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携女返乡

第167章 携女返乡

10号一早,方明澈和颜颜就准备要出发了。来上班的人也都到小偏院集合,等着坐商务车去华侨公寓。

韩梅,魏友还有肖刚都骑着家里的自行车过来,并排停在树下。

对,昨天刚高考完的魏友和肖刚今天就开始上班了。既是勤工俭学挣点钱,也是想继续巩固提高英语水平。他们都不知道自己今年能不能考上,肯定是要做两手准备的。如今的高考录取率真的太低了。

肖刚还好,他今年是应届生第一次考。魏友心头的压力其实很大的,他已经是第四次了。

不过还好,如果考不上他还可以直接到旅行社上班。比那些还得现找工作的强多了。

之前那几个月也算工作经历,他七月再来直接拿的36块钱一个月的基本工资。

韩梅的日语不是太过关,但她工作态度真的非常认真。方明澈这个月给她把基本工资涨到30块一个月。这个月有进步,下个月就拿36一个月。

韩梅还特地问了一下,那日语组的分红她有没有份。都知道日语组这回在动静弄到一份大单嘛。

“有的啊!你也算是转正了嘛。”

方明澈这么一说,韩梅就安心了。不然光看着别人拿分红,她还是只有30块钱一个月,她心态可能要失衡。毕竟这个单,她也要出力的。包装好到上货轮这个流程是由她负责跟进的。

肖刚去了英语组,跟着宁安安打杂、学英语。邱音一走,宁安安成英语组最资深的翻译了。魏友则直接被安排去当办公室副主任,从玲子手里接过一部分订货事宜。

不但要往各地非遗产品(现在没这个概念,方明澈也从来没和手下说过。文中是为了方便表述)下单,更要谈下先付定金的付款方式。就拉大旗虎皮嘛,文化部的下设单位,往东京、伦敦等地出国出口创汇。届时他俩也有一份分红领。

对方肯定想要全款啊,毕竟第一次都给的全款。

反正就谈,有可以替代、不愿意他们只给定金的,那就找另一家继续谈。另一家不一定在一个地方。这种往往对方会妥协,就通过文化部直接打电话到当地政府知会此事。独门生意就更不用说了,只能通过文化部。

主要也是旅行社没有人手、也没有必要派采购人员拿着文化部给开的介绍信分赴各地下订单。兵贵神速!

这种时候肯定是要拿着东京来的订单,去找直接分红10%的文化部出面啊。这就是体现他们价值的时候到了。

这个单当前来说真的挺大的!一下子采购价值两万多人民币的货。关键是这开了个好头。

王德显都忍不住喜滋滋的跑回去给老爷子报讯,“一下子能收到价值两万多人民币的外汇啊!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多,稳定进账。而且进货范围也可以扩大。”

王老爷子挑眉,“这个生意还真是不错!利润能有多少”

王德显抬起手掌里外比了比,“我问高翔,他说扣除了采购成本、运费,毛估能赚五千。当然,人力成本和在东京租一户建的钱没算进去。但这两样本来也要的。就到时候直接上交给文化部500。”

王老爷子道:“一次一次的上交啊”

“是啊,小方说这样人家才会有积极性。他说咱们是合伙人,不一样的。”

王老爷子失笑,“这条路子不错,走宽了就更好了。”

“这一次就是为了打个样嘛。如今吴明举汇回来的定金都还没到,全是咱们自掏腰包垫付的。幸亏有文化部出面,只需要三成定金。不然真的是没钱!哦,对了,今天小方带颜颜回四川,我去送送他。”

王老爷子道:“他还真是举重若轻啊!昨天收到订单,安排了一下今天就要回老家了。你去放礼品的屋里看看,有什么合适的给他们父女带去。”

“他说如果是我们在首都的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他留下也没什么用。”王德显答应着起身,去拿了一箱坚果还有干桂圆、葡萄干之类的,然后再抱了一个大西瓜。

想了想又拿了一个迷你锯子的新刀片。这个比水果刀好用!就直接横着划过去,整个西瓜的横截面就能划下来一层。更方便那父女俩在火车上吃。

看看时间,他直接开到火车站送行。

方明澈那边也是让司机开皮卡送到火车站。为了拿着方便,方明澈依然只带了两个箱子。里头也准备了不少在火车上吃的东西。

看到王德显送来的坚果、干桂圆、葡萄干之类的,外加一个大西瓜。他道:“我怎么拿啊”

他还得腾出一只手牵着颜颜呢。这是七月,不像上回进京是二月还能直接把她绑身上。

“让小金给你送到火车上嘛。反正是卧铺,搁东西的地方多。”

方明澈想了一下,都是吃的,三天下来别的不说西瓜肯定吃得差不多了。不行还能请人分享嘛。

“成,多谢了!”

