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破镜成功,魔族损失惨重
尽管魔族的高层们敏锐地察觉到尘意此番举动背后必定隐藏着深刻的意图,但通过一番探查后却发现,尘意仅仅只是处于从结丹期突破至元婴期的阶段而已。然而,令魔族众人感到无比困惑和费解的是,尘意究竟为何会如此狂妄嚣张呢?这种行径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此时,尘意周身的气息仍在持续攀升,只见他将全身的灵力都汇聚起来,并竭尽全力地运转着,目的就是要给体内所有的金丹搭建起一座连接彼此的桥梁。一旦这座桥梁成功构建完成,那么他就能够顺利突破至元婴境界。
不仅如此,尘意更是凭借其过人的胆气,预测出在自己即将突破的前期,那些魔族之人定然会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于对他的冷嘲热讽之上,同时绞尽脑汁地思索他这般行事的缘由所在。这样就是为了他争取了一定的时间。
尘意看到众人的行为,果不其然这些魔族之人尚未意识到危机降临之际,尘意所引发的突破石雷劫已然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般,迅速升腾至半空之中。
尘意心想待到他们惊觉不妙、企图仓皇逃窜之时,才赫然发觉一切都为时已晚,想要逃脱几乎已成为一种奢望,自己这次一定能将大部分魔族斩杀于此,就算杀不到,也能将他们重伤。
就在此刻,原本还算明亮的天空不知何时已被一层厚重的乌云所笼罩,渐渐变得昏暗阴沉起来。那乌云翻滚涌动着,仿佛一头头狰狞咆哮的巨兽,让人望而生畏。突然,一道耀眼夺目的雷光如银蛇般划破长空,瞬间将整个天地都照亮了一瞬。紧接着,又是几道雷光接连闪过,伴随着阵阵沉闷的雷鸣声,震耳欲聋。
不死魔宗宗主魔昂和鬼王宗宗主鬼王重光见状,脸色骤变,几乎同时惊呼出声:“不好!他这是要渡劫!而且还要拉着我们一起!”两人心中皆是大骇不已,要知道,魔族天生对于至刚至阳之物怀有深深的畏惧之心,而这雷劫正是世间最为强大、至刚至阳的力量之一。
通常情况下,魔族修士并不需要经历渡劫之苦。因为他们通过吸收天地间的怨煞之气来进行修炼,这种修炼方式对于天地而言,可以说是一种另类的净化。再加上魔域中的修士能够与魔气完美融合,以至于天道似乎难以察觉到魔族修士突破时的状况。然而如今,眼前的局面却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正如尘意事先所设想的那般,这群魔道修士在发现情况不妙之后,立刻一窝蜂地朝着四面八方飞射而去,想要逃离这片即将被雷劫覆盖的区域。
但事与愿违,此时的天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牢笼,不断有金色的雷霆从云层之中喷涌而出,交织成一片密密麻麻的电网,将方圆数万里的空间都封锁得严严实实。
数以万计的魔道修士尽管拼尽全力,也依然无法冲破这道雷电屏障,只能被困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头顶上的雷劫越来越近。
这些魔道修士们一个个气得咬牙切齿,双目喷火,恨不能将始作俑者尘意生吞活剥、碎尸万段。
而身处众人包围之中的尘意,却是一脸淡然地微笑着,目光缓缓扫过那些因愤怒而近乎癫狂的魔道修行者。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远处高台上的几位宗门宗主身上,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戏谑之色。
就在此时,天空之中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怒喝:“尘意小儿,速速给老子滚开此地!否则,休怪老夫杀到那玄天仙宗,将尔等宗门上下杀得一个不留!”
