炉子,视线变得幽深。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些商队为了外出的时候不用穿着湿冷的衣服,发明了这种炉子。

和以前古装电视剧里面的香薰球差不多,里面有个装置固定着炭盆,外面是铁做的炉子,如果路途中颠簸香炉倒下,里面那个固定着炭盆的装置也会随着炉子的滚动变化,除非炉子坏掉,要不然里面的炭火也不会掉出来。

如果铁炉子都坏掉了,那也是遇到的困难难以想象,那货物也不一定能保住,也就不用操心火灾了。

这倒是一个很厉害的东西。

叶知白凑近看了看,觉得稀奇。

马车里坐着十来个人,有老有小,那几个认识叶知白的都是大户人家,是去其他安置点寻找亲人或者是做生意的。

她没有和这些人深交,只是偶尔随便聊两句,缓解一些旅途的枯燥。

暴雨让各个地方的山体垮塌十分严重,很多水库和河流决堤,导致各地水位上涨,路面上全是积水,最严重的地方官道上都有到膝盖那么深的积水。

官道除了积水,还会有各种山石和泥土,即使各个安置点都有人专门清理,但也没有办法完全清理干净。

往往清理的速度赶不上山体垮塌和山洪冲刷的速度。

一号安置点距离二号安置点路途有些遥远,如果路上没有耽搁都要走三四天,更别说路上遇到塌方了。

好在他们遇到下一个坍塌之前,正好到了一个官府的驿站,整个商队都去进行休整了。

驿站还挺大,跟个小学校似的,里面住着清理官道的工人和衙役,以及途经的商队和官府人员。

还有一些零零碎碎自己有钱能独自上路的大户人家。

这里是官府建造的,内外都有衙役巡逻,倒是很安全。

叶知白在商队的安排下和好几个妇人住在一个帐篷,主要还是她没舍得花钱,如果给上几百两,这一路肯定都是豪华单间。

但是叶知白觉得自己能吃苦,没必要花那么多冤枉钱。

她有这么多钱,还不如去囤物资。

这边有安置点的郡城都是非常富足的,吃穿用行也不会贫困得那么夸张,她不用自己开小灶,这些钱就能省下来了。

这不,刚住下把东西收拾好,外面就有人提着餐食过来了。

都是商队自己开火做的,每个人一份,他们这一间帐篷吃的都是一样的。

一碗还算粘稠的青菜粥,一碟炒腊肉,一碟炒豌豆,一碗青菜汤。

虽然简单,但荤素都有,分量也挺足的。

大概是大锅饭,味道也就那样,算不上美味,也算不上难吃,叶知白能接受。

前面正在维修,估计还要几天,这段时间大概只能在这边逗留了,思来想去,叶知白决定找点事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