林嫣抱着畅畅也一起跟来火车站了。

方明澈伸手把母子俩一起抱了抱,“我们很快回来!”

这小儿子吧,他这些天越看越觉得像上辈子的外孙小时候。估计是真应了外甥像舅舅这句话。

他带过外孙的人,给这小子换尿布、擦屁屁肯定不在话下。这段时间越做越顺手,被丈母娘表扬了好几回。

这小孩子吧,肯定是越带越有感情的。投入得越多、越爱!所以这会儿,除了孩子他妈,孩子他也很舍不得。

颜颜也在和妈妈拥抱,“妈妈,我们很快就回来了。爸爸,我们很快就回来了!”

方明澈点点头,把畅畅递给阿嫣抱着,然后好笑地看一眼颜颜。这丫头,还吃味的提醒他:不要老抱着了,很快就回来的。

“好,我们进去了。”

小金买了站台票,帮着方明澈把东西一起拿进去,拿到对应的床位的行李架放好。

颜颜还不用买票,父女俩晚上睡一个床位就好。一人一头,颜颜睡里侧。

王德显陪林嫣走回停车场等着,要等小金出来开车。

“小林,听说你在学开车啊,能自己开回去么”

林嫣点头,“我觉得其实没问题。但明澈严令我们必须都考到了驾照才能开车,他说一开始就得把规矩立好。而且,我抱着这小子呢,也没法开。”

方畅小朋友压根还不懂什么叫分离,也没有离别焦虑。他躺在妈妈臂弯里呼呼大睡着,完全不受周遭环境影响。

王德显道:“不能放下么”

林嫣摇头,“上次受过惊吓后,白天就得抱着睡。”

过了一会儿,小金出来了,“林老师,方老师和颜颜已经在火车上安顿好了。”

“那我们走吧。”

小金给拉开车门,林嫣也是坐到驾驶座后面那个位置。

两人和王德显道别,“再见——”

“再见。”

火车上的方明澈明显感觉到,这一次同一年半前那回的差别。轻松多了啊!

他们买的是下铺,以华侨的身份买的嘛。颜颜可以自己坐在床上,或者是坐在走道里的座位上。不像上次,全程得抱着。

而且,卧铺车厢走道里不会堵满人,把视线都挡住了。他可以不用带颜颜去厕所,只要盯着厕所门看着她进去、出来就成。小姑娘读了一年育红班了,自己上厕所肯定不是问题。

方明澈把吃的拿出来,示意颜颜要吃什么自己拿。

颜颜道:“早知道王叔叔又拿这么多吃的来,我们应该少带些的。”

这么多,在火车上肯定吃不了!拿回去,路上不方便吧。爸爸给她讲过坐客车还得自己爬上车顶放东西。

“我通知了你小宋哥哥到火车站来接。”

小宋是明峰哥带出来的徒弟,上次他们父女上火车就是他送的。而且,上回方父、方母带着康康坐火车回返,方明澈也托明峰哥让人家到火车站来接一下。

让他们直接顺风车坐到县城,那是怎么都能回得去的了。之前就说回去后要请人家吃一顿,就安排在这次了。

如今小宋还在给之前的老板开货车,不过他是专跑县城到市区路线的。

“哦。”有专门的车坐,颜颜就不担心了。她两腿悬空坐在下铺上。

绿皮火车的下铺特别高,占用了中铺和上铺的位置。所以下铺通常都是三个铺位的人一起坐。

这会儿中铺和上铺的人也都放好行李。一个直接在下铺坐下,另一个坐在过道的椅子上。

坐在下铺的是个三十多的女同志。她本来想找下铺换一下的,结果看到下铺的男同志还带着个小姑娘。这就不好开口了!不然回头小姑娘从上铺摔下来怎么办

她问道:“同志,你怎么买到下铺的”