尘意闻听此言,心中不禁冷笑连连。想着老儿此刻竟然还用如此狂妄之语来威胁于我,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且不说那魔族是否真有实力与正道修士抗衡,单是此前他们联合妖族一同攻打玄天仙宗都未能讨得半点便宜,又怎能轻言灭门之事?如今放眼天下,恐怕唯有那神秘莫测的龙族方才有资格与玄天仙宗一决高下。
然而这些念头也仅仅只是在尘意的脑海之中一闪而过罢了,此时此刻的他根本无暇开口辩驳,因为就在眨眼之间,原本晴空万里的天际骤然被无数道耀眼夺目的金色雷霆所撕裂。
那些金色雷霆宛如一条条张牙舞爪的巨龙,带着毁天灭地之势从高空疾驰而下。下方的一众魔道修士见状,瞬间面如死灰,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尽管明知此番多半是在劫难逃,但求生的本能还是驱使着他们迅速取出各自珍藏的法宝,并高高举起顶在头上,妄图能够抵挡住这恐怖至极的雷霆轰击。
就在这时,空中那位神秘老者的声音再次传来:“诸位莫要惊慌,此乃他突破元婴时所引发的雷劫,威力相对较弱,但仍需谨慎应对。即刻施展各自法宝,护住周身要害。”
显而易见,魔道一方早已有所行动,然而此举恐怕收效甚微。毕竟尘意此次所经历的雷劫乃是混沌雷劫,其中蕴含着九阴九阳之力,其恐怖程度绝非寻常可比。
那些修为尚未达到结丹期的修士,怕是连三道雷霆都难以承受,便会灰飞烟灭;即便是元婴以上的强者,多半也只能苟延残喘,仅剩下半条性命罢了。只见一道道金色的雷霆如巨龙般咆哮而下,直直地砸向众人的头顶。令人诧异的是,面对如此恐怖的雷劫,尘意竟然一脸惬意与享受,仿佛这些雷霆对他而言不过是一场温柔的洗礼。
而其他人可就没有这般好运了,随着一声声凄厉的惨叫此起彼伏,整个场面犹如人间炼狱一般。每一道雷劫落下之后,空气中都会弥漫起一股刺鼻的烤肉味道,让人闻之作呕。同时,每一次雷劫的肆虐过后,都会有大批的修士当场殒命,横尸遍野。
终于,当最后一道雷劫消散于天际之际,尘意成功踏入了元婴之境。他赶忙闭目内视,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识海之中正盘坐着一个比自身略小一号的身影,毫无疑问,那正是他的元婴。正所谓元婴不灭,修士不死,拥有了元婴的尘意,实力已然得到了质的提升。
尘意缓缓睁开双眼,目光扫视着下方满地狼藉、横七竖八躺着的众多魔道修士尸体。他心中暗自惊叹不已,未曾料到自己此番借助雷劫之力,竟能一举斩杀如此多的敌人,粗略估算下来,恐怕将近十万人命丧于此啊!
尘意深知时间紧迫,丝毫不敢有所延误。他心里很清楚,任何能够存续如此之久的势力必然都有着深藏不露的底牌和后手。
于是,他取出了那柄威震天下的《荒古破天戟》,身形一闪,如同一道闪电般纵身跃上高台前方。紧接着,他毫不迟疑地挥出手中的长戟,凌厉的戟芒呼啸而出,瞬间将那些仍在地上痛苦蠕动、处于半死不活状态的元婴期和化神期修士一一斩杀。
尘意动作行云流水,没有片刻停歇。他迅速弯下腰,捡起那些死去修士身上的储物法宝,并毫不犹豫地将它们放入自己的储物扳指之中。做完这一切后,他依照之前探子所提供的情报指示,头也不回地朝着通道的方向疾驰而去。
然而,就在此时,消息早已悄然泄露出去。尘意敏锐地察觉到,有十几名实力强大的化神期修士正风驰电掣般朝他飞速赶来。
这些人的气息虽然不如洪渊那般恐怖,但也相差无几,显然都是极为难缠的对手。尽管尘意并不惧怕与这些人正面交锋,但他同时也感觉到一股更为强大且令人心悸的气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自己逼近。
尘意深知此刻形势危急,绝不可与敌人正面交锋,否则必将陷入重重包围之中难以脱身。他当机立断,决定立刻逃离此地,毕竟这里乃是魔域,对方占据着绝对的主场优势。
尽管如此,尘意仍未放弃思考应对之策。他全力朝着通道疾驰而去,但心中却不停地琢磨着怎样才能够将那一群魔道化神彻底消灭。
要知道,如果此番能够成功铲除这些强大的敌手,那么正道一方的实力将会瞬间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到那时,只需派遣部分正道修士深入魔域继续发展势力,而其余人则可以专心应对妖兽带来的巨大危机。如此一来,不仅对于整个修仙界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凡人们也能够因此过上相对安稳的日子。
想到此处,尘意不禁感叹起来。世人皆渴望踏上修仙之路,追求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的力量。然而,真正目睹了这修仙世界里对待凡人的种种残酷行径之后,他有时竟会心生感慨:或许这所谓的末法时代,对于那些平凡的老百姓而言,反倒要好上许多呢!
