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 章 蝗虫过境
当蒋文明通知他时,蒋纪元毫不犹豫地说:“小叔,让小云开无人机用喇叭通知附近的村子,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蒋纪云在听到小叔转达的这句话后,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展开行动。
她先用喇叭录了小叔的大喊蝗虫来了的声音,然后迅速绑在无人机上,调整好角度和音量,确保能够覆盖到尽可能多的区域。
蒋文明迅速收起迫击炮,然后将每个人都分配到一个挎包和一把冲锋枪。
这些挎包里面装满了毒药,但毒性相对较轻,对人类的危害并不大。
尽管如此,为了以防万一,蒋文明还是让大家先吃下了解药。
当蒋纪元看到四处都冒出滚滚浓烟时,他心里明白,小叔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而另一边,蒋纪云到了村子上方就将她之前录制好的小叔的喊话播放出来。
附近村子里的人们听到一个男人的呼喊声:“蝗虫来了!蝗虫来了!”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们惊愕不已。
毕竟,现在才刚刚开春没多久,地里的麦子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收割了。
然而,蝗虫的突然来袭意味着这一季的麦子将颗粒无收,甚至连地里的蔬菜也难以幸免,都会被蝗虫吞噬殆尽。
蒋纪云站在高处,目光扫视着下方的人群。
她注意到有些人神色慌张,急匆匆地朝着田地里奔去,显然是对她刚刚的通知就去忙起来。
而另一些人则似乎对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持怀疑态度,他们停下脚步,四处张望着,试图找出声音的来源。
蒋纪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她继续通过扩音器向周围的几个村庄传递着同样的信息。
蒋文明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警觉。
不仅如此,她还不辞辛劳地将消息传递到了附近的县城,确保尽可能多的人都能得知这个重要的情况。
完成了一系列的通知工作后,蒋纪云转动了一下手中的喇叭,然后关闭了它。
她觉得自己已经尽到了责任,至于人们是不是相信喇叭里所说的话,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蒋纪云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那些人能够重视起来,做好应对蝗虫的准备。
毕竟,如今正值战乱时期,老百姓的生活本就艰难困苦,如果蝗虫来袭,而田地里又没有收成,恐怕会有更多的人面临饥饿和死亡的威胁。当蒋纪云操控着无人机准备返回到半路时,她突然发现自己差点迷失了方向。
若不是远处那一团团滚滚的浓烟和不时传来的枪声,她恐怕真的会走错路。
湖田村埋伏的人们也听到了远处的枪声,并且还看到了那弥漫的浓烟。
游击队的林队长同样感到困惑不解,他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心中充满了疑虑和担忧。
“队长,难道是有人来救我们了?”躲在旁边的人问着。
林田七摇摇头说“我也不清楚,只是咱们的人有重机枪吗?这枪声可是机枪发出来的声音。”
“蝗虫来了!蝗虫来了!……”
躲在村里的一处的老百姓突然听到了这一连串的话就着急了起来。
“老天爷啊!这是不让我们活了呀!”
“爹,蝗虫来了,咱的粮食怎么办呀?”
“我要出去,能抢收一点是一点。”
……
村长听到他们的话,立刻大喝一声“都给我闭嘴,你们没有听到枪声吗?想死的话你们就出去!”
屋里的人顿时都沉默了,他们出去是死,不出去等待他们的还是死。
“呜呜呜……”
有人哭出了声音来,后面陆陆续续的有人跟着哭了出来。
外面的林队长他们手里的弹药不足,但是他们还是对着围着村子的伪军和鬼子开火。
“嗡嗡嗡……”
村外打的正酣的鬼子和伪军也发现的突然传来的声音。
“啊……”
“蝗虫啊!”那些伪军们惊恐地发现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他们抬头望去,只见成群结队的蝗虫如乌云般铺天盖地地飞来,这场景令人毛骨悚然就大声惊呼起来。
此时的蒋纪云选择在没有火堆的地方降落。
然而,她刚刚下来,便看到了大量蝗虫如汹涌的黑色浪潮般席卷而来,遮天蔽日,气势骇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蝗虫大军,蒋纪云迅速打开了自己的空间,将里面的鸡鸭全部释放出来。
无论是野生的还是家养的,这些鸡鸭们都被她一股脑地送了出来,仿佛一支临时拼凑的家禽大军。
烟雾中的蒋文明等人则因为担心被浓烟呛到,一个个都戴上了防毒面具。
相比之下,那些前来杀他们的鬼子和伪军就没那么幸运了。
浓烟中不仅有滚滚黑烟,还夹杂着微量的毒素,使得这些侵略者们被呛得眼泪鼻涕直流,痛苦不堪。
更糟糕的是,由于吸入了有毒的烟雾,那些闻到烟味的人甚至开始半跪在地上,不停地干呕起来。
彭永言和小田、小卫他们则趁机动手收割起那些人的生命。
那些跟蒋纪元开火的鬼子和伪军突然像是被蝗虫攻击了一样,纷纷惨叫起来。
无数的蝗虫铺天盖地地向他们扑去,这些蝗虫疯狂地啃咬着他们的身体,鬼子和伪军们痛苦不堪,大声呼喊着救命。
此时的蒋纪元,则躲在一辆军用吉普车里,紧闭着车窗,紧张地听着那蝗虫噼里啪啦撞击汽车的声音。
他心里暗自祈祷,希望这车窗玻璃能够抵挡住蝗虫的冲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同时,村里的游击队在看到蝗虫过境时,也都惊恐万分。
他们来不及多想,一个个迅速地跑进村子里的屋子里,紧闭门窗,等待着躲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屋里的人听到蝗虫猛烈地撞击着门窗,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游击队的人和村里的人都被这恐怖的场景吓得脸色苍白,有人绝望地喊道:“完了!”
“真的全完了啊!”
“我家的粮食啊!”
……