下铺可不是那么好买啊。就带着小姑娘去,人家售票员也未必会信啊。

方明澈道:“涉外旅行社可以代旅客购买卧铺车票。火车站、飞机场对涉外的旅客都有优待。”

他说着把自家旅行社四面三角形的简介拿出来给女同志看。就是之前搁在宋全编的竹龙里的那个。

对方感兴趣的看了看,“你们是华侨啊”

方明澈笑笑没说话,然后接过她递回的简介随手放在小桌板上。

颜颜拿出迷你收音机。是方明澈日常听英语用的那个、进口的。她的那个太大了,又笨重,肯定不适合带出门。

小姑娘这回听的不是故事了,而是日语。出发前特地调好的频道,她还小声跟着念。

爸爸不会日语,只会英语。去了日本得靠她了啊!

虽然爸爸说到时候如果吴叔叔忙,没空来接,就把地址的日语提前请邱爷爷写好,展示给出租车司机看就可以了。但能说肯定更好啊,万一沟通不畅呢。

她这肯定就是被方明澈给忽悠了。不过小姑娘还蛮有责任感的,于是回去的路上都不忘听一听日语广播。

方明澈的打算其实是到时候飞过去,帮外交部驻日大使馆工作人员捎带一些东西过去。已经和他们国内的家属联系好了,让先准备着。等再回到首都,王德显会载过来搁在小偏院。就不超出携带上限的重量就行。他和颜颜会买两张票,小朋友只要出了娘胎都是要买飞机票的。儿童票价是全票的50%。

电话打过去沟通,大使馆那边说到时候安排工作人员开车来接他们父女。直接把他们送到租的一户建那里,再把国内捎过去的东西带走。

而且,就算没人来接,英语是世界通用语。在日本一样够用。

这个小空间一共六个床位,都听着颜颜戴着耳机,小声的复读日语。

有人忍不住问道:“小姑娘,你们是日本的华侨么”

颜颜听到有人问自己,就摘下一个耳塞道:“不是哦,我和爸爸回头要去东京旅游。”

“那你们现在是.”

“回四川老家。”

还有人把旅行社的简介拿过去看,“外头的人可以通过旅行社这么购票么”

方明澈道:“如果有熟人,而给外宾、华侨的介绍信还有多的,那就可以。我们其实不是华侨,就是旅行社有熟人。正好今天提供给华侨的介绍信有富裕的。”

大家都了然的点头,原来你们父女不是华侨啊。不过,即便不是华侨,肯定也是条件非常好的人家。小姑娘拿着的可是进口收音机。还有父女俩的穿戴,有眼尖的就认出来是在友谊商店买的。

方明澈去上厕所了,有人问停下来吃干桂圆的颜颜,“小朋友,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啊”

颜颜很骄傲地道:“大学生!”

“爸爸、妈妈都是大学生啊”

“是的。”颜颜今天穿的是一套的t恤、短裤。妈妈说坐火车就不穿小裙裙了,免得不小心把小内内露出来。

(t恤是80年代中期在大陆开始流行的。但1975年陈小鲁在庐山的照片上已经在穿v领白t了。所以颜颜在友谊商店买到t恤穿是正常的)

方明澈回来看颜颜和邻床的旅客聊得正好,有点好笑。四岁多的小朋友,你还挺爱社交的嘛。

周围的旅客从这父女俩的穿戴,和从颜颜嘴里说出来的一些信息,判断他们家世应该不普通。这一路也就特别的消停,得到的都是笑脸和友善。

中午方明澈问颜颜,“要不要去餐车吃饭”

餐车的饭菜很贵,但没吃过,可以去开开眼。毕竟餐车饭菜的价格不是按照菜本身来定价,是按照占火车空间的位置来定的。

颜颜挑眉,“餐车”

“就是火车上专门吃饭的地方。跟下馆子一样,点菜、然后厨师炒了,服务员给送来。”

“哦,好的。”颜颜一听火车上还有这样的地方,顿时乐了。她跳下下铺,和爸爸牵着手过去。

方明澈只身前背了个小挎包,把要紧的东西随身携带。其他的就都放在了铺位上。临走还托了一下邻床的人帮着看一下行李。

“好的,你放心去就是了。”

父女俩走了两节车厢就到了餐车。餐车的饭菜卖得贵,肯定是离卧铺近。

颜颜和爸爸一起找了个靠窗的空位置坐下,看着两旁飞快掠过的景致。她有点兴奋地道:“爸爸,原来在火车上还可以下馆子啊。”

“飞机上还有飞机餐呢。如果是坐商务舱或者头等舱,吃得可好了。嗯,我听说还有茅台酒和香烟提供,空乘人员还表演节目。”

这些都是前世在网络上看到的。不过前世飞机上可以抽烟喝酒的80年代,方明澈开不到买机票的介绍信,也掏不起机票钱而已。

颜颜眼睛瞪得圆溜溜的,“爸爸,出门真的好长见识啊!”