尘意一边飞速撤离,一边冷静地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甚至可以说是在巧妙地创造机会。他那敏捷的身影犹如鬼魅一般,在山林之间穿梭自如。而在他的身后,则不断地传来阵阵怒吼:“小贼别跑!”这声音震耳欲聋,仿佛雷霆万钧,响彻整个大地。
凭借着对声音敏锐的感知能力,尘意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身后那些追杀者与自己的距离。可是每次的声音时远时近,按照常规每当声音略微变大时,他便知道敌人正在逐渐逼近;反之,如果声音稍有减弱,那就意味着他暂时拉开了距离。可是追兵为了迷惑尘意,故意使用灵力控制声音声音大小来迷惑尘意。
尽管拥有强大的修为和元婴神通,一个人能对付几十个化神应该不是问题,但为了隐藏自己真正的实力,到最后能给他们致命一击,尘意始终选择在地面上依靠双腿奔跑。即便偶尔需要施展瞬移之术来摆脱困境,他也会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距离,确保自己始终贴着地面移动,以免在空中被人围住成了。
此时的尘意宛如一阵疾风,脚下生风,每一次跃起都能跨越百丈之遥。然而,他深知在这场生死追逐之中,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因此不敢有丝毫懈怠。
终于看到了通道的边缘,尘意微微使用神识探查一番,身后十几个化神修士已经距离自己不到百步。尘意最终拼尽力气进入通道之中,那些修士依然群追不舍。
尘意看着无尽的怨气与煞气,嘴角微微一笑,这怨气与煞气,会无限放大人心中的阴暗面,让人不住的回想起自己悲痛的过往。不过对尘意影响却是很小,对一些魔族修士影象让他们的欲望和魔气无限制放大。
终于,在那幽暗深邃、怨煞之气弥漫没有尽头的通道之中,尘意手中紧握的通讯令牌突然间闪烁起微弱但却引人注目的光芒。原来,就在前些日子,洪渊成功闭关而出之后,他第一时间获知了尘意的近况。当听闻尘意竟然前往魔道之地渡劫时,洪渊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心中的担忧瞬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狠狠地责备起冷月和玖儿来,怒声呵斥道:“你们怎么能任由尘意如此冒险?为何不劝阻他!”洪渊深知在魔道渡劫之凶险,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因此对尘意的安危格外关切。
怀着满心的忧虑与急切,洪渊一出关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八荒城。刚刚抵达目的地,甚至还来不及喘口气,他便迫不及待地向尘意发送了一条讯息,焦急地询问其具体状况。而此时的尘意,察觉到通讯令牌的异动后,意念微微一动,迅速将自身当下的情形通过令牌传递给了八荒城的洪渊。
洪渊以及玖儿和冷月在接收到尘意传来的消息后,得知有十几个化神期修为高深的修士正在对尘意展开穷追不舍的追杀,三人皆是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脸上露出惊愕之色,紧接着又把自己的计划和应对之计一同传给了洪渊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