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还是见好就收吧

陈明仁没有第一时间就回答赵骥,而是思考了一阵子才说道:“司令员,你知道我在远征缅甸时是接受过美军训练的,那我姑且就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谈一谈吧”。!q~i_u?s*h¨u,b.a+n/g_.,m^e*

国军将领不少都接受过美军顾问的培训,之前国内还给赵骥送来了一份关于美军战术的分析报告,说是战犯管理所里被俘的国军高级将领所撰写的。

“美军跟我们一样,在战场上吃了亏也会马上制定应对办法,不过他们的思维习惯和我们却不一样,我们习惯从战术层面来寻找应对办法,他们却习惯从技术角度来找到破解之道”。

陈明仁娓娓续道:“我军现在靠防空导弹和新型潜艇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我虽然猜不到美国人具体会怎么办,但我知道他们一定会立即着手研制新的武器进行反制”。

“美国的科研实力比我们要强得多,我估计他们弄出新式反制武器的时间绝不会太长,到时候……只怕战场的主动权就该易手了”,陈明仁没有首接回答该战还是该和,但话里头的意思己经不言而喻。

作为一名穿越者,赵骥倒不认为这是双方的思维习惯不同,他觉得这纯粹就是因为现阶段我们不具备技术反制的能力罢了。~如^蚊^王? ~已?发¨布?最^薪/蟑*洁-

不过陈明仁说美国科研实力雄厚这一点倒是不假,二战初期,无论是倭寇的零式还是德国人的虎式都曾经给美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可美国人都很快就搞出了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来逆转局势。

红旗-1防空导弹和031潜艇眼下的确是让美军头疼,但这两款武器对美国人而言其实并不存在无法跨越的技术鸿沟,只要给他们一些时间,很快就会抹平甚至于超越现有技术差距的。

赵骥默默点了点头又看向郭勋祺。

郭勋祺是志司所有班子成员里年纪最大的,也是跟赵骥认识最早、私交最好的一个,从赵骥刚刚的点头,郭勋祺就猜到了他的心意。

“不止是后头抹平几件新式武器所带来的技术差距的问题,就是眼下,我军只怕也攻不动了,美军现今占据着大田、大邱至蔚山一线的有利地形,又有李奇微之前为实施反攻而提前构筑好的完备工事,执意强攻只会暴露出我们火力不足的弱点,除了白白浪费兵力根本起不了别的作用”。!墈′书?君¢ ?冕′肺\粤`读!

“是啊”,参谋长陈奇涵也接过话头表示同意,“现在美军占据山地,而我军身处平原,一旦他们完成补给,我军该要如何面对他们重装甲部队的冲击呢?”

郭勋祺和陈奇涵这一番分析下来,就连平时嗜战如命的陈光都不吱声了,毕竟脱离了山地的话,他也没有信心能在平原地区挡住美军的重装部队。

会场一时陷入沉默,有些事不讨论不要紧,这一讨论,大家才猛然发觉原来看似顺利的战事竟埋藏着巨大的潜在后患,一招不慎就可能把之前辛苦建立起的优势全部葬送。

“咳咳”,会开到这里,傅秋涛也不能不表达自己的意见啦,于是他清清嗓子说道,“我之前回国看到好一派热闹景象,全国人民都在踊跃地捐款捐物支援前线,工人们也自发地加班加点生产更多的武器给我们打敌人”。

傅秋涛顿了一顿,话风突然一转:“不过嘛,咱们国家打仗都打了几十年啦,国内是个什么情况大家也都知道,要耗肯定是耗不过美国人的,而且还可能导致战争的进一步扩大,老百姓们内心其实还是渴望早点结束这一仗,哪怕能早一天开始建设咱们的新中国也是好的”。

傅秋涛说完看向赵骥:“我路过北京时,中央还跟我透了个风,说是苏联方面有意折价向我们提供一批武器装备,哼,说是折价,实际还不是让我们出钱帮他们清二战时攒下的库存,这笔贷款可不好还”。

傅秋涛作为部队的大管家,习惯从经济角度看待战事,这番话倒是提醒了赵骥,娘的,后来这一大笔贷款可是把人给坑苦了。

是的,不能再打了,还是熬死了斯大林等赫鲁晓夫上台再去拿156+91项目最划算,虽说也是有偿的,但赫鲁晓夫的手可没斯大林那么黑,基本上是半卖半送,且利远远大于弊,比现在花大价钱买苏军的武器库存好得不是一点半点。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赵骥对做会议记录的办公处长谢和赓说:“尽快把今天的会议内容整理成报告发给中央,建议趁美军战事困顿的机会,争取达成停战协议”。

“额……就以我个人的名义发吧”。

“不,等等”,傅秋涛拦道,“把我的名字加上去”。

郭勋祺也立即表态说:“还有我”。

“把我们也加上去”,都是一个战壕蹲过的,陈奇涵、陈光、陈明仁也不愿置身事外,就连心中还有所不甘的李相朝也表示自己愿意署名。

……

华盛顿,杜鲁门最近的心情不太好,最近的选举形势对民主党不是很有利,共和党推出的候选人艾森豪威尔凭借二战时建立的崇高威望,一时呼声无二,尤其是这位二战名将喊出的“带小伙子们回家“的口号更

是替他争取到了不少民意支持。

这几天,中国政府通过印度表达出了愿意谈判实现停火的意愿,杜鲁门对此感到有些为难,一方面他不愿意在自己任内去签署一张未取得胜利的停火协议,但另一方面,他也不愿意让这场战争成为共和党攻击自己的武器。

究竟是应该继续打下去还是跟中国人握手言和呢?杜鲁门决定听一听前线将领的意见。

接到杜鲁门问询的克拉克如释重负,他不想再继续这场战争了,因为根本看不到赢的希望,在他眼中,即便美军完成补给,最多也就能把中国军队往北再推一推,想要把对方赶过鸭绿江取得彻底胜利是绝无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