“那是。”

方明澈看了看餐单,点了一个三鲜汤和一个青笋木耳肉片。

颜颜觉得有点奇怪,平常他们父女下馆子都要点三个菜的。然后就看到爸爸用口型道:“贵!”

她问道:“比西餐呢”

“差不多。”

饭菜送来,方明澈道:“趁热吃!”

颜颜赶紧扒拉饭菜,要吃光光。居然卖得跟西餐一样贵!

吃完饭菜,父女俩又舀汤来喝。三鲜汤是真的鲜,汤好好喝啊。

回卧铺车厢的路上,颜颜问道:“每顿都来餐车吃么”那好贵啊,要七顿呢!

“中午来吃,一早一晚可以试试买的方便面还有蛋糕、面包。”

颜颜一拍脑门。对哦,她上火车前还惦记着尝一尝方便面的,结果听说可以在火车上下馆子,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卧铺车厢可以自由走动,不像硬座堵得没法走。硬座不是人有三急憋不住了,大家也不愿意那么挤来挤去的。所以,这回下火车的时候,颜颜的脚没有坐肿。

大西瓜他们父女一路吃了半个,剩下的一半用王德显拎过来的袋子封住。

颜颜说由她抱着就好!剩下还有六七斤,她能抱得动。不然爸爸就要送给陌生人了,她想抱回去给自家人吃。

“跟弟弟差不多重,我抱得动的。”

方明澈忙问道:“你什么时候抱过你弟啊”他正把有壳坚果等,分散放进两个箱子的。吃的时候就特别注意了,留下的是这些好携带的。

“我在床上坐着,让妈妈放到我怀里。说了好久她才答应,我抱起来了。还有古爷爷的酒坛子我也抱过,五斤重的!坛子本身还重,我也没给摔了啊。”

“那,你试试。”

颜颜当真把半个西瓜抱起来了,看着不是太吃力。

“你不要勉强哦,看扭伤了腰。”

“不会啊。”

方明澈看她是真的抱得动,这才同意她自己抱。好在走到出站口,只有一百来米。

于是出站的时候,颜颜抱着半个西瓜,他就拎着两个大箱子。

小宋已经到了,看颜颜都抱着东西,不由一愣。

“颜颜,给小宋哥哥吧。”他伸手来接。

颜颜肯定已经不认得他了。不过听他自称‘小宋哥哥’便给了他,“小宋哥哥,你吃西瓜。”

小宋单手接过西瓜,又伸手来接方明澈的箱子,“师叔,你给我一个。你好牵着颜颜。”

方明澈听他还喊自己‘师叔’,不由笑了。

“行,有劳你!”

三个人走到停车场,把箱子放上去。

颜颜教小宋吃西瓜,“这个小锯锯是新的,没有锯过别的东西。你就拿它横着划过去,然后一掰就可以吃了。”

小宋按照她说的,划下一片圆的西瓜,一掰,果然吃起来很方便。

他递给颜颜,后者摆手,“我在火车上吃了好多,你吃你吃!”

方明澈也道:“你吃就好。”

小宋便一手一牙,咬了一口,然后忍不住道:“哇,好甜啊!”

方明澈点点头。特供的,肯定是最好、最甜的品种啊。如果不是考虑到拿不动,他原也没准备送陌生人的。

等小宋吃过西瓜去洗了手,就发动货车往县城开了。这也是时间合适,他正好进完货,可以顺道来火车站接。

如果是旁人,他其实是收钱的。就背着老板挣外快嘛,比客车收的还贵些!

