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一句话就多送给自己十万贯,眉头都不皱一下!

紫宸殿!

李承乾趴在地上,向李世民诉说自己这一段时间过得有多么艰难。

他希望用自己的辛苦,来让父皇产生怜悯之心,不要过分的责难于他。

殊不知,李世民生气的原因,早已经不是李承乾的科举培训班扰乱了朝廷的抡才大典,而是李承乾给他找了无数麻烦的同时,他一点好处都没捞到!

听完了李承乾的哭诉之后,李世民淡淡的说道:“房卿家,这件事你怎么看?”

房玄龄愣了愣。

他本已经做好了承受雷霆之怒的准备,没想到,皇帝的语气竟然有些轻描淡写?

“老臣...”

琢磨了大半天的词,突然之间派不上用场了,房玄龄有点卡壳。

不是他这位当朝首辅的能力不行,而是他们所面临的局面,从前压根就没有出现过,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

历朝历代,都只会觉得人才不够,朝廷需要想尽办法从山旮旯里,挖出那些隐藏于世间的英才。

目前他们所面临的局面,却是预见到,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太多,该如何安置这些人?

就好像前几年一样,朝廷穷的叮当响,即便满朝文武,再加上皇帝陛下励精图治,也只能让大多数的百姓混个温饱。

可就在这几年,不光国库充盈无比,就连皇帝的内帑也囤积了大量的钱财。

远的不敢说,起码在关中已经见不到什么挨饿的人。

这种局面也是亘古罕见,一时之间,竟然让满朝文武无从招架。

原来是一文钱需要掰成两半来花,现在则是变成了满朝文武想尽办法,让皇帝不要瞎花钱...

“老臣愚钝...”

房玄龄憋了半天,只憋出这么四个字来。

李世民瞟了他一眼,倒也没说别的。

“太子,说一说你这一次举办科举培训班,究竟捞到了多少钱财吧!”

李承前抬了一下头,又赶忙低下来。

“回父皇的话,也没赚几个钱...”

砰!

李世民忽然一拍桌子!

“都到现在了,你还在跟朕打马虎眼!”

“快说!”

李承乾心中发苦。

他不知道自己把实话说出来之后,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一顿板子这肯定免不了了。

“父皇明鉴,咱们的科举培训班,收费并不一致,我们需要考察学子的家庭环境之后,再确定培训费的高低。”

“像那些出身于世家门阀的人,少说也要一千贯,毕竟王积先生,文纪先生,德明先生三位,可不是那么轻易出手的人物。”

“培训费收的太低,就等于降了三位老先生的格调。”

“至于家境不怎么好的学子,也就是象征性的收取一些费用罢了,我们还会用那些世家门阀子弟交的钱,来给他们改善一下吃住环境...”

砰!

李世民又是一拍桌子!

“少说那么多废话,直接说,你究竟赚了多少钱!”

李承乾一哆嗦,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截止到昨天,总共有将近四千人报名,大概...大概收了能有一百一十万贯吧...”

说完,他又赶紧补充道:“还有将近二十万贯的成本呢!”

“我们不光管吃住,还要印刷课本之类的东西,除此之外三位老先生,以及上百名助教的俸禄也不是小钱!”

他说完一百一十万贯之后,李世民和房玄龄就呆住了!

一百多万贯!

这是什么概念?

朝廷上一次出征西域,动用了七八万人,以及将近三十万的民夫,总共才花了五六十万贯而已!

那可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

再往前,决定帝国命运的东突决之战,花的就更少了。

因为那时候大唐帝国本身就不富裕,将士们爬冰卧雪受难为,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李承乾举办一个科举培训班,竟然挣了一百一十万贯?!

找谁说理去!

不过仔细一算,这个数字也并不算太夸张。

四千个参加科举培训班的人,哪怕只有一千个出身显赫,按照最低的收费标准,也有一百万贯了,刨去成本,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

李世民恶狠狠的说道:“有没有及时交税?!”

李承乾赶紧道:“儿臣对天发誓,绝对是按照最高标准来缴纳的税款,一切都有据可查,父皇完全可以把民部尚书和长安县的县令叫过来问一问!”

虽然李承乾的态度还算不错,但李世民依旧怒火难平。

赚了这么多的钱,税款最多也就几万贯而已。

这是朝廷对于商税政策制定,还不够完善的恶果。

想想这一百多万贯,跟自己一文钱的关系都没有,甚至可以说是通过挖自己的墙角才赚来的,李世民心里就极度的憋屈。

“这一百多万贯的利润里头,你有多大的份子?”

李承乾敏锐的发现到,父皇似乎并没有因为自己搅乱了科举制度而愤怒,反而格外的关心...钱?

“儿臣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毕竟资源和地皮都是竹叶轩,而且还占用着竹叶轩的名声,也就个十几万贯的样子吧,李恪也有份子,比儿臣要少一点,大概七八万贯。”

“父皇也知道,属于是竹叶轩的日常投资项目,竹叶轩肯定是要占大头的...”

一听这话,李世民的心都在滴血。

柳叶的钱,可不是那么好抢的...

“把你和李恪所赚到的钱全都交给你母后,作为你们这次胡闹的代价!”

李承乾哆嗦了一下。

并不是心疼钱,他的钱已经不少了,在竹叶轩的各个产业之中,都有一定比例的份额。

而是因为他完全没有想到,竟然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过关了!

至于李恪的‘死活’,他才懒得去管呢。

要不是李恪整天对他软磨硬泡,他也不会去找柳叶求个赚钱的路子,也就不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孩儿遵命,一会儿就去找母后,把科举培训班赚来的钱全都交给母后来看管!”

“听说父皇要修建新皇宫了,孩儿愿意再出资十万贯,给父皇多盖几座好看的殿宇!”

这回,轮到李世民目瞪口呆了。

这小子好大的手笔呀!

一句话就多送给自己十万贯,眉头都不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