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风雪搜城?主逃迹杳

风雪卷着硝烟掠过晋阳的街巷,玄色的定海军士兵正挨家挨户搜查。

靴底踏过积雪的声响与偶尔响起的喝问声交织,在寂静的暮色里传出很远。

王猛勒马站在唐王府(晋阳宫)前的石阶上,望着士兵们从府内搬出一箱箱文书卷宗,眉头始终拧成个疙瘩。

“都督,这里都搜遍了,连根头发丝都没剩下。”

亲卫统领捧着个账本跑出来,指尖冻得通红。

“账册倒是齐全,可就是没见李建成的影子,连他常穿的几件锦袍都不见了。”

王猛翻身下马,玄色披风扫过台阶上的积雪,留下一道深色的痕迹。

他推开虚掩的府门,迎面撞见杨业从内堂出来。

“老杨,有发现吗?”

“屁的发现。”

杨业靠在门上,一脸不悦。

“内室桌上的茶盏里都结了层薄冰了,看这样子,至少走了一个时辰了。”

他指了指墙上的舆图,图上晋阳周边的山道被圈了好几个红圈。

“这小子早有准备,怕是提前就备好了退路。”

王猛走到案前,指尖拂过冰凉的茶盏。

他又翻开桌上的文书,大多是粮草调度的记录。

“看来,他不是仓促出逃。”

王猛的目光落在案角的烛台上,烛油凝固成蜿蜒的线条。

“你看这烛台,烧了不到半寸就被掐灭了,说明他走得很从容,甚至可能......早就预料到南城会破。”

“那咱们咋办?”

杨业往手心里哈了口热气。

“要不要分兵追?刚才斥候来报,城东的官道上还有马蹄印,顺着追说不定能赶上。”

“追不得。”

王猛摇头,将文书拢到一起。

“李建成不是无能之人,敢留下马蹄印就说不定会有埋伏。”

“再说晋阳刚破,我们的人马还没站稳脚跟,分兵就是给敌人可乘之机。”

“不过城内还是要好好找寻一番,万一他没有出城呢?”

他转身对亲卫道:“传令下去,全城戒严,关闭所有城门,一寸寸地搜!”

“重点查粮仓、军械库和寺庙道观,还有晋阳宫,再找一遍,绝不能放过任何密道暗门!”

玄色的洪流在街巷里铺开,火把的光晕穿透风雪,照亮了晋阳城内的每一处角落。

士兵们叩响每一扇紧闭的屋门,盘查每一个形迹可疑的行人。

可回应他们的大多是百姓惶恐的眼神和摇头的沉默。

杨业带着一队亲卫直奔军械库,库门早已被撞开。

可里面的弓弩甲胄少了近三成,地上散落着断裂的木架和空箭筒。

一个被俘的库吏蜷缩在角落,被杨业一脚踹翻,而后哆哆嗦嗦地回答。

“两个时辰前就有人来调军械,说是世子的令,小的不敢不从......”

“调去了哪里?”

杨业的刀架在库吏脖子上,寒光让对方瞬间面无人色。

“不......不知道,只说是运去东门......其他在下就真的一无所知了。”库吏的牙齿打颤,话都说不连贯。

杨业骂了声“废物”,挥手让亲兵把库吏拖下去。

与此同时,王猛正在粮仓搜查。

粮仓的大门敞开着,里面的粮食却丝毫未动。

只是墙角堆着几麻袋干粮和水囊,显然是提前备好的逃亡物资。

他刚从粮仓出来,靴底还沾着仓廪的谷糠,就见亲卫顶着风雪奔来。

“都督!城南魏府发现异常,感觉......像是有大官要寻短见!”

“魏征?”

王猛心头一紧,翻身上马。

“快带路!”

三骑快马踏碎街巷的薄冰,直奔城南。

魏府的门虚掩着,门环上还挂着去年的旧灯笼,被风雪撕得只剩半片红绸。

杨业先到一步,此刻正站在阶下。

手里捏着半截从门缝里捡到的奏章草稿,见王猛赶来,扬了扬手里的纸。

“你自己看,这老东西是铁了心要殉节。”

王猛接过草稿,纸上的字迹潦草却力透纸背。

“臣魏征泣血再谏:弃城则失民心,守晋阳方有一线生机......”

墨迹被泪水晕开了大半,末尾“若世子执意弃民而逃,臣愿留此以谢百姓”几个字,在风雪里看得人心头发沉。

“进去!”

王猛推开虚掩的大门,院内的积雪没到脚踝,只有一串浅浅的脚印从院门通向正屋书房。

他大步跨进书房时,迎面的景象让他呼吸一滞。

房梁上悬着根磨得发亮的麻绳,绳结打得又快又死。

魏征正站在书案旁的木凳上,双手攥着绳结。

花白的胡须在寒风里抖得厉害,只要脚下稍一用力,便是生死两隔。

书房里冷得像冰窖,唯一的烛台摆在案头。

火苗被从窗缝钻进来的风雪吹得忽明忽暗,映得墙上“致君尧舜”的匾额摇摇欲坠。

案上还摊着未写完的文稿,砚台里的墨冻成了硬块。

旁边堆着七八封奏折草稿,最上面那页写着“劝世子守晋阳书”。

字里行间满是恳切,却被红笔批了个大大的“迂腐”。

“魏先生!”

王猛低喝一声,声音撞在书架上,惊得几卷旧书从架上滑落,在地上砸出沉闷的声响。

魏征浑身一颤,缓缓转过身。

他的官袍洗得发白,袖口磨出了毛边。

平日里束得整齐的发髻此刻散乱着,几缕白发贴在汗湿的额角。

看见王猛时,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被决绝取代。

“王都督来得巧,在下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你正好做个见证。”

“见证什么?见证你这位才子,被一根麻绳吊死在自己书房里?”

王猛往前两步,目光扫过案上的草稿。

“李建成带着亲兵跑了,把满城百姓和你这苦劝他守城的老臣扔下,你却要替他殉节?这道理讲得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