但自家师叔、小师妹就不用了。师叔是能耐人,在首都都混得风生水起的。没准什么时候自己就求到他名下。而且小师妹这么可爱,一见面就请他吃西瓜。

中午的时候,就由方明澈做东,在路上的饭馆请小宋吃饭。

“上次我爸妈、侄儿也是拜托你来接,真是给你添麻烦了。”上次方明澈其实就想给钱的,但明峰哥说小宋肯定不会收。

“师叔别客气!这一年半不见,你和小师妹真是大变样了。”

一年半以前,他送他们上火车的时候,这父女俩都还很朴素。如今明显是混得很好嘛。

听师傅说,师叔开了个涉外旅行社。有一辆商务车,还有一辆皮卡,还在首都买了个小院子。不过师傅让他别多嘴,他肯定就烂在心里了。

能开出涉外旅行社,专门做外宾和华侨的生意,那师叔上头肯定有人。这样的人,卖人情给他的机会自然是不能放过的。走南闯北的司机,也是很有眼力见的。

吃过午饭再上车,颜颜道:“看来还是火车上的馆子最贵。”

小宋好奇地问了问她价格。这路上卖给过路人、司机的饭菜,已经是加价了的啊。小师妹说得好像觉得这还挺便宜的样子。

颜颜就给他报了几个菜价。

小宋咋舌,“那确实比较贵。不过估计餐车如果卖车票,可以卖好多钱。所以用来做餐车供应饭菜,贵一点也正常。”

他是开车的嘛,很能理解车上的位置金贵。

颜颜点头,“爸爸也这么说。”

过了一会儿,颜颜开始犯困了。方明澈就把她抱到自己腿上,手还放在她眼前遮着些阳光。

然后他自己和小宋一路聊天,这是为了防止开车的人打瞌睡。

“小宋,你有没有想过去首都发展啊会开车如今是很了不得的技能。”

他的旅行社需要的司机肯定越来越多,全用王德显介绍来的退伍兵可不成。小宋车开得好,给人的感觉也挺不错的。

小宋道:“其实也有这样的想法,但老板给我安排的这条线路还比较安全。而且我是家里独子,只有姐妹没有兄弟。父母在,不远游!”

这个活儿还是挺赚钱的,关键就是安全。他是老板远亲来着,不然也没这个优待。这条线路相当于都是本乡本土的,路上不会出什么事。

方明澈就没有多说了。

“我以后要是想去首都发展,再去找师傅和师叔。”

“好!”

等到了县城,小宋歉然道:“本来该把你们直接送回去的。”

“这都到你们老板眼皮子底下了,肯定不能这么干。可不能耽误你的事!放心,村上说安排了拖拉机来接我们。”

他是回去投资的嘛,所以支书就这么安排的。这一路就还挺方便的。

“那师叔、小师妹,回头走的时候再联系我。”

“再见|再见,小宋哥哥。”

方明澈带着女儿在阴凉地儿站了一会儿,村上的拖拉机手就开着一个空拖拉机过来了。

双方打了招呼,方明澈把行李搬上车厢,也是划了两牙西瓜给拖拉机手吃。

“来,歇口气!”

“好!”这是本家兄弟,更是没跟他客气。接过来呼啦啦的就吃了。

“明澈哥,这首都的西瓜都比咱这儿的甜啊!”

方明澈笑笑,把一旁的颜颜抱到前头的座位上,让她坐中间。

父女俩在家门口下的车,颜颜抱着西瓜走进去,“爷爷、奶奶、康康,吃西瓜咯——”

方父、方母早就在等着了,看到她都眉开眼笑的。

康康也跑了过来,“二姐,你回来啦——”

“嗯,吃瓜!”

颜颜又看向走出来的几人,猜测地唤道:“大伯、大伯母,嗯,大哥,大姐——”

这几人赶紧应了,方明华还帮方明澈把行李箱往里提。

“哎呦,好重啊,你带些什么啊”

袁淑芬把半个西瓜拿到厨房,切成一牙一牙的端出来。家里人多,一人一牙就差不多了。

家里众人尝过,自然是又感慨了一番瓜甜。

颜颜忍不住朝方芳看过去,她不记得这个姐姐了。不过爸爸说,以前她们感情挺好的。姐姐对她很好,各种照顾她。她有大白兔奶也会省下四颗带回来给姐姐吃。

爸爸去广州跑车回来,太累了就睡了十多个小时。她都是把姐姐喊进来看情况。等爸爸醒过来,她们两个跪坐在他身旁,正拿手试他还有没有气。

方芳察觉到她的视线,抬头看过来。

颜颜把自己的西瓜递过去,“大姐,我的这牙也给你吃。”

她在火车上吃了三天西瓜,再好吃也不稀罕了。

“你自己吃吧。大热天的,吃一牙西瓜好舒坦呢。”哪怕等不及放到井里凉一阵了,也好吃。

“我吃过了,给你吃。”

方芳笑笑,“不用,给大哥和康康吃吧。”

她能吃到一牙已经很满足了。不过颜颜还是老样子,有好吃的都愿意留给她。

方父、方母拿着小孙子的照片看着。

方母道:“嗯,跟明澈你小时候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方明澈挑眉,“我小时候有照片么”

方父道:“你55年生的,那会儿家里哪有钱去照相”

颜颜想了想,她76年生的,那会儿有照片了。

颜颜和方明澈没吃的两牙西瓜,最后还是分给方健和方康,还有方父、方母、方明华一起吃掉了。

颜颜看大伯母和堂姐没得吃,皱皱眉头。她拉上方芳进了房间,“姐姐,帮我整理一下衣服。”

“好!”

方芳打开箱子,发现装衣服的箱子里还塞了不少有壳或者有包装的吃的。

颜颜抓起几个就往她的口袋里塞,“姐,给你吃。你分些给大伯母。回头我再给你!”

“嗯。”方芳真是觉得颜颜一点都没有变。

颜颜倒是模模糊糊想起一些事来,好像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为什么多的西瓜不分给你和大伯母吃啊”

方芳道:“奶奶说,好吃的要给家里的主劳吃。”

颜颜瘪瘪嘴。

康康把西瓜吃完,洗干净手,也朝幺爸的房间走。

颜颜已经把吃的,都放到写字台里了。也没有拿出来和康康分享。刚才康康不带犹豫的就把她给大姐的西瓜拿过去吃掉了小一半。

方芳道:“好了,都整理得差不多了。你拿上换洗的衣服,让我妈给你把洗澡水拎到厕所。刚进家门,收了汗洗个热水澡舒服些。我妈已经把水都烧好了。嗯,要不要我帮你搓背”

“嗯,要。”颜颜有点不好意思。

“没事,你还小嘛。”

袁淑芳挺乐意替小叔子干活儿的,他对自己的孩子好嘛。就对她也一直客客气气的。

听方芳说让自己给颜颜舀洗澡水提过去,就把桶拿了过来。

方芳递了一把带壳的干桂圆给她,“妈,颜颜给我的,你吃。”

袁淑芳看婆婆没在,赶紧揣兜里。今年还没有秋收,家里暂时还不是太宽裕。所以婆婆依然对物资实行着管制。

不过,看田里稻谷的长势,八月肯定是个大丰收!家家户户侍弄庄稼可上心了。包产到户后,日子确实越来越有奔头了。

等颜颜洗过,方明澈也去洗澡。

袁淑芳把他们父女的衣服收去洗了。嗯,方明澈的内裤是自己顺手用剩下的洗澡水搓洗的。

“爸,明峰哥给二伯带了东西,我给拿过去。”

“去吧,他们一家暑假全都不回来啊”

“明峰哥五月不才回来过么。至于桐桐,我倒是问了要不要我一起给带回来。但明峰哥说怕我一个人带不了两个。回头我去首都的时候,问问二伯和二伯母要不要一道好了。反正他们家的土地全是包给别人种的。”

方明澈过去,二伯母细细问了下儿子一家三口在首都的情况。

方明澈问她要不要一道去首都。

“我倒是想去,但是你二伯肯定不去。他现在天天守录像厅,干劲儿十足啊。”

方明澈笑,“生意好,肯定干劲儿足。你劝劝他,他要实在不想去,就你跟我去也行啊。你就说要去照顾怀孕的儿媳嘛。明惠不是放暑假么,也可以一道去啊。”

二伯母和明惠都有些心动的样子。就到时候开介绍信说她们是去探望林嫣的嘛。

“嗯,你们回头和二伯好好商量一下。我就先回去了!”

吃晚饭的时候,方母炒了个肝腰合炒。八秒出锅,这可是她的拿手菜。又把凉拌猪头肉端了出来。最后还给炒了四个香葱鸡蛋。

方健忍不住道:“幺爸,你要是天天回来就好了。”

方明澈道:“天天回来就没这待遇了。”

方母笑了笑,“等下个月丰收了,咱们在家也可以多吃肉。”

方明澈看向哥嫂,“我大概能待十来天。刚才问二伯母和明惠要不要跟我上京,她们挺心动的样子。大哥、大嫂要不要带方健和方芳一起去玩玩”

到时候岳母已经回去,他和阿嫣、颜颜、畅畅可以住一间屋。去了也能安排得下。二伯母和明惠到时候肯定是住明峰哥那边。

方明化道:“下个月秋收啊!我干了一年,看不到收成怎么能甘心不过,方健可以跟去玩玩。到时候跟着二奶奶和明惠姑姑回来。”

方明澈道:“那得把方芳带上,她可以和颜颜作伴。”

方明华留着方芳,觉得可以力所能及干些活。但老二都这么说了,而且老二一贯还挺喜欢方芳的。

他瞅瞅女儿,方芳眼中露出希冀。

“行吧,你也去。”在家能干活,但去了家里就少个人吃饭。而且,出去开开眼界也好。

方芳露出喜色,“谢谢幺爸、谢谢爸爸。”

方明华道:“老二,听说你要给村里的大米厂投资啊”

“嗯,我就攒了一千块。”

方父道:“你的债就还完了”

“还没,还欠古大爷两千。不过说好了,12月底还清就行。我是觉得大米厂可能有赚头。”

不过,他会和支书说清楚,他只出钱不干涉厂里的人事。别回头他不在,很多人来找他家里人走关系。能在村里当工人,也是很多人想去的。他大哥没准会用进厂来跟人换好处的。

方父道:“我们家之前凑了200交过去。那你看要不要多凑点”

老二一直在按月寄10块钱回来,逢年过节还给100块过节费。他手头其实有钱。

方明澈点头,“可以,只要有份额,多多益善。”

方明华蹙眉,“那亏了怎么办呐做生意有亏有赚的。”

“那就愿赌服输啊。我觉得没有大问题,家家户户都需要加工大米。镇上就粮站有机器,排队等死个人了。你不投资是安全,但回头我们分钱的时候你别眼红。”

袁淑芳刚才直接被方明华忽略,压根不考虑她想不想去首都。虽然有些不乐意,但也习惯了。而且,她怎么走得开她孩子尤其方芳能去就好了。

这会儿也忍不住道:“是啊,自家弄很费事。如果加工费不贵,肯定都乐意的。可以省下很多时间。”

方明华道:“跟我说做什么家里的钱又不是我保管着。”

方父瞥他一眼,“想分家啊行,秋收以后就分。”

方明华赶紧摆手,“不想、不想、不想。”

老二寄钱肯定是寄给二老,没有寄给他这个当哥的道理。而且,他家五口人,只有两个能劳动呢。

方父哼了一声才道:“那我再凑一百去。有些人家确实不想凑钱,说就村里集体那份就够了。”

肯定凑个整数三百,不然难道出二百五啊没得让人笑话。

方明华道:“那咱们家就一共1300,应该能说得上话哦。这个都大股东了嘛。”

方明澈道:“你还懂大股东啊支书和我说了,分红有份,不能干涉人事安排。所以大哥,你可千万别许什么出去,兑现不了的。”

晚上方明澈又拿了些东西,去支书家里坐了坐。说好明天去镇上取一千块钱交到会计那里。

颜颜没得电视看,只能打开收音机听。

方健、方芳和方康,甚至爷爷、奶奶、大伯母也都一起来听。她干脆就拿到堂屋放了。

方明澈回来看到便对方健和方芳道:“把你们的通知书拿来我看看。”

他掏的学费,当然要过问一下。

方芳麻利起身,她今天穿的还是去年幺爸给带回来的海军裙。只不过每条缝都放过了。今年得赶紧穿,不然明年就真的要短了。

方健有些拖拖拉拉的,“幺爸,我好像不知道放哪去了。”

“哦。那你直接告诉我,语文、数学各多少分。就这两个数字,你不会说也忘了吧”

方健挠头,“语文48,数学52。”

颜颜震惊的抬头,看向这个还不太熟悉的大堂哥。

方明澈都气笑了,“你就考了个合计一百分?这分数能考上初中不”

这会儿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呢,初中也是需要考的。

这话问得全家没声了,肯定考不上啊。

“你打算小学毕业就回家务农不成大哥,你对方健的未来是